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人们对异族面孔的分类绩效比本族面孔更好,这称作异族分类优势.但面孔异族分类优势是否也和面孔异族效应一样受到情绪的调节作用,尚未可知.本文通过两个实验考察情绪对于面孔种族分类任务的影响.实验一要求40名大学生被试对不同表情面孔(中性,负性,正性)完成种族判断任务,结果发现,正性和负性情绪使年轻人对异族面孔分类变得更慢,削弱了面孔异族分类优势,而且正性情绪对异族分类效应影响更大.实验二以不同情绪加工特点的老年人为被试,发现老年人对负性异族面孔的分类绩效明显更差,负性情绪对异族分类优势的影响更大.这些结果为异族分类优势理论中,异族面孔分类和个体身份加工过程相互制约的潜在假设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来自记忆、注意和决策等领域的大量研究发现,在加工情绪刺激时老年人具有正性情绪偏向或负性情绪规避的特点.本研究采用oddball变式,将情绪面孔图片作为分心刺激呈现.实验过程中记录被试脑电,考察不同情绪效价对脑电波的影响,同时考察老年人在非任务相关条件下情绪加工和情绪调节的时间进程.研究发现,在相对早期时间窗口(270~460 ms),年轻组脑电不受情绪效价影响,而老年组中悲伤情绪面孔较之快乐和中性情绪面孔引发了一个更大的正成分(P3a).在晚期时间窗口(500~850 ms),年轻组中悲伤情绪面孔吸引了被试更多注意并引发了一个更大的正性慢波.相反,老年组在晚期加工阶段,情绪效价效应消失.研究揭示了老年人和年轻人在加工非任务相关的情绪刺激时存在的时间进程差异,年龄相关的正性情绪效应发生在晚期时间窗口,表现为年轻组的负性情绪偏向和老年组的无情绪偏向.研究结果为社会情绪选择理论提供了来自脑电数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来自记忆、注意和决策等领域的大量研究发现,在加工情绪刺激时老年人具有正性情绪偏向或负性情绪规避的特点.本研究采用oddball变式,将情绪面孔图片作为分心刺激呈现.实验过程中记录被试脑电,考察不同情绪效价对脑电波的影响,同时考察老年人在非任务相关条件下情绪加工和情绪调节的时间进程.研究发现,在相对早期时间窗口(270~460 ms),年轻组脑电不受情绪效价影响,而老年组中悲伤情绪面孔较之快乐和中性情绪面孔引发了一个更大的正成分(P3a).在晚期时间窗口(500~850 ms),年轻组中悲伤情绪面孔吸引了被试更多注意并引发了一个更大的正性慢波.相反,老年组在晚期加工阶段,情绪效价效应消失.研究揭示了老年人和年轻人在加工非任务相关的情绪刺激时存在的时间进程差异,年龄相关的正性情绪效应发生在晚期时间窗口,表现为年轻组的负性情绪偏向和老年组的无情绪偏向.研究结果为社会情绪选择理论提供了来自脑电数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杨洁敏  袁加锦  李红 《中国科学C辑》2009,39(10):995-1004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本研究考察了情绪预期对人类恐惧面孔敏感性的影响.实验记录了被试在线索提示条件及无线索提示条件下对恐惧和中性面孔进行性别判断时的ERP数据.行为结果显示,不可预期条件下被试对恐惧面孔性别判断的正确率显著低于对中性面孔的正确率,表明不可预期的恐惧情绪对实验任务产生了显著地干扰效应.ERP数据显示,在不可预期条件下,在P2及200~250ms区间,恐惧面孔比中性面孔诱发了更大的波幅,情绪效应显著;而可预期条件下,人脑对恐惧面孔和中性面孔的反应类似,表现出情绪效应的显著降低.因此,人类情绪加工的负性偏向效应受个体情绪预期的调节.人类对不可预期的负性情绪敏感,相反当恐惧情绪的发生可以被提前预期时,个体对它们的神经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5.
