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气中微生物采样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空气中微生物采样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在优选出滤膜法、撞击法的最佳采样条件的基础上,与常用的平皿沉降法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滤膜法在空气流速为10L/nin,采样时间为3min,膜孔径为0.3μm时采样效果较好;撞击法在空气流速为3L/min,时间为10min,吸收液装量为5ml时效果较好。将三种方法配对实验获取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P值均大于0.05,三法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因此,作者认为,滤膜法和撞击法能准确计算采样体积,较好地反映出空气中微生物的含量,但需特殊仪器,方法较为复杂,使用上受到一定限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研究空气净化器对空气中尘螨过敏原Der f 1的去除效果。于实验舱内[RH:(50±10)%; Tem:(24±1)℃]将过敏原蛋白Der f 1雾化至空气中,利用采样器采集样品,并用双抗夹心ELISA方法检测过敏原Der f 1的浓度,首先计算出尘螨过敏原在自然条件下的衰减率;分别开启空气净化器5 min,10 min,15 min,采样后计算空气净化器对过敏原Der f 1的去除效果。实验得出,尘螨过敏原雾化后1 h的自然衰减为(14±0. 5)%,雾化后2 h的自然衰减率为(34±1)%,雾化后4 h的自然衰减率为(57. 5±0. 5)%。市售空气净化器(CADR=358. 5 m3/h)开启最大风量的Der f1的去除效果:5 min去除率为(66. 68±8. 15)%,10 min去除率为(84. 39±9. 67)%,空气净化器连续工作15 min后过敏原Der f1未检出(LOD=0. 488 ng/m L)。因此,本实验得出结论,在自然无干扰条件下,雾化后的尘螨过敏原在空气中较为稳定,空气净化器能有效去除空气中的尘螨过敏原。  相似文献   

3.
八级空气撞击采样器在环境空气监测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与颗粒物自动监测仪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八级空气撞击采样器得出的结果与颗粒物自动监测仪器的监测结果相关性较好。八级空气撞击采样器采样滤膜可根据需要在实验室进行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得出不同粒径范围颗粒物的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4.
植物叶际微生物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以菜豆叶子为材料,定量比较了不同叶际微生物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为叶际微生物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手段。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叶际微生物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和提取溶液提取效果有很大的差别。用超声波提取,随着超声时间的延长,微生物数量先会有一个增长的过程达到最佳效果后又会减少,最佳提取时间为4 min左右;水和磷酸缓冲液两种提取溶液的提取效果没有显著的差别;匀浆的提取方法与超声波提取法相比,提取量有明显增多甚至多出一倍左右,前者最大提取量为1.12×107个/g鲜叶;而后者为7.67×106个/g鲜叶;叶子的采样量一般是在4~5 g为宜。通过实验还得出随着叶龄的增大叶际微生物数量会显著的增多,但对于叶际微生物的研究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各种因素,随具体的目的才能确定最适合的叶龄。  相似文献   

5.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类球红细菌3757产类胡萝卜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先采用超声波法、酸溶法、研磨法、冻融法、酸溶辅助超声波法和冻融辅助超声波法优化了从类球红细菌3757菌株中提取类胡萝卜素的方法,然后开展了酸溶辅助超声波法的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最后进行了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酸溶辅助超声波法是较优的提取方法,丙酮是较好的提取溶剂。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0、超声波处理总时间20 min、酸浓度3 mol/L、酸溶时间25 min、超声波振幅40%、超声工作/间隔时间2 min/1 min、酸溶温度27℃,实验重现较好。优化后类胡萝卜素的提取率较优化前提高了74.8%,为其产业化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以菠菜为实验材料进行原生质体分离、纯化、活力鉴定。结果表明:1.5%纤维素酶OnozukaR-10+1%果胶酶Pectolase+0.5mol/L甘露醇+CPW盐的酶液,酶解时间5h,菠菜原生质体的获得率高。纯化时,适当降低离心时间有利于原生质体纯化过程中产量及活力的保持,500r/min离心5min,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在水温26.5℃±0.2℃条件下,研究了麻醉剂MS-222对布氏鲷Tilapia buttikoferi幼鱼(13.5 g±1.2 g)的麻醉效果。