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真彩色图象分析仪,对15例DU、GU和Con组患者,非病变区胃窦粘膜幽门腺,151个β-内啡肽样免疫反应细胞(β-EP细胞)的12个参数进行检测及每组75个单位面积(5000μm2)的β-EP细胞进行计数。β-EP细胞的周长、面积、长径、短径和平均体积数值是DU组<GU组<Con组,各组间两两相比,均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在DU与Con组、或GU与Con组之间,比表面、平均截距、平均表面积和平均直径数值相比,亦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DU组β-EP细胞数增高,与GU或Con组分别相比,均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在三组中,β-EP细胞的比表面积、平均截距、平均表面积、平均直径数值和细胞数的显著性差异率在60%以上,周长、面积、长径、短径和平均体积数值达100%。本文首次建立了DU、GU和Con组非病变区胃窦粘膜幽门腺β-内啡肽细胞的二维和三维形态计量学参数数据,提示β-EP细胞参与了溃疡病的内分泌调控活动。  相似文献   

2.
人慢性胃炎与神经内分泌G、D细胞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探讨神经内分泌G、D细胞与慢性胃炎的关系,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52例慢性胃炎及9例对照者进行胃窦粘膜内G、D细胞密度计数。结果显示慢性胃炎病人的G、D细胞数均低于对照组,特别是萎缩性胃炎G、D细胞显著减少,同时还发现不同组别、不同程度的萎缩性胃炎,其G细胞的数量均大于D细胞,G/D细胞的比值在中、重度性胃炎与其它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资料还显示G、D细胞的计数不仅可以判断胃窦粘膜的萎缩程度,而且可作为观察临床疗效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方法观察大鼠胃G细胞、D细胞的分布和形态特征,以及人参对胃G细胞、D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活性的影响。用细胞显微分光光度计检测了服用人参的G细胞、D细胞免疫反应阳性面积及光密度。检测结果表明,人参能使大鼠胃G细胞、D细胞增大,增加G细胞中胃泌素的含量和D细胞中生长抑素的含量。本文的结果提示,人参对大鼠胃G细胞和D细胞的形态及分泌活动有调节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探讨G细胞(分泌Gas)、D细胞(分泌SST)与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生的关系。用抗-Gas、抗-SST的多克隆抗体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标记胃窦、十二指肠粘膜G、D细胞,运用医学图象分析系统(MIPS)对G、D细胞进行定量分析,并用四君子汤反证,实验表明胃肠道功能紊乱模型大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胃窦、十二指肠粘膜G、D细胞数均减少(P<0.05),D细胞面积缩小(P<0.05),G细胞灰度值增高(P<0.05),G/D细胞数和细胞面积比值均增高(P<0.05)。经四君子汤预防和治疗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模型大鼠,G、D细胞数有所增加,D细胞面明显增大,G细胞灰度值、G/D细胞数和细胞面积比值均接近或略低于正常。自然恢复大鼠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也经四君子汤预防和治疗的大鼠相比有显差异。研究结果从形态学上揭示D细胞分泌SST亢进、G细胞释放Gas不足、G/D细胞比值失调,是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症发生的一个重要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探讨G、D细胞及胃泌素mRNA与肠化生的关系。标本来自胃镜活检的胃粘膜。结果显示,在与大肠化生区相邻的胃粘膜,G细胞突变消失,假幽门腺化生也缺乏G细胞,而淖肠化生仍保留少数G细胞;D细胞不仅见于小肠化生,而且也出现在假幽门腺化生以及某些大肠化生区。胃泌素mRNA仅限于G细胞分布区,未出现在大肠化生区和假幽门腺化生区,G细胞及胃泌素mRNA在大肠化生区的消失,可能由于局部杯状细胞分泌的硫酸粘蛋白改变了局部的微环境,从而影响了G细胞的分化与发育,至于假幽门腺化生区G细胞及胃泌素mRNA消失的原因还不清楚,应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微结构细胞化学方法,用计算机图象分析仪测量计算了小鼠肺毛细血管和Ⅱ型肺泡线粒体、线粒体膜和嵴上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变化的二维形态学、三维立体学定量参数。结果表明,毛细血管线粒体面积较Ⅱ型肺泡细胞小,但体密度却大;毛细血管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阳性反应面积比正型肺泡细胞小,但酶反应体密度却大、暴露于高压氧(0.5MPa)后小鼠Ⅱ型肺泡细胞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 (Hp)与慢性胃炎患者胃窦粘膜内NF κB和TGF α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检测Hp+ 和Hp-胃炎患者及正常人的胃窦部活检标本。结果 NF κB和TGF α在正常组胃粘膜内弱表达。在胃炎病人 ,NF κB和TGF α表达增强。特别是在Hp+ 组 ,NF κB和TGF α呈高表达 ,与Hp-组和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和P <0 0 1)。此外在G细胞和部分腺上皮的细胞核内也呈高表达。TGF α常以颗粒状的特征位于腺上皮细胞核上区而且高表达。结论 NF κB和TGF α的表达在胃炎组增强 ,而且Hp+ 组远高于其他两组。NF κB和TGF α二者的表达平行且成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用体视学方法分别对20例中期和20例晚期女性乳腺浸润性硬性单纯癌的四种癌细胞器的23个形态参数进行体视学的统测和秩和计量分析,筛选出区别度最高的3个最佳参数。研究发现最突出的是统计推断出线粒体的3个最佳参数的癌早期参数值,并绘出了分布曲线。最后探讨了线粒体在不同期形态结构的变异程度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10.
