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战斗-逃跑"反应是人和动物面临生存威胁时,产生的一系列应激行为和生理反应,该反应有助于个体提高战斗或逃跑的能力,以提高生存概率.过度或反复"战斗-逃跑"反应能诱发一类称为创伤后压力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精神疾病.频繁的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使我国人口受到PTSD的严重危害.要揭示PTSD的发病机理,首先需要深入地了解引发"战斗-逃跑"反应的脑内神经环路和机制.本文综述了该研究领域的进展和亮点工作,强调了该研究在国家相关领域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一种由严重强烈的伤害事件造成的精神障碍,随着近年来社会应激事件的增多和自然灾害的发生,创伤应激障碍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同时为了研究对应的治疗方法,人们对创伤应激障碍的机制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也有了新的进展。本文着重从激素、神经营养因子、免疫系统等方面来总结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生物学机制。激素方面,PTSD主要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Sympatho-adrenomedullarysystem,SAS)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的功能异常有关;神经营养因子方面,其产生与分泌的异常增加或减少可能是PTSD产生的重要机制;免疫系统方面,PTSD可能与免疫系统相关的蛋白质、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变化有关。整合神经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表观遗传学、蛋白质组学及分子影像学的成果将对PTSD的研究产生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临床上常见的应激后反应,多见于重大创伤后,具有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复杂、治疗难度大等特点,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颅脑损伤是引起PTSD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针对颅脑损伤后PTSD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有关颅脑损伤后PTSD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对颅脑损伤与PTSD相关性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以及药物和心理治疗中的进展和面临的困难进行综述,以期为颅脑损伤后PTSD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样大鼠前额内侧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神经元核受体-盐皮质激素受体(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s,MR)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国际认定的单一连续应激(single prolonged stress,SPS)方法建立PTSD大鼠模型,取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PTSD模型1d、7d、14d、28d和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免疫印迹和RT-PCR方法分别进行各组mPFC神经元MR表达变化的观察及检测,进行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PTSD大鼠mPFC神经元MR的表达在SPS-1d时高于对照组,随后下降,SPS-14d最低,SPS-28d恢复性上调,但仍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TSD模型大鼠经SPS处理后,mPFC中出现MR表达的变化,该变化可能参与PTSD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 pituitary adren axis,HPA)轴的变化机制。  相似文献   

5.
内质网应激偶联炎症反应与慢性病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an J  Hu ZW 《生理科学进展》2010,41(4):261-266
内质网是合成细胞内分泌蛋白和膜蛋白并进行蛋白折叠的主要细胞器。新近研究证明,当内质网蛋白质合成与折叠的负担增加、非折叠或错误折叠蛋白质堆积,可激活内质网的几组特定信号转导通路,将这些应激信号传递到细胞浆和细胞核,引起未/错误折叠蛋白反应。这对维持细胞动态平衡和生物体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未/错误折叠蛋白反应能够与细胞内炎症反应信号转导通路偶联,是非感染性致病原引发炎症反应的主要原因。因此,内质网应激-未/错误折叠蛋白反应-炎症反应在特定的细胞发生偶联是许多炎症疾病的发病机制。本文综述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内质网应激信号和炎症反应偶联参与一些慢性病发病的分子细胞机制。这些研究不仅加深人们对这些慢性病发病机制的了解,也有助于对调节内质网应激-炎症反应的药物的研发。  相似文献   

6.
车小艳  梁毅  蒙荣微  贺文蓉 《蛇志》2021,(3):334-337
目的 分析脊髓损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19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PTSD检查表平时版(PCL-C)评价标准将患者分为PTSD组及非PTSD组,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脊髓损伤患者发生PTSD的影响因...  相似文献   

7.
科研快讯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3):2601-2604
美国研究者鉴别出了一种与性别有关的脑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PACAP),及其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有关的受体(PAC1),这一成果将对改善这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最近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又叫创伤后紧张症,是对令人不安的经历作出的一种不良的心理反应,这些经历会对许多人的一生造成影响,但是  相似文献   

