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有与地球自转24h周期相一致的节律,由这些生物自身的计时系统,即生物钟来控制。人体的各种组织都有自己的生物钟,而主控生物钟位于脑中的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简称SCN),协调和统一外周生物钟的节律。生物钟由复杂的反馈回路组成,其中基因的活性周期性地振荡,形成时间信号。人眼中有2类感光细胞,分别接收视觉信号和感知光线强度的周期性变化。其中后一种信号被用来校对生物钟。 相似文献
2.
苏小姐是一位年轻的女白领,近一段时间出现双腿浮肿、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带着疑问,她来到医院,医生的结论是药物性肾病。这让苏小姐大吃一惊,她仔细回想近1年来的吃药情况,经常服用的就是各种中西减肥药了,难道是这些药物在作怪?没错,就是减肥药,苏小姐因为滥用减肥药,患上了药物性肾损害。类似这样用药不当引起肾病的例子举不胜数,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也许你的身体也正遭受到用药不当的损害,敢问你自己知道吗? 相似文献
3.
本文继续介绍联合抽提法的第Ⅱ部分“免疫”核糖核酸(iRNA)的抽提。将白细胞匀浆沉淀残渣按Scherrer 和Darnell 的十二烷基磺酸钠加苯酚的热抽提法抽提。每克白细胞可得iRNAl~2毫克。A_(260)/A_(230)=2.05~2.26,A_(260)/A_(280)=2.03~2.20。RNA 含量为48.33±4.72%,DNA 含量为4.31±2.53%,蛋白质为2.76±0.32%,糖原含量为42.92±9.92%。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五条区带,相当于4S、8S、9S、15S 和20S。冻干的iRNA 制剂经动物实验证明无毒性、无热原和无过敏性,但对家兔具有抗原性。制剂经RNase、DNase 或pronase 处理后与抗血清仍有沉淀反应,但经唾液淀粉酶处理后沉淀线消失。所以认为抗原性系由制剂中所含糖原所引起。溶于肝素溶液的制剂注射于病人,能提高其迟发型皮肤变态反应及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继续介绍联合抽提法的第Ⅱ部分“免疫”核糖核酸(iRNA)的抽提。将白细胞匀浆沉淀残渣按Scherrer和Darnell的十二烷基磺酸钠加苯酚的热抽提法抽提。每克白细胞可得iRNA1~2毫克。A_(260)/A_(230)=2.05~2.26,A_(260)/A_(280)=2.03~2.20。RNA含量为48.33±4.72%,DNA含量为4.31±2.53%,蛋白质为2.76±0.32%,糖原含量为42.92±9.92%。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五条区带,相当于4S、83、9S、15S和20S。冻干的iRNA制剂经动物实验证明无毒性、无热原和无过敏性,但对家兔具有抗原性。制剂经RNase、DNase或pronase处理后与抗血清仍有沉淀反应,但经唾液淀粉酶处理后沉淀线消失。所以认为抗原性系由制剂中所含糖原所引起。溶于肝素溶液的制剂注射于病人,能提高其迟发型皮肤变态反应及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一种制备转移因子(TF)的改进方法。白细胞于冷40%乙醇溶液中被打碎,白细胞匀浆冷冻离心,上清液除去乙醇后再通过超滤薄膜,滤液即为TFu 制剂。此法操作简便,条件严格,可避免细胞内成分的自溶及细菌或热原的污染,又可综合抽提白细胞内的“免疫”核糖核酸,适合于大规模制备TF。每单位TFu 相当于0.5克或4.45±1.35×10~8白细胞的超滤物,含固体6.86±0.72毫克,核糖183.24±26.0微克,多肽797.22±197.07微克,环化腺嘌呤核苷酸58.45±10.70毫微克。E_(250毫微米)=7.86±0.98,E_(260)/E_(280)=2.62±0.12。具有特征性葡聚糖G-25凝胶过滤洗脱图谱。动物实验证明此制剂无毒性、热原、过敏性和抗原性。注射于病人能提高其迟发型皮肤变态反应及细胞免疫反应。讨论了由透析法及本法制备的TF 理化性质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在"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第1课时)的教学中,通过播放网络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科学史为主线层层展开、循序渐进,基于科学实验现象,推测原因;利用生物学知识和提供的资料,设计验证实验,预测实验结果,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用理性思维科学设计实验。 相似文献
7.
蔡子微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4,(12)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魏曦预言”对中医研究的启迪,阐释中医理论建构的奥秘。通过比较“生态”要素进入微生态学和中医学的途径和形式,分析中医理论建构的原理。研究表明:(1)进入微生态学的“生态”要素来自现代宏生态学,进入中医学的“生态”要素来自中国古代生态理论,两个“生态”要素所基于的生态理论是不同的,其涵义也不同;(2)医学微生态学是关于“微生态体”的生态医学,中医学是关于“类生态体”的生态医学。本文认为,魏羲预言对中医理论研究的启迪是“宏观生态理论在人体微观世界的运用”,这是医学微生态学和中医学的共同之处,这或许就是魏曦预言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