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福建省蚋的初步调查(双翅目:蚋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章涛  王敦清 《昆虫学报》1991,34(4):483-491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双版纳蚋类纪要及一新种(双翅目,蚋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记载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蚋类16种,隶属于蚋属Simulium的3亚属,其中包括1个中国新纪录种和3个待定种,并记述1新种,版纳绳蚋S.(G.)bannaense sp.nov.。该新种蛹具10条呼吸丝,与其已知4个近缘种即重庆绳蚋S.(G)chongqingense以及产白爪哇的S.(G.)batoense、产自印尼的S.(G.)atratoides和产自菲律宾的S.(G.)bi-colense等在形态学上有明显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3.
西藏真蚋一新种(双翅目:蚋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真蚋一新种(双翅目:蚋科)邓成玉,张有植,薛群力,陈汉彬(成都军区卫生防疫队成都610061)(贵阳医学院贵阳550004)1989年5月,作者在进行西藏亚东烟类调查时,发现烟属真纳亚属一新种,现记述如卜。新纤细真纳Sithds(EMbodsn们...  相似文献   

4.
本文记述采自贵州梵净山的蚋属一新种,鞍阳蚋Simulium(Simulium)ephippioidum,新种隶属于多叉蚋组Simulium multistriatum-group。,其两性尾器形态特殊,茧具前侧窗,幼虫后腹节具叶状毛等特征,可与其它已知近缘种相区别。  相似文献   

5.
记述采自海南省尖峰蚋属蚋亚属Simulium(Simulium)一新种,乐东蚋Simulium(Simulium)ledongense sp.nov.。新种隶属多叉蚋组Simulium multistriatum-group,与秦氏蚋Simulium qiniCao et al.,1993和鞍阳蚋Simulium dphippiodum Chen and Wen,1999近缘。对其各虫期形态进行描述并与其近缘种比较作分类讨论。模式标本保存于遗阳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  相似文献   

6.
贵州蚋科一新种 (双翅目:蚋科)(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记述采自贵州雷公山的蚋属一新种 ,以产地命名为黔蚋Simulium (Simulium )qianensesp .nov。新种隶属于杂色蚋组S .variegatumspecies group ,与台湾蚋S .taiwanicum最近似 ,但可依其特殊的盾饰、足的颜色、雄尾中骨端裂和幼虫后颊裂深并在后腹部具附骨等特征与其他近缘种相区别。模式标本存放于贵阳医学院生物教研室。  相似文献   

7.
青海特蚋亚属一新种(双翅目:蚋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imulium (Tetisimulium) xiaodaoense sp. nov. is described based on the female specimens collected from Qinghai, China. This species is assigned to the subgenus Tetisimulium,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S. (T.) tachengense An and Mahe, 1994 and S. (T.) wutaishanense An and Yan, 2003. However, it is clearly differentiated from them by the structure of gonapophyses, genital fork, genital plate, paraproct and cercus of the female. All the specimens are kept in the Medical Entomology Collection Gallery,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s, Beijing.  相似文献   

8.
记述长白山蚋属蚋亚属Simulium(Simulium)土根蚋组tuberosum-group 1新种.模式标本存放于贵阳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皱板蚋,新种Simulium(Simulium) rugosum sp.nov.(图1~14)隶属于蚋科蚋属蚋亚属土根蚋组,主要特征是雄虫生殖腹板马鞍形,侧突中凹,具半圆形腹中突,板体具众多皱纹,与报告自西伯利亚的S.(S.)gugatum (Boldarueva)近似,但后者(根据Yankovsky,2002的描述和附图)仅知雄虫和蛹,其雄虫足色,中骨形状,阳基侧突钩数以及蛹呼吸丝形状和茧编织疏松等特征与新种有明显差异.正模♀,吉林长白山(42° 10′N,100°20′E;海拔2 051 m).副模:6♀♀,3♂♂,12蛹,6幼虫,同正模,吴慧、黄若洋采.词源:新种种名以其雄性生殖腹板具众多皱纹而命名.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中国蚋属一新种,重庆蚋Simulium(Simulium)chongaingense sp.nov。标本采自重庆四面山,模式标本保存重庆市卫生防疫站。  相似文献   

