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植物群落演替研究概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相似文献   

2.
植物群落的演替理论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演替是植被动态的中心问题.与演替有关的理论有接力植物区系学说、初始植物区系学说、促进忍耐和抑制学说、生活史对策演替学说、资源比率学说、Odum-Margelef生态系统发展理论、McMahon系统概念模型、变化镶嵌体稳态学说、演替的尺度等级系统观点. 文章论述了演替的分类、演替的进程、演替机制、顶极群落与非平衡态、植物群落的线性与线性系统、演替的细胞学和遗传学特征、演替与进化、演替的研究方法等.  相似文献   

3.
从时空异质性看东湖富营养化中原生动物的演替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吴生桂  沈韫芬 《生态学报》2001,21(3):446-451
1993-08~1994-08,东湖原生动物年均丰度为59,391ind./L,年均生物量为1.40mg/L。从V站到0站,随着营养水平(TSI)增加,数量(A)和生物量(B)显著增加LnA=-58.323+16.503LnTSI(n=5,r=0.983,p=0.003);LnB=-16.840+0.256TSI(n=5,r=0.996,p<0.001),两者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同时,丰度的周年动态模式也发生了明显演替,原来的春季和秋季高峰演变为冬季高峰,营养水平越高,冬季高峰越明显,随营养水平增加形成的原生动物群落结构-种类组成和现存量-的空间格局与年代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4.
植物群落演替研究:II.动态研究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少麟 《生态科学》1994,(2):117-119
  相似文献   

5.
武汉东湖的轮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73—1975、1979-1982年在武汉东湖进行的调查资料,并与1962—1963年他人的研究结果对比,总结了20年来,在东湖2个采样站上轮虫的种类演替和数量的变动。轮虫的种类明显地减少。Ⅰ站由1962—1963年的68种至1982年减为44种;Ⅱ站由56种减为49种。由原来Ⅰ站种类多于Ⅱ站演变为Ⅱ站多于Ⅰ站。轮虫的数量急剧增加。Ⅰ站轮虫的年平均值由1962-1963年的687个/升至1982年上升为3,555个/升;Ⅱ站由332个/升上升为1,538个/升。轮虫总数的变动曲线呈夏季和秋季二个高峰,冬、春季轮虫的数量均很低。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对轮虫种类演替及其数量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植物群落的演替与稳定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演替是生物界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早在 2 0世纪2 0年代 ,Clements就开始了系统的演替研究 ,他提出的演替经典模式对生态学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数十年来 ,尽管生态学家相继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演替理论或假说[1,15,16,2 4 ,2 5] ,但由于地域的限制和生态学家有限的经验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演替理论或模式 ,甚至连演替一词的涵义各说不一[16] 。近年来 ,邬建国等[16] 学者对百年来各种演替理论和假说作了较全面的总结和评述 ,他把尺度 等级系统理论视为现代生态学范式 ,并认为是演替研究现在和将来的发展方向。遗憾的是 ,有关…  相似文献   

7.
植物群落与自然界的其它事物一样,不停地在运动着、变化着、发展着。在一年中随着季节而发生变化,同时随着气候、土壤条件的变化以及生物和人类的影响,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内部结构也都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在一定的地段上,一种植物群落被另一种植物群落代替的过程,称为植物群落的演替。掌握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就可以在农业生产上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8.
水生植物群落动态与演替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丹 《植物生态学报》1994,18(4):372-378
 本文根据10年定位研究的结果,讨论了哈尔滨朱顺泡(湖)水生植物的种类组成和动态变化;分析了群落建群种的替代及其影响因素;指出水体变浅是导致水生植物群落演替的关键因素。同时利用盖度、密度、频度和重要值等计算了群落的数量特征,并按重要值划分了不同演替阶段的优势种和亚优势种;根据生活型确定了群落的分层结构;建立了群落生物量的分层模型。随着湖底上垫作用的进行,物种的消失速率在加快;实验证明透明度仅影响沉水植物的分布,而营养盐含量低是群落生产力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9.
浙江天童植物群落次生演替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总被引:98,自引:7,他引:98  
从土壤物质、化学和生物因子等方面出发,建立了土壤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浙江天植物群落次生演替过程土壤肥力的变化特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裸地、藻丛、马尾松林、马尾松木荷林、木荷 林、栲树木荷林和栲树林的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分别为0.048、0.324、0.474、0.514、0.657、0.905和0.924。可见,随着进展演替,土壤肥力呈增长趋势,并且由于群落类型,尤其是建群  相似文献   

