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菠萝叶片中有机酸含量、转氨酶和脱氢酶活性的昼夜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菠萝叶片中苹果酸、柠檬酸、草酰乙酸、α-酮戊二酸和草酸等有机酸和转氨酶、脱氢酶活性的昼夜变化。结果表明,除了草酸外,其他4种有机酸的含量都呈白天降低晚上增高的趋势。有机酸的含量在上午9∶00时有最高值,下午18∶00时有最低值。苹果酸、柠檬酸、草酰乙酸、α-酮戊二酸和草酸的昼夜最大差值分别为140、61、31.8、8.2和6.7mmol·kg-1FW。异柠檬酸脱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昼夜变化与有机酸的趋势一致,白天降低晚上增高。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谷草转氨酸、谷丙转氨酶活性在下午18∶00时有最高值,凝胶电泳显示菠萝叶片中有新的蛋白带出现。  相似文献   

2.
以[2-C~(14)]-乙酸饲喂水稻黄化幼苗,研究了乙酸在体内的呼吸途径。从饲喂试验获得了以下结果:1.以80%酒精提取萌发5天的水稻幼苗,将提取液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 AmberliteIRA-400,收集洗脱液进行纸上层析。从层析谱上得到异柠檬酸、柠檬酸、α-酮戊二酸、琥珀酸、延胡索酸及苹果酸。结果表明在水稻幼苗中存在着三羧酸循环的中间成分。2.以[2-C~(14)]乙酸饲喂水稻幼苗,经过不同时间2至40或60分钟保温,立即以80%热酒精提取。提取液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 Zerolite 225及阴离子交换树脂 AmberliteIRA-400,以分离出有机酸、氨基酸及糖三类化合物。这三类化合物放射性强度的测量结果表明,放射性最初只在有机酸中出现,随后为氨基酸,而糖类几乎始终不出现放射性。3.从饲喂乙酸的水稻幼苗提取液中分离出的有机酸,用阴离子交换树脂 Zerolite FF进行柱层析,分部收集各种有机酸,浓缩并测量其放射性强度。结果表明柠檬酸、异柠檬酸、琥珀酸、延胡索酸及苹果酸均被 C~(14)标记上。当饲喂乙酸时,同时加入丙二酸,则乙酸渗入到有机酸的总量降至50%以下,而标记琥珀酸的放射性强度却相对增加,纸层析谱的放射自显影也证明有琥珀酸的积累。4.从不同时间饲喂乙酸所分离出的有机酸,其放射性强度测量结果表明,2分钟标记琥珀酸出现最多,至10分钟后,苹果酸和柠檬酸同时随之增加,纸层析谱的放射自显影也证实了这点。5.当饲喂乙酸时,同时加入亚砷酸钠或α,α′-联呲啶,则乙酸的利用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分别为68%及44%,而 C~(14)渗入琥珀酸的量只分别受到46%及29%的抑制,即施用抑制剂后仍有相当数量标记琥珀酸的积累。6.氨基酸的纸层析及放射性强度结果表明,天门冬氨酸及谷氨酸的放射性分别占氨基酸总放射性的17%和20%。饲喂乙酸时加入丙二酸,C~(14)渗入氨基酸下降50%以上,由此亦可见乙酸最早渗入到与三羧酸循环有直接联系的氨基酸中。7.从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在水稻整体幼苗中存在着三羧酸循环。同时根据短时间饲喂乙酸首先出现大量标记琥珀酸以及亚砷酸钠和α,α′联呲啶抑制后仍有较大量琥珀酸积累的事实,可以认为乙酸的利用除了主要通过三羧酸循环以外,还可能通过乙醛酸循环及二羧酸循环等途径。  相似文献   

