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暗示性动作是指个体在观看静止躯体图片时知觉到动作信息.本研究采用无预测性和反向预测性的中央线索提示范式,考察了暗示性动作和无动作线索诱发的观察者空间注意转移及两类线索诱发注意转移的方式.实验1和2采用无预测性范式,发现暗示性的扔动作能够诱发观察者的空间注意转移(实验1),且这种注意转移并不是单侧目标突现所导致的(实验2).实验3采用反向预测范式,发现暗示性动作诱发空间注意转移可能是以一种自主控制的方式进行的.此外,实验还发现仅仅观察他人的躯干朝向(站立)不足以诱发观察者注意转移.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注意朝向检测器"假说,暗示性动作作为一种整体性躯体线索,可能和其他局部生物线索所诱发的注意效应机制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眼睛注视、头朝向和生物运动方向等社会性线索,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交互极为重要.由于社会性线索和外周线索都具有反射性注意定向这一特点,社会性注意往往也被认为属于外源性注意.但是,外源性注意并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的社会性注意现象.因此,两者是否具有相同的加工机制,尚存在争论.方法 本研究使用空间线索范式,系统考察了线索有效...  相似文献   

3.
社会性注意对人类的社会交往甚至是生存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者利用心理物理学实验范式(中央线索范式的变式)结合脑功能成像技术(ERP、f MRI、MEG等)以及神经心理学方法(脑损伤病人),系统探究了社会性注意在认知神经机制方面的特异性.社会线索(眼睛注视、头部朝向、生物运动行走方向)均能诱发独特的反射性注意定向效应,并且该注意效应在行为和神经层面上区别于非社会线索(箭头)诱发的注意效应.然而也有研究者对此提出质疑,因此有关社会性注意是否特异于非社会性注意仍然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社会性注意特异性认知神经机制的相关研究一方面能够为人类大脑中是否存在一个专门的"社会性注意探测器"提供证据,另一方面也为社会性注意在自闭症的早期诊断与干预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社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采用线运动错觉测量作为空间注意转移程度的指标,对内源性眼跳与空间注意转移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被试以提示刺激的形状和颜色为线索进行相应的眼跳,通过对线运动错觉的分析探索时间间隔、眼跳位置与提示刺激空间方位一致性对空间注意转移的影响以及二者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结果:时间间隔效应显著;提示刺激位置与眼跳目标位置的空间一致性对眼跳前空间注意转移有显著影响。结论:内源性眼跳与注意的关系密切;我们可以假设注意与眼跳程序通常是相关的,但需要一个启动信号激活眼跳程序。  相似文献   

5.
以正弦光栅研究了猫外侧膝状体周核(Perigeniculate Nuclells,PGN)神经元的空间频率和朝向调谐特性,以及空间总和性质.通常,PGN神经元空间频率调谐可分带通和低通二类.朝向特性可分为较宽范围朝向选择、无朝向选择和不规则朝向选择三类.用对比度翻转(ContrastReversal Grating(的光栅刺激时,少部分细胞存在零相位位置(Null Phase Positions),大多数呈现“二倍频”反应(Frequency Doubling Response).实验说明PGN神经元可能存在-X类型和-Y类型.  相似文献   

6.
成人对面孔加工具有明显的左侧视野/右脑加工优势.听障个体的听觉剥夺和手语习得经验会对大脑皮层的功能进行重组.以往研究发现,听障个体在视空间注意、视觉运动信息加工以及表情加工方面都表现出右侧视野或左脑加工优势.本研究拟采用行为和脑电技术进一步考察成年听障个体面孔加工的大脑偏侧化特点.实验一采用分视野范式(divided ...  相似文献   