10.
记述采自河南1新种:河南纺蚋Simulium (Nevermannia) henanense, sp. nov.。根据其外生殖器的形状、幼虫和蛹的特征,本新种隶属于Simulium (Nevermannia)的宽足蚋组vernum-group。其蛹的特征与中国的 S. (N.) xinbinense 和西马来西亚的 S. (N.) kurtaki 相似,但是与后2种在雌虫股节的颜色、幼虫后颊裂和直肠腮的形状迥异,可资鉴别。模式标本存放于贵阳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正模:♀,河南焦作云台山白龙潭,海拔 1 060 m,东经113°25',北纬35°14',韦静采;副模:1♀,12蛹,18幼虫,同正模。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啮齿动物的区系分布和地理区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安徽省啮齿动物区系情况,解放前Allen(1940)、Gee(1930)、Tate(1947),阿部余四男(1944)曾有过一些零星报道,解放后盛和林等(1963)、王岐山等(1966)、黄文几等(1978)也进行过调查,但就啮齿动物区系而言,尚缺乏完整的系统材料。我站从1958年起,开始对本省啮齿动物进行调查,重点主要在平原及丘陵地带,对皖南及大别山区调查较少。近年来,我们在皖南山区的祁门、休宁、绩溪、黄山、宁国、宣城、泾县、歙县、青阳及大别山区的金寨、霍山、岳西、潜山、舒城等山地进行了补点调查。现将调查结果,结合以往的工作和文献作初步整理,并就啮齿动物的地理分布和优势种,综合自然地理等因素进行啮齿动物的地理区划。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中国草蛉科已知属种的地理分布及其特点,指出:属的分布以东洋成分比重较大,高山高原属分化明显;种类分布呈现东洋成分由东部沿海向北挺进、古北种类通过西北地区向西南延伸的格局,丰富的高山、高原种类及狭布种类,是我国草蛉区系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斑蚜科物种多样性及地理分布格局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从分类群的多样性、寄主植物多样性和地理分布多样性3个方面系统研究了中国斑蚜科蚜虫的物种多样性。分类群的多样性从亚科、属和种3个不同阶元进行了描述。寄主植物的多样性体现在:不同蚜虫类群寄主植物的丰富度,其中角斑蚜亚科的寄主最为丰富,包括14个科的植物;同类寄主植物上取食蚜虫的多样性,其中桦木科植物上有15个属的蚜虫取食。在地理分布上,斑蚜科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古北界的4个区和东洋界的3个区,以古北界的成分占优势;而且华北区种类最为丰富,其次为东北区、华中区、华南区和蒙新区。属的分布类型可分为12种,分别为中国特有分布型、东亚特有分布型、古北界特有分布型、东洋界特有分布型、全北界分布型、全北界和澳洲界共有分布型、古北界和东洋界共有分布型、全北界和东洋界共有分布型、全北界和非洲界共有分布型、古北界、东洋界和非洲界共有分布型、东洋界和澳洲界共有分布型及东洋界、非洲界和澳洲界共有分布型,其中以东亚特有分布型为最丰富,有10个属;其次为全北界分布型,有7个属,同时中国的特有成分也相当高,涉及6个属。纵观整个中国斑蚜科属级阶元的分布类型,中国的斑蚜科以全北界成分为主,其次为东洋界成分。斑蚜科在中国的地理分布,由东向西,种类越来越贫乏,特别是青藏高原,种类很少;从南北向来看,以华北区为中心,向两边扩散,东北区、华南区和华中区种类都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14.
蚊科的区系分布及其演变的初步探讨:双翅目:蚊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5.
中国侧棘斑蚜属(蚜科,角斑蚜亚科)地理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用GIs技术研究斑蚜科侧棘斑蚜属Tuberculatus在中国的地理分布格局。种类以县级行政单元转换地理坐标与动物地理区划图叠加后产生蚜虫地理分布图。结果显示出这个属主要分布在东北区南部、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和西南区东部(中国南部和东部)。根据地理分布图及有关统计分析,认为东北区南部—华北区北部和华中区南部一东南部是这个属在中国的分布中心、分化中心和特有中心。同时,利用寄主植物的分布,探讨了中国侧棘斑蚜属的分布与寄主植物分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山芹属的核型演化及地理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山芹属Ostericum 5种1变种13个居群的核型,其中4种为首次报道。其核型如下:隔山香 O.citriodorum 广东宝安的居群,2n=22=16m+6sm;江西鹰潭的居群,2n=22=14m+6sm+2st;华东山芹 O.huadongensis本所药物园居群,2n=22=16m+6sm;安徽广德的居群,2n=22=16m+4sm+2sm(SAT);绿花山芹 O.viridiflorum内蒙古额右旗的居群,2n=22=18m+4sm;黑龙江双鸭山居群,2n=22=18m+2sm+2st(SAT);山芹 O.sieboldii 辽宁庄河居群,2n=22=4sm+16st+2st(SAT);吉林长白山居群,2n+22+2sm+20st;狭叶山芹 O. sieboldii var.praetieritum 辽宁鞍山的居群,2n=22=2sm+20st;大齿山芹 O.grosseserratum 辽宁庄河居群,2n=18=2sm+16st;江苏宜兴居群,2n=18=2sm+16st;安徽广德居群,2n=18=18st;浙江天目山居群,2n=18=18st。隔山香、华东山芹和绿花山芹具较原始的2A型,山芹和大齿山芹则具较为进化的4A型。此外,大齿山芹具有下行性的染色体基数n=9,这在整个前胡族中都具独特性。根据各居群在种分布区内的核型演化方向及现代地理分布格局并结合形态和孢粉学资料,提出本属的起源是从近缘的当归属起源地横断山区沿着东北和东南两个方向迁移扩散,演化发展形成两个现代次生分布中心,一个是东北向具温带性广布型的分布中心(东北地区),另一个是东南向具亚热带性特有种型的分布中心(华东地区),两个分布中心之间有一个分化活跃、演化最高的纽带种一大齿山芹。  相似文献   

