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了同时观察组织切片内肥大细胞、血管、神经等组织成分彼此间的形态学关系和联系。方法取大鼠后肢皮肤组织,经恒冷箱切片机切片,然后将组织切片先后经亚铁氰化铜法示乙酰胆碱酯酶和甲苯胺蓝染液染色。结果可同时在组织切片观察到肥大细胞、血管和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纤维等,以及它们彼此形成的接触联系。结论实验建立的这种新染色方法是显示组织内肥大细胞与血管和神经发生形态学联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研究肥大细胞在人胎儿甲状腺发育中数量、分布及组化性质的改变,以探讨胎儿器官发育中肥大细胞的差异。取45例不同胎龄的人胎甲状腺石蜡切片做甲苯胺蓝染色和阿尔辛蓝--藏红染色,并测定肥大细胞的临界电解质浓度值及进行硫酸小蘖硷荧光染色。结果显示:3月龄胎儿甲状腺内开始出现肥大细胞,数量极少,主要分布在被膜及小叶间结缔组织内,甲苯胺蓝染色肥大细胞颗粒呈淡紫蓝色,阿尔辛蓝--藏红染色呈蓝色,临界电解质浓度值较低,硫酸小蘖硷染色未见显黄色荧乐的肥大细胞,从3月龄到足月随着胎龄增长,肥大细胞数量缓慢增多,8月龄时肥大细胞经甲苯胺蓝染色,其颗粒呈紫红色,阿尔辛蓝--藏红染色出现少量含红色和红蓝混合染色颗粒的肥大细胞,临界电解质浓度值偏高,可见少量显黄色荧光的肥大细胞,结果表明:在人胎儿3月龄时甲状腺发育中开始出现肥大细胞,但随胎儿发育肥大细胞的组化性质改变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肥大细胞是大多数脊椎动物疏松结缔组织中常见的细胞 ,常成群地沿着小血管分布。该细胞胞质内充满着粗大的嗜碱性颗粒 ,其颗粒具有水溶性 ,用碱性染料染色时呈现异染性。通常在制作肥大细胞标本时先取皮下组织或肠系膜进行铺片 ,风干后经过固定液固定 ,再用甲苯胺蓝、硫堇等染色方法显示胞质内颗粒 ,然后再经脱水 ,透明和封片等常规操作程序完成标本制作。近年来 ,笔者根据该细胞胞质内嗜碱性颗粒具有异染性和水溶性特点 ,采用以酒精为溶剂的甲苯胺蓝染色液对风干后肥大细胞铺片标本不经固定而直接染色 ,染色后只经一道酒精洗去浮液 ,风干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脱钙对鼠颅骨标本中肥大细胞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影响.方法:用不同脱钙液处理小鼠颅骨标本,组织切片后进行苏木素一伊红染色、甲苯胺蓝染色、醛品红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经过不同脱钙液处理后的颅骨组织切片组织结构保存完好,肥大细胞的组织化学染色(甲苯胺蓝和醛品红染色),及肥大细胞中胰蛋白酶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清晰.结论:不同脱钙液(8%盐酸脱钙液、EDTA脱钙液、混合酸脱钙液)处理不影响鼻腔粘膜中肥大细胞的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相似文献   

5.
用组织化学技术方法 ,我们对 5 0例不同胎龄人胎儿的鼻粘膜和气管的组织内的肥大细胞组织化学特征以及其与周围其它细胞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随着胎龄的增加 ,肥大细胞的颗粒甲苯胺蓝 (TB)染色时从浅紫色加深至深紫色 ,Alcian蓝·藏红 (AB· S)染色呈从蓝色到出现红色、红蓝混合染色的变化 ,临界电解质浓度 (CEC)值和硫酸小蘖碱荧光染色强度逐渐增高 ;多见肥大细胞与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等密切接触 ,且出现在神经内、外膜之中。这提示 :1肥大细胞的发育成熟与胎儿呼吸道器官的发育是相关的。 2肥大细胞可能参与细胞、组织的分化成熟。  相似文献   

6.
