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食线虫真菌资源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颖  李国红  张克勤 《菌物学报》2011,30(6):836-845
食线虫真菌是指寄生、捕捉、定殖和毒害线虫的一类真菌,这类真菌是自然界中线虫种群控制的重要因子,也是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重要研究材料,具有特殊的研究意义和经济价值。目前全世界共报道700余种食线虫真菌,包括捕食线虫真菌380余种,线虫内寄生真菌120余种,产毒真菌270余种和大量机会真菌。针对丰富的食线虫真菌资源,近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国科学家对其进行了广泛研究,在捕食线虫真菌资源的分类、系统进化、生态分布、有性无性联系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在线虫内寄生真菌侵染宿主的方式及产毒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挖掘等方面也进行了广泛研究,文章综述了以上研究进展并简述了食线虫真菌资源的生物防治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2.
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壤真菌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包含有益真菌,也包含病原真菌,它们共同构成了土壤真菌的多样性。土壤真菌的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组成是评价其所在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不仅对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方面进行研究,而且对其生物功能,如土壤真菌在生物防治、有害物质吸附和降解等方面也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研究结果体现了土壤真菌的应用潜质。文中对影响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土壤真菌多样性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未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土壤真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了土壤真菌的研究简史、研究方法的发展、多样性和现代真菌分类技术在土壤真菌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等。  相似文献   

4.
陶欣  陈双林 《菌物学报》2020,39(2):211-222
随着真菌化石被不断发现,利用化石中的真菌研究真菌类群的起源和进化历程逐渐成为真菌进化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真菌化石还是研究古生态中真菌与其他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材料,而这种相互作用既能用于研究古生物间的协同进化,也能成为判断古生态、古气候的重要依据。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真菌化石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更加系统准确地确定不同真菌类群的分化时间,重建真菌的系统发育树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研究生物间相互作用以及推断古生态环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资源及其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志伟  纪燕玲  陈永敢  亢燕 《生态学报》2010,30(17):4771-4781
植物内生真菌是当代微生物资源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对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资源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冷季型禾本科植物共生的麦角菌科epichlo内生真菌是目前的研究重点,包括偶尔在宿主植物体表形成子座的Epichlo属真菌和几乎完全不形成症状的Neotyphodium属真菌。具体介绍该真菌类群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多样性,概括了它们在全球各大区域的分布特征。对近年来中国迅速发展的epichlo内生真菌的研究作了总结,最后展望了国际国内epichlo内生真菌资源探索的发展方向。特别指出:冷季型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在南美洲和亚洲,暖季型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研究还相对薄弱,值得今后继续加强探索和挖掘。  相似文献   

6.
王成树 《菌物学报》2012,31(3):305-306
我国从事虫生真菌基础及应用研究的人员众多,各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2012年“虫生真菌专刊”收集了国内关于虫生真菌资源、基因克隆及活性成分代谢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应加强致病基因功能和真菌-昆虫分子相互作用等研究,以提高真菌杀虫剂或药用虫生真菌的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同位素示踪技术在丛枝菌根真菌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亮  王晓娟  王强  王茜  张云飞  金樑 《生态学报》2016,36(10):2787-2797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土壤微生物之一。AM真菌菌丝体网络是由AM真菌菌丝体在土壤生态系统中连接两株或两株以上植物根系所形成的菌丝体网络。随着菌根学研究的深入,如何直观的揭示AM真菌的生态学功能已经成为相关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发现,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开展AM真菌与宿主植物对土壤矿质营养的吸收、转运等方面的研究,以及菌丝体网络对不同宿主植物之间营养物质的分配研究和AM真菌在生态系统生态学中的功能研究。基于此,为了阐明同位素示踪技术在AM真菌研究中的价值,围绕菌根学最新研究进展,系统回顾了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探究AM共生体对不同元素吸收和转运的机制、同位素示踪技术在AM真菌菌丝体网络研究中的价值和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AM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为AM真菌生态学功能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并对本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厌氧真菌是瘤胃内重要的纤维降解菌,在瘤胃功能的发挥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对厌氧真菌纤维降解能力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于对厌氧真菌纤维降解酶如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等的研究。在瘤胃中,厌氧真菌对粗纤维的降解是其和瘤胃内其他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瘤胃内厌氧真菌与他微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更深入和透彻的研究厌氧真菌,利用18S rRNA、RFLPI、TS1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厌氧真菌进行系统学及进化研究成为热点。  相似文献   

