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作者在本文中讨论了檬果樟属(Caryodaphnopsis Airy Shaw)的分类和分布。该属约14种,其中7种见于热带亚洲,7种见于热带美洲,其分布属于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分布区式样。这一分布区式样的属在我国共有33个,隶属于27科。作者对这一分布区式样的属进行分析,论述这一布区式样的特征,推测它们大多可能在中生代起源于古南大陆并且主要是第三纪古热带区系成分.  相似文献   

2.
朱华 《云南植物研究》2008,30(3):308-314
茜草科粗叶木属植物是亚洲热带原始林下优势地位明显的一类灌木植物.依据标本资料和分类学修订,研究了东亚产粗叶木属植物33个种的地理分布式样,并将其划分为热带亚洲、东亚和中国特有3个分布区类型,其中热带亚洲分布型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印度(喜马拉雅)至马来西亚分布、印度(喜马拉雅)至中国南部和大陆东南亚分布及中国南部至大陆东南亚分布3个亚型.中国粗叶木属植物中热带亚洲分布型占总种数的72.7%,显示了中国热带地区植物区系的热带亚洲亲缘.一些粗叶木属植物种类的分布式样暗示了中国-日本、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区系的分区及物种形成,喜马拉雅(横断山)-台湾山地植物区系的联系及台湾-琉球-日本物种迁移通道.海南、台湾植物区系缺少特有种反映了它们的植物区系大陆性很强. 粗叶木属植物种类的分布式样对中国热带植物种分布区类型的划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楝科(Meliaceae)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楝科为泛热带分布科,全世界有51属,约550—600种,分布于旧世界热带地区有46属,热带美洲有8属.热带亚洲和热带非洲为楝科两大现代分布中心.中国楝科共15属,61种,占世界属总数的29%,种总数的10%。中国楝科的分布是在全球楝科分布区的边缘,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部及南部诸省,种类由西南向东南递减。中国楝科属的分布区类型可归为5类:1.热带亚洲、非洲和中南美洲间断分布(1属);2.旧世界热带分布(3属);3,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2属);4.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1属);5.热带亚洲分布(8属)。中国楝科种的分布区类型仅有2类:1.热带亚洲分布(31种);2.中国特有分布(30种)。楝科植物的起源推断在早白垩纪。中国楝科植物由印度—马来西亚成分及特有成分组成。热带亚洲的楝科植物主要是通过中南半岛和中国云南。广西和海南等地发生联系,而菲律宾和台湾之间可有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天南星科的生态地理和起源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本文将天南星科105个属的分布区归纳为12个分布类型和29个亚型,对每一类型的属进行生态地理分析。本科计有88个热带属,占全科的83.8%,是一个热带科。全科有两大分化中心:热带亚洲为属的多样化中心,热带美洲是种的分化中心。根据天南星科各属的生态地理研究,结合到科的系统发育程序,作者得出结论说:天南星科的原始类群在晚白垩纪时起源于亚洲大陆南缘,即欧亚古陆的亚洲南缘地带的水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天南星科105个属的分布区归纳为12个分布类型和29个亚型,对每一类型的属进行生态地理分析。本科计有88个热带属,占全科的83.8%,是一个热带科。全科有两大分化中心:热带亚洲为属的多样化中心,热带美洲是种的分化中心。根据天南星科各属的生态地理研究,结合到科的系统发育程序,作者得出结论说:天南星科的原始类群在晚白垩纪时起源于亚洲大陆南缘,即欧亚古陆的亚洲南缘地带的水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滇东南热带雨林种子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李耀利  朱华  王洪 《广西植物》2002,22(4):320-326
通过对滇东南地区热带雨林植被的初步调查 ,统计滇东南热带雨林种子植物区系有种子植物 119科 ,378属 ,6 73种 (包括变种和亚种 )。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组成是主产热带和亚热带的科占 82 .35% ;热带分布属占非世界属数的 93.87% ;典型热带分布种占总种数的 75.93%。热带分布属中以亚洲热带分布属最多 ,占非世界属数的 4 0 .2 7% ;典型热带分布种中以热带亚洲分布及其变型越南 (印度支那 )至云南 (华南 )分布占比例最高 ,分别为 71.4 7%和 16 .34 %。分布区类型分析表明滇东南热带雨林种子植物区系具有热带亚洲区系的特点 ,属于古热带植物区中的马来亚森林植物亚区之中的北部湾区系。进一步分析表明此区系具热带北缘的性质。分布区类型的组成也表明此区系古特有种丰富。  相似文献   