肥大细胞用甲苯胺蓝染色之体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肥大细胞是存在于多种组织内的一类细胞 ,并因所在组织器官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功能。肥大细胞是抗感染免疫的第一线细胞 ,在疾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 ,研究肥大细胞的生物学性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常用的肥大细胞染色方法有甲苯胺蓝染色法、阿尔辛蓝—番红染色法等。肥大细胞具有复杂的异质性 ,因此上述方法不仅难以全面反映其生物学特性 ,而且有时也难客观地反映其在组织中的分布。我们用改良的甲苯胺蓝染色法对食管、肠、子宫、乳腺等器官中的肥大细胞进行染色时得到了一点体会 ,供参考。甲苯胺蓝改良染色法 :根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旨在运用一种改良的甲苯胺蓝染色方法鉴定体外分离培养的肥大细胞形态,为肥大细胞研究提供简便的检测方法。方法:体外诱导分化培养小鼠骨髓来源的肥大细胞,4周后收集细胞、固定、染色。比较不同固定温度及时间对甲苯胺蓝染色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条件。结果:SCF和IL-3体外培养诱导出小鼠骨髓来源肥大细胞。肥大细胞用改良的甲苯胺蓝染色后细胞着色效果较好,细胞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且胞膜较完整,胞浆中充满大量的紫红色颗粒。结论:本研究成功运用一种适用于体外培养小鼠骨髓源肥大细胞的甲苯胺蓝染色法,并发现肥大细胞在37℃充分固定后进行染色,可以降低肥大细胞发生脱颗粒。此操作方法稳定性好、简便,适用于体外培养的肥大细胞形态学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并比较六种常用实验动物不同部位肥大细胞异质性的形态学特点。方法应用麻醉后处死的方法,取小鼠、大鼠、豚鼠、兔、犬和猴的皮肤、肺脏、乙状结肠和脾脏组织,经4%中性缓冲甲醛溶液或Bouin’s液固定后,制作常规组织切片,分别作HE、甲苯胺蓝、阿尔新蓝-藏红和P物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镜下观察并应用彩色病理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形态学分析;另取皮肤组织固定于磷酸缓冲戊二醛溶液,制作常规超薄切片,透射电镜下观察肥大细胞超微结构。结果六种动物不同组织中肥大细胞各有其分布特点,且在形态大小、异染性及染色特性等方面表现各异,肥大细胞密度和形态学参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豚鼠、犬和猴皮肤肥大细胞颗粒具有特殊亚微结构;小鼠皮肤组织内可见P物质免疫阳性肥大细胞和神经纤维,犬脾脏内可见P物质免疫阳性肥大细胞。结论在六种实验动物的同一组织中以及同一种动物不同组织中,肥大细胞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此异质性对采用实验动物开展与肥大细胞功能相关的动物实验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尼罗罗非鱼消化道肥大细胞的组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采用改良甲苯胺蓝(MTB)、阿利新蓝-沙黄(AB/SO)、甲基绿-派洛宁(MG-P)、天青Ⅱ-伊红-瑞氏混合液和硫堇5种组化染色法,对尼罗罗非鱼(Nile tilapia)消化道组织中的肥大细胞(Mast cell,MC)组化性质进行研究。尼罗罗非鱼的食管、胃及小肠壁内均显示有肥大细胞,在食管和胃的切片标本上肥大细胞主要分布在黏膜固有层和胃腺体之间。在肠道中的肥大细胞主要分布在黏膜固有层和肠上皮下方,少量肥大细胞存在于黏膜下层结缔组织中。细胞呈圆形、椭圆形,也有长梭形的。而且肥大细胞有沿血管分布的特点。5种组化染色结果表明:AB/SO、MTB和MG-P显示的MC效果较好,尤其AB/SO染色效果最好,肥大细胞轮廓清楚,胞质颗粒较清晰;尼罗罗非鱼肥大细胞胞浆颗粒都呈红色,即肥大细胞胞浆主要含肝素,不含组胺。天青Ⅱ-伊红-瑞氏混合液染色效果也很好,但被染的肥大细胞较少;80%乙醇硫堇染色,在尼罗罗非鱼消化道各段组织中均未能鉴定出肥大细胞。尼罗罗非鱼消化道肥大细胞大多分布于浅层的黏膜或血管、腺体周围的结缔组织等易表露于环境抗原的位点。罗非鱼消化道黏膜层结缔组织中的肥大细胞与大多数脊椎动物的肥大细胞一样,具有沿血管分布的特性,说明硬骨鱼的肥大细胞如哺乳动物肥大细胞一样与血管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鸡中枢淋巴器官肥大细胞的组织化学与形态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哺乳动物的,特别是啮齿动物和人类肥大细胞已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但关于家禽肥大细胞的研究很少.本研究旨在阐明鸡中枢淋巴器官中肥大细胞的组织化学与形态学特征.本研究证实Carnoy 氏液是鸡肥大细胞的优良的固定液,而中性缓冲福尔马林(NBF) 却阻断了大多数肥大细胞的着染力.甲苯胺蓝和阿尔新蓝是鸡肥大细胞的良好的染料,但阿尔新蓝能使更多的肥大细胞着染,虽然其也可使杯状细胞着染.