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肥胖引起胰岛素耐受的分子机理胰岛素经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后,与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IR)结合,引起IRβ亚单位上的酪氨酸残基自身磷酸化(IR本身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随即引发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receptorsubstratel,IRS-...  相似文献   

2.
从大鼠的肝脏克隆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PH结构域基因并进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融合表达,研究该结构域与蛋白激酶C(PKC)的结合情况,并为进一步寻找其新配基打下基础,研究采用一步法从大鼠新鲜肝组织中提取总RNA,以RT-PCR的方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测序证明序列正确,再将正确的目的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4T-1中,以IPTG在26℃下诱导,获得与GST的融合表达,表  相似文献   

3.
Liu BY  Wang HX 《生理科学进展》1998,29(3):249-25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与胰岛素受体(IR)结构同源,它们信号转导的细胞内底物相似,但二者介导的生物学效应却存在的一定的差异,本文集中介绍了两种受体的激活机制及信号转导特异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SMADs是新近发现的参与TGF-β超家族的信号在细胞内声望地的一族蛋白,包括8个成员,分别称SMAD1-8。SMAD1、2、3、5和8属于一类,它们被TGF-β的受体或BMP的受体激活而磷酸化,称为受体调节SMAD,传导下TGF-β或BMP的信号。SMAD6和7属于另一类,它们抑制制受体调节SMAD的信号传导。SMAD4是第三类,它是受体调节SMAD传导信号的伴侣。受体调节SMAD传导信号必须先  相似文献   

5.
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与细胞内信号分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与细胞膜上的LIF受体β亚基结合并使之与gp130形成异源性二聚化后,LIF受体β亚基细胞内区的3个Tyr和gp130的4个Tyr(均呈(YXXQ结构)分别激活JAK酶,MAPK,Fes,Btk,Tec激酶,PTP1D和STATS等,C-myc,C-myb的转录活性下降,以及JunB,IRF1和Stat3的转录活性上升促进细胞分化,抑制细胞增殖,从而维持垂体功能,促进神经肌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胰岛素受体与^125I-胰岛素结合的条件,并比较了衣霉素处理和对照细胞的结合动力学和内吞作用。结果表明:4℃和PH8是研究胰岛素受体与配体结合的较佳条件,当0.1ug/ml衣霉素处理18小时,Scatshard作图分析指出,胰岛素受体的结合容量降低,每个细胞上的受体位点数减少。Hill作图分析说明,胰岛素和受体的亲和力(胰岛素半饱和浓度和表观解离常数)及结合  相似文献   

7.
通过RT-PCR扩增了我国水稻秫纹病毒(RSV)山东济宁(JN)、云南宜良(YL)两个分离物RNA4基因间隔区(intergenic region,IR)序列,并克隆于pGEM-T easy载体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JN、YL两分离物RNA4 IR均由654个核苷酸组成,两者之间的同源率为92%。JN、YL两个分离物RNA4 IR在AU碱基富集处可形成上明显的结构,其中一个序列比较保守,形成的发夹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对狗小肠平滑肌中胰岛素受体的结构和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麦胚凝集素琼脂糖和两次Sepharose-CL-6B凝胶层析从平滑肌中纯化胰岛素受体,达到电泳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证明胰岛素受体是由两个亚基组成的,分子量分别为135kD和90kD。磷酸化实验证明平滑肌胰岛素受体具有胰岛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活性,能催化自身的β亚基磷酸化和底物的磷酸化。Scatchard分析表明胰岛素和受体的结合呈(?)协同效应,最大结合率为13μg胰岛素/mg蛋白质。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受体底物家族与Ⅱ型糖尿病关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岛素受体底物分子(IRS)是调节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关键物质,在维持细胞生长,分裂和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已发现的家族成员有四个(IRS-1、IRS-2、IRS-3、IRS-4)。目前研究表明,糖尿病的发生与之密切相关:胰岛素信号通路与其他信号通路发生交叉发生干扰,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引发Ⅱ型糖尿病;IRS蛋白的结构、表达水平异常导致胰岛素信号的中断或减弱,并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四种IRS分子表达的不平衡,致使胰岛素分泌调节的稳态被破坏也可能是糖尿病发病的原因之一。Fox蛋白家族是动物细胞内的一类转录因子,与细胞代谢密切相关。Fox蛋白靶点有可能作为研究治疗糖尿病方法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TGF-β家族成员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通过Smads蛋白,调节细胞核内特异的基因表达。从结构和功能上看,Smads蛋白可分为3类。受体调节-Smads(R-Smads)作为具有Ser/Thr激酶活性的TGF-β受体-I的底物,激活后通过MH2结构域,与共同介导的Smads(Co-Smads)相互作用形成异聚体,直接结合在目的基因启动子上,影响基因转录。而转录抑制Smads(I-Smads)能够拮抗R-Smads的生物活性。在细胞内,Smads蛋白通过与不同的转录蛋白或转录共调节因子相互作用,在不同类型的细胞内介导特异的基因表达。改变Smads蛋白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上起人体发生各种病变。  相似文献   