3.
董鲜  郑青松  王敏  周金燕  沈其荣  郭世伟 《生态学报》2015,35(10):3309-3319
为阐明香蕉枯萎病发病机制,研究了尖孢镰刀菌侵染后,香蕉植株中几种对尖孢镰刀菌生长有显著作用的物质(氨基酸、有机羧酸、酚酸)种类和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病原菌侵染后,伤害逐渐加剧,株高和生物量显著下降。(2)病原菌侵染后,叶片氨基酸总量显著升高,其中丝氨酸、缬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和亮氨酸增幅较大,病原菌侵染16 d,其含量分别为侵染前的7.1、6.2、4.4、3.5和2.3倍;而根氨基酸总量开始显著降低,差异逐渐变小。(3)叶片有机羧酸酸含量在病原菌侵染后显著增加,而在根中显著降低。侵染植株叶片中草酸、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和延胡索酸含量分别是未侵染植株叶片的2.6、1.6、1.9、1.8和2.3倍;根中草酸、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和延胡索酸含量分别是未侵染植株的81%、42%、44%、28%和59%。(4)病原菌侵染后,植株叶片和根中酚酸含量都显著升高。叶片中阿魏酸、肉桂酸和水杨酸含量分别是未侵染叶片的2.9、1.7和2.9倍;而根中对羟基苯甲酸和丁香酸含量分别是未侵染根的4.3和1.5倍。研究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侵染后,植物与病原菌的相互作用使得植物体内抑菌物质和促菌物质都会相应的增加,植株对病害有一定的抗性,但促菌物质种类和含量较高最终使得感病植株发病。  相似文献   

4.
采用室内溶液培养法,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测定在As(Ⅲ)、As(Ⅴ)和二甲基胂酸(Dimethylarsinic acid,DMA)3种形态砷(浓度0—5.0 mg/L)胁迫下,砷超富集植物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Linn.f.)Royle.)和非砷超富集植物竹叶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 Miq.)体内生成和体外分泌的7种有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黑藻体内草酸、丙二酸、柠檬酸、苹果酸和棕榈酸都显著高于竹叶眼子菜(P<0.05)。在As(Ⅲ)处理时,黑藻体内柠檬酸、苹果酸、棕榈酸、亚麻酸和总有机酸显著下降,竹叶眼子菜棕榈酸显著下降;在As(Ⅴ)处理时,黑藻棕榈酸和总有机酸显著下降,竹叶眼子菜棕榈酸显著下降;在DMA处理时,黑藻草酸、柠檬酸和苹果酸显著下降,竹叶眼子菜棕榈酸、亚麻酸和总有机酸显著下降。黑藻在As(Ⅲ)处理下棕榈酸、亚麻酸、总有机酸和As(Ⅴ)处理下草酸含量与体内As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竹叶眼子菜在As(Ⅲ)或DMA处理下棕榈酸、亚麻酸、总有机酸含量以及在DMA处理下柠檬酸含量与体内As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两种植物根系分泌物中均检测出草酸、丙二酸、琥珀酸和棕榈酸,但只有在As(Ⅲ)或As(Ⅴ)处理时黑藻分泌的草酸与体内As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表明As(Ⅲ)或As(Ⅴ)胁迫下黑藻向体外分泌草酸是其超富集砷的一种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外源有机酸对镉胁迫下秋华柳镉积累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红纯  吴科君  李瑞  王婷  周翠  马文超  魏虹 《生态学报》2019,39(12):4510-4518
为探究外源有机酸在加强秋华柳(Salix variegata Franch.)镉积累效率中的应用潜力,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5种100μmol/L外源有机酸(草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和琥珀酸)对50μmol/L Cd胁迫下秋华柳生长适应性及Cd积累特征的影响,并通过化学平衡程序VISUAL MINTEQ v3.0计算溶液中不同化学形态Cd(游离态和螯合态Cd)的含量。结果表明: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和琥珀酸的添加有效缓解了Cd对秋华柳的毒害,明显促进了秋华柳的生长。除草酸处理组外,其余4个有机酸处理组培养液中游离Cd~(2+)含量均得到较大提升,显著促进了秋华柳对Cd的吸收。柠檬酸、酒石酸、琥珀酸和苹果酸的添加显著提高了秋华柳植株的Cd积累量,分别是未加入有机酸Cd处理组的210%、190%、190%和178%。外源有机酸的施加提高了介质中游离Cd~(2+)的含量,并通过与重金属的络合等作用提升了植株对Cd的吸收和积累能力。但不同有机酸对秋华柳Cd积累特征的影响差异明显,柠檬酸加入后通过提高秋华柳根生物量和根中Cd含量,显著增加了根系Cd积累量;酒石酸、苹果酸和琥珀酸的应用则明显提高了秋华柳地上部分Cd积累量。因此,外源酒石酸、琥珀酸和苹果酸的应用可提高秋华柳地上部分的Cd积累效率,更有利于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6.
<正> 饲育温度对家蚕的生长发育及其产茧量、茧层量和产卵数等经济性状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对蚕的生理变化关系很密切。本试验研究了不同饲育温度对蚕儿血液中的淀粉酶和海藻糖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在血液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变化,了解温度与昆虫的代谢关系。并结合调查了温度对蚕儿生长发育和产茧量、茧层量等经济性状的关系,为养蚕生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取食不同水分含量桑叶对二化性家蚕(CSR3×CSR6)5龄幼虫的影响。实验设嫩叶(水分含量80%~85%)、半成熟叶(水分含量65%~70%)和成熟叶(水分含量55%~60%)3个不同处理。采用标准重量分析法分析和计算各种生长、营养和营养效率指数。结果表明,在取食较高水分含量桑叶的处理中,营养指数(包括取食量、消化量和近似消化率等)和营养效率指数(包括食物利用率和转化率等)均显著较高,但不同处理中消化食物向茧壳的转化率及产生每克茧壳所需食物消化量差异不明显。结论是取食水分含量高的桑树嫩叶有助于提高家蚕的取食和营养。  相似文献   