蟾蜍胰腺内分泌细胞的形态学和体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和免疫金银法-PAP法免疫双重标记以及常规电镜,对蟾蜍胰岛A、B、D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分布进行了观察;并利用A蛋白胶体金(PAG)免疫电镜技术,对胰岛素进行细胞内精确的定位。同时,根据体视学有关立体重建的原理,从A、B细胞不同大小的切面的频数分布,重建了其球体大小的频数分布。  相似文献   

11.
乳酸菌素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乳酸菌素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共28例患者,治疗组12例,对照组16例。治疗组口服乳酸菌素、思密达,对照组口服西米替丁、阿莫西林、硫糖铝片。二组均用药4w。结果:腹疼症状缓解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95%。呕吐症状缓解率均为100%。溃疡愈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75%。结论:乳酸菌素在抑制幽门螺杆菌感染,保持消化道微生态的平衡和调节机体免疫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与肠嗜铬细胞在人胃溃疡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胃溃疡标本90例,正常胃组织30例。采用甲苯胺兰检测肥大细胞的数量、分布,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类胰蛋白酶、5-羟色胺表达,另取5例新鲜胃溃疡组织进行电镜检测。结果溃疡组与对照组比较肥大细胞及肠嗜铬细胞数量均明显增加(P〈0.05),肥大细胞在溃疡组脱颗粒现象明显,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肥大细胞与肠嗜铬细胞数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41。结论肥大细胞与肠嗜铬细胞在人胃溃疡发病中均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13.
慢性胃炎患者粘膜内EGF和TFF1的表达及G细胞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GF和TFF1在慢性胃炎患者胃窦粘膜内的表达及G细胞相关研究.方法免疫细胞化学.结果 EGF和TFF1在慢性胃炎粘膜内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减弱或消失,而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萎缩性胃炎的肠化区EGF和TFF1均为阴性,但与其相邻的腺体内TFF1仍为阳性反应.G细胞数目在Hp 和Hp-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亦无差异(P>0.05);但萎缩性胃炎的G细胞显著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有差异(P<0.01).结论慢性胃炎粘膜内的EGF和TFF1表达减弱或消失与Hp或其它致病原有关.肠化区内的TFF1消失,可能与细胞恶变有关.Hp 组患者的G细胞无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与慢性胃炎(CG)患者胃窦粘膜内肠嗜铬细胞(Enterochromaffin,EC细胞)、嗜铬粒素A细胞(CgA细胞)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Hp相关性慢性胃炎胃窦部粘膜内EC细胞、CgA细胞的分布。结果1.Hp^+组CgA^+细胞数低,与Hp^+组和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2.EC细胞数随病理类型加重呈下降趋势,三组间的差异性极显著(P〈0.01),慢性萎缩性胃炎组(CAG)CgA^+细胞数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组和正常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Hp感染和慢性胃炎胃窦部EC细胞和CgA细胞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实验用成年雄性 Wistar 大鼠46只,分为溃疡组、盐水组和空白组。溃疡组和盐水组各又分为术后2、4、10、14、21和28天组。分别于术后相应时间取颌下腺,进行组织学和组织化学观察,结果表明:溃疡术后2~4天。多颗粒细胞和颗粒明显减少;术后10天略增多;术后14~21天,多颗粒细胞和颗粒明显增多,尤以术后14天明显;术后28天,上述变化趋于恢复。溃疡术后2~4天,GCT 细胞 PAS 反应明显减弱;术后14~21天,反应增强,以术后14天更明显;术后28天恢复;溃疡全过程中 GCT 管腔内容物 PAS 反应均强于对照组,溃疡术后2~4天,GCT 细胞 SDH 活性由略弱到略强,ACP、NE 活性略减弱;术后10~21天,SDH、NE 活性强于空白组;术后28天,SDH、NE 趋近恢复,ACP 于术后10天恢复,Mg~(++)—ATPase 活性于术后14~28天增强。作为反映 GCT细胞功能重要指标的颗粒多少和各类型细胞相对数量以及与 GCT 细胞分泌物的形成、物质转运和分泌等活动有关的酶活性.在溃疡愈合过程中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变化,提示 GCT 细胞可能参与了溃疡愈合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作者检测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 C-myc.Ki-ras 和Ha-ras 三种癌蛋白的表达和自然杀伤细胞(NK)亚群状况。结果显示,SLE 患者血液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中上述三种癌蛋白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亍健康对照组(P<0.001);而 SLE 组 NK 总数和CD16~+.CD16~+.57~+亚群细胞数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作者结合文献讨论了 SLE 患者PBMC 中癌基因激活的可能机制和重要意义,以及与 NK 细胞和其亚群改变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奥美拉联用呋喃唑酮及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经胃镜活检证实的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应用奥美拉唑20mg Bid 呋喃唑酮0.2g Bid 阿莫西林1.0g Bid,疗程1w。结果:45例病例中,42例愈合,40例根除,7d疼痛缓解率为87%。结论:呋喃唑酮三联疗法能有效地根除Hp,且不良反应少,疗效高,病人依从性好,价格适中,是较理想的方案,值得进一步尝试。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治疗烧伤后腹泻病人26例,发现腹泻时患者肠道菌群发生明显变化:总菌量下降,厌氧菌中的双歧杆菌、类杆菌的数量明显减少,念珠菌的数量明显升高,厌氧菌与需氧菌比例下降,发生菌群失调。喂服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后,双歧杆菌数量增加,需氧、厌氧菌比例下降,患者失调的肠道菌群趋向正常,腹泻停止。双歧杆菌的服用重建了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达到治疗腹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