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长河里流淌的翠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古代对竹子利用的确切记载源于仰韶文化,说明我国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历史可追溯到6 000年前的新时器时代。甲骨文及竹部文字19 5 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了距今6 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认出"竹"字符号。汉字起源于原始社会崩溃的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号则应在此之前就已出现了,因为只有竹子已为人所用,才须为其创造一种文字符号来表示。实际上,在7 000年前的浙江余姚县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内也发现了竹子的实物,可见在原始社会时期竹子和人们的  相似文献   

2.
陈建生 《化石》1997,(1):12-16
随着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资料不断出现,刻划在文字起源中所起的作用愈来愈重要,但对刻划的分类、其表意特点、与文字的关系等,学术界至今在认识上仍存在着较大分歧。早期刻划的发现八十年代中期,在法国多德根地区的罗斯冰河保留层,曾发现一块牛肋骨上有几条被有意识刻上的曲线,距今约10.7万年。这是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远古时代人类刻划痕迹。根据被刻划材料的质地,粗略地可分为硬质和软质两大类。前者如骨、牙、石、竹、木等,后者有沙、土、皮肤等。虽然一般说来,硬质材料保存的年代较为久远,但也不是绝对如此,比如在泥块和陶…  相似文献   

3.
“帚叶”之谜那是在七十年代初期,某地质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正在整理有关植物化石的图片资料。一位操着广东口音的年轻的研究人员,视线在一张形状类似放射状花瓣的植物的叶片照片上停住了。根据照片中化石的形状,在二十年代已由外国古植物学家定名为“帚叶”(它的形状确有些象扫帚),但是,它在植物的分类中,究竟属于哪一个大类呢?是孢子植物? 还是种子植物?在这些零星的、不完整的  相似文献   

4.
黄淮西部地处我国南北方不同新石器文化与农业类型的过渡地带,由于缺乏相关植物考古资料,目前学术界对于该地区仰韶文化早中期的农业结构及其演变过程尚不甚清楚。本文对河南省长葛市石固遗址和项城市贾庄遗址仰韶文化地层和灰坑土样进行了植硅体分析。结果显示,黄淮西北部的石固遗址仰韶文化早、中、晚三期(6398–5326 cal BP)样品中均存在丰富的黍(Panicum miliaceum)稃壳植硅体,同时兼有水稻(Oryza sativa)特征型植硅体以及粟(Setaria italica)稃壳植硅体。位于黄淮西南部的贾庄遗址仰韶文化早中期(6179–5745 cal BP)样品中同样发现较多黍稃壳植硅体以及粟稃壳及少量水稻的特征型植硅体。上述结果表明,黄淮西部在仰韶文化早期时已形成统一的以黍、粟为主的稻旱兼作农业模式,其中黄淮西北部延续了该地区裴李岗文化阶段以旱作为主的稻旱兼作的农业传统,而黄淮西南部则从贾湖文化时的单一稻作农业发展为稻旱兼作农业,且这一转变发生的时间不晚于距今6200年。此外,在6000 a BP前后,石固遗址农作物结构曾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旱地作物黍、粟的比重显著上升。最后,...  相似文献   

5.
李三灵 《人类学学报》2023,42(2):288-303
刻划遗存是史前人类有意刻划并保留下来的重要考古资料,对于探索和揭示史前时期古人类认知能力和思维表现形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刻划遗存的发现与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欧洲、非洲南部和西亚地区,中国发现的刻划遗存较少。本文重点介绍当前国内外刻划遗存的发现和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刻划遗存的鉴别和分析方法进行总结,并尝试探讨不同时空刻划遗存的差异。本文认为古人类刻划行为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早期,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呈现出地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质粒的发现给近代细菌遗传及基因工程带来巨大的影响。究竟应当如何正确看待质粒,质粒是细茵细胞的一种结构呢?还是如冯忠娜同志所认为的其本身就是一种分子生物?当然,后者的观点在国外也曾有人提出过,但并未受到重视。现将冯忠娜同志提出的看法及分析刊出,希望广大读者和专家各抒己见,不吝赐教。这将有助于弄清质拉的真实面貌,对推进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将产生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河南长葛石固早期新石器时代人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固新石器时代遗址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含有前仰韶文化期和仰韶文化期人类骨骼并存的地点,为研究这两期人类的体质类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头骨的观察项目和测量项目的分析表明,石固新石器时代人类在许多特征上具有明显的蒙古人种特点,其中一小部分特点使得石固新石器时代人类与南亚人种相接近。  相似文献   

