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银纹夜蛾(Plusia agnata Staudinger)是大豆主要食叶害虫,严重发生时对大豆产量影响很大。我们从1979年6月起,从自然息病死亡的银纹夜蛾虫体中分离到一种多角体病毒,并对其形态特征和杀虫效果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AcMNPV ORb-9编码病毒核衣壳蛋白P78/83,该蛋白在宿主细胞内以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两种形式存在,能够与细胞骨架成分肌动蛋白相互作用,序列分析表明其具有与WASP蛋白类似的结构,推测可能在病毒粒子的包装、运输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利用Bac—to-Bac系统构建了P78/83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的重组AcMNPV,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表明,重组病毒感染Sf21细胞12h后绿色荧光主要集中分布于细胞质中,24h及以后绿色荧光主要集中分布于细胞核中。感染试验表明,超表达P78/83对病毒的生长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AcMNPV ORF9编码病毒核衣壳蛋白P78/83,该蛋白在宿主细胞内以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两种形式存在,能够与细胞骨架成分肌动蛋白相互作用,序列分析表明其具有与WASP蛋白类似的结构,推测可能在病毒粒子的包装、运输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利用Bac-to-Bac系统构建了P78/83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的重组AcMNPV,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表明,重组病毒感染Sf21细胞12h后绿色荧光主要集中分布于细胞质中,24h及以后绿色荧光主要集中分布于细胞核中.感染试验表明,超表达P78/83对病毒的生长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和包涵体的形态观察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健康的 3龄期甜菜夜蛾幼虫 ,从典型症状的病死虫中提纯多角体 ,置于扫描电镜下观察 ,发现有典型的四角形的多角体外 ,还观察到菱形的和长方形的多角体 ;而多角体经超薄切片的样品中 ,还看到三角形的多角体。出现菱形、长方形及三角形的多角体形态 ,未见前人报道。病毒粒子的杆状形态没有变化 ,采用五种限制性内切酶 ,分析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 ,观察其酶切图谱 ,以及计算其各酶解片段的分子量 ,与前人报道的结果一致 ,未发生变化 (见另文报道 )…  相似文献   

6.
两株不同来源的蓖麻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rscsNPV和ArNPV)经提纯后,使用SDS—苯酚抽提病毒核酸,并使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BamHI酶解后,用分子杂交方法与缺口平移标记的ArscsNPV-DNA探针杂交,分析了两株蓖麻蚕NPV病毒核酸的同源性。EcoRI酶解的ArNPV-DNA产生8个片段,其中5个片段能与ArscsNPV-DNA探针杂交。BamHI酶解ArNPV-DNA产生7个片段,其中6个片段能与ArscsNPV-DNA探针杂交。结果表明:两株蓖麻蚕NPV之间病毒核酸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使用斑点杂交方法分析了ArscsNPV与ArNPV,柞蚕NPV及家蚕NPV之间的核酸同源性,结果表明:ArscsNPV与ArNPV,柞蚕NPV具有同源性。而与家蚕NPV无核酸同源性。  相似文献   

7.
8.
黑点银纹夜蛾(Plusia nigrisigna)幼虫主要危害大豆和十字花科蔬菜,豆田中银纹夜蛾、大豆小夜蛾等多种害虫常常混合发生,结果往往严重影响大豆产量。1979年8月,我们从大  相似文献   

9.
病毒的感染导致细胞内部发生一系列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FACS的荧光检测 ,测出Sf9细胞完成整个周期循环大约需要 18h ,G1、S、G2 /M各时相的时间间隔约为 6h ;AcNPV感染Sf9细胞 12 18h ,细胞被抑制于G2 /M期 ;Sf9细胞同步于G1/S期后释放细胞并用AcNPV感染 ,12h后 ,2 / 3的细胞处于G2 /M期 ,1/ 3的细胞处于S期  相似文献   

10.
病毒的感染导致细胞内部发生一系列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FACS的荧光检测,测出Sf9细胞完成整个周期循环大约需要18h,G\-1、S、G\-2/M各时相的时间间隔约为6h;AcNPV感染Sf9细胞12-18h,细胞被抑制于G\-2/M期;Sf9细胞同步于G\-1/S期后释放细胞并用AcNPV感染,12h后,2/3的细胞处于G\-2/M期,1/3的细胞处于S期.  相似文献   

11.
胡建新  丁红珍 《遗传学报》1993,20(4):300-304
蓖麻蚕(Attacus ricini)是我国特有蚕种,以其核多角体病毒(ArNPV)为载体有可能发展成为新的基因工程表达系统,我们建立了ArNPV基因库,并亚克隆了含多角体蛋白(Ph)基因DNA片段。对该1.1kb全长DNA片段进行序列分析,确定ArNPV Ph结构基因全长735bp,与苜蓿尺蠖NPV(AcNPV)、家蚕NPV(BmNPV)同源性分别为76%和81%,ArNPV 5'端调控结构Rohrmann box与各类NPV的Ph基因相似,但3'下游序列几无同源,显示了ArNPV Ph基因结构的特征性。同时,我们还对Ph基因启动子的其它结构特点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12.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原产北美,现已入侵中国许多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损失.杆状病毒是多种昆虫的病原体,对非目标生物无毒无害,是很有应用前景的生物农药,其施用可大大减缓草地贪夜蛾对化学农药抗性产生速度.以往的研究发现,虽然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  相似文献   