17.
东昆仑山及其毗邻地区蕨类植物的生态和地理分布特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东昆仑山及其毗邻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隅,约占北纬31°39′-39°19′,东经85°35′-103°04′,面积约72万km^2。本区的蕨类植物就目前所知有48种,隶属于13科19属,分别占全国蕨类植物总科数的21.31%,总属数的8.52%,总种数的1.92%,集中分布于本区东部的高山峡谷区。其分布区北起本区北部的祁连山东段,向南经西倾山、阿尼玛卿山和巴颜喀喇山至唐古拉山东段,呈孤形围绕在本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动物地理亚区统计了1976年郑作新出版的《中国鸟类分布名录》和2005年郑光美主编出版的《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中繁殖鸟类的分布数据,结果显示:在1976年前,中国鸟类丰富度最高的动物地理亚区为西南山地亚区,其次为滇南山地亚区,而以羌塘高原亚区鸟类物种丰富度最低,黄淮平原亚区次差。2005年,鸟类丰富度最高、次高及最低的亚区与1976年相同,次差的亚区为台湾亚区。自1976年至2005年,鸟类物种丰富度在不同亚区出现明显的增加,平均每个亚区分布物种数由1976年的232种增至2005年的281种,而且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其中滇南山地亚区增加种类最多,而羌塘高原亚区和东部草原亚区增加的幅度最大;在海南岛和台湾亚区则变化较小。这些可能是由于物种在不同亚区间存在的可能扩散通道和岛屿型稳定气候及地理隔离限制了物种与其它亚区间的扩散等造成的。这些变化不仅与Leietal.(2007)提出的"地理隔离"假设结论比较一致,与雷富民等(2006)提出的西南山地-横断山区为中国鸟类特有种物种多样性中心和西南山地为物种分化中心等观点一致,而且进一步显示西南山地亚区鸟类物种有向滇南山地亚区扩散的现象,并且依然在持续中。用聚类...  相似文献   

19.
中国蚜虫类昆虫物种多样性与分布特点(半翅目,蚜总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蚜虫类昆虫在中国的物种多样性、区系成分和分布特点.基于多年的标本采集记录和已发表文献,建立了中国蚜虫物种数据库和中国蚜虫地理分布数据库.应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中国蚜虫的地理分布和分布密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记录蚜虫类昆虫268属1 099种/亚种,其中特有种518种,占中国蚜虫物种总数的47.1%.中国蚜虫的区系成分十分复杂,主要分为9种类型,其中以典型古北种、典型东洋种、跨古北界和东洋界分布的物种为主,同时与新北界、澳洲界的关系也较为密切.在自然地理区划上,蚜虫在中国东部地区的分布多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多于南北两端.基于物种多样性和分布密度,确定了蚜虫在中国的5个多样性中心,即甘南山地、横断山区、天山山地、东部平原和台湾岛.  相似文献   

20.
首次记载贵州省宽阔水自然保护区蚋科Simuliidae14种,并记述其中3新种,包括遵义蚋Simulium(Simulium)zunyiense sp.nov.和新尖板蚋Simulium(Simulium)neoacontum sp.nov.以及隶属于山蚋亚属Simulium(Montisimulium)的离板山蚋Simulium(Montisimulium)separatum sp.nov.。模式标本存放于贵阳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遵义蚋,新种S.(S.)zunyiense sp.nov.(图1~13)隶属于蚋亚属杂色蚋组variegatum group,与本组已知近缘种主要区别在雄尾结构,如生殖肢端节,生殖腹板和中骨的形状特殊。正模♂,贵州遵义市宽阔水自然保护区(28°12’N,107°18’E;海拔1483m),2010-09-20,修江帆,陈黔采。词源:新种种名源自模式产地。新尖板蚋,新种S.(S.)neoacontum sp.nov.(图14~19)隶属于蚋亚属淡足蚋组malyschevi group,与尖板蚋S.(S.)acontum Clen et al.,近似,但雄虫生殖肢端节,生殖腹板和中骨的形状迥异,此外,其呼吸丝排列方式也有明显差异。正模♂,贵州宽阔水自然保护区让水(28°17’N,107°08’E;海拔682m),2010-08-13,修江帆采。词源:新种种名源自其形态极似尖板蚋S.(S.)acontum,冠以"neo"以示区别。离板山蚋,新种S.(Montisimulium)separatum sp.nov.(图20~28)隶属于山蚋亚属Subgenus Montimulium与绒丝山蚋S.(M.)nemoriragum(Datta,1973)近似,主要区别是雌虫生殖板内缘远离,蛹呼吸丝背对具短茎。此外,幼虫头扇毛和肛鳃次生叶数目也有明显差异。正模♀,贵州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大洞(28°12’N,107°18’E;海拔1483m),2010-08-20,修江帆,陈黔采。词源:新种种名源自其雌虫生殖板内缘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