试验表明:低浓度(10 mg/L)MS-222可使鱼体兴奋并出现剧烈打斗行为,随着麻醉剂浓度的升高(30110 mg/L),鱼体依次达到1110 mg/L),鱼体依次达到16期最终麻醉状态;1106期最终麻醉状态;110190 mg/L为MS-222对布氏鲷幼鱼的有效麻醉浓度范围,试验鱼能在3 min之内达到第4期麻醉状态,并能在3 min内复苏,且麻醉15 min成活率为100%;多重比较结果显示,130190 mg/L为MS-222对布氏鲷幼鱼的有效麻醉浓度范围,试验鱼能在3 min之内达到第4期麻醉状态,并能在3 min内复苏,且麻醉15 min成活率为100%;多重比较结果显示,130190 mg/L药物浓度下,布氏鲷幼鱼进入第4期麻醉所需时间、复苏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150 mg/L药物浓度麻醉5 min,随着空气暴露时间的增加(0190 mg/L药物浓度下,布氏鲷幼鱼进入第4期麻醉所需时间、复苏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150 mg/L药物浓度麻醉5 min,随着空气暴露时间的增加(025 min),试验鱼复苏时间逐渐减少,暴露25 min之后复苏时间快速增加。本研究结果可为MS-222在布氏鲷的生产、研究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频超声对血卟啉单甲醚(Hematoporphyrin monomerthyl ether,HMME)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中渗透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直径25 mm,孔径0.22μm的微孔滤膜平铺于LB琼脂培养基表面,再将纯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菌液,通过均匀涂布接种到滤膜表面,37℃恒温培养48 h获得实验所需的生物膜模型。将培养所得生物膜样本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独超声组,单独药物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按超声强度(0.5 w/cm~2或1 w/cm~2)和超声作用时间(1 min、2 min或3 min)不同又分为实验(A、B、C、D、E、F)组。所用渗透药物为20μg/m L的HMME溶液。对照组使用等量的生理盐水孵育,孵育时间为3 min,单独超声组也用生理盐水孵育并加0.5 W/cm~2的超声作用3 min。HMME在405 mm激发光下有特征性光谱,通过测量光谱曲线下积分面积,可间接反映生物膜中HMME渗入量。结果:实验A组(0.5 w/cm~2,1 min)的荧光光谱曲线下积分面积显著高于单独药物组(P0.05)。声强相同时,随作用时间增加,所得光谱曲线下积分面积显著增加(P0.01或P0.05);作用时间相同时,声强越大,光谱曲线下积分面积亦越大(P0.01)。结论:低频超声可以显著增加HMME渗透进入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量,且渗透效果与超声作用时间和超声声强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与光合微生物相比,非光合微生物固定CO2具有不用光照,可昼夜持续的优点.氮源是影响微生物固碳效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围绕非光合固碳微生物培养中的氮源进行单因素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正交交互实验以确定最优的氮源组合.结果表明,实验中采用的三种无机氮对微生物固碳效率均有提升,其中( NH4)2SO4约在浓度为8g/L时达到最大值,NaNO3约在浓度为5 g/L时达到最大值而NaNO2约在浓度为5 g/L时达到最大值.根据单因素实验的结果设计L27(313)的正交交互实验表,得到不同氮源组合影响固碳效率的主次顺序:NaNO3和(NH4)2SO4是影响微生物固定CO2的主要因素,其余依次为NaNO3和(NH4)2SO4的交互作用,(NH4)2SO4和NaNO2的交互作用以及NaNO2等.同时三种氮源的最优组合为(NH4)2SO4浓度9 g/L,NaNO3浓度5 g/L和NaNO2浓度8 g/L,并得到三种因素影响的直观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斑马鱼麻醉过程中三卡因浓度对其心脏手术后生存率的影响。方法:以经典实验方法中的三卡因(MS-222)浓度150 mg/L为对照,分别用浓度为20 mg/L、40 mg/L、60 mg/L、80 mg/L、100 mg/L、150 mg/L、200 mg/L的MS-222麻醉液麻醉,观察斑马鱼术后行为及术后生存率的差异。结果:随着MS-222浓度的提高,斑马鱼表现为入麻时间的逐渐减少、苏醒时间的逐渐增加。MS-222麻醉斑马鱼成鱼的有效浓度为40~160 mg/L,在此浓度范围内,鱼体能够在3 min内达到可施行手术操作的麻醉状态(Ⅱ或Ⅲ期),10 min内可苏醒恢复;随着浓度的增大,呼吸频率的下降速率增大;MS-222浓度为40 mg/L时斑马鱼的术后存活率最高(98.3%)。结论:当MS-222浓度为40 mg/L时,斑马鱼入麻及苏醒较为平稳,术后斑马鱼复苏时间较短,且保持了较高的术后生存率。在实验操作或者生产应用时推荐MS-222麻醉药液最佳麻醉浓度为40 mg/L,所对应的麻醉时间约为15 min左右。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不同水流条件下不同形式的气泡幕对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趋避行为的影响。在黑暗环境下测试了两种流速条件(静水与流水)、三种气量(15、30、45 L/min)及两种摆放角度(与水流方向呈90°和45°)的气泡幕对异齿裂腹鱼的阻拦效果,在静水和流水条件下各设置一组空白对照(气量为0 L/min)。结果显示:(1)在静水条件下,工况2阻拦率最高(50%);在流水条件下,工况7阻拦率最高(50%)。(2)气量15 L/min时,流水及90°摆放阻拦时间显著大于其他工况; 30 L/min时,静水及90°摆放阻拦时间远大于其他工况。(3)在静水和流水中,当异齿裂腹鱼尝试次数达到6次左右时对气泡幕表现出适应性,并在48min前通过气泡幕;(4)在流水中各工况下气泡幕的影响距离显著大于静水(P<0.05),即异齿裂腹鱼产生逃逸行为时距离气管的距离显著大于静水中。研究可得出结论:推荐阻拦效果最佳的组合方式为流水条件下15 L/min 90°摆放(工况7)、静水条件下30 L/min 90°摆放(工况2);气泡幕连续阻拦时间不宜超过48min。实验结果可为...  相似文献   

12.