8.
研究重庆市3个品种共17种不同产地桑叶水提液中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为本地区桑叶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以桑、华桑、鸡桑3个品种不同采样地区的样品为原材料,模拟桑叶茶冲泡方式获得水提液,用HPLC荧光法测定其游离氨基酸含量并计算18种游离氨基酸的味道强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价不同品种和产地桑叶营养成分和风味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品种、不同产地桑叶氨基酸种类无明显差别,但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异,可测得最高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927.33 mg/100g、322.6 mg/100g、46.17 mg/100g和1558.56 mg/100g;桑叶氨基酸风味特征表现为甜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聚类分析将17个样品分为2类,重庆市巴南区安澜镇鸡桑(S15)、华桑(S7)两个品种的氨基酸品质高。综上所述,桑叶中氨基酸含量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开发氨基酸类功能性食品。  相似文献   

9.
以SPUEC101(产琥珀酸)为出发菌,利用RED同源重组技术敲除延胡索酸还原酶基因frdB,得到重组菌株SPUEC103(△frdB),通过减少延胡索酸生成琥珀酸的通量,实现延胡索酸的积累。实验结果表明:敲除frdB基因后,缺陷菌株生长速率降低,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也有所降低,同时敲除frdB基因较大程度地改变琥珀酸、延胡索酸等的分布,在两阶段发酵中,当发酵培养基中添加30 g/L的葡萄糖时,琥珀酸和延胡索酸得率最高,对比SPUEC101,SPUEC103的琥珀酸产量产率由24.6%下降为15.4%,并有延胡索酸和少量的苹果酸生成,分别为0.182±0.002 g/L和0.023±0.002 g/L,同时丙酮酸和乙酸含量也略有升高,分别由1.87±0.02 g/L、0.012±0.002 g/L上升到2.36±0.03 g/L、0.862±0.012 g/L。  相似文献   