大量研究指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者存在面部表情识别和理解的缺陷,这是患者社会功能受损的核心来源.对面孔表情具有情绪敏感性是理解与识别表情的先决条件,但ASD患者对面部表情的情绪敏感性迄今尚未得到系统分析.本文将ASD与面部表情知觉的相关研究按照实验任务类型进行了分类,发现该领域研究可划分为3种任务类型:外显表情观察任务、引导注视点观察任务和内隐表情观察任务.由此重点对比了ASD患者在3种任务类型下的行为,外周生理反应与脑激活模式.结果发现,ASD患者对面孔表情的情绪敏感性缺陷主要体现在外显表情观察与引导注视点观察任务中.相比上述两种要求被试有意注意面孔表情特征的任务,ASD患者在内隐表情观察任务中能对面部表情表现出与正常被试相似或更大的注意偏向及杏仁核激活.这提示ASD患者并非完全缺乏对面部表情的情绪敏感性;而很可能是在有意注意表情的条件下,该群体的面孔适应困难使之产生了对面孔情绪特征的回避,故无法有效激活以杏仁核为核心的情感神经环路.据此,本文提出了对ASD患者的表情敏感性缺陷的干预设想,即通过无意识地、内隐地训练ASD患者维持对面孔情绪特征的注意很可能会改善其表情敏感性和面孔适应能力,这种方式对于ASD的临床干预和社会能力的提高或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奖赏对行为的影响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奖赏诱发的动机能够提升被试的行为表现。以往研究较多关注奖赏对情绪信息加工的影响,还没有研究者直接探讨奖赏对情绪调节的影响。本研究着重探讨在奖赏作用下,被试的情绪调节能力是否有所改善。实验一和实验二分别研究奖赏对负性情绪下调和正性情绪上调的影响。实验一在经典情绪调节范式基础上引入金钱奖赏刺激,要求被试在有、无金钱奖赏条件下进行负性情绪的下调,并对调节后的情绪状态进行评定。与实验一类似,实验二要求被试在有、无奖赏条件下进行正性情绪的上调。结果显示:相比于无金钱奖赏条件,金钱奖赏条件下的被试能够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即被试会有更低的负性情绪体验和更高的正性情绪体验。值得注意的是,实验一和二的结果可能是由金钱刺激诱发的奖赏动机所致,也有可能是由于金钱本身包含的积极价值引起的积极情绪所致。因此继续开展实验三和实验四,探讨金钱本身诱发的积极情绪是否对个体的情绪调节产生影响。实验三采用金钱图片诱发被试的积极情绪,要求被试在有、无金钱图片呈现后进行负性情绪的下调,并对调节后的情绪状态进行评定。同样地,实验四要求被试在有、无金钱图片呈现后进行正性情绪的上调。结果表明,被试在有、无金钱图片呈现后进行情绪愉悦度评定得分并无显著差异。实验三和四的结果排除了单纯的金钱刺激图片诱发的积极情绪促进被试情绪调节能力提升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研究中个体情绪调节能力的提升的确是受奖赏动机所驱动,即奖赏所诱发的动机能够有效地促进个体的情绪调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结合延迟样本匹配任务和分视野范式,探讨负性情绪对言语和空间工作记忆的影响。方法:32名大学本科生参加实验,在中性和负性情绪图片呈现阶段,所有被试完成言语和空间工作记忆任务各160个trial。结果:言语工作记忆任务在右视野呈现时正确率较高,反应时较短,而空间工作记忆任务则在左视野呈现时表现出相似的反应优势;负性情绪状态下的工作记忆表现均优于中性情绪状态。