丁香酚对斑点叉尾鮰幼鱼的麻醉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不同浓度及不同药浴时间条件下丁香酚对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幼鱼的麻醉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丁香酚浓度从12.00 mg/L升高至60.75 mg/L,麻醉时间从119.34 min±1.83 min减少至4.01 min±0.28 min,复苏时间从1.52 min±0.01 min延长至8.15 min±0.04 min,各浓度组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药浴时间试验结果显示:12.00 mg/L、18.00 mg/L和27.00 mg/L的丁香酚分别药浴60 min、50 min和20 min,复苏率均为100%; 40.50 mg/L和60.75 mg/L的丁香酚分别药浴45 min和5 min,复苏率为50%; 60.75 mg/L的丁香酚药浴10 min时,其死亡率达60%.结果提示,丁香酚用于斑点叉尾鮰的人工操作时,应准确掌握好麻醉剂量和麻醉时间,避免麻醉过度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紫外线联合消毒的协同作用,获得更高效的饮用水不易灭活微生物消毒手段,本研究采用紫外线消毒及过硫酸钠消毒的方式,研究其对大肠杆菌以及枯草芽孢杆菌的灭活效果,通过平板计数法对其灭活效果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过硫酸钠协同紫外线消毒,对大肠杆菌灭活有明显效果(紫外光强113.0μW/cm2,过硫酸钠浓度为0.5 mmol/L情况下照射10 min,灭活率超过6 lg);单独过硫酸钠对枯草芽孢杆菌基本无灭活效果,过硫酸钠浓度为0.5 mmol/L情况下10 min的灭活率仅为0.98个对数级;单独紫外线消毒对枯草芽孢杆菌的灭活效果较好,光强为113.0μW/cm2、照射时间10 min可达3.48个对数级;采用联合消毒时,过硫酸钠与紫外线联合消毒在一定程度上对灭活枯草芽孢杆菌有积极影响,最佳情况下可较单独UV消毒和单独过硫酸钠消毒分别增加0.90和3.40个对数级。紫外过硫酸钠联合消毒有望成为一种高效的饮用水微生物消毒方式,并在给水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ATP生物发光法微生物细胞ATP释放剂的筛选研究中,发现采用环糊精等环状化合物可以解除表面活性剂类细胞ATP释放剂对发光反应系统的抑制作用,其中,7·5g/L环糊精CD(a)能中和1·5g/L的表面活性剂Ec和Es、Et,可以完全排除Ec、Es、Et对发光反应的抑制作用。通过比较各种细胞ATP释放剂释放ATP效果,筛选、组合出以表面活性剂Ec为代表的微生物细胞ATP释放剂;通过优化实验,发现用0·25~0·50g/L的Ec处理菌液1~2min时,细胞ATP的释放效果最好,从而建立了室温条件下简便、快速的  相似文献   

15.
探索适宜的环氧丙烷废水中活性污泥微生物总DNA提取的方法并进行优化。采用11种方法提取环氧丙烷废水中活性污泥微生物总DNA,即Na Cl溶液-提取缓冲液-溶菌酶-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法、蛋白酶K-SDS法、SDS-反复冻融法、Tris-EDTA-Na Cl-聚乙烯吡咯烷酮(PVP)(TENP)法和反复冻融-SDS-蛋白酶K法等。通过对这11种方法进行比较,以确定最佳试验方案并结合单因素法对最佳方案进行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Na Cl溶液-提取缓冲液-溶菌酶-SDS法提取DNA亮度高,有大片断DNA的存在且拖带较少,条带集中;酶法所提取的DNA效果仅次于提取缓冲液-溶菌酶-SDS法,其他方案没有提取出DNA。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10 mg/m L溶菌酶,100g/LSDS,反应时间为30 min,反应温度为45℃时效果最佳。Na Cl溶液-提取缓冲液-溶菌酶-SDS提取法为环氧丙烷废水中微生物群落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可靠的DNA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6.