9.
羊茅属植物内生真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染内生真菌的羊茅属植株在畜牧业和草坪业上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意义。关于内生真菌与羊茅属植株互利共生的关系已有大量研究,就已报道的有关羊茅属内生真菌种类、内生真菌促进羊茅属植株生长发育以及内生真菌提高羊茅属植株抵抗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研究做一综述,指出羊茅属内生真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展望,以期更好地利用我国羊茅属内生真菌资源。  相似文献   

10.
AM真菌物种多样性:生态功能、影响因素及维持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水  熊艳琴  王琪  郭伊  戴亚军  许明敏 《生态学报》2016,36(10):2826-2832
AM真菌物种多样性是土壤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分之一。尽管对AM真菌多样性已有多年研究,但是,已有研究绝大多数仅停留在对AM真菌群落种属解析层面上,对AM真菌物种多样性生态功能及维持机制方面的认识较浅。从生态功能、影响因素及维持机制3个方面系统地综述了近年来AM真菌多样性领域的研究进展。认为AM真菌多样性对植物群落生产力的调控机制及结合理论与实践解析AM真菌多样性维持机制是该领域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羊草是天然草原中重要的物种,对草原环境的改善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性。羊草具有耐旱、耐盐碱、抗虫和高营养等生物学特性,这些特性与其体内的内生真菌有直接关系。文中从内生真菌起源、生物学特性、与共生植物的作用及羊草内生真菌研究方面综述了内生真菌的研究现状,并就羊草内生真菌及其生理活性进行综合分析与评述,对未来羊草内生真菌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真菌代谢产物的药物发现——资源、问题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维发 《菌物学报》2011,30(2):151-157
本期菌物学报“真菌生物活性代谢产物的药物发现专刊”刊登了7篇深度论述的综述性文章,19篇研究论文及2篇简报。内容涉及植物内生真菌产紫杉醇/紫杉烷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虫草菌素产生菌的培养策略及其药理学研究进展、灵芝三萜和胞外多糖生物合成的调控策略、淡水和海水真菌活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等。本期内容还涉及内生真菌的分离和鉴定、海洋真菌的代谢产物分离、大型真菌的培养、代谢产物的分离及其药理学研究、酚类化合物测定方法、蛋白质组学以及生物转化等研究,基本体现了我国真菌代谢产物新药发现研究的最新进展,对真菌代谢产物合成调控、活性代谢产物分离和结构鉴定以及药理学研究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杨祝良 《生命科学》2010,(11):1086-1091
中国西南横断山地区地形复杂、山陡谷深、生境多样,是真菌栖息、繁衍和分化的理想地区。国内外真菌学家们对该区的真菌早就给予过关注和研究,曾报道了该区真菌4000余种,约占我国已知真菌总种数的40%。然而,总的说来,人们对该区真菌物种多样性的了解还知之甚少。近十余年来,我们对该地区的真菌中的高等真菌部分进行了十余次野外考察和采集,共获得标本7000余份、分子材料4200余份、真菌及其生境照片1万余张,这是研究和认识该区真菌多样性不可或缺的第一手科学资料。通过对该区有关标本的研究,正式发表了2新属及50余新种;但还有大量新物种和一些新属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描述。加强真菌多样性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为经济发展服务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受到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及环境污染等诸多因素的干扰, 真菌多样性受到不容忽视的威胁, 亟需得到保护。构建物种数据库是实现真菌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重要前提。近年来兴起的DNA条形码及metabarcoding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鉴定方法的缺陷, 可对真菌物种进行大规模、准确、快速、高效地鉴定。本文梳理了metabarcoding技术在真菌物种多样性评估、真菌多样性影响机制和真菌古生态重建等研究中的应用, 同时强调了metabarcoding技术用于真菌多样性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 在构建有效参照数据库、优化实验流程以及升级生物信息学工具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建议加强真菌分类学家、生态学家以及计算机工具研发工程师之间的合作, 共同解决metabarcoding技术在真菌多样性研究及应用中面临的问题, 为宏观尺度上真菌多样性保护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菌寄生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多川   《微生物学通报》1998,25(6):345-347
菌寄生真菌(mycoparasites)是一类具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的真菌.它们不仅对植物病害有防治潜力,而且对阐明生物间的寄生现象及信号传递有重要意义.近几年,菌寄生真菌的研究有较大进展,重点有两个方面。一个属理论研究领域,研究方向集中在菌寄生真菌与寄主真菌相互识别的分子机制;另一个属应用研究领域,集中在菌寄生真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的调节、纯化、基因克隆以及外源细胞壁降解酶基因转人菌寄生真菌中等方面.本文论述如下.1菌寄生真菌与寄主真菌相互识别的分子机制生物间相互识别的分子基础是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热门,也是生…  相似文献   