结论:言语及空间工作记忆分别具有左、右半球的加工优势,且负性情绪对工作记忆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情绪和认知控制的相互影响塑造着我们的行为.冲突适应反映了认知控制的两个关键加工(监测冲突和控制冲突),因此调查情绪对冲突适应的影响有助于说明情绪与认知控制相互作用的基本机制.不过,已有研究在负性情绪如何影响冲突适应的问题得到了矛盾的结果:有研究发现负性情绪抑制了冲突适应;有研究发现负性情绪易化了冲突适应.值得注意的是,在冲突适应受到抑制的研究中,负性情绪是通过在认知任务中插入图片临时诱发的,而在冲突适应受到易化的研究中,负性情绪是在实验前诱发并在实验中持续存在的.据此推测,抑制冲突适应的负性情绪带有更多情绪加工的成分,而易化冲突适应的负性情绪带有更多的情绪体验成分.本研究采用插入情绪图片来诱发负性情绪,但将情绪诱发分为早期组块(此时被试对情绪材料没有形成习惯化反应,情绪加工占主导地位)和晚期组块(此时被试对情绪材料已经形成习惯化反应,情绪体验占主导地位)进行分析.与本课题组的预期相符,早期组块中冲突适应受到抑制,晚期组块中冲突适应受到易化.因此,本研究解决了已有研究间的分歧,说明冲突适应之所以受到抑制是因为受到负性情绪加工的影响,而冲突适应之所以受到易化是因为受到负性情绪体验的影响.本课题组进一步提出,负性情绪加工可能是通过占用认知资源抑制冲突适应的,而负性情绪体验可能是通过提升警觉水平而易化冲突适应的.本研究也凸显了任务配置在冲突适应中的重要性,加深了对冲突适应产生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负性情绪组和正常对照组被试进行认知执行功能测定,探讨负性情绪患者的认知执行功能特征,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贝克抑郁量表和贝克焦虑量表测查被试的抑郁和焦虑程度,并运用认知调控测试、Stroop测试和语词流畅性测试研究所有被试的认知执行功能,比较高负性情绪组和低负性情绪组的认知执行功能特征.结果:(1)低负性情绪组比高负性情绪组在完成AST测验大多数任务操作上速度更快(P<0.05),错误数更少,且抑郁情绪症状和焦虑情绪症状与完成AST测验所需时间的相关性分别在0.01和0.05的水平上显著;(2)低抑郁组比高抑郁组在完成Stroop任务操作上速度更快(P<0.01),且难度越大,低负性情绪组与高负性情绪组的成绩差异越明显;(3)低负性情绪组与高负性情绪组在完成VF测验中,除了低焦虑组在正确率指标上不如高焦虑组外,其他成绩都优于高负性情绪组.结论:高负性情绪者的认知执行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任务难度越大,其认知执行功能受损表现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讨人脑的内侧额叶负波在最后通牒任务中是否受不同情绪状态的影响并且其差异是否与责任感这一人格特质有关.结果发现,相对于负性情绪及公平情境,MFN的波幅在正性情绪和不公平情境中显著较大;相对于正性情绪和公平情境,在负性情绪和不公平情境中责任感人格维度得分越高,MFN波幅越正.结果表明,MFN反映的是对决策情境的认知评价且正性情绪更有利于对决策情境的觉知;责任感通过削弱由不利情境带来的认知反应来压制个体对于决策情境的敏感性,以追求更好的决策结果.这为MFN在真实的社会互动任务中表现出来的差异提供了具有较高生态学效度的神经电理学证据.  相似文献   

11.