7.
暗示性运动是指个体观看静止图片时从中知觉到的运动.研究者采用高低认知水平两类暗示性运动刺激材料,借助"冻结帧"、直接观看、运动后效和f MRI适应等任务范式,探讨了注意和意识在暗示性运动加工中的作用及其记忆特点;并借助脑成像等技术,考察了颞中区、颞上皮层区、颞上沟、镜像神经元系统等脑区在暗示性运动加工中的作用.但由于暗示性运动加工涉及"视觉腹侧通路与背侧通路功能的分离与整合"问题,目前对相关研究结果和解释还存在争议,暗示性运动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综述面孔社会性线索加工的神经机制。通过系统回顾面孔社会性线索相关的研究,分别从面孔情绪、面孔吸引力、眼睛注视方向和面孔朝向以及唇读四个角度阐述其加工的神经机制。首先简要阐述了人类大脑对面孔刺激的一般加工机制,包括下颞叶梭状回面孔区、颞上沟后部面孔区和枕下回的枕叶面孔区等脑区在加工面孔刺激中的功能。接下来探讨了大脑对情绪面孔的加工。情绪面孔加工主要包括对面孔的知觉编码和情绪编码。研究显示,除了视觉皮层的面孔加工区之外,杏仁核在情绪编码中具有重要作用。神经系统对面孔表情的反应受到情绪类型、情绪面孔的动态性以及情绪面孔阈下呈现等因素的影响。在面孔吸引力加工方面,研究表明高吸引力面孔会激活奖赏相关的神经环路,但是吸引力对神经活动的具体影响目前仍存在争议。对面孔吸引力的神经反应可能受实验任务类型、观察者性取向和性别、观察者心理因素、面孔其他社会线索等因素的调节。眼睛注视方向和面孔朝向线索则和视觉注意有关,其神经加工系统除了包括面孔加工区外,还包括和注意相关的顶内沟等区域。关于唇读的研究则表明唇读在言语知觉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激活听觉皮层和言语相关皮层。最后,一方面总结了以上各方面实验证据对面孔信息加工理论的支持和改善作用,另一方面进一步探讨了特殊人群中这些加工存在的缺陷,并指出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眼睛注视作为一种重要的非语言社会线索,不仅可以传达他人丰富的注意方向信息,并且能够诱发独特的社会性注意行为.近年来,研究者利用改编的社会性注意任务发现,眼睛注视线索还可以进一步影响我们对各种不同种类物体(用具、符号、面孔等)的感知觉加工,以及主观评价、记忆等其他高级认知加工过程.眼睛注视线索对物体加工的这种影响受到诸多因素的调节,如面孔属性、数量以及注视模式等.特别地,眼睛注视线索对物体加工的这一调制作用能够在无意识水平发生,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此外,针对这一调制作用背后机制的研究暗示心理理论和观点采择可能参与其中,但仍有待进一步探究.眼睛注视对物体加工影响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社会互动的方式以及人类与环境的交互过程,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社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源性注意与外源性注意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采用Yantis的非突现范式.结果实验一研究发现在较简单的探测任务下,内源性注意与外源性注意没有交互作用,互相独立.实验二研究发现在较复杂的辨别任务下二者存在交互作用.结论二个实验结果验证了Berger等人提出的理论,即任务负载程度决定内源性注意与外源性注意的相互作用,在低负载即简单任务下,内源性注意与外源性注意互相独立,而在高负载即复杂任务下,二者才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奖赏对行为的影响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奖赏诱发的动机能够提升被试的行为表现。以往研究较多关注奖赏对情绪信息加工的影响,还没有研究者直接探讨奖赏对情绪调节的影响。本研究着重探讨在奖赏作用下,被试的情绪调节能力是否有所改善。实验一和实验二分别研究奖赏对负性情绪下调和正性情绪上调的影响。实验一在经典情绪调节范式基础上引入金钱奖赏刺激,要求被试在有、无金钱奖赏条件下进行负性情绪的下调,并对调节后的情绪状态进行评定。与实验一类似,实验二要求被试在有、无奖赏条件下进行正性情绪的上调。结果显示:相比于无金钱奖赏条件,金钱奖赏条件下的被试能够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即被试会有更低的负性情绪体验和更高的正性情绪体验。值得注意的是,实验一和二的结果可能是由金钱刺激诱发的奖赏动机所致,也有可能是由于金钱本身包含的积极价值引起的积极情绪所致。因此继续开展实验三和实验四,探讨金钱本身诱发的积极情绪是否对个体的情绪调节产生影响。实验三采用金钱图片诱发被试的积极情绪,要求被试在有、无金钱图片呈现后进行负性情绪的下调,并对调节后的情绪状态进行评定。同样地,实验四要求被试在有、无金钱图片呈现后进行正性情绪的上调。结果表明,被试在有、无金钱图片呈现后进行情绪愉悦度评定得分并无显著差异。实验三和四的结果排除了单纯的金钱刺激图片诱发的积极情绪促进被试情绪调节能力提升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研究中个体情绪调节能力的提升的确是受奖赏动机所驱动,即奖赏所诱发的动机能够有效地促进个体的情绪调节。  相似文献   