11.
利用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技术模建了人胰岛素受体α亚基N端三个结构域的空间结构。实验研究证明胰岛素受体结合胰岛素的主要决定要素在这三个结构域,在模建的结构中,三个结构域围成了一个很大的开放的空洞,这个空洞的体积大小足以容纳一个胰岛素分子,这个空洞可能就是胰岛素受体与底物的作用的部位,另外,突变实验研究表明在胰岛素受体中有一个结合底物的“footprint”,由4个在一级结构上不连续的片段组成,从三维结构角度看,这4个片段中,有3个出现在邻近的平行折叠股,在我们的模型中,胰岛素受体分子中有一个两性表面,这个表面位于L1结构域,并且面向三个结构域围成的空洞,这个表面可能就是受体识别胰岛素和与底物发生初始作用的部位。“foot-print”和两性表面的大部分残基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2.
c-Fms是原癌基因fms的产物,是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成员之一,与单细胞/巨噬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其活性相关。c-Fms胞外区含有5个Ig样结构域,胞内区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是具有单一高亲和力受体分子。M-CSF与c-Fmg Ig样结构域的D1,D2和D3结合,引起D4构象变化,受体二聚化而导致胞内区酪氨酸激酶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黄病毒科成员多,且其基因组结构同源性高,弄清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可大大缩短疫苗研制和使用的进程。黄病毒NS3蛋白为分子量仅次于NS5的非结构蛋白,且具高度保守性。实验表明,NS3蛋白具蛋白酶活性。本文就NS3蛋白的酶活性中心、辅酸成分、底物结合部位及酶特异作用序列等加以阐明。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B1~Ala,B2-Ala]-胰岛素与人胎盘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结合的特性和体外生物活力,并与胰岛素进行比较。在37℃和杆菌肽存在下,125I-[B1-Ala,B2-Ala]-胰岛素和125I-胰岛素与人胎盘细胞膜作用依赖于反应时间,反应6分钟到达平衡,此时,[B1-Ala,B2-Ala]-胰岛素和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的最大结合分别为每毫克膜蛋白结合6.44fmol和3.47fmol:达到平衡一半所需时间(T1/2)分别为19秒和25秒。用125I-[B1-Ala,B2-Ala]-胰岛素作为放射配体进行竞争性结合研究,从IC(50)得[B1-Ala,B2-Ala]胰岛素的受体结合活力为胰岛素的139.6%。Scatohard分析求得;[B1-Ala,B2-Ala]-胰岛素与高亲和和低亲和结合位点的结合常数在4℃时分别为5.88×108L/mol和7.63×105L/mol,而胰岛素分别为4.83×108L/mol和3.39×105L/mol。促脂肪细胞生成脂的实验表明:[B1-Ala,B2-Ala]-胰岛素的活力为胰岛素的130%。  相似文献   

15.
碱提水溶小皮伞多糖B3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GC,IR,NMR,GC-MS及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甲基化分析,部分酸水解等方法确定了一个新的碱提水溶小皮伞多糖的一级结构,分子主链α-D-(1→4)。α-(a→6)Gle,且均连在主链的0-6上。  相似文献   

16.
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Smad3和Smad4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m ad3 和 Sm ad4 是将 T G F β的信号从细胞外传递到细胞核内的重要的信号传导蛋白. T G F β与其受体结合后,激活受体的磷酸激酶,使 Sm ad3 发生磷酸化,活化的 Sm ad3 与 Sm ad4 结合,形成异源复合物,进入到核中.然后 Sm ad4 以 D N A 结合蛋白的形式与特定的 D N A 结合,将 T G F β的信号传到核内.激活转录,诱导背中胚层的形成,抑制细胞的分化等.经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试验,鉴定了 Sm ad3 和 Sm ad4 相互作用的功能区域.构建 Sm ad3 和 Sm ad4 的 C 端、 N 端和中间连接区的突变体,将这些突变体克隆到 p G A D424 和 p G B T9 载体中,并转化到 H F7 C 酵母中.通过 Leu- / Trp- / His- S D 平板上菌落的形成,和 X- gal显色反应鉴定转化到酵母中的两个克隆质粒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 Sm ad4 与 Sm ad3 异源相五作用时,主要是通过 Sm ad4 的中间连接区.在同源作用时, Sm ad3 是通过 C 端,而 Sm ad4 是通过中间连接区进行的.  相似文献   

17.
Smads分子及其介导的TGF—β超家族信号转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GF-β超家族成员的重要生物学功能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该家族受体也在不断被克隆鉴定。配体通过受体的胞内信号转导研究近年有较大进展,特别是Mad及相关蛋白Smads的发现,为阐明TGF-β超家族作用机理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Smads蛋白位于细胞浆,被受体激酶直接磷酸化后形成异源聚合体,转移至核内,激活靶基因转录。  相似文献   

18.
CCR5的结构和功能:近两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CR5是趋化蛋白MIP-1α,MIP-1β、RANTES的特异性受体,主要表达于单核/巨细胞及T细胞膜上,具有G蛋白受体所特有的7个胯膜区。CCR5与白细胞的趋经性,炎症反应,嗜Mφ型HIV-1株对CD4细胞的感染密度相关。CCR5的缺陷与个体对HIV-1的抗性有关。本文就近两年在CCR5结构特点,转录调控,信号传递,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血浆激肽释放酶新底物PK┐120的研究蒲小平(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关键词血浆激肽释放酶底物1.发现补体系统由20余种血浆蛋白组成,在机体防御和炎症应答反应中起重要作用。1989年Hammer等在用C4b-Sepharose...  相似文献   

20.
番荔枝化学成分研究(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番荔枝(Annona squamosa L.)种子中得到化合物1、2和4,化合物2和4分别为已知化合物motrilin(莫垂林,2)和bullatanocin(布拉他诺辛,4)。化合物1的化学结构经IR、MS、^1H NMR及^13C NMR谱分析及其乙酰化物(1a)的MS、^1H NMR谱分析推定如(1)式并命名为22-表-莫维查灵(22-epi-molvizar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