10.
小菜蛾感染球孢白僵菌后血淋巴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感染球孢白僵菌后小菜蛾血淋巴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染菌后小菜蛾幼虫体内氨基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主要是由于菌株在虫体内营养生长消耗和虫体内的养分所致;小菜蛾幼虫体内具有菌株营养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因此可以认为小菜蛾是白僵菌的敏感寄主;各处理组间各种游离氨基酸在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是由于不同发育阶段的虫体与菌株及不同类型菌株营养生长所必需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不同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家蚕富集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机制,采用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生长阶段家蚕及其代谢产物和所食桑叶中DNJ的含量,研究家蚕幼虫体1-脱氧野尻霉素富集与食桑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不同生长期家蚕及其副产物中DNJ的累积量有较大差异,且呈一定规律性变化,先上升后下降,于四龄时最高。家蚕幼虫期蚕体及其副产物中DNJ总累积量与其在该阶段所食桑叶中DNJ总量相当,且家蚕的任一成长发育阶段(蚁蚕和熟蚕不吃桑叶除外),其蚕体DNJ含量均大大高于桑叶中的DNJ含量,表明家蚕具有累积或富集DNJ的机能,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家蚕富集DNJ的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10个山东栽培瓜蒌样品中的水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发现山东栽培瓜萎中氨基酸的种类较为丰富,均含有19种相同的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氨基酸含量在各个样品之间差异显著,从游离总氨基酸的含量考虑,糖瓜蒌略优于仁瓜萎,仁瓜蒌优于地瓜萎.  相似文献   

13.
蓖麻叶及桑叶中含有丰富的苹果酸,在蚕的体液、丝腺及中肠等组织中氧化苹果酸的能力相当强,使苹果酸形成OAA或PYR。 我们测得蓖麻蚕及丝腺中有NADP专一的MDH。在中肠内以MDH为主,同时能测到ME活力。以延胡索酸为底物,可以观察到NADP被还原。通过这些酶的作用,可将叶中的苹果酸形成PYR。  相似文献   

14.
苏打盐碱胁迫对甜高粱植株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以Na2CO3和Na HCO3为主要成分的苏打盐碱胁迫对甜高粱植株有机酸含量的影响,研究了盐碱胁迫下甜高粱品种314B和M-81E地上部和根部有机酸含量变化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结果表明:盐碱胁迫后,甜高粱地上部和根部均检测到草酸、酒石酸、甲酸、丙酮酸、苹果酸、乳酸、乙酸及柠檬酸等8种有机酸,琥珀酸仅在根中被检出;在苏打盐碱胁迫后,除极少数有机酸含量略微增加外,其余各酸含量降低,且随胁迫浓度增加含量下降程度增大;低浓度胁迫时PEPC酶活性升高,而高浓度时则降低;有机酸含量与PEPC酶活性不存在相关性,但PEPC酶活性升高,有机酸含量下降幅度小,反之,有机酸含量大幅下降;从有机酸含量及PEPC酶活性可以看出,耐性强品种M-81E受苏打盐碱胁迫的伤害小于耐性弱品种314B。  相似文献   

15.
分析结果表明,烟草叶片中含有16种以上游离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不同层次叶片的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不同,从脚叶(下层)至顶叶(上层)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逐渐增加。此外,烟草叶片中尚含有芳香族氨基酸,其中苯丙氨酸与酪氨酸对烟叶色、香、味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食用仙人掌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对新近引进的菜用品种-米邦塔仙人掌进行了营养成分(维生素C、β-胡萝卡素、矿物质、水溶性氨基酸、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有机酸、可溶性糖等)的分析,并与经常食用的结球甘蓝、生菜及黄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米邦塔仙人掌中的钾、钙、铜、铁、锰、锶及硅的含量较高,尤以钙、钾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蔬菜,且不含草酸;水溶性氨基酸以酷氨酸为主;另外还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  相似文献   

