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苹果园二斑叶螨种群的空间格局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种群空间格局的研究是昆虫生态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揭示出种群的空间结构特征,而且还是确定抽样技术和资料代换的基础,二斑叶螨是苹果园的重要害螨,应用4种聚集度指标和Iwao法分别考查了该螨在苹果树内的空间格局及动态规律,结果表明,二斑叶螨在树内不同方向和高度上均以个体群的形式存在,个体群的分布为聚集分布,其中上层和南面树冠的聚集度最高,而下层和内部树冠的聚集度最低,造成这种差异与该螨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条件的异质性有关,不论螨体在上层,中层或下层树冠,都明显地表现出前期高聚块,6月中旬以后聚集强度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苹果全爪螨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时序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苹果全爪螨是影响我国苹果生产的重要害虫之一.为明确其在苹果树冠上的时空格局,在2007年5-11月整个生长季节,采用不同方位、不同层面随机取样的方法调查害螨数量.应用聚集度指标法和Iwao回归测度法分析苹果全爪螨在苹果树上的分布型及其变化动态.结果表明:苹果全爪螨在苹果树冠整体范围内前期和中期符合负二项分布,呈聚集型,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且个体间相互吸引.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消长而波动,表现出高密度、低聚块及低密度、高聚块的规律,并且在树冠的不同方位和不同层面上存在一定差异:个体群的聚块性南部最高,西部最低;树冠中、下层高于上层,内层高于外层.  相似文献   

3.
玉米田截形叶螨种群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9~2001年于内蒙古巴彦卓尔盟杭锦后旗研究了玉米田截形叶螨田间种群动态。结果表明.截形叶螨在玉米田的空间格局为聚集格局,随着叶螨种群密度的上升,其聚集强度下降应用最优分割法将玉米截形叶螨田间种群动态划分为5个阶段:①7月上旬前为种群初建期,叶螨在玉米田刚开始发生,种群数量很低,只分布在极少数植株上;②7月中旬为种群缓慢增长期,种群数量低,增长缓慢,聚集强度高;③从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种群快速增长期,种群数量高,增长迅速,叶螨分布至全田,聚集强度下降;④8月下旬为种群高峰期,种群数量最高,聚集强度较低;⑤9月以后为玉米截形叶螨种群的衰落期,由于玉米受害严重及玉米进入生长后期,中下部叶片大部分均已枯死,上部叶片也已老化营养水平下降,加之气温下降,叶螨种群数量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4.
柑橘全爪螨种群空间格局的地学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地学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柑橘园主要害螨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McGregor)种群的空间格局及其动态。结果表明,柑橘全爪螨种群具有空间相关性,变程介于1.10~21.0m,其半变异函数主要符合高斯模型,表现为聚集分布,其中3月、8月和9月的聚集强度较大;种群空间格局动态显示,4月、10月为该种群的两个发生高峰期,柑橘全爪螨种群数量快速上升扩散。地学统计学方法能够应用于柑橘全爪螨种群的空间格局分析,并有助于对该害螨进行发生预测与控制处理。  相似文献   

5.
苹果园山楂叶螨空间格局和数据转换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全胜  徐瑞琳 《昆虫知识》1990,27(3):149-151
<正> 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是苹果园IPM方案中重要靶标之一。为了更好地进行调查取样、预测预报和防治,作者对该螨在苹果树内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资料转换。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毛竹害螨优势种竹裂爪螨Schizotetranychus bambusae Reck自然种群在主要发生季节的消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竹裂爪螨在林间发生的高峰期为5—6月份。发生的严重度与林份条件有密切关系,在土壤瘠薄、林相较差的林区发生重;海拔较高、人为干扰度大的林区的发生重且高峰有所延后。竹裂爪螨在林间不同年龄竹株上存在转移危害,即4—5月,3年生竹上(当年不换叶)的有螨叶率与平均每叶螨量大于2年生竹;5月下旬以后,2年生竹换叶完成、新竹开始上林,竹裂爪螨逐渐转移到新叶上为害,使得在1年生竹、2年生竹上的发生量逐渐超过3年生竹上的发生量。通过对5、6月发生高峰期的空间格局研究表明,竹裂爪螨在毛竹林间呈聚集分布,且密度越高,聚集度越大。利用Iwao的m-m回归分析表明,竹裂爪螨是以个体群的方式存在。从空间格局的动态规律上看,5月份的聚集度大于6月份的聚集度,其中5、6月份的m'-m回归式分别为:m=2.265 2.342m(R=0.853,5月份)、m=1.612 2.171m(R=0.952,6月份)。  相似文献   