作者的一种新的染色法, 长时间阿尔新蓝染色(LAB-S)可用于NBF固定的组织中肥大细胞的染色,因为其着染的细胞数与Carnoy 氏液固定甲苯胺蓝染色的细胞数无显著差异(P<0.001).在胸腺髓质中见有大量的肥大细胞,而胸腺皮质仅可见个别肥大细胞位于血管周围及小叶间结缔组织中.腔上囊的皮质与髓质中很少见有肥大细胞.肥大细胞有血管周围分布的倾向,但一个有趣的发现是血管内偶尔也有个别肥大细胞.电镜下可见肥大细胞的胞浆颗粒内充满无定形的颗粒状基质,但其电子密度有的较高,有的较低.少数胞浆颗粒内有旋涡状及网状亚微结构.但未见有人类肥大细胞胞浆颗粒内特征性的晶格状和卷轴状的亚微结构,也未见到在绵羊肥大细胞中描述过的特殊亚微结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用不同固定液和染色方法对显示处于间情期山羊子宫肥大细胞的影响。方法用四种不同的固定方法,应用改良甲苯胺蓝(MTB)染色法和阿尔辛蓝-番红花红(AB-S)染色法显示处于间情期山羊子宫肥大细胞。结果山羊子宫组织采用Carnoy氏液固定,MTB和AB-S染色对所有的肥大细胞均可获得良好的染色反应,但10%中性福尔马林,4%多聚甲醛,Bouin氏液固定的组织仅有少量肥大细胞着染。结论MTB和AB-S染色法均是山羊子宫肥大细胞良好的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与肠嗜铬细胞在人胃溃疡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胃溃疡标本90例,正常胃组织30例。采用甲苯胺兰检测肥大细胞的数量、分布,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类胰蛋白酶、5-羟色胺表达,另取5例新鲜胃溃疡组织进行电镜检测。结果溃疡组与对照组比较肥大细胞及肠嗜铬细胞数量均明显增加(P〈0.05),肥大细胞在溃疡组脱颗粒现象明显,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肥大细胞与肠嗜铬细胞数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41。结论肥大细胞与肠嗜铬细胞在人胃溃疡发病中均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13.
植物的木质茎,因次生维管组织含量多,细胞壁木质化程度高,质地较硬,徒手切片和石蜡切片均难以获得满意的切片效果。冰冻切片机可对一定硬度的组织进行切片,是制件植物木质茎的制片的有效工具之一。【方法】利用冰冻切片机可在不经化学固定,对一些质地均匀,含水量较高的木质茎直接切片;而对木质坚硬、含水量较少的茎,经过FAA等固定剂固定后,OCT包埋,(-30)~(-25)℃切片,用0.1%甲苯胺蓝染色液染色。【结果】木质茎的冰冻切片结构完整,图像清晰、色彩丰富。【结论】冰冻切片机可用于木质茎的显微切片制作,再结合甲苯胺蓝染色,具有简便、高效、易操作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半薄切片在视神经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寻找一种视神经形态学研究和疾病诊断的有效方法。方法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视神经分别行树脂包埋制成半薄切片与石蜡包埋制成石蜡切片,分别采用HE、甲苯胺蓝染色及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半薄切片与石蜡切片染色结果的差异。结果石蜡切片HE和甲苯胺蓝染色均显示视神经髓鞘不着色,MB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MBP阳性着色较重,着色较紊乱,髓鞘着色不清晰。半薄切片HE及甲苯胺蓝染色均显示髓鞘呈环形,着色清晰,颜色对比鲜明;MBP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可见髓鞘呈环形,非特异性染色不明显,阳性对比显著,可清晰显示髓鞘结构。结论半薄切片在视神经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中优于石蜡切片,可用于视神经疾病的诊断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选取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早期、中期、晚期以及正常移植供肾各15例,分别作为DN早期组、中期组、晚期组和正常对照组,利用各个病例的肾穿刺组织标本进行C3aR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各组中高表达C3aR浸润细胞的数量和分布特点,及其与DN发生、发展的关系,利用连续切片、免疫荧光双套色染色、免疫电镜、及甲苯胺蓝染色等方法对DN患者肾组织中高表达C3aR的浸润细胞进行细胞类型鉴定.结果表明:a.光镜和免疫电镜的形态学分析显示DN患者肾组织中高表达C3aR的浸润细胞在形态上具有肥大细胞的特点,免疫荧光双套色染色的分析显示,C3aR浸润细胞CD45阴性、CD68和类胰蛋白酶阳性,与肥大细胞的情况一致,甲苯胺蓝特殊染色进一步证实这是一种肥大细胞.b.