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分析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2月我院上报的401份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336例,占83.89%);抗感染药物引发ADR的比例最高(159例,占39.65%),其次为营养药、消化系统药物及抗肿瘤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是引发ADR的主要抗菌药物(15种,28.85%),其次为青霉素类(10种,19.23%)。ADR主要累及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其次涉及到消化系统以及神经系统损害。结论临床科室应重视ADR监测,减少ADR的发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2.
217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收集到的217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ADR程度、药物类型、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涉及ADR的药物共有217种,抗微生物类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成药;静脉注射引发的ADR为151例(占69.59%);ADR可发生于人体各个系统,但主要为变态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严重,皮肤反应的ADR为总报告例数的67.74%.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刘丹  张治然  王世冬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22):4374-4377,4358
目的:分析我院2009和2010年收集的154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以期了解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为临床科室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类统计方法,对我院2009和2010两年上报的154例报告就ADR分布与年龄、给药途径、药物分类、累及系统及器官等方面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4例不良反应报告中以抗微生物药物和中药注射剂为主,分别占44.81%和20.78%。ADR临床表现以变态反应为主,其中儿童和老年患者居多(33.12%和48.05%),以静脉滴注方式为主(91.55%),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伤最常见(75.97%)。结论:应加强ADR监测上报工作,并及时向临床科室反馈,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意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154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丹  张治然  王世冬 《生物磁学》2011,(22):4374-4377,4358
目的:分析我院2009和2010年收集的154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以期了解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为临床科室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类统计方法,对我院2009和2010两年上报的154例报告就ADR分布与年龄、给药途径、药物分类、累及系统及器官等方面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4例不良反应报告中以抗微生物药物和中药注射剂为主,分别占44.81%和20.78%。ADR临床表现以变态反应为主,其中儿童和老年患者居多(33.12%和48.05%),以静脉滴注方式为主(91.55%),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伤最常见(75.97%)。结论:应加强ADR监测上报工作,并及时向临床科室反馈,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意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369例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蒋三员  罗治华  张健民 《蛇志》2002,14(3):15-17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情况。方法:收集国内公开发行医药杂志所报道的中药注射剂ADR文献,按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药品监测合作中心的药物ADR分类方法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种中药注射剂,ADR369例,男性>女性:累及8个类型;是以全身性损害与局部及附件损害为主;70%的ADR是在数秒钟至60min内发生。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中药注射剂的ADR,确保用药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6.
药物不良反应造成急性肾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药物不良反应(ADR)所致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因素并探讨其诊疗思路。,方法:对56例ADR造成急性肾损害的病例进行归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56例病例中,男性略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24:1,平均年龄53.1岁;抗生素发生率居首位,其次为中成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结论:合理用药,早期干预治疗,预防药源性急性肾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监测临床危急值提高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上报质量。方法:分析临床药物治疗与出现临床危急值之间的联系,确定可疑的ADR病例。结果:调查中共发现23例疑似ADR报告,占调查期间总上报ADR例数的24.73%;主要ADR表现为血小板减少(13例),其次是尿素升高(5例);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滴注(涉及21例),涉及品种以抗菌药物为主。结论:通过加强对临床危急值的监测,可以提高ADR的报告的质量,减少ADR的漏报率。  相似文献   

8.
姚寄柳  马慧仙  唐姣燕 《蛇志》2010,22(3):291-292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a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及用量下出现的与药物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随着新药种类的增加、剂型的变化,ADR已成为危害人们生命安全的一个潜在因素.它使服药者感到不适、使病情恶化、引发新的疾病,甚至置人于死地。在门诊输液治疗中ADR的发生率相当高,我院输液室在用药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通过ADR网上检索工具统计2009年1月~2010年12月不良反应报告表,采用回顾性分析全院不良反应分布情况。结果:60岁以上老年人ADR发生率较高(27.36%);静脉滴注方式导致的不良反应例数最多(75.00%);导致不良反应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物最多(45.28%);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全身性损害为主(44.35%)。结论:全院不良反应工作有所提高,但仍应加强全院用药监测工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统计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及原因,促进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为加强药品的安全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住院处方1699份,对其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不合理用药现象,研究处方点评干预前后不合理用药的变化。结果:全年共点评1260份清洁手术病例,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病例303份,包括不合理用药病例287份,不合理用药率为94.71%;主要存在的问题为用药时间长、无指征用药及预防用药品种选择不合理。Ⅰ类切口病例中含不合理病例271份,不合理率为28.11%,其中无适应症用药情况最为明显,无适应症用药比例为7.39%。限制级抗菌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及特殊级抗菌药物万古霉素不合理应用严重。通过定期专项点评抗菌药物处方并积极落实整改措施,以上不合理应用现象均有明显好转。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不合理使用情况有改善,但仍存在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需加大力度宣传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11.