8.
木乃伊揭谜     
对于研究古代人类文化的学者来说,南美洲是一片充满了谜的大陆。仅在当地古代医学方面,就有许多悬而未决的“千古之谜。”例如,肺结核是目前南美洲流行的疾病。这种病究竟起源于何时?不少学者长期来确信,它是由欧洲移民带入南美的。事实如何呢? 又如,南美洲土著居民中O型血型较多。人种学家认为,在欧洲移民进入南美之前,当地印第安人的血型是清一色的O型。是否确是如此呢? 在南美一些文明古国残存的宗教典籍中,曾记载当地居民在几千年前就能进行十分精巧的外科手  相似文献   

9.
《化石》1981,(3)
期望《化石》更上一层楼迄今,我还在懊悔在一次外出时将贵刊寄来的“1977—1980年优秀作品评选表”不慎遗失。遗憾之中尚有庆,总算全国更多的读者代我说出了心里话。看!曾在我系广为传阅的《伟大的民族学先驱——摩尔根》一文赫赫名列冠首,《“野人”之谜向科学挑战》也被入选为二等奖。此外,还有《原始社会人口控制之谜》、《漫谈对偶婚》等许多优秀文章光荣入选。  相似文献   

10.
史前璧画之谜常敏毅1905年,欧洲的考古学者聚集在西班牙,隆重地悼念着曾被指控为“千古骗子”的M·德桑图奥拉律师。自从律师和他的小女儿在1879年偶然在阿尔塔密拉山丘的地下洞窟中,发现了原始人类绘制的彩色壁画后,当时的新闻界、艺术界和考古界就开始了对...  相似文献   

11.
《生物学通报》2014,(6):14-14
<正>同济大学医学院陆琰君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胰腺腺鳞癌中普遍存在的UPF1基因突变,从而为全面揭开胰腺腺鳞癌形成、发展之谜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胰腺癌素有"癌中之王"之称,是一种发生隐蔽、多发且恶性程度高的肿瘤。然而,关于腺鳞癌是如何发生、  相似文献   

12.
《化石》杂志于1978年及1983年曾先后发表“千年古莲”的文章,然而,古莲子为什么能长寿?这还是个谜。本文就此问题,作一补遗。一.有关古莲子的史料多年来,我国、苏联、日本和美国的科学家,不断地在报刊上介绍了我国出土的古莲子。这一珍贵的莲子,是在辽宁省新金县普兰店东五里处的泥炭土地层中发现的。至今被誉称为古莲子的故乡——莲花泡。实际上,关于古莲子,在我国一些出土文物和史料中早有论及。  相似文献   

13.
寿命与遗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瑞娟 《生物学杂志》2000,17(2):45-45,40
人为什么会衰老 ?机体衰老时为什么容易生病呢 ?科学家们在探索衰老之谜时发现 ,寿命与许多因素有关 ,包括内在的遗传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 ,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与遗传因素有关。1 细胞的寿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因此 ,在寿命问题的研究上也必须从细胞的寿命着手。实验证实 ,各种细胞如果能保持它的正常分裂能力 ,那么这类细胞就不会衰老 ,例如单细胞生物变形虫、革履虫和单细胞藻类就是如此 ;而分化很高的神经细胞 ,一般说它的分化能力已丧失 ,所以最后必然要死亡。由此可见 ,细胞的分裂和保持分裂能力 ,与寿命和衰老很有关系。根…  相似文献   

