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纤毛虫大核分化过程中DNA的重组,包括小核染色体的断裂、间隙片段的删除、大核特定序列的扩增以及在大核基因的两端加上端粒。本文重点介绍和讨论了DNA片段删除与重排的类型、间隙DNA片段的序列特点,以及DNA删除与重排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Cre/lox系统介导的位点特异性重组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re/lox系统是源于P1噬菌体的一个DNA重组体系,它能导致在特定的DNA序列(loxP位点)处发生定点重组。该系统以将外源基因定点整合到染色体上或将特定DNA片段删除;这种定位重组系统在遗传操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Nested-PCR方法从含Ds因子的转基因烟草DNA中克隆了Ds因子在烟草染色体插入位点的9个旁邻DNA片段,以这些片段作探针,和野生型烟草的DNA进行Southern杂交,以检测这些片段在烟草染色体上的低拷贝DNA。另外,对这些DNA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将它们的顺序与Genbank数据中已有的核苷酸序列相比较,其中长度为128核苷酸的片段1和荷兰芹的4CL-2基因的一个区段有57.8%  相似文献   

4.
高崇明  殷莹  冯磊  李荫蓁 《动物学报》1999,45(2):214-217
足叶乙甙可以诱导上海四膜虫大核在形态和生化方面出现类似程序性死亡的典型特征,如染色质凝集成颗粒状;分散的核仁连接成串;DNA凝胶电泳出现阶梯状条带;彗星电泳出现慧尾。这就提示,利用足叶乙甙诱导四膜虫大核发生类似程序性死亡是一个有用的实验模式,它可能对阐明在自然状态下大核类似程序性死亡的机理有启发和借鉴意义。同时也提出了染色体形态特征变化和彗星电泳有可能作为鉴定四膜虫大核发生类似程序性死亡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纤毛虫原生动物是一大类结构高度特化、多样性极高的单细胞真核生物。该类群的主要特征是具有高度分化的细胞器、分司不同功能(负责生殖的小核和营养的大核)的两型细胞核以及特有的接合生殖方式。纤毛虫独特的两型核结构为有性生殖过程中全基因组范围的DNA重组提供了可能:包括染色体的断裂、序列的删除、基因组的重排、染色体多倍化等。新近的研究显示,这一过程由RNA介导的表观遗传学控制。现就纤毛虫的基因组重组过程及其RNA相关的分子机理进行概述,并简要介绍作为其基础的大小核结构特点和有性生殖行为。  相似文献   

6.
RAPD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及其技术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APD(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 ,是在PCR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DNA多态性检测技术 ,由Willams[1] 和Welsh[2 ] 于 1990年建立 ,原理是以一系列不同的 ,少数碱基组成的随机核甘酸序列为引物 ,对样本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 ,每个RAPD片段的产生要求在可增范围内存在与引物匹配的反向互补序列。引物结合位点DNA序列的改变以及两扩增位点之间碱基的缺失插入或转换都能导致扩增片段的数目和长度的差异 ,经PAGE或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和EB染色来检测DNA片段的多态…  相似文献   

7.
根据已发表的序列,分别在鸡贫血病毒(CAV)环形基因组DNA(全长2.3kb)的EcoRI位点和BamHI位点的两侧选择适当序列合成两对引物,用PCR技术,从斑点杂交检测到病毒核酸的CAV感染的MDCCRP1细胞基因组DNA中,分别扩增出包含EcoRI和BamHI分割开的病毒基因组两部分(1.5kb和0.8kb)约1.5kb和约1.25kb的两个片段。再将其中相应序列拼接克隆进pUC18载体,获得包含CAV全基因组序列DNA片段的克隆质粒pCAV2.4。酶切分析表明,该质粒具有预期的BamHI位点、PstI位点、HindⅢ位点,而预期的EcoRI位点消失。重组质粒插入DNA片段的两端序列分析表明,质粒pCAV2.4是包含CAV全基因组序列的重组质粒,插入DNA片段序列中的EcoRI位点序列发生了一个碱基突变。  相似文献   

8.
八肋游仆虫γ—微管蛋白及其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γ-微管蛋白是一种新发现的与微管形成有关的蛋白质。利用PCR技术从一种下毛类纤毛虫-八肋游仆虫大核DNA中扩增出γ-微管蛋白基因并对其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另外,在有些分裂间期及有丝分裂期的小核内以及部分大核内也发现有γ-微管蛋白存在。  相似文献   

9.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尝试对四种五株纤毛虫(褶累枝虫(Epistylis plicatilis)、绿草履虫(Paramecium bursaria)、多态喇叭虫(Stentor polymorphus)、嗜热四膜虫BF1株(Tetrahymena thermophilaBF1)和嗜热四膜虫BF5株(T.ther-mophilaBF5))进行遗传关系研究。用13个ISSR引物对五株纤毛虫进行扩增,六个ISSR引物获得多态片段。根据Nei s遗传距离矩阵构建了五株纤毛虫的遗传关系树状图。UPGMA,NJ聚类图表明:两株嗜热四膜虫最先聚在一起;其次是褶累枝虫和多态喇叭虫聚在一起,然后再与嗜热四膜虫聚在一起;咽膜亚纲的绿草履虫形成独立的一枝。结果显示:①缘毛亚纲纤毛虫可能是寡膜纲中较独特的一个类群,建议提升缘毛亚纲纤毛虫的分类地位;②缘毛亚纲褶累枝虫与膜口亚纲嗜热四膜虫的亲缘关系近于咽膜亚纲绿草履虫,在寡膜纲中绿草履虫处于原始地位;③五株纤毛虫基因组中均含有微卫星DNA序列:(GTG)4(、GACA)4(、AG)8(、CAA)6和(GAA)6。  相似文献   

10.
将质粒PBX-MT上的小鼠MT-ⅠcDNA片段切下作为模板,通过PCR方法删除该片段的非编码序列,将编码序列克隆到质粒PBS-SK中,经DNA序列测定后证明其克隆序列正确,再将MT-ⅠcDNA编码序列插入到转移载体pBacPAK8的BamHⅠ和EcoRⅠ位点之间,通过磷酸钙/DNA共转染方法将其导入昆虫细胞Sf9中,以Western blot和DotEIA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了检测,表达量为1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