由于无意识调节过程具有节省认知资源的特征,本研究假设无意识接受策略相比有意识接受策略能更加有效地调控负性事件的情绪影响.实验以挫折任务诱发负面情绪同时记录被试的主观情绪体验与情绪相关的生理变化(心率).被试被随机分为控制组、有意识接受组和无意识接受组.结果显示,无意识接受组和有意识接受组在情绪体验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挫折诱发阶段有意识接受组比无意识接受组出现了更多正性情绪指标的下降.此外,相对于控制组,挫折情景下有意识接受和无意识接受都显著降低了被试情绪相关的心率活动水平;但两者的调节水平无显著差异.并且,心率活动水平可预测主观情绪体验强度:控制组的心率变化值与负性情绪变化值存在正相关关系,与正性情绪指标变化值存在负相关趋势.因此,在挫折情景下,无意识接受策略不仅能有效降低情绪相关的生理活动水平,且相比有意识接受策略对主观情绪体验具有更好的调节效果.这提示,无意识接受策略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情绪调节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接近性效应是一种决策失利后的情绪体验受实际结果与意愿结果的接近程度影响的现象. 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技术, 运用抽奖赌博任务实验范式考察了这一效应. 行为评定结果表明, 被试在实际结果与意愿结果很接近时更可能体验到后悔情绪, 且体验强度较高, 在实际结果与意愿结果相差较远时更可能体验到失望情绪, 且体验强度较低. 脑电结果显示, 接近性主效应在P300上表现显著, 同时, 与接近性的中、远水平条件相比, 近水平条件诱发一个新异晚正成分(LPC). 决策失利后实际结果与意愿结果接近程度不仅影响决策后情绪的性质, 而且调节情绪的强度.  相似文献   

13.
由于情绪信息在个体社交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问题已成为当今注意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目前对于情绪面孔注意偏向加工机制的问题还存在很大争论。即使采用相似的实验程序和刺激材料,不同研究者获得的研究结果仍不一致或存在冲突。部分结果表明,愤怒面孔会自动吸引注意,表现愤怒优势效应;相反,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存在注意偏向的是快乐面孔而非愤怒面孔,即存在快乐优势效应。本文对支持不同优势效应的行为和认知神经科学证据进行整合,指出刺激材料选择、实验程序设定以及加工进程这三个方面的差异可能是造成这两种优势冲突的主要原因。根据既往研究的对比分析,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对实验材料和程序进行控制,并结合认知神经科学技术手段对愤怒和快乐优势效应的加工机制进一步深入研究,以解决其背后的争论。  相似文献   

14.
面孔识别中的跨种族效应(crossr-race effect)是指人们对于本种族人面孔的识别和记忆成绩要好于时外种族人面孔的识别和记忆.认知和社会心理学近三十年来对跨种族效应的一系列研究证明了跨种族效应的存在和其强大的影响.目前关于跨种族效应产生的原因各个理论都从不同方面进行了解释,但是尚无定论.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综述跨种族效应产生的原因及减少跨种族效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内源性注意行为学及事件相关电位(ERP)表现,探讨老龄化对内源性注意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参考Posner的经典的"cue-target"范式设计内源性注意任务,分别记录和分析年轻人和老年人行为学和事件相关电位波形P1、N1,比较老年人和年轻人在内源性注意任务中的不同表现。结果:在内源性注意条件下,年轻人的反应时明显短于老年人(P0.05),对于N1成分的波幅,年龄主效应显著(P0.05),年轻人较老年人诱发更大的N1波幅。对于N1成分的潜伏期,年龄主效应显著(P0.05),年轻人潜伏期明显短于老年人。结论:老龄化对内源性注意的早期阶段有影响,在提高老年人注意力时应当对注意的不同类型进行评估和分类以采取合适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实验室中诱发心理疲劳后是否会对带有负性情绪的图片产生注意偏向。方法:选取34名某军医大学本科生为被试者,记录被试者完成认知负荷任务后的主观情绪体验成绩及疲劳量表得分,并采集被试者对情绪性图片进行的点探测任务的反应时及错误率。结果:在主观报告上,被试者的负性情绪和躯体疲劳感得分显著高于完成认知任务前,在点探测任务的行为数据上,被试者对于带有负性情绪的图片的反应时长于带有正性情绪的图片,反应错误率也高于正性图片。结论:认知负荷任务能够有效诱发被试者的躯体疲劳感和负性情绪。具有疲劳感和负性情绪的被试者并未对带有负性情绪的图片产生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17.