正常移植供肾组织中虽有肥大细胞分布,但数量很少;从DN早期组到DN中期组,再到DN晚期组,肾组织中肥大细胞的数量有一种不断增加的趋势;DN患者肾组织肥大细胞的数量与24 h尿蛋白和血肌酐水平均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上述工作不仅揭示了在DN发生发展过程中肥大细胞在DN患者肾组织中的数量及分布情况,提示肥大细胞很可能参与了DN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DN患者肾组织肥大细胞高表达过敏毒素C3a受体C3aR的发现,提示C3a/C3aR通路很可能在DN患者肥大细胞的招募和激活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牛蛙肥大细胞的组织化学与形态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鉴定牛蛙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存在。方法用于肥大细胞研究的一些常规组织化学技术与形态学方法。结果牛蛙的舌、肠、肠系膜和脾中肥大细胞数量较多,少量也见于神经、心、肾、肝和皮肤等多种组织中。肥大细胞有沿血管周和神经分布的倾向。脾脏中的肥大细胞形状比较一致,呈圆形或卵圆形,而在其它部位的肥大细胞则形态多样。Bouin氏液及Carnoy氏液是牛蛙肥大细胞优良的固定液。然而,与哺乳动物的黏膜肥大细胞相似的是,中性缓冲福尔马林(NBF)固定显著的阻断了牛蛙肠黏膜肥大细胞(MMC)的染色。有趣的是,甲苯胺蓝是牛蛙肥大细胞的最佳染料,它比阿尔新蓝能很好地显示牛蛙的肥大细胞。透射电镜下证实,牛蛙肥大细胞中含有大量特征性的胞浆颗粒。肥大细胞靠近雪旺氏细胞,并可见于神经束膜间,甚至以其突起与神经束膜相连。结论通过组织化学与形态学研究证实了牛蛙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存在,再次证实肥大细胞与外周神经之间存在密切的解剖学关系。  相似文献   

17.
动情周期中大鼠子宫和输卵管壁肥大细胞数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动情周期中大鼠血清雌二醇浓度进行检测;取子宫、输卵管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并用甲苯胺蓝染色显示肥大细胞,于光镜低倍视野下计数。结果显示:动物血清雌二醇浓度依次为:动情期(E)组>动情前期(PE)组>动情后期(ME)组>动情间(DE)且,各组间差异均有显性;在子宫,肥大细胞分布于宫壁肌怪平滑肌束间的结缔组织内、近小血管处,以微血管周居多,常见单个散在,于ME子宫内膜尚偶见肥大细胞;输卵管肥大细胞局限于其外膜层内、近小血管周围,亦多散在。子宫、输卵管壁内的肥大细胞镜下呈圆形、椭圆形或略不规则形,胞浆内充满紫红色粗大颗粒,子宫肥大细胞数量依次为:ME>DE>PE>E,各组间差异有生(DE与PE、PE与E,P<0.05,余组间P<0.01);输卵管壁内肥大细胞数量各组间差异无显性(P>0.05)。本尚对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波动与子宫、输卵管壁内肥大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及其生理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天花粉注射后不同时间小鼠子宫肥大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雌性中国1号小鼠36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分别腹腔注射天花粉后不同时间处死,取子宫组织,作甲苯胺蓝及Alcian蓝,藏红染色,对肥大细胞进行计数后结果表明:给小鼠天花粉,可引起其子宫肥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而且随天花粉作用时间延长,肥大细胞数量逐渐增多。本文对肥大细胞的这一数量变化与子宫功能的关系也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人结肠组织切片阿利辛蓝AB染色(Alcian Blue)、过碘酸雪夫氏PAS染色(Periodic Acid Schiff)及洋红三种染色方法及镜下特点。方法取人结肠,Carnoy氏固定液固定,对结肠组织进行阿利辛蓝AB染色、PAS染色及洋红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效果。结果三种染色都能清晰显示结肠组织的结构,尤其对结肠的粘膜层进行了观察。阿利辛蓝染色使结肠上皮吸收细胞的细胞核染为红色,杯状细胞中的黏液染为蓝紫色;洋红染色使结肠上皮吸收细胞的细胞核染为蓝紫色,杯状细胞中的黏液染为红色。结论阿利辛蓝和洋红染色均能清楚显示杯状细胞中的黏液,且染色后的细胞质和细胞核成为互补色,结构清晰,对比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皮肤肥大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5例皮肤肥大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患者年龄3个月-8岁,3例出生时即有病变,1例在出生后半年内,另一例在7岁时发现病变,均无明显症状,免疫组化示CD43、CD117、LCA、VIM阳性,甲苯胺蓝染色见胞浆内有紫红色颗粒。结论皮肤肥大细胞瘤好发于儿童,大多数在出生时即有或6个月内发病,临床医生易诊断为脉管瘤。组织病理学上关键在于认识肥大细胞,结合免疫组化和甲苯胺蓝染色,并通过询问病史可以确诊。儿童皮肤肥大细胞瘤预后良好,在青春期会自动消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