7.
本应用空间分布型统计参数IwaoM-X模型中α,β及6个聚集指标分析了柑橘全爪螨的空间格局,并对抽样技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柑橘全爪螨的空间格局为聚集型;田间的抽样部位是上、中、下三部的叶片。提出了估算柑橘全爪螨在不同虫口密度下的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8.
螺螨酯对山楂叶螨的生物活性和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螺螨酯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性杀螨剂,为研究螺螨酯对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nnensis各螨态的影响,用24%的螺螨酯悬浮剂分别处理山楂叶螨卵、若螨和成螨。试验结果表明,螺螨酯对螨卵和若螨活性高,其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0.76mg/L和19.07mg/L。采用玻片浸渍法分别用螺螨酯48、96、192mg/L处理成螨,48h校正死亡率为2.6%、19.4%、19.4%。采用喷洒叶片法,分别用螺螨酯1.5、3、6、12、24和48mg/L处理成螨,成螨的繁殖力显著下降。在温室盆栽苹果上,药后21d螺螨酯60mg/L处理山楂叶螨的减退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四螨嗪250mg/L的减退率33.3%。总之,螺螨酯对山楂叶螨各阶段都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可以作为防治该螨的推荐药剂,施药适宜时期为第1代卵期。  相似文献   

9.
山楂叶螨Amphi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1920)又名山楂红蜘蛛,主要危害苹果、梨、桃、山楂和李等蔷薇科果树。山楂叶螨的分类归属在叶螨属Tetranychus与双叶螨属Amphitetranychus之间存在争议。因此,获得山楂叶螨的线粒体基因组可在解决其分类问题上提供更多依据。本研究通过长PCR扩增与高通量测序结合的方法得到完整山楂叶螨基因组,其大小为13 085 bp,共注释37个基因,包括13个蛋白编码基因、2个rRNA和22个tRNA。对tRNA的二级结构进行预测后发现有大量长度收缩的tRNA无法折叠成经典三叶草结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山楂叶螨与叶螨属的物种进化关系较近,但是山楂叶螨与叶螨属物种的遗传距离大于叶螨属内的遗传距离,因此通过对山楂叶螨线粒体基因组的分析支持山楂叶螨独立出叶螨属并归入双叶螨属。  相似文献   

10.
二斑叶螨与山楂叶螨种间竞争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于1994-1995年对苹果树上的二斑叶螨(Teiranychus urticae (Koch))和山楂叶螨(T.veinnensis Zacher)的种间竞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食物资源上,二斑叶螨对山楂叶螨的生态位重叠度指数是1.05,而山楂叶螨对二斑叶螨则为0.95;在生存空间资源上,二斑叶螨相应为1.11,山楂叶螨相应为0.89。在1994和1995年,两种害螨的内禀增长力(rm)在单种种群中,二斑叶螨分别是0.13036和0.0759,山楂叶螨分别是0.1028和0.0585;在混合种群中,二斑叶螨分别是0.118和0.0822,山楂叶螨分别是0.06056和0.052,二斑叶螨均明显高于山楂叶螨。在达到种群年中高峰时,二斑叶螨在混台种群中所占比率,1994年为97.2% 1995年为86.2%。达到高峰后,两种叶螨种群数量均急剧下降,但二斑叶螨下降的速度更快。20天后,二斑叶螨在混合种群中的比率分别降至20%和19%。因此,二斑叶螨较山楂叶螨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但由于二的生态位并不完全重叠,因而山楂叶螨不会绝灭。  相似文献   

