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将人工复制发病的河蟹(中华绒螯蟹)组织匀浆。离心上清经聚乙二醇(PEG6000)沉淀,再经分子筛层析,分部收集分别测定256-300nm的吸光值,各收集峰用PEG20000,于4℃浓缩,制作负染标本经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在第一峰浓缩液中存在大量球状病毒颗粒,大小50-100nm。用纯化的病毒进行动物致病性试验,接种石蟹(锯齿华溪蟹)发生“颤抖病”,并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进行检测,显示感染石蟹较对照石蟹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中华绒螯蟹呼肠孤病毒样病毒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颤抖病的发生原因,从表现出颤抖症状的中华绒螯蟹中初步分离纯化出一种病毒,人工感染健康触,出现明显的阳性反应,并从人工感染的蟹的血液、肠道、性腺等组织中检测到病毒,表明分离到的病毒为中华绒螯蟹的病原 ,且对野生锯齿华溪蟹(Sesarnadehanni)也具感染性.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该病毒粒子呈球状,无囊膜,大小为55nm左右.病毒核酸在1%琼脂糖凝胶电泳中,电泳图谱呈现3/3/4/2型,总分子量约20kb.该核酸对DNaseⅠ不敏感,对RNase敏感,推测病毒核酸为dsRNA,从病毒形态大小、病毒核酸等特性初步确定该病毒为呼肠孤病毒样病毒(Reovirus-like Virus).该研究为探讨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美味侧耳(Pleurotus sapidus)子实体中分离到两类病毒颗粒,一是球形,直径为25nm(少数为19、32am);一是杆状,具较深锯齿状亚基,大小为12~14×40~600nm,病毒具核蛋白吸收峰,最大吸收为E257nm,最小为242nm,ISCO蔗糖密度梯度离心中出现3个峰。 病毒具有分子量为44000和22000两条主要衣壳多肽,自子实体中提取到分子量约1.2×10~(?)道尔顿的dsRNA,可能是球形病毒的基因组,病毒与同属真菌糙皮侧耳(P,ostreatus)和德平菇(P,floride)球形病毒之间有血清学关系。  相似文献   

4.
草莓伪温和黄边病毒提纯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纯化的草莓伪温和黄边病毒(SPMYEV),小叶嫁接繁殖于指示植物草莓UC—4上,然后采样榨汁,结合聚乙二醇(PEG)沉淀,蔗糖垫底差速离心及连续性蔗糖密度梯度离心,能成功地将草莓伪温和黄边病毒提纯出来。经电镜观察为丝杆状病毒粒体,长×宽为650nm×12—13nm。提纯的病毒制剂,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呈典型的核蛋白吸收曲线,其最大值位于263nm,最小值位于243nm。A260/A280=1.24,用冰醋酸分解病毒,提取衣壳蛋白,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其分子量约37000道尔顿。  相似文献   

5.
蛋白质沉淀剂对棉铃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部分纯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用聚乙烯亚胺(PEI)、硫酸铵、聚乙二醇(PEG)沉淀技术和GSH-Sepharose 4B亲和柱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幼虫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进行了部分纯化研究。结果表明PEG10000和PEG20000的纯化效果优于硫酸铵的沉淀效果。通过PEI沉淀去核酸后,再用硫酸铵沉淀,中肠和脂肪体GST活性分布在70%~75%和60%~65%沉淀段,比活力分别为1 081.49和596.41 nmol/(min·mg),纯化倍数分别为2.53和2.2。在6种PEG中,PEG10000和PEG20000的纯化效果较好。在中肠和脂肪体中PEG10000沉淀的GST活性峰分别在40%~45%和30%~40%,GST比活力分别为795.11和1 080.18 nmol/(min·mg),纯化倍数分别是2.4和3.97。PEG20000沉淀中肠和脂肪体GST的活性峰分别在25%~40%和25%~45%,比活力分别是767.57和945.96 nmol/(min·mg),纯化倍数分别是2.81和3.05。用GSH-Sepharose 4B纯化中肠GST,GST比活力达到5 888.44 nmol/(min·mg),纯化倍数达到107.38。  相似文献   