8.
金硕  许子萱  卢山  张晓晓  孙丽娜 《生命科学》2023,(11):1508-1516
运动可通过成体海马神经再生(adult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 AHN)促进模式分离从而有效缓解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恐惧记忆泛化,即通过运动促进AHN可以减少PTSD患者的恐惧记忆对相似记忆的干扰,从而缓解PTSD患者的恐惧记忆泛化,这为运动干预有效治疗PTSD恐惧记忆泛化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支持。该文阐述了运动促进的AHN改善PTSD恐惧记忆泛化的研究进展,以期为PTSD基础研究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遭受危险性和灾难性的精神创伤后的一种非正常的精神障碍性疾病。有调查显示大约有60.7%的男性和51.2%的女性在他们的一生中至少会经历一次创伤事件,而女性PTSD的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PTSD给患者本身,以及家庭和社会的发展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对PTSD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海马,杏仁核等脑区在恐惧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与PTSD发病有关的相关因素外,还着重介绍LTP(long-term potentiation,LTP)在PTSD导致的海马可塑性变化中的作用,以及组胺,水孔道蛋白-4,成纤维因子2等因素在突触可塑性变化中的作用,为PTSD的日后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大鼠蓝斑神经元β-catenin(β-连环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国际认定的SPS方法刺激建立大鼠PTSD模型,取成年健康雄性Wistar 大鼠100 只,随机分为连续单一刺激( single prolonged stress,SPS) 模型1 d、4 d、7 d、14 d 组和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免疫印迹方法检测PTSD 大鼠蓝斑神经元β-catenin的表达变化;透射电镜观察PTSD大鼠蓝斑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经SPS 刺激后大鼠蓝斑神经元细胞内β-catenin于1d开始逐渐减少,14d表达最少;蓝斑神经元出现细胞凋亡改变.结论 蓝斑神经元细胞凋亡可能是导致PTSD 患者蓝斑功能失调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动物对不同的感觉刺激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这对动物生存至关重要。关于其神经机制的研究,之前的工作多集中在感觉系统信息处理方面。但视觉刺激所包含的行为意义是怎样被大脑处理的,大脑处理后又如何根据刺激的行为意义调控行为的发生尚不清楚。为了更好地解析行为选择的神经机制,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杜久林组姚园园等利用斑马鱼的逃跑环路为模型,研究了不同行为意义的视觉刺激引起不同行为反应的神经机制。首先,他们发现斑马鱼仅对危险性而非非危险性视觉刺激产生逃跑行为,且这一行为控制发生在视觉信息由视觉中枢向逃跑命令神经元传递的阶段(即视觉-运动信息转换阶段)。其次,发现下丘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和后脑甘氨酸能抑制性神经元组成"开关"样功能模块控制这一行为选择。进而,他们发现这一"开关"样功能模块对危险性和非危险性视觉刺激的不同控制是由这些神经元的视觉反应特性实现的。这一工作揭示了神经调质系统在行为选择中的作用,增加了人们对感觉–运动信息转换控制的认识。该工作发现的神经调质系统响应感觉刺激这一功能特点可能是大脑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神经机制,即神经调质系统接受和处理感觉刺激所携带的行为意义,进而通过调节感觉-运动神经通路,帮助动物作出相应的行为选择。这一工作为课题组提出的"Bi-modal Brain Function Hypothesis"提供了进一步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对大鼠内侧额叶皮质(medical prefrontal cortex,mPFC)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γ-氨基丁酸受体a1(GABAARa1)水平的改变及电针对其影响,为电针防治PTS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法分为正常对照组,PTSD模型组、电针组。采用连续单一刺激构建PTSD模型。电针组于造模第二天,给予电针"足三里"穴和"百会"穴,频率为2Hz,时间30min,每日1次,连续电针21天。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mPFC的BDNF和GABAARa1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PFC中BDNF免疫反应性较明显减弱,GABAARa1免疫反应性明显增强;电针组大鼠mPFC中BDNF免疫反应性较模型组明显增强,但与正常对照组相似,而GABAARa1免疫反应性较模型组显著减弱,并弱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电针可能通过抑制PTSD对内侧额叶皮质BDNF的下调和GABAARa1的上调,调节神经元活性,恢复相关神经环路的功能,促进PTSD条件性恐惧的消除。  相似文献   