16.
分析寄生于葡萄孢中真菌病毒的种类及其对寄主真菌的影响,描述其中5种病毒的形态及基因组结构,根据葡萄孢真菌病毒的研究现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为葡萄孢真菌病毒的深入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DNA分子标记技术为真菌系统进化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方法,真菌分子系统学已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简述了真菌分子系统学的发展简史和代表性的研究方法以及对真菌系统学的主要贡献,包括将广义的真菌划分为3个类群,粘菌和卵菌不再属于真菌界成员。真菌生命之树项目的研究结果对真菌界高阶分类系统作出重大调整,将先前的4个门(壶菌门、接合菌门、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变为7个门(微孢子虫门、壶菌门、新丽鞭毛菌门、芽枝霉门、球囊菌门、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和4个亚门,并对真菌各类群概念作出修订。此外,DNA分子标记技术对真菌种概念的认识、有性型-无性型关联及分子生态学等研究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林木内生真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林木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和经济学意义。国内外对多种林木内生真菌作了大量的相关报道。作者就近年来有关林木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研究、生态学作用以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应用前景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更好地利用林木内生真菌为农业和医药业服务。  相似文献   

19.
庄文颖 《生命科学》2010,(11):1083-1085
丛赤壳类真菌是具有经济重要性的生物类群。该文回顾了我国该类分类研究的简史,概述近年来取得的相关研究进展,揭示我国该类真菌的物种丰富程度,展示建立在分类学基础上的真菌DNA条形码探索以及分子系统学研究成果,表明资源和分类研究与真菌天然产物研究联手的新发现。  相似文献   

20.
菌根真菌提高植物抗旱性机制的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根真菌与全世界约97%的维管植物具有广泛的共生关系。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菌根植物相比于非菌根植物对于干旱胁迫具有更高的耐受性,说明菌根真菌在植物抗旱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在菌根真菌协助植物抵御干旱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主要包括在干旱胁迫下菌根真菌对植物生理学特性的影响机制、菌根真菌提高植物抗旱性的分子机制以及菌根真菌对植物次生代谢途径的影响机制等3个方面。当前菌根真菌增强植物抗旱性的生理机制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而其他两个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薄弱。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菌根真菌增强植物抗旱性的分子机制和涉及的相关代谢通路将被进一步揭示。本文旨在呈现菌根真菌提高植物抗旱性机制的研究前沿,为菌根互作更深层次的理论研究以及功能菌剂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