11.
宁夏山楂叶螨生物学和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赵力群  顾才东 《昆虫知识》1998,35(4):218-220
山楂叶螨在宁夏1年发生4~6代,4月中旬9~10℃时出蛰,苹果初花期为盛。5月中旬在内膛危害,5月下旬后扩散树冠外。6月上中旬和7月中旬为发生高峰期。降水对其消长影响明显。温度在20~30℃有利山楂叶螨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两侧吸引作用试验测定天敌胡瓜钝绥螨Amblyseius cucumeris Oudemans在田间对山楂叶螨的搜索和控制能力。结果表明:山楂叶螨不同螨态对胡瓜钝绥螨均有显著的吸引作用,排泄物对胡瓜钝绥螨没有明显的吸引作用。山楂叶螨对胡瓜钝绥螨的这种吸引作用说明胡瓜钝绥螨在田间具有自动搜索山楂叶螨的能力,可用于山楂叶螨的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3.
对桃树树冠上、中、下3层及东、西、南、北4个方位桃一点叶蝉及其天敌草间小黑蛛的系统调查分析表明,桃一点叶蝉及其天敌草间小黑蛛种群在7个部位的聚集强度其5个判断指数都大于聚集格局的判断标准,证明桃一点叶蝉及其天敌草间小黑蛛种群7个部位均为聚集格局,Iwao公式m=α+βχ中的α值均大于0,表明个体间互相吸引,其中树冠中层和东面树冠平均拥挤度最高,而树冠下层和南面树冠最低,在时间上平均拥挤度为9月中旬最高。  相似文献   

14.
以农田土壤动物长期监测样地为平台, 阐明土壤动物物种和功能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 是揭示农田土壤动物多样性维持机制、提高农田土壤质量的重要基础。本试验于2020年10月, 对河南商丘农田土壤动物大型固定样地(9 ha)的210个采样点进行土壤样品野外采集和室内分离, 将土壤螨样品鉴定到种并测量其体长体宽数据, 以说明小麦-玉米轮作农田土壤螨多样性及其体长体宽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 (1)共捕获成螨个体17,256头, 其中甲螨亚目为优势类群, 其个体数占总捕获量的94.67%; MGP分析表明样地甲螨群落属于P型, 说明受人为因素影响强烈; 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分析表明, 进化程度越高甲螨的生态位宽度越宽, 进化程度越相近甲螨之间的竞争越激烈。(2) Moran’s I分析显示, 在20-100 m的空间尺度上, 土壤螨群落、优势种的个体数和体长体宽多为显著正相关; 在220-300 m的空间尺度上, 部分为显著负的空间自相关。半方差函数结果表明, 甲螨群落物种数、个体数和体长体宽的空间变异主要受确定性过程影响, 中气门螨群落的空间变异由确定性和随机性过程共同影响。(3)土壤螨个体数与体长体宽存在显著弱的负相关关系, 这种关系普遍存在于土壤螨各群落与优势种中。本研究建议同时开展物种多样性和以体长体宽为代表的功能多样性空间格局研究, 对揭示土壤螨群落维持机制、保护土壤螨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山楂叶螨Tety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是我国北方落叶果树的重要害虫。本研究旨在探索山楂叶螨雄螨的繁殖潜力。【方法】采用叶碟饲养法,在室内温度25±1℃,相对湿度60%±10%,光周期16L∶8D条件下,研究了山楂叶螨雄螨的交配次数、交配时间及可繁育的雌性后代数。【结果】雄螨羽化后可立即进行交配,第1次交配的交配时间最长,随后的交配时间明显缩短;足以使雌螨充分受精的最短有效交配时间为50 s,远短于其正常的交配时间;雄螨终生交配授精雌螨数为26~37头,可繁育雌性后代688~989头,且与性比关系密切;雄螨日龄对其交配能力有明显的影响,日均交配次数在3日龄成螨内无明显变化,5日龄则显著减少,但在7日龄后仍可维持较高的交配能力;交配历史能显著地影响雄螨的交配能力,在经历20次交配后,雄螨日均交配次数显著降低,但即使经历30次交配仍可保持足够的授精能力。【结论】山楂叶螨雄螨具有较强的交配和授精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叶螨属初步报道(蜱螨目:叶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螨属Tetranychus Dufour是极为重要的农业害虫,其中包括我国的著名大害虫棉叶螨(棉红蜘蛛)T.urticae和山楂叶螨(山楂红蜘蛛)T.viennensis,它们严重地为害棉花、果树、蔬菜等主要经济作物,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至为密切。本文介绍了叶螨属的形态特征,报道了作者初步采集到的7种叶螨:1.棉叶螨(棉红蜘蛛)T.urticae;2.红叶螨T.telarius;3.山楂叶螨(山楂红蜘蛛)T.viennensis;4.牡荆叶螨T.viticis,新种;5.上海叶螨T.shanghaiensis,新种;6.野生叶螨T.desertorum,中国新记录;7.曼陀罗叶螨T.ludeni,中国新记录。最后,对棉叶螨和红叶螨的学名和中文名称的确定,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高温冲击对山楂叶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定旭  张晓宁  杨玉玲  朱华伟 《生态学报》2010,30(16):4437-4444
为探索高温冲击对山楂叶螨的影响,在室内采用叶碟饲养的方法,将山楂叶螨不同螨态暴露于33-42℃高温下1-6h,然后在温度(25±1)℃、相对湿度(60±7)%、光周期16h∶8h(L∶D)下测定其寿命、产卵量和孵化率。结果表明,高温冲击对山楂叶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其产卵量和孵化率的影响,而对成螨的寿命无明显影响;影响的程度取决于高温的强度、持续时间以及处理的螨态。卵经历33-42℃的高温处理1-6h,其孵化率无明显变化,但在随后的发育过程中,幼若螨的发育历期在39℃和42℃6h处理中显著延长,发育至成螨后其产卵量分别增加34.50%和37.41%;幼螨经历39℃和42℃的高温处理6h后发育至成螨时产卵量比对照高出27.02%和35.83%;静止期第二若螨经历39℃和42℃的高温处理,其发育成的雌雄螨的交配和受精能力无明显影响;初羽化雌成螨经历39℃和42℃的高温处理6h后,产卵量不受影响,但卵的孵化率降低了7.01%-11.36%。  相似文献   