17.
游离氨基酸是烟叶中的重要化合物,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烟叶的品质和风味。为了解不同生长温度对烟叶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及其代谢的影响,通过人工气候室设置均温18.5℃、23.5℃和28.5℃3个动态气温条件,在烟叶从早期生长至成熟的整个时期进行不同生长温度处理,用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和荧光定量PCR分析,研究了不同生长温度下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单个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对脯氨酸和苯丙氨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温度对烟叶生长发育过程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和单一游离氨基酸含量有明显影响。其中,随着烟叶生长发育的进行,所含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下降。在不同生长温度处理下,随生长温度升高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各游离氨基酸含量基本上也随生长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对脯氨酸代谢相关酶(P5CS,OAT,ProDH)活性以及苯丙氨酸代谢相关酶(PAL,C4H)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定量研究表明,其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变化与含量变化的趋势一致。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烟叶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其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降低,而较低的生长温度有利于烟叶维持较高的游离氨基酸水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室内盆栽实验,以锰超累积植物垂序商陆植株为材料,比较了不同供锰水平(0.005、0.1、1.0mmol/L)下种子成熟过程中各器官锰含量的动态变化及所产种子的萌发率,旨在了解高锰条件下垂序商陆在繁殖期体内锰富集规律及其对繁殖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垂序商陆种子成熟过程中,各处理组植株的根、茎、叶、果实中锰含量均随时间推移呈逐渐增加趋势,且植物器官中锰含量随环境中锰浓度升高而提高;种子内的锰含量变化规律在对照组和处理组之间不同,对照组(0.005mmol/L)先小幅下降后持续增加,而处理组(0.1与1.0mmol/L)则先持续增加,至末期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2)相同锰浓度环境条件下,种子成熟后期各器官锰含量均表现为种子茎根果实(包括种子)叶。(3)GC-MS分析表明果汁中有机酸主要成分为草酸与少量的2-羟基丙酸,有机酸的成分与含量在各组间无明显不同。(4)随锰浓度增加,种子中锰含量增加,而萌发率则逐渐降低,且各组间差异极显著。研究结果提示,垂序商陆植株各器官内锰积累量与环境中锰浓度密切相关,其在种子成熟过程中会对体内多余的锰在各器官进行合理分配,以减小锰富集带来的有害效应从而完成自身生命周期,并可能在种子成熟末期采取降低种子中锰的分配量来提高萌发率从而保证高繁殖能力,果浆的可溶性水环境及所含有机酸在繁殖期植株解锰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冬虫夏草口服液游离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冬虫夏草口服液的有效成分和药用价值,测定冬虫夏草口服液中的游离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不同种类和含量。方法:采用安捷伦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C18反相柱梯度分离,邻苯二甲醛一芴甲酯柱前自动衍生化,利用已知浓度氨基酸标准品进行外标法定量,根据已知浓度氨基酸标准品的峰面积与样品峰面积之比计算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冬虫夏草口服液中含有23种游离氨基酸和18种微量元素,氨基酸总量在口服液中占0.892%,必需氨基酸在游离氨基酸总量中占53.1%;含量最高的游离氨基酸依次是赖氨酸、亮氨酸、精氨酸。结论:游离氨基酸是冬虫夏草口服液中重要的生物有效成分,为冬虫夏草口服液的药效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鱼腥草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的HPLC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不同鱼腥草材料间及其两个不同采收时期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差异 ,筛选游离氨基酸种类较多 ,含量较高的新品系 ,并确定适宜的采收时期。对 1 9份鱼腥草材料阴干地上部分游离氨基酸成分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6月和 1 0月采收的鱼腥草中分别含有 1 5种和 1 4种氨基酸 ,都不含Cysteine -ss -Cysteine和Lysine,1 0月采收的还不含有Tyrosine。氨基酸中Proline含量最高 ,Glycine含量最低。此外 ,1 0月采收的鱼腥草的游离氨基酸总量高于 6月采收的鱼腥草。供试材料中 6月采收的W0 1 - 86和 1 0月采收的W0 1 - 5多数游离氨基酸含量均为同一采收时期的最高值。分别为 5 894 .76mg/kg和 6 1 6 6 .1 3mg/kg。此外 ,蕺菜与峨眉蕺菜间游离氨基酸成分间无显著差别。因此鱼腥草不同材料间及不同采收时期游离氨基酸含量不尽相同 ,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染色体数目间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