12.
汉字识别的跨感觉通路ERP注意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提高非注意纯度的“跨通路延迟反应”实验模式 ,观察汉字形音判断的跨通路事件相关电位 (ERP) ,研究N1和早期注意成分 (Nd1 ) .被试为 1 5名青年正常人 .结果发现 ,N1在头皮上的分布存在明显的通路间差异 :既与非语言实验结果不同 ,也与英语实验结果不同 ,可能反映出汉字加工的脑机制特征 .注意加工部位随语言 /非语言、听觉 /视觉通路、偏差刺激 /标准刺激 3种条件的不同而变化 ,具有可塑性 .早期注意效应发生在刺激本身诱发的外源性成分之前 ,支持注意的早期选择学说 .根据N1与Nd1的关系 ,支持注意使N1增大者不是外源性成分 ,而是重叠于外源性成分中的内源性成分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行为抑制控制是个体对自身不恰当的、冲动的行为模式的抑制控制.这一功能对于人类的生存适应具有重要意义.Go/Nogo范式和Stop Signal范式(停止信号范式)是研究行为抑制控制及其认知神经基础的经典实验范式.在Go/Nogo范式中,被试仅对Go刺激做按键反应而对Nogo刺激不做反应.因此,该范式反映个体行为抑制控制功能的行为学指标过于依赖正确率,并且在提取抑制相关神经活动指标时难以排除运动相关因素的干扰,另一方面,停止信号范式要求通过梯度变化停止信号间隔,以保证被试在大约50%试次成功停止而另外50%试次停止失败,从而计算出反映行为抑制控制功能的停止信号反应时间,因此该范式损失了准确率指标,并且难以克服Go反应所诱发的神经活动对停止信号所诱发神经激活的污染.鉴于此,本研究组引入了双选择Oddball范式以期有效控制上述干扰因素,从而获得可灵敏反映行为抑制控制功能的综合性行为指标和神经生理指标.以反应时代价与准确率代价为主要行为学指标,双选择Oddball范式已被证实可以用于3个方面的研究:(i)可以用于行为抑制控制功能的个体差异研究(以性别差异为例);(ⅱ)可以用于研究个体内行为抑制控制的影响因素(以情绪及其强度为例);(ⅲ)可以用于物质成瘾的相关研究(以吸烟成瘾为例).这提示双选择Oddball范式可以广泛应用于行为抑制控制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灵敏测量与干预评估研究中.  相似文献   

14.
对刺激朝向改变的自动加工:事件相关电位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探讨非注意状态的刺激朝向改变是否引起自动加工。刺激为具有一定朝向(垂直和水平各50%)和一定空间频率(低频90%,高频10%)的光栅。要求被试忽略光栅朝向,对高频光栅作反应。刺激呈现时间为50ms,刺激间隔在250至450ms之间随机变化。低频光栅刺激被分为两类,“匹配”(与前一刺激朝向相同)和“失匹配”(与前一刺激朝向不同)。结果发现,失匹配刺激比匹配刺激诱发出更大的枕区P1、更大的前额-中央区N1以及更大的前部与顶区P2,但前部与顶区的N2却更小。这些ERPs变化提示,视觉对非注意的刺激朝向变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自动加工;视觉通道可能存在类似听觉失匹配负波(MMN)的、然而机制不同的自动加工成分  相似文献   