吴琼诗  王和芳  陈翠  林慧  黄玲 《生物磁学》2014,(6):1148-1151,1173
目的:对我院不安全用药行为进行监测与调查,分析临床用药问题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探讨医疗机构加强药品风险管理的措施,以减少临床用药的安全隐患。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院部分科室就诊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医院用药安全监测与评价”软件对我院医护人员在临床用药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整理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在本次临床用药风险分析中,各因素所占比例为:医生:30.50%,药师:9.00%,护士:32.00%,患者:28.50%。了解临床用药各环节中存在的临床用药风险的医护人员占83.3%,但只有50.6% 的人员采取基本的防范措施。用药风险警示调查显示:PASS 警示有效率为57.5%;关联因素评价中人员因素的发生率最高55.16%;外界因素次之31.29%;药物因素发生率为26.95%。结论: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用药管理,识别、分析用药风险因素,强化合理用药意识及知识,努力构建临床用药风险控制系统,为医药护理人员及患者营造良好的医疗安全氛围,从而降低用药风险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对我院不安全用药行为进行监测与调查, 分析临床用药问题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探讨医疗机构加强药品风险管理的 措施,以减少临床用药的安全隐患。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院部分科室就诊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应用 “医院 用药安全监测与评价” 软件对我院医护人员在临床用药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 整理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 在本次 临床用药风险分析中, 各因素所占比例为: 医生: 30.50%,药师: 9.00%, 护士: 32.00%, 患者: 28.50%。了解临床用药各环节中存在的 临床用药风险的医护人员占 83.3%,但只有 50.6% 的人员采取基本的防范措施。用药风险警示调查显示: PASS 警示有效率为 57.5%; 关联因素评价中人员因素的发生率最高 55.16%;外界因素次之 31.29%; 药物因素发生率为 26.95%。结论: 医疗机构应当 加强临床用药管理, 识别、分析用药风险因素, 强化合理用药意识及知识, 努力构建临床用药风险控制系统,为医药护理人员及患 者营造良好的医疗安全氛围, 从而降低用药风险的发生, 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未来药房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调查湖南公众对医院、药店工作人员提供用药指导的需求情况,了解其对用药指导的具体要求。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公众对药店、药房工作人员用药指导需求较大,其中药品用量、用法、用药时间和疗程是关注的焦点,其次是特殊剂型的使用、妊娠妇女和儿童的用药安全;高血压、感冒、咳嗽及滋补用药指导需求很大。因此提高职业院校药学专业学生的用药指导技能非常有必要,首先应使学生掌握常用药品用量、用法、用药时间和疗程知识,其次应注重特殊人群、常见病、自我药疗疾病的用药指导技能培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我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方法:对2013年度儿科收治住院患儿782例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用抗生素698例,占89.26%,其中送检75例,占10.74%,送检中检出17例,占22.67%;联合用药632例,占90.54%,均为两联用药;头孢甲肟DUI=1.02;应用频率,头孢地嗪占48.38%,头孢甲肟占19.76%,阿奇霉素占15.0%,头孢米诺占11.75%用药更换73例,占10.46%,无效更换70例、药物过敏3例。结论:本院儿科住院患儿抗菌药物应用率较高,多为预防性用药,检出率低,用药集中在四种药品之上,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预防性用药预见性、用药安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小儿定喘口服液所导致的不良反应的类型及临床表现,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该药提供保障。方法:汇总我院2013年上报的小儿定喘口服液不良反应报告共计2例,进行病例分析。结果:小儿定喘口服液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是消化系统不适、皮肤损害两方面。结论:加强患者用药监护,防范不良反应发生,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经济使用该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片类药物滴定法治疗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共110例,采用数字评定量表(NRS)和面部表情疼痛分级量表(FRS)进行疼痛评价,采用滴定法从小剂量开始给药,并记录患者的疼痛状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患者总用药时间为28~170 d,平均用药时间(45.7±19.4)d,中位时间为48d。