6.
在山东省烟台地区的小麦上发生一种由土壤中禾谷多粘菌Polymyxa graminis传播的病毒病,感病小麦植株表现矮化褪绿和花叶症状.我们于1997年4月从病区采集感病小麦植株,进行了病毒种类鉴定.直接电镜观察发现有二种病毒粒子,一种粒子呈棒状,占大多数,其长度约为300nm和150nm; 另一种粒子呈线状,数量较少,长度为500nm~700nm.免疫电镜结果表明,棒状病毒粒子仅与土传小麦花叶病毒(soil-borne wheat mosaic virus, SBWMV)抗血清反应,而不与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抗血清和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wheat spindle streat mosaic virus,WSSMV)抗血清反应;反之,线状病毒仅与WYMV、WSSMV抗血清反应,而不与SBWMV抗血清反应.用WYMV和SBWMV两种抗血清同时进行修饰时,线状病毒粒子和棒状病毒粒子均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7.
引致河蟹颤抖病的病毒的核酸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河蟹(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病毒及其核酸进行了电镜观察.纯化病毒经负染后由电镜观察显示,病毒粒子呈球状,有囊膜和纤突,直径约为150nm.纯化病毒经核酸酶降解杂核酸后,加入8mol/L尿素释放病毒核酸,经水相法展开后,用覆有碳膜的铜网取样,再经染色和真空镀膜,于电镜下观察.病毒核酸呈单股线状,底片经光学精确放大后,测定了核酸分子的长度,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出病毒核酸分子量为5.05×106.抽提的病毒核酸在0.8%琼脂糖凝胶电泳中呈单一条带,大小为15~16kb,经核酸酶酶切显示,核酸对DNase I不敏感,对RNase、Mung Bean Nuclease敏感,根据以上特性判断,该核酸为ssRNA.  相似文献   

8.
曾从大白菜中纯化了烟草花叶病毒新株——大白菜病毒(CCV)。本文研究了它的圆二色性。它的近紫外圆二色(CD)谱在273nm显示一个大正峰,在273~300nm间有3个肩膀。近紫外CD谱形和TMV-HR株的相似。远紫外CD谱在221nm呈负峰,在208~209nm处有一个较弱的肩膀,197nm处有一强正峰。在pH5~10.8的范围里,CCV呈相同的CD谱。溶液中不同的盐浓度对CCV的CD谱没有明显影响。游离的CCV外壳蛋白质的CD谱呈双负峰,游离核酸的CD谱与一般RNA的CD谱相似。这些结果说明,CCV远紫外CD谱几乎完全由蛋白质组分贡献,近紫外CD谱可能说明病毒颗粒内RNA和蛋白质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曾从大白菜中纯化了烟草花叶病毒新株——大白菜病毒(CCV)。本文研究了它的圆二色性。它的近紫外圆二色(CD)谱在273nm显示一个大正峰,在273~300nm间有3个肩膀。近紫外CD谱形和TMV-HR株的相似。远紫外CD谱在221nm呈负峰,在208~209nm处有一个较弱的肩膀,197nm处有一强正峰。在pH5~10.8的范围里,CCV呈相同的CD谱。溶液中不同的盐浓度对CCV的CD谱没有明显影响。游离的CCV外壳蛋白质的CD谱呈双负峰,游离核酸的CD谱与一般RNA的CD谱相似。这些结果说明,CCV远紫外CD谱几乎完全由蛋白质组分贡献,近紫外CD谱可能说明病毒颗粒内RNA和蛋白质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和茎沟病毒的鉴定提纯和酶联法检测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苹果褪绿叶斑病毒(CLSV)和茎沟病毒(scv)是感染苹果和其它果树的两种重要潜隐 病毒。根据生物学特性和血清学反应,确定W-55分离物属于CLSV,W-29分离物属于SGV。采用皂土澄清,PEG 6000沉淀及超离心等步骤,得到部分提纯的病毒。经电镜观察,W-55和 W-29病毒颗粒长度分别为800nm和650nm。用CLSV W-55分离物制备的兔抗血清效价为1/3200,用SGV PV一71(ATCG)分离物制备小鼠腹水抗体效价为1/800,均用间接ELISA法测定。对感染CLSV和SGV的昆诺藜、苹果叶和花瓣检测结果表明,P/N值具有显著性。本工作为苹果无毒苗木的生产提供了快速、灵敏的病毒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Chinchilla "big" and "little" gastri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astrin heptadecapeptides (gastrins I and II which differ in the presence of sulfate on the tyrosine of the latter) have been purified and sequenced from several mammalian species including pig, dog, cat, sheep, cow, human and rat. A 34 amino acid precursor ("big" gastrin), generally accounting for only 5% of total gastrin immunoreactivity, has been purified and sequenced only from the pig, human, dog and goat. Recently we have demonstrated that guinea pig (GP) "little" gastrin is a hexadecapeptide due to a deletion of a glutamic acid in the region 6-9 from its NH2-terminus and that GP "big" gastrin is a 33 amino acid peptide. The chinchilla, like the GP, is a New World hystricomorph. This report describes the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little" and "big" gastrins from 31 chinchilla antra. Chinchilla "little" gastrin is a hexadecapeptide with a sequence identical to that of the GP and its "big" gastrin is a 33 amino acid peptide with the following sequence: (See text)  相似文献   

16.
17.
2008年12月23日,备受关注的大熊猫团团圆圆正式从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出发,前往台北市立动物园定居。从中央政府宣布赠台大熊猫开始,历时3年半,经历了重重考验的团团圆圆终于成行,在2008年岁末之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18.
19.
对"扩散"和"渗透"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是可自由运动的微粒通过热运动而发生的2种过膜扩散.生物体内的渗透是自由水通过生物膜的协助扩散。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