10.
陆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演替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在不同梯度上,其变化规律不一致.物种多样性与纬度呈反相关关系,与水分关系密切,表现出不同变化规律,与海拔主要表现为反相关关系和中间高度膨胀规律.土壤盐度、水分、肥力对物种多样性也有影响.在不同演替阶段物种多样性出现不同变化规律,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演替阶段,物种多样性最高.  相似文献   

11.
红旗泡水生植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红旗泡是松嫩平原上的水草型湖泊,1972年由引嫩干渠补入嫩江水,使其成为大庆市主要水源地和渔业基地。该湖水生植被分布面积大,覆盖近1/2的水面。本文分析了芦苇,狭叶香蒲和稗等单优群落的结构与分布,并统计了混合群落的数量特征。随着油田开发,大庆地区的水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因红旗泡水生植物资源丰富且其具清除油污、吸附重金属和沉降悬浮物等净化功能,故使其成为大庆地区水质最好和鱼产量最高的湖泊。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野外调查研究了鄱阳湖滩地水生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群落多样性,并将遥感(RS)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相结合,研究了鄱阳湖滩地植被的分布、面积和生物量,绘制了滩地植被生物量等级分布图.结果如下1)鄱阳湖滩地分布有水生植物28科、56属、95种3变种,其中灰化苔草(Carexcineras-cens)、阿及苔草(C.argi)、草(Phalaris arundinacea)、获(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单性苔草(C.unisexualis)和针蔺(Eleochari valleculosa)7种植物为主要优势种;2)鄱阳湖滩地植被可划分为12个群丛类型,其中灰化苔草群丛(C.cinerascens Ass.)和阿及苔草群丛(C.argiAss.)占优势,"荻+芦-灰化苔草群丛”(M.sacchariflorus+P.communis-C.cinerascens Ass.)次之;3)鄱阳湖滩地植被主要分布于该湖的南部和西部,2000年4月16日其总面积为1018.74km2,占鄱阳湖总面积的33.65%,其中单位面积生物量≥4000g·m-2的植被面积为444.53km2,分别占鄱阳湖总面积和滩地植被总面积的14.68%与43.63%;4)2000年4月16日全湖滩地植被总生物量为3.81×106t(鲜重),全湖滩地植被平均单位面积生物量为3735.93g·m-2(鲜重);5)滩地植被单位面积生物量与Landsat-ETM+4亮度值间的回归方程为y=-4897.11+87.68x(式中y为生物量g·  相似文献   

13.
在面积为2700hm2的东湖水库,以散养的方式养殖河蟹。在放养密度不同的情况下,研究放养河蟹对水库中底栖动物和水生植物的影响。2001年规格为220只/kg河蟹放养量为1500kg、密度为122只/hm2时,对摇蚊幼虫和寡毛类影响显著,而对其他软体动物和水生植物无显著影响。2002年同样规格的河蟹放养量增加至3500kg、密度为285只/hm2时,对底栖动物和部分沉水植物影响显著。本文对河蟹养殖容量作了讨论,认为东湖水库散养河蟹的放养量不应超过1500kg。    相似文献   