13.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生物学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灾害后精神及行为障碍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具有发病率及患病率高、病程长、疗效差等特点,严重影响了临床救治。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致力于PTSD研究的研究者,从行为学、神经内分泌等宏观研究,到形态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等功能研究,再到临床实验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到了许多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结果。本文针对国内外研究者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从宏观上为PTSD后续的研究提供一些循证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灾害后精神及行为障碍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具有发病率及患病率高、病程长、疗效差等特点,严重影响了临床救治。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致力于PTSD研究的研究者,从行为学、神经内分泌等宏观研究,到形态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等功能研究,再到临床实验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到了许多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结果。本文针对国内外研究者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从宏观上为PTSD后续的研究提供一些循证的证据。  相似文献   

15.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人体遭遇重大创伤后,出现睡眠障碍、焦虑、恐惧以及认知障碍等症状的一种严重精神障碍。在过去几十年中,国内外已建立了多种的啮齿动物压力模型,用于研究PTSD潜在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模型动物会出现类似PTSD的症状,但每种动物模型都不能完整表现出PTSD所有的症状以及生物学变化。因此本文就近几年常用的PTSD模型的造模方法、生理学改变等做出简要的概述总结。  相似文献   

16.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个体在经历严重创伤性事件后一种迟发出现和持续存在的心理障碍,创伤相关恐惧记忆的长期持续存在是PTSD形成的重要机制。既往研究发现PTSD恐惧记忆的形成和消退与脑内神经环路的可塑性变化密切相关,大麻素受体因其在调节神经元突触可塑性中的重要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近年来大麻素受体参与条件恐惧记忆与工作记忆调节的研究进行概述,旨在为PTS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S)抑郁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足底电击的方法建立大鼠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四组(n=10):对照组(C组)、PTSD组、CUS组、PTSD+CUS组(P+C组)。在1、7、14、21天测量大鼠体重,并行糖水偏好和强迫游泳实验,在7、14、21天做条件性恐惧实验。结果:与C组相比,CUS组和P+C组体重增加缓慢,PTSD组体重正常。CUS组于第21天出现糖水消耗比例降低,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P+C组于第14天即出现上述抑郁表现。条件性恐惧实验中,PTSD组与PTSD+CUS组僵直时间显著增加,CUS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动物更易产生抑郁表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DE-4与CREB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大鼠杏仁核内的表达变化,为进一步阐明PTSD增强恐惧记忆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成年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PTSD模型1d、7d、14d组及正常对照组,采用单一连续刺激(single-prolonged stress,SPS)方法建立PTSD模型,应用免疫组化及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大鼠杏仁核PDE-4及CREB蛋白表达及mRNA表达变化。结果 PTSD造模后1d PDE-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于PTSD 7d时降至最低,第14d时回升,但仍显著低于正常,PDE-4mRNA表达与蛋白表达同步变化;CREB蛋白在PTSD造模后1d表达显著增加,在PTSD 7d时升至最高,第14d时下降,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其m PNA表达与蛋白表达同步变化。结论创伤应激刺激能诱发大鼠杏仁核PDE-4和CREB的表达变化,且PDE-4和CREB表达呈反向变化。  相似文献   

19.
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杏仁核海马复合体Ca^2+-CaM-CaMKⅡa信号通路的变化,为揭示PTSD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海马的部分功能由杏仁核调节实现。采用目前国际公认的连续单-刺激(single prolonged stress,SPS)模型刺激方法制作PTSD模型,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SPS模型组的12h、1d、4d、7d及正常组。  相似文献   

20.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由于异常异常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中缝背核(raphedorsal nucleus)位于脑桥上部向上至中脑动眼神经核尾侧部,在中央灰质的腹侧,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中缝背核在情感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实验探讨PTSD大鼠中缝背核细胞色素C的表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