微芯片技术是基于微机电加工技术(MEMS)工艺,在芯片上完成电泳检测过程的新型技术.利用自制的微流控芯片及激光诱导荧光系统建立了痕量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检测方法.以pH 9.4, 75 mmol/L硼酸为芯片电泳缓冲液,9.73 μmol/L乳酸钙为添加剂,整个电泳过程4 min结束,利用该法测得LDH检测限(S/N=3)为6×10-3 U/L,出峰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32%和3.17%,该法操作过程简单,检测灵敏度高,在临床痕量酶检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深圳市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JWL-ⅡB新型固体撞击式多功能空气微生物监测仪于2006年1-12月对深圳火车站出口(A)、火车站候车厅(B)、地铁出口(C)、老街步行街(D)和深圳湿地湾(E)进行空气微生物监测,每季度1次,采样高度为距地面1.0 m处.结果表明:深圳城区空气细菌、真菌和微生物总数年平均含量(cfu/m3)分别为A(2 830、980、3 800)、B(2 540、900、3 440)、C(3 800、1 530、5 340)、D(3 120、830、3 950)、E(720、450、1 180);空气细菌、真菌和微生物总数含量(cfu/m3)的季节性变化为夏季(4 432、1 424、5 856)春季(2 214、978、3 192)冬季(2 034,908,2 942)秋季(1 732、940、2 172).空气细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中优势菌群为芽胞杆菌属和微小杆菌属;真菌以曲霉属(黑曲霉)、芽枝霉属、木霉属为主.总的来看,深圳城区空气微生物质量相对较好.可基本达到较清洁级(Ⅱ).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天津滨海近岸沉积物为材料,进行耐铅优势菌株的分离鉴定,探讨影响菌株铅吸附的因素。方法:通过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考察pH值、吸附剂投加量、Pb~(2+)的初始浓度、吸附时间等不同条件下菌株对Pb~(2+)的吸附效果。结果:分离出一株耐铅菌株NY-3,鉴定为Oceanimonas sp.,菌株最大耐Pb~(2+)浓度为300 mg/L。在pH值为6、菌体投加量1 g/L、Pb~(2+)初始浓度为100 mg/L时,吸附时间为60 min,菌株对Pb~(2+)的吸附率达94.16%。NY-3对Pb~(2+)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R~2=0.9978),动力学数据拟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97)。结论:菌株NY-3对铅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可用于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修复。  相似文献   

19.
突托蜡梅ISSR引物反应条件的优化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从突托蜡梅(Chimonanthus grammatus)叶片中提取高质量的总DNA,比较了CTAB法、改良的CTAB法、SDS法、高盐低pH值法、SDS-CTAB法、SDS-蛋白酶K法.结果表明:改良的CTAB是提取突托蜡梅基因组DNA的有效方法.以U811(GA)8C为引物,确立了适合突托蜡梅的ISSR反应体系:在20 μL反应体系(50 ng DNA、0.6 μmol/L引物、1.5 mmol/L Mg2 、0.15 mmol/L dNTPs、2.0 U Taq DNA聚合酶)中,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57.2℃退火45 s、72℃延伸2 min,循环40次,最后于72℃延伸5 min.用来自不同居群的7个个体,以100个ISSR引物进行PCR扩增,筛选出了扩增效果较好的10个引物,得到了74个位点,其中39个为多态位点,多态性位点比例为52.7%.  相似文献   

20.
不同理化因子对黄芩毛状根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东向  王蕊  张磊 《生物技术》2008,18(1):63-66
目的:利用发根农杆菌1.2556诱导黄芩,得到毛状根.方法:采用共培养法诱导黄芩毛状根,研究不同外植体,不同预培养时间,不同菌液浓度,不同感染时间,乙酰丁香酮,抗生素浓度等条件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利用预培养2d后的茎段为转化材料,当发根农杆菌浓度在OD600值为0.5时感染10min,转化率最高.在菌液中或培养基中添加100umol/L,乙酰丁香酮可以提高黄芩毛状根的转化效率.培养基中加入250mg/L抗生素Cef能较好地抑制发根农杆菌生长.结论:用共培养法诱导出黄芩毛状根,并确定了最佳诱导条件,以提高黄芩外植体的诱导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