13.
采用常规方法在室内外分别测定了0.5%甲维盐(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Banlep)微乳剂、10亿PIB/mL奥绿1号(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悬浮剂对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Fabricius)幼虫、卵及其初孵幼虫的杀伤力。试验结果表明,甲维盐和奥绿1号对初孵幼虫、3龄幼虫及卵具有很强的杀虫力,其死亡率分别可达95%~100%,且较特异性农药美满(虫酰肼)见效明显要快,是当前防治斜纹夜蛾等夜蛾类害虫较理想的2种新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苜蓿丫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 NPV)在几个新建昆虫细胞系内的蜡殖过程作了比较。其中SIE—MSH一805、SIE—HAH一806和IPLB—SF一21AF.C细胞在病毒感染96小时后,细胞上清液中的未埋入型病毒(xov)含量可达到高峰;测定TCID,。分别为1.5 x107/ml,1·0。10’/ml和1.0×10‘/tul。病毒感染120小时后,90%以上的细胞形成完整的多角体。据此认为,上述三个细胞系是目前国内较为理想的离体系统,可供用来增殖Ac NPV。  相似文献   

15.
苜蓿丫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Nuclear PolyhedrosisVirus 简称 AcNPV)是一种广谱的昆虫病毒,可以感染30种鳞翅目幼虫。本文报道使用 AcNPV 感染棉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幼虫的结果。材料与方法毒源:AcNPV 为美国农业部仓库害虫研究室 Dr,Vail,P.V.赠送的杀虫剂粉剂,多角体含量为1.76×10~9PIB/mg。供试幼虫:供试的棉红铃虫为室内人工饲料饲养的3龄幼虫,孵化后9天。  相似文献   

16.
利用空斑技术,从既能形成多角体又含TK酶基因的苜蓿丫纹夜蛾重组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TK中,纯化了一株形成大立方形多角体的病毒突变株AcMNPV-TKmt513。用EcoRI、PstⅠ、BglⅡ及KpnⅠ等限制性内切酶对它做了酶切分析,并克隆了多角体蛋白全基因及其侧翼部分的片段。对所克隆的部分全序列测定结果,发现在多角体蛋白基因读码框内只出现了一个碱基的突变,导致了第25位的氨基酸密码子由GGT变为GAT,该位氨基酸由甘氨酸(Gly)变为天冬氨酸(Aspq)还利用PCR技术扩增出突变了的多角体蛋白基因部分片段,并将它克隆入转移载体质粒pEV55,与不形成多角体的重组病毒TnNPV-HBsD4DNA共转染Sf9细胞,结果产生同样的大立方形多角体病毒。  相似文献   

17.
野生型苜蓿丫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 AcMNPV)感染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细胞系Sl-zsu-1,可引起典型的细胞凋亡;但可以在草地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细胞Sf-9中复制并形成多角体.比较了AcMNPV p35基因在病毒感染两种细胞的复制和转录情况,认为p35在非受纳细胞中及时有效的表达能阻止细胞发生凋亡;共感染实验结果表明,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multi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 SpltMNPV)可以抑制AcMNPV诱导的细胞凋亡并可帮助病毒进行复制,推测SpltMNPV基因组中与p35同源的p49基因挽救了细胞的自杀行为.  相似文献   

18.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 Fab.)的幼虫嗜食棉花、甘薯、豆类、蔬菜和玉米等多种作物,是一种重要的杂食性害虫。暴食期的幼虫破坏力大,抗药性强,防治困难。因此,寻找和利用病  相似文献   

19.
20.
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nucleopolyhedrovirus,AcMNPV)基因组含有3个细胞凋亡抑制基因,即p35,iap1和iap2.其中,p35作为一个有效的依赖于天冬氨酸的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抑制因子,能够抑制多种因素诱发细胞凋亡,而iap1和iap2的功能仍未完全明晰,本研究对IAP1和IAP2的功能进行了详细分析.缺失了p35的AcMNPV仍可抑制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Helicoverpa armigera single nucleocapsid NPV,HearNPV)诱导的BTI-Tn-5B1-4(Tn-Hi5)细胞凋亡并挽救HearNPV在Tn-Hi5细胞中复制及HearNPV出芽型病毒粒子的产生.进一步构建了瞬时表达质粒以及分别表达AcMNPV的p35,iap1和iap2基因的重组HearNPV,转染瞬时表达的IAP1和IAP2对HearNPV感染诱导的Tn-Hi5细胞凋亡有抑制效果,而重组病毒感染Tn-Hi5细胞也可抑制其凋亡并在其中复制,然而重组HearNPV表达的p35,iap1和iap2并未能挽救出芽型病毒粒子的产生.结果表明,AcMNPV的iap1和iap2基因表达产物作为细胞凋亡抑制因子是有功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