14.
《化石》2013,(1):4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课题组彭菲博士等报道了中国西北地区水洞沟遗址旧石器时代晚期地层(约距今3万年)中发现的一件带有刻划痕迹的石制品.该石制品出土于水洞沟遗址第一地点1980年发掘的下文化层,这是我国旧石器时代遗址中首次发现带有刻划痕迹的非有机质遗物.2012年9月17日,《科学通报》第57卷26期以封面文章形式刊登了该项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虎年谈虎     
赵岳 《化石》2010,(1):75-80
老虎(panthera tigris Linnaeus 1758)是我们熟悉的动物,自古就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像十二生肖里就有老虎;而在二十八星宿中,白虎还是西方七宿的总称。老虎是勇猛的化身,  相似文献   

16.
面对纷繁复杂的自然界,人们还有无数不理解、不懂得的东西,我们可以把它们称为自然之谜。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人类在对这些自然界谜团的探索中,不断地开拓科学之路;而这些自然之谜又使无数的揭谜志士做出了惊人的科学发现。这样的例子,在科学史上是数不胜数的。湖北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自然之谜》丛刊,就是要推动人们对自然之谜的讨论、探索和研究。《自然之谜》已出两期,内容十分丰富,既有科学探讨、事实考察和新闻报道,也有不同观点的争鸣。该书图文并茂、雅俗共赏,有丰富的知识性,又有浓郁的趣味性。《自然之谜》将本着说谜而不偏一家之言、搜奇而不失科学之真的方针,每年出版四册。读者可去新华书店预订,  相似文献   

17.
河南卢氏上始新统卢氏组下部含脊椎动物化石层中,曾发现过好几种在第三纪早期哺乳类进化上很有意义的化石,例如:古齿兽科的副等尖齿兽(Paratriisodon),古剑齿虎(Eusmilus),始犬(Miacis),双锥兽(Dichobune)等。最近,在同一批材料中,又发现了一种新的跗猴类的灵长类化石,虽然只有一个不太完整的标本,但因我国已知的古老灵长类化石的材料很少,所以还是一个较有意义的发现。  相似文献   

18.
1982年4月,陕西考古研究所汉水考古队在西乡县何家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了一个小型的骨雕人头象,这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一个。陕南的四月,巍巍秦岭披上了绿装,汉水上游的牧马河象一条蓝色的彩带流经西乡县全境,在县城附近形成山间盆地。相传汉高祖刘邦屯守汉中时曾在此牧马,故得此名。远在六、七千年前这里就有古人类劳动生息,留下了一处处原始社会的村落遗址,何家湾遗址就是其中保存较好的一处。当清理这里的第四文化层(属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堆积时,民工在底部发现了一个小泥球样的东西。主持发掘的小乔是个细心的女同志,她捡起一看觉得是个骨质的东西,于是赶快抹去上面的泥土,这才看出上面还  相似文献   

19.
张庆麟 《化石》2005,(1):21-22
生命是怎样起源的,这是自古以来最受人们关注的自然之谜。尽管自然科学发展至今,人们已有了许多激动人心的发现,已渐渐撩开了笼罩在生命起源之谜周围的层层迷雾,愈来愈接近问题的核心。但遗憾的是,直到今日我们还未能最终使这一疑谜真相大白,而且还存在着两个相互对立的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生命是地球本身演化的产物;是早期的地球物质,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下由非生命物质经化学进化、  相似文献   

20.
前文曾报导自绿豆中抽提出两种结晶胰蛋白酶抑制剂A和B。但在制备过程中有时观察到A、B组份的比例有所改变,若A增多则B减少,反之亦然;若在热TCA中处理过份激烈,A有时又可一分为二。这是由于组織中确有两种或更多的组份存在,还是由于在制备过程中条件比较激烈,人为地由同一组份派生而来?为求确定此问题,我们在抽提过程中逐步观察了组份A和B间的关系,发现A确是由B派生而来。A和B的氨基酸组成和N末端完全相同,仅在酰胺含量上有所差别。我们还分析比较了抑制剂化学结构上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