14.
野外采集和文献记载结果显示纳木错共有水生植物34种(变种),隶属于15科19属。其中,轮藻门植物1科1属1种、单子叶植物7科8属16种、双子叶植物7科10属17种。纳木错区水生植物区系整体上表现出鲜明的北温带性质。种联结分析表明纳木错水生植物种间相关性显著,这些种组构成一个连续体。样地调查显示,纳木错主要水生植物群落有11种,以沉水植物群落类型为主,兼有少量的浮叶植物群落。β-多样性测度表明,样地间种类组成随水环境差异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5.
斧头湖水生植物多样性及群落演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9年调查结果,结合分析前人研究资料,研究了斧头湖水生植物多样性及其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从1988—2009年近20年间斧头湖水生植物种类和优势种均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一些对干扰较为敏感的种类如睡莲已经消失,原来的优势种如微齿眼子菜、密齿苦草和轮叶黑藻等变为亚优势种或伴生种;同时出现一些人工栽培外来水生植物。斧头湖水生植被由20世纪50年代的自然演替到目前阶段人为控制下的人工演替,群落演变剧烈,其水生植被覆盖面积、群丛数量和结构以及水生植被总生物量均变化明显,经历一个多(高)—少(低)—多(高)过程。研究表明围网养殖、刈割、引种等人为活动、水生植物生活史、繁殖策略以及水位波动等自然因素可能是引起斧头湖水生植被演变剧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物种组成较为复杂的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典革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为背景,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水平研究了植物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地上部生物量)关系的基本模式。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系呈对数线性增加关系,这实际上是空间和时间尺度放大时在时间和空间尺度的相互作用下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关系的一种总体模式;2)随着研究的时间和空间尺度的改变,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系会发生一些相应的变化,但空间尺度比时间尺度对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系造成的影响更为显著,这可能  相似文献   

17.
库姆塔格沙漠南缘荒漠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个样地的调查资料,应用重要值计算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 、优势度指数,对库姆塔格沙漠南缘荒漠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荒漠植物群落分布随其生境地貌不同而不同,山前戈壁上分布有合头草(Sympegma regelii)群落,冲积河道低地分布有荒漠林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群落,戈壁沙漠过渡带为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群落,低海拔的沙山上分布有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群落、膜果麻黄(Ephedra rzewalskii)群落和梭梭群落。2)荒漠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群落结构简单,物种组成单一。群落Shannon_Wiener物种多样性水平表现为合头草群落最高(1.706),具有草原化荒漠植被类型的成分;梭梭群落、膜果麻黄群落居中(0.875~0.890),荒漠植被类型特征明显;沙拐枣群落、胡杨群落、多枝 柽柳群落、胀果甘草群落较低(0.079~0.495),荒漠林、盐地沙生灌丛及盐化草甸植被均有零星分布。3)荒漠植物群落结构层次中,灌木层占居主导地位,群落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水平(0.769~1.451)远远大于草本层(0.193~0.254),且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受灌木层影响较大。4)荒漠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表现为经向、纬向和海拔梯度的变化,经向、纬向变化为物种多样性水平较高的草原化植物合头草群落(1.706)向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的荒漠植物梭梭群落(1.379)和盐化植物多枝柽柳群落(0.376)的过渡,海拔梯度则 呈现低水平的沙拐枣群落(0.819)到高水平的膜果麻黄群落(0.890)向低水平的梭梭群落 (0.645)变化。荒漠植物群落过渡地带一般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较低的生态优势度。  相似文献   

18.
高原鼢鼠对高寒草甸群落特征及演替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堰铭 《动物学研究》1999,20(6):435-440
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鼢鼠种群密度与植物地上生物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双子叶植物在地上生物量中所占百分比的数值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草地次生植被面积随高原鼢鼠种群密度增加而显著增加,土丘覆盖植物的恢复速率则随高原鼢鼠种群密度增加而显著地降低,植物群落组成的种数与种群密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单子叶植物重要值随高原鼢鼠种群密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双子叶直根类植物与高原鼢鼠种群密度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双子  相似文献   

19.
梁子湖水——陆交错区水生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梁子湖水-陆交错区中植物群落的的组成、结构、生长型和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交错区内共分布有9种植物群落:1)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群落;2)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nersum)群落;3)微齿眼子菜+金鱼藻群落;4)金鱼藻+狐尾藻+微齿眼子菜群落;5)金鱼藻+狐尾藻+荇菜(Nymphyoides pettlatum)群落;6)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菱(Trapa bipinosa)+菰(Zizania latifolia)群落;7)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群落;8)菰+荇菜+蓼群落;9)湿生植物(Helophyte)群落。主要植物群4落生物量:狐尾藻+苦草+金鱼藻群落2414g.m^-2。金鱼藻+狐尾藻+微齿眼子菜群落4379g.m^-2,微齿眼子菜+金龟藻群落1486g.m^-2,微齿眼子菜群4落2805g.m^-2。交错区内主要植物群落生量的季节变化与群落内优势种的生长方式、人为活动的干扰以及个体生态特征密切相关。群落内优势物种的水平分布表现为均匀分布和群聚分布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