西方面孔吸引力研究发现, 眶额皮层(OFC)的激活.面孔吸引力判断受个体爱情经
历影响, 但已有的研究没有根据被试的爱情经历分组, 探讨有无爱情经历对吸引力判断的
影响. 本研究选择18 名无异性朋友大学生和8 名有异性朋友大学生2 组被试, 对面孔图片
进行性别判断. 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采集图像, 按照吸引力分类处理, 进行主效应、
交互作用、简单效应及组间的详细统计分析. 探讨面孔吸引力的加工脑区及不同爱情经历者
是否都激活OFC 脑区. 结果显示, 无异性朋友组面孔吸引力主效应激活前扣带回皮质、梭
状回、额中回和额下回区域, 但并没有OFC 的激活; 有异性朋友组高吸引力面孔和低吸引
力面孔都激活右侧OFC 上部. 男女图片均激活右侧前扣带回, 女性比男性图片额外激活右
侧OFC 上部. 结果表明, 前扣带回皮层对面孔美与不美的感知起关键作用; OFC 的激活不
受面孔吸引力性质影响, 高与低吸引力都能激活OFC; 右侧OFC 上部与爱情经历有关.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探讨了中国人采用表达抑制和认知重评调节负性情绪的时间动态特征.被试采用自由观看、表达抑制和认知重评策略观看情绪图片,观看图片的同时采集事件相关电位活动(ERP).结果表明,被试在两种策略下自我报告的负性情绪水平有相似的降低.此外,表达抑制相比认知重评条件在额中央区诱发了更大的P3成分(340~480 ms).更重要的是,相比自由观看条件,表达抑制条件下在800~1000 ms,1000~1200 ms,1200~1400 ms及1400~1600 ms时间窗内晚期正电位(LPP)波幅均出现显著下降.相反,在认知重评条件下,除了在1400~1600 ms时间窗内LPP波幅相比自由观看显著降低;在其他时间窗口内认知重评与自由观看条件均没有显著差异.LPP波幅与负性情绪的评分存在正相关,而P3波幅预测了自我报告的表达抑制水平.这些结果提示,对中国被试而言,表达抑制比认知重评能更快地降低负性情绪唤起水平,但同时也消耗了更多的认知资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精神疲劳状态下脑组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规律。方法:从某军校随机抽取25名被试,采用模拟飞行任务负荷构建精神疲劳模型,采用NASA-TLX量表评价模型。实验全程使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被试脑组织血氧饱和度进行实时监测;实验前后分别对被试的作业绩效水平进行评估。结果:任务后NASA-TLX量表评分明显高于任务前(P0.01);任务前后作业绩效发生变化,反应能力测试的正确率下降(P0.01),错误率上升(P0.01);任务负荷后脑组织血氧饱和度相对于静息状态升高(P0.05)。结论:精神疲劳状态会影响被试的作业绩效。疲劳后脑组织血氧饱和度水平受被试动机以及代偿机制的影响高于静息水平。  相似文献   

20.
时间知觉是人类的一项基本能力.日常生活经验表明时间知觉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但是在前人的研究中,这些影响往往伴随着主动注意和外显的运动反应.这里关注的是不伴随主动注意和外显运动反应的内隐时间知觉是否受到情绪面孔的影响.被试在主动完成一个由情绪面孔组成的视觉辨别任务的同时,被动地听一系列声音刺激.声音刺激的刺激启动异步时间(stimulus onset asynchrony,SOA)中,80%是标准SOA(800ms),20%是偏差SOA(400,600 ms).对频繁出现的标准SOA和偶尔出现的偏差SOA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进行记录.2个短的偏差SOA(400和600ms)引发了2个变化相关的ERP成分:失匹配负波(the mismatch negativity,MMN)和P3a.代表对无规律变化早期检测的MMN波幅受到了情绪面孔的影响.与愉快和中性面孔相比,恐惧面孔降低了MMN波幅.对于400ms偏差SOA,与恐惧面孔和中性面孔相比,愉快面孔增加了P3a波幅.该ERP研究提示听觉通道的内隐时间知觉受到情绪面孔的影响,恐惧面孔降低了内隐时间知觉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