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长期以来,用糖醋诱蛾作为测报和防治小地老虎的方法,但因其发蛾高峰期正值大面积油菜、绿肥等作物鲜花盛开时节,自然界蜜源丰富,影响醣醋诱蛾效力,使防治错过时机。因此,我们对小地老虎性引诱进行了初步试验,现报道如下。 把黑光灯和糖浆诱扑的雌蛾腹部放入二氯甲烷内浸提15小时以上,放入冰箱冷藏备用。从3月21日—28日两个3FE设在小麦地和油菜地的性诱盆,共诱蛾  相似文献   

2.
试验早已证明,蚜虫超飞时是向着天空的短波光飞翔的;但在降落时,却受植物表面所反射的黄色等长波光吸引。黄板诱蚜,就是利用有翅蚜降落时对黄色趋性的原理,来防治蚜虫的。实践证明,大面积开展黄板诱蚜,是消灭蚜虫的有效办法之一。 1975年4月,我们在利用黄板测报棉蚜由越冬寄主迁向棉苗时,看到黄颜色对有翅蚜的诱集力很强。在第一次迁飞高峰期4月26—30日,五天中,一块黄板两面共诱获有翅蚜202头。因此,5月中旬刈麦后,在孔东公社六大队1,037亩棉地上普遍开展黄板诱蚜。仅在棉蚜第二次迁飞高峰期5月23—29日七天中,每块黄板共诱获有翅蚜337头。在6月份,棉田中棉蚜  相似文献   

3.
一、农业生态系概述 我县是新棉区,棉田较分散。前期以蚜虫为主,红蜘蛛在粮棉夹种地区的田块发生较重。蕾铃期主要是棉铃虫,红铃虫因没有固定花仓多在露天保存籽花,晒花多以紫穗槐编制花簾,越冬条件很差,因而数量也不大。盲蝽象为害较轻。因本地没有石榴、花椒,棉蚜越冬寄主以木槿为主。苗期棉蚜在一熟棉田,5月中旬巳发生,在麦套棉田到麦收后6月上旬才开始为害;6月底气温逐渐增高,蚜虫数量日趋下降,棉铃虫转为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4.
据国外报道,二化螟性诱剂是顺-11-十六碳烯醛和顺-13-十八碳烯醛的混合物。我所从十一烯酸开始,经过溴化氢加成、氰化、水解、酯化、还原,得十二碳二醇;再经过形成溴醇,与二氢吡喃成醚保护羟基,液氨中连上炔基,与溴丁烷缩合,缩合产物进行顺式氢化,脱保护基团,再氧化而得顺-13-十八碳烯醛。  相似文献   

5.
大豆食心虫性诱剂触角电位筛选及田间诱蛾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正> 我县地处江西中部,为双季稻区。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常年发生六代,一般以第二、五两代为害重,两代的虫源均以外来迁入为主,在测报上用常规赶蛾法查明发蛾高峰期预报防治适期。但这种方法的准确性甚差,并且还有花工多,易伤害稻株等弊病。笔者曾试用碳酸氢铵水溶液以及碳酸氢铵水溶液配合白炽灯(以下简称碳铵加灯)诱集稻纵卷叶螟蛾子,从而取代常规赶蛾法,用于测报。3年的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稻瘿蚊在我国南方的广东、广西、福建、江西、云南等省、自治区都有发生,近十多年来蔓延迅速,对晚稻为害日益严重,对我省正在发展中的中造田也造成极大威胁。目前对该虫的测报和防治都有一定困难,1975年我们试图利用性外激素预测虫情或大量诱杀雄虫,以便为稻瘿蚊的综合防冶提供一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甘薯麦蛾 Brachmia triannuella Herrich-Schaffer又叫甘薯卷叶虫,是食害甘薯叶子的主要害虫。发生普遍,为害严重,对甘薯生产威胁很大。昆虫性外激素的利用是害虫测报与防治的新途径之一。现把1977年对此虫进行性引诱试验的结果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棉铃虫的性引诱作用,1975年棉铃虫第四、五代发生期间,我们在潜江县三江公社三江大队进行了雌蛾诱杀雄蛾的反复试验,在53天内投放雌蛾171头(319盆次),共诱获雄蛾2,029头,平均每头诱获11.85头。第四、五代发蛾高峰期,每盆次诱蛾量均在20头以上,单盆最高一日的诱蛾量达59头。在试验中我们发现: 1.凌晨3—5时雄蛾趋向诱盆最多,诱获量最大,上半夜和天亮以后则无雄蛾投盆。 2.雌蛾羽化后3—4天,对雄蛾的引诱力最大。 3.每台诱捕器以雌蛾2—3头较为适宜。用量增  相似文献   

10.
我站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的教导,进行了青虫菌对大豆造桥虫和豆天蛾的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方法 喷菌剂前选择生长好、虫口密度大的早播夏大豆作试验地。用石家庄微生物农药厂1972—73年的青虫菌粉(芽孢100亿/克)、稀释1,000—1,500倍液以手提压缩喷雾器喷雾,每亩喷菌液110斤。喷后每隔24小时查一次效果,凡因菌寄生致死的症状,大豆造桥虫全身发黑,表皮触破,流出淡黑色体液,无臭味,死虫以尾足钩倒悬于豆枝上,或落地;豆天蛾幼虫中毒,全身皮肤黑色皱缩落于地面(农药中毒虫体均呈淡黄绿色)。 对照区喷以同量清水。 (二)效果 通过在邵庆公社北袁庄大队第二生产  相似文献   