18.
桃-点叶蝉及其天敌草间小黑蛛种群三维空间格局动态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对桃树树冠上、中、下3层及东、西、南、北4个方位桃—点叶蝉及其天敌草间小黑蛛的系统调查分析表明,桃—点叶蝉及其天敌草间小黑蛛种群在7个部位的聚集强度其5个判断指数都大于聚集格局的判断标准,证明桃—点叶蝉及其天敌草间小黑蛛种群7个部位均为聚集格局,1wao公式m·=a+βx-中的α值均大于0。表明个体间互相吸引,其中树冠中层和东面树冠平均拥挤度最高,而树冠下层和南面树冠最低,在时间上平均拥挤度为9月中旬最高.  相似文献   

19.
统计分析表明两种叶螨间生态位重叠值较大、各自生态位宽度较大。两种叶螨的时动空间生态位与各自种群消长曲线相一致,显示了它们对资源有相似要求以及“逐步扩散整树危害”的取食危害方式。它们的生态位分离表现在叶片正、反面及叶片反面的某些小“领域”上。苹果全爪螨更喜欢分布在树冠上层和外层。统计和模糊分析都表明草蛉和小花螨与两种叶螨的时间同步和空间同域性较强,捕食螨与叶螨的时间生态位重叠较小,而空间生态位重叠较大。天敌与叶螨间的时空生态位重叠以及天敌食谱生态位宽度结合分析有助于合理评价天敌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山楂叶螨Amphi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对螺螨酯的抗药性,并明确其对7种杀螨剂的交互抗性。【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山楂叶螨对螺螨酯的抗性发展趋势及其交互抗性。【结果】用螺螨酯筛选山楂叶螨21代,抗性上升11.65倍;抗性品系对乙螨唑存在明显的交互抗性,抗性倍数为6.30;对噻螨酮存在负交互抗性,抗性倍数为0.69;对阿维菌素、炔螨特和三唑锡不存在交互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1.15、1.25、1.78;对哒螨灵和联苯肼酯有产生交互抗性的可能,抗性倍数分别为3.46和2.79。【结论】螺螨酯防治山楂叶螨存在抗性风险,抗螺螨酯的山楂叶螨品系会产生交互抗性,上述结果可为果园科学使用螺螨酯和合理轮换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