15.
佟振清  陈水村 《生理学报》1988,40(6):586-591
实验记录大鼠丘脑束旁核躯体-内脏会聚(PfSV)神经元伤害性放电。观察刺激尾核(Cd)对 PfSV 神经元放电的影响。(1)Cd 对刺激内脏大神经诱发 PfSV 神经元伤害性放电有抑制作用(n=19)。(2)Cd 对刺激腓浅神经和内脏大神经诱发同一 PfSV 神经元伤害性放电均有抑制作用(n=11)。结果提示,躯体和内脏痛觉信息可会聚到丘脑束旁核同一神经元,Cd 可能不仅能抑制躯体痛也能抑制内脏痛。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甘草酸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工艺,提供可控性及预测性,并对微球稳定性和药物释放规律进行研究.实验方法是运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微球,利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拟合,得到方程及优化工艺条件.优化方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之间有较好的吻合性.制备出的微球可以在室温(15~25 ℃)或低温(4 ℃)条件下保存,微球可采用60Co辐射灭菌;微球的药物释放动力学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由此,本实验通过均匀设计法优化甘草酸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工艺预测性好且制备的微球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标物体尺寸的大小对小鼠空间深度感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了小鼠在排除透视、遮挡等空间深度的线索下,是否是依靠视觉目标的尺寸大小来感知空间深度.小鼠放置于可以调节高度的高台上,高台位于仅底面有光线照明、四周黑暗的实验箱内.将由格子构成底部面板的尺寸设计为小鼠估计高度距离的唯一线索,设置了3个空间尺度的底板,分别按2/3的比例缩小,并设置7个高度.在同一高度下每测试一轮即对底板的尺寸进行随机变换.记录小鼠跳落前在高台上停留的时间,研究小鼠对高度的判断是否受到底板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大小线索条件下小鼠在高台上停留的时间随高度的增加而延长.在20~30cm的高度范围,小鼠不以大小为线索的信息来判断深度,可能主要以双眼视差产生的深度信息来判断高度.而在小于20cm和大于30cm的高度范围,特别是在更高的距离上如50cm、60cm和70cm,小鼠以目标大小信息为线索来对深度进行判断,以弥补在这些条件下双眼深度信息的不足.在理论上说这是由于小鼠只有三分之一的(中央)视野为双眼视野区.实验的行为范式可以应用到以转基因鼠为模式生物的实验中,以研究此类行为与基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眼睛注视是一种独特的非言语社会线索,能够诱发对生存和进化至关重要的注意效应。近年来,研究者采用中央线索提示范式及其变式,关注了面孔社会信息尤其是表情对这一注意效应的调节。面孔表情的调节作用与具体的表情类型有关,同时会受到任务因素和个体因素的影响。这一调节作用会随个体发展而逐渐成熟,与负责对面孔表情和注视方向各自及整合加工的机制相关,涉及到杏仁核和颞上沟脑区。除了面孔表情,其他面孔社会信息(如熟悉性和可信任度、优势度和社会地位、群体属性)也可以调节注视提示效应。这一调节可能涉及额叶视区、额顶注意网络。对面孔表情及其他社会信息调制注视提示效应的行为学证据及其神经机制进行系统综述,能够深化当前对面孔加工和注视提示效应间关系的理解,为社会认知障碍的临床诊断和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的注意跟踪能力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歇性外斜视是儿童眼科的常见疾病之一,也是目前眼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本研究使用多物体跟踪实验范式,系统考察了间歇性外斜视儿童,相对于弱视儿童以及正常对照儿童,注意的容量是否存在异常.实验结果发现间歇性外斜视儿童和弱视儿童的注意跟踪能力都显著地差于正常对照儿童,而且间歇性外斜视儿童和弱视儿童的跟踪成绩基本没有差别,他们的注意跟踪功能的受损程度相近.本研究首次报道了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注意能力的行为异常,对进一步研究间歇性外斜视的发病机理和早期临床诊断具有潜在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躯体传入冲动对刺激兔下丘脑诱发期前收缩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以低频、低强度方波刺激腓深神经或正中神经可以抑制由刺激下丘脑引起的期前收缩。若电刺激过强或刺激腓浅、挠浅、前臂外侧皮神经则无此作用。2.刺激躯体神经对期前收缩的抑制作用与迷走神经及心室后负荷无密切关系,很可能是通过抑制心交感中枢紧张性来实现的。3.刺激下丘脑诱发的期前收缩可为中央灰质内微量注入吗啡所抑制,而为微量注入纳洛酮所增多,微量注入纳洛酮并可阻断躯体传入冲动对期前收缩的抑制作用。表明此种抑制作用有脑内鸦片受体与吗啡样物质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