11.
苹果小卷叶蛾性诱剂的合成与田间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苹果小卷叶蛾Adoxophyes orana Fischer vonRoslerstamm是我国北方苹果产区的一种重要害虫,除为害苹果外,还为害桃、梨、李、杏、山楂等果树。对卷叶蛾类害虫的防冶,以往偏重于用有机氯或有机磷等药剂防治,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这类药剂对苹果园另一类重要害虫——叶螨基本无效,相反,对叶螨的天敌杀伤很大,如果使用不当,往往导致叶螨猖獗为害。1975年陕西省果树研究所曾进行过苹果小卷叶蛾等性激素粗提物的试验,1977年使用人工合成苹果小卷叶蛾性诱剂在苹果园内进行了田间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75年4—8月,我们在室温条件下,用折叠纸喷水法饲养高粱条螟越冬幼虫2,052头,将羽化后一天左右的雌蛾尾剪下用二氯甲烷浸泡24小时后进行研磨过滤。诱蛾当天制备纸卡。 田间诱蛾纸卡均为5FE,诱娥盆放在套种玉米地中,离地面约1.5米。试验方法:3亩地放一纸卡,共放28个纸卡,总诱蛾面积84亩;6亩地放一纸卡,共放12个纸卡,总诱蛾面积72亩;对照放11个纸卡(只滴二氯甲烷,无性引诱剂)。试验结果见右表。 从右表可见,用二氯甲烷提取高粱条螟性引诱剂有一定的诱蛾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所以批林批孔运动为纲,深入进行路线教育,组织科研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坚持科研为生产服务的方针。驻民权农林场基点组,在场党委大力支持和直接领导下,与该场车站队的科学实验小组相结合,探讨了利用昆虫性外激素防治梨大食心虫的新途径。经越冬代成虫羽化期间,提取雌蛾性引诱物进行田间诱捕试验,取得了诱捕雄蛾的明显效果,为利用这一新技术防治梨大食心虫迈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14.
我县棉花在8月中旬后一般生长较旺,在大量结铃阶段是争秋桃夺高产的关键时刻。然而,常年后期棉虫较多,重叠发生,尤以四代棉铃虫和三代红铃虫对棉花的威胁最大,严重影响高产优质。而单一使用化学防治,往往由于药械不足,错过防治适期,以及害虫抗性等多方面的原因,而达不到防治目的。前两年单独应用赤眼蜂防治后期棉虫,也暴露了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把生物防冶、化学防冶、人工及农业措施协调起来,已显得非常必要。 1974年8月中旬,当后期棉虫发生期间,我们在高元大队六个生产队530亩棉田上,作了综合防治的示范,取得了初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1999年从台湾引进仙人掌果蔓茎进行试种。蔓茎扦插17~20d发根,发根率100%,一年后长度达213cm左右,茎宽7~8cm;蔓茎嫁接成活率70%~90%,以幼芽接穗成活率更高;种子播种4d发芽,平均发芽率50.9%,最高达75%,一年后长达25cm,宽3cm。扦插苗与嫁接苗次年均可开花。引进的1号品种能自交结果,果重673g,红皮红肉,口感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大田试验,观察了晨熙超级稻专用肥对水稻两优234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施肥后其生育期短,耐高温能力强,抗纹枯病好;分析了超级稻专用肥对两优234产量构成因子的贡献,即增加有效分蘖(有效穗),千粒重;试验了超级稻专用肥对水稻的高产栽培。按成熟度分期收获,实收产量,两优234亩产711kg,Y两优1号亩产705kg,广两优476亩产670kg,丰两优4号亩产700kg,丰两优香1号亩产680kg,扬两优6号亩产730kg。  相似文献   

17.
黄立铨   《广西植物》1981,(4):31-33
<正> 杜鹃花是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我国有杜鹃花650多种,云南是该属植物的地理分布中心,据初步统计我区有44种之多,占全国本属种类的6.7%,分布遍及全区各地。杜鹃花种类多,花色鲜艳,花期较长,形态多样,有“花中王”之称,可作庭园绿化、美化,是很有经济价值的观赏植物。杜鹃花含有杜鹃醇等多种成份,对镇咳和治疗老年慢性气管炎有好疗效。近几年来国内有关单位曾做些引种栽培工作,但大多数种类还是处于野生状态。我们于1980年进行种子发芽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山西运城盐湖卤虫核型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工作以山西运城盐湖卤虫前期无节幼体为材料,以整体压片法对卤虫核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运城虫二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2条,可配成21对,分为四组。其核型为2n=42。核型公式为28m+4sm+10t。NF=74。最大的一对是两个长臂中部具有副缢痕的异型性染色体。  相似文献   

19.
红豆杉人工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紫杉醇是近年发现的高效、广谱、低毒的抗癌新药 ,存在于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中。广西是红豆杉的分布区之一。对红豆杉的人工栽培试验进行了报道。在海拔 560 m的低山造林 ,造林试验成活率 1 0 0 % ,1 997年 4月~ 1 999年 1 1月平均高生长为 91 .63cm、茎粗生长量为 1 .4 46cm,侧枝生长 62~ 68cm,年平均净生长量约为高 30 .5cm、粗 0 .4 8cm、侧枝 2 2 cm。  相似文献   

20.
中华猕猴桃施肥试验初报李洁维,李瑞高,梁木源,毛世忠(广西植物研究所,桂林541006)APRELIMINARYREPORTONREASONABLEFERTILIZINGTRIALFORACTINIDIACLONE¥LiJiewei;LiRuiga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