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换算成吗啡剂量计算)40~500 mg,中位剂量74 mg。110例患者中有101例(91.82%)达到中度以上缓解。发生不良反应63(57.27%)例,消化道副反应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便秘48例(43.64%)例和恶心呕吐25例(22.73%)、其次依次为嗜睡15例(13.64%)、头晕9例(8.18%)、排尿困难5例(4.55%)、皮肤瘙痒3例(2.73%)和呼吸抑制2例(1.82%)。结论:阿片类药物能够有效缓解癌症患者的中重度癌痛,其主要不良反应是便秘和恶心呕吐。应合理、安全的使用阿片类药物,从小剂量开始,规范剂量滴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分析用药安全的影响因素和发生机制,从而提高用药安全性,预防用药差错的发生。方法 随机抽取三级、二级医院各6家,分析2010—2016年12家医院的423例用药差错事件发生的原因,同时结合个人访谈的研究方式,访谈用药差错事件发生的相关医护人员及用药安全管理部门领导共计126人,最终通过访谈及文献研究的方法确定了26个用药安全的影响因素。通过运用因子分析结合结构方程模型的方式,分析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对用药安全的影响程度。结果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可知:药品因素、员工素质、患者因素、社会因素、医院管理都是高度影响用药安全的主要因素。结论 通过对关键指标的管理,提出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们使用蝮蛇抗栓酶治疗高血脂症70例,治疗前后对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高血脂症70例,男40例,女30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5岁。诊断按我院检验科所定标准。病为单纯性高血脂症,无糖尿病、肝肾疾病及内分泌疾病。经统计学处理为P<0.5。1.2 用药方法 住院治疗,提前1周停用降脂药物,特殊病人给予对症治疗。用生理盐水300ml加蝮蛇抗栓酶0.75IU,每天静脉滴注1次,14天为1疗程。用药前禁酒,给予正常饮食。用药前当天早晨抽血和用药后第2天早晨抽血对血脂及血液流变学进行分析。1.3 观…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妇科门诊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药敏培养结果,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梅里埃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提供的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及药敏试验试剂盒(比色法),对患者标本进行培养、鉴定、计数及药敏分析。结果:461例样本中支原体培养阳性的286例(62.04%),其中单一UU感染229例(49.67%),53(11.50%)例为混合性感染,单一Mh感染4例(0.87%)。感染患者中UU的感染率高达到80%(229/286)。药敏结果显示单一UU感染和UU+Mh混合性感染时原始霉素的敏感率最高分别为100%和90.57%。其次为强力霉素,敏感率分别为98.69%和84.91%。而单一Mh感染时强力霉素和交沙霉素的感染率最高为100%。结论:我院妇科门诊患者支原体感染以UU感染为主,其次为混合性感染,单一Mh感染较少见。药敏结果显示单一UU感染和混合性感染时原始霉素最为敏感,其次为强力霉素。而单一Mh感染时强力霉素和交沙霉素最为敏感。因此在未做药敏实验前,可先选用强力霉素进行治疗,待药敏结果出来后,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用药管理方法,分析临床医生在慢性疾病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方法:对2014年2月~2016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1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他克莫司进行治疗过程中的药物管理方法进行总结,并对临床医生的用药管理效果进行评价,总结归纳出一套完整的用药管理方案。结果:我院采用专业的用药管理方案后,肾病综合征患者咨询药物相关问题的次数明显增多,用药安全意识明显提高,临床医生纠正用药问题例数明显减少,较少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增加电话随访后患者的满意度和复诊率明显增加,临床医生采用的用药管理方案取得了满意的应用效果。结论:临床医生对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他克莫司治疗,对此进行正确的用药指导,既可以体现临床医生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同时也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了更加安全的用药服务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