7.
金缕梅科:地理分布、化石历史和起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本文利用系统发育与地理分布相结合的方法,探讨金缕梅科各属植物的系统位置和分布式样,并结合化石、古地理及古气候等证据,讨论该科的分布中心,可能的起源时间和地点以及现代分布式样形成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全世界金缕梅科植物共30属144种,间断分布于亚洲西部、东部、东南部,非洲东部、南部,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东北部以及中美洲和北美洲的东南部,欧洲和南美洲尚无现代类群分布的记载。它基本上是一个热带和亚热带山地分布的科。通过对该科30个属的系统位置及其分布式样的分析,将金缕梅科属的分布归纳为:A.热带分布类型(18属),包括(1)热带亚洲分布(11属),(2)热带中美洲分布(2属),(3)热带非洲分布(2属),(4)热带大洋洲分布(3属),B.温带分布类型(12属),包括(5)东亚分布(7属),(6)西亚分布(2属),(7)西亚-东亚-北美间断分布(1属),(8)东亚-北美间断分布(1属),(9)北美分布(1属)。东亚区南部到印度支那区北部(即中国长江以南至中南半岛北部地区)是它的现代分布区中心;根据化石证据、原始类型分布和外类群分布分析,提出该科植物起源于劳亚古陆,并曾经有一个很长的白垩纪历史,至少在早白垩纪金缕梅科植物的先驱就已经出现。最后,从地质和气候的变迁等方面探讨了金缕梅科现代分布区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西双版纳勐宋热带山地雨林种子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双版纳勐宋的热带山地雨林是一种东南亚热带山地雨林的北缘类型,它在植物区系组成上和群落学特征上是介于热带雨林和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间的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该区系有种子植物116科327属623种.科、属、种的分布区类型分析表明:科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和亚热带分布最多(32.8%),其次是热带到温带分布(23.3%)和典型热带分布(18.1%);属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亚洲分布最多(28.4%),其次是泛热带分布(26.8%),热带分布多于温带分布(258:55);种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亚洲分布最多(65.0%),其次是中国特有分布(26.5%),热带分布远多于温带分布(431:18).区系的热带性质显著,具有明显的印度-马来西亚植物区系特点,属于热带亚洲区系的一部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西双版纳地区是许多典型热带植物的分布北界,同时又是几种热带成分的交汇地带.  相似文献   

9.
对陕西境内木本种子植物区系属一级的热带地理成分进行了研究,全省木本种子植物区系中的热带地理成分共包括泛热带成分、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成分、旧世界热带成分、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成分、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成分及热带亚洲成分6种类型,共95属,归属于53科。在各种热带地理成分中,陕西木本植物区系与泛热带成分联系最为密切,各类热带地理成分主要分布于陕西秦岭以南地区。从科、属、种的分布区格局以及木本热带区系成分的群落学作用等方面分析,陕西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同时,区系也呈现一定的热带—温带过渡性特点。  相似文献   

10.
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为一泛热带分布的科。据我们研究统计全世界龙脑香科植物约有3个亚科,16属529种,间断分布于热带亚洲、非洲和美洲(图1)。其中92%的种类分布于热带亚洲,为热带亚洲植物区系中的一个优势种;8%的种类散布于热带非洲和热带美洲。龙脑香科是植物学家和热带林业工作者研究较为深入的类群。自林奈(Carolus Linna-eus)1737年建立瓦特香属(Vateria)到布卢姆(  相似文献   

11.
广东裸子植物区系的特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云龙  廖文波   《广西植物》1995,15(4):319-322+223+324
广东省裸子植物共有8科18属34种,分别占中国同类的80.0%,52.9%和17.6%。其中泛热带分布2属,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1属,热带亚洲1属,北温带5属,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1属,东亚分布3属,中国特有分布5属,即热带成分共仅4属占22.2%,而亚热带至温带成分14属占77.8%为绝对优势。分析表明:广东裸子植物区系体现了东亚裸子植物区系的特点,其原始中心和现代分布中心都在中国亚热带。同时论文还将广东裸子植物种的分布区类型划分为20个亚型。  相似文献   

12.
安息香科的系统位置及地理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息香科为柿目的一成员,包括11个属,为一自然的分类群.它与山茶科很接近,并可能是从它的祖先类群演化而来的.本文分析其形态特征的演化趋势,认为子房上位,花冠裂片覆瓦状排列,雄蕊为花冠裂片两倍,花序圆锥花序为原始性状,而子房下位.花冠裂片镊合状排列,雄蕊与花冠裂片的同数,花序少花或单花为进化性状.安息香属为本科最大的属,形态变异多样化,既具有最原始性状,为本科原始类群代表,同时又有较多进化性状.其他各属可能是以它作为基干演化而来.从分析各属的分布区类型,本科有7属分布于热带地区,但仅有3属真正分布于热带,其余4属分布于亚热带或其边缘地区.因此,安息香科基本上是一个热带科,但不典型,它可能是从古热带山区的亚热带地区演化而来的.根据全科的属和种的统计,有11属,150余种,间断分布于欧亚和美洲两大陆块上,亚洲有10属,57种,主要分布于东亚,在这一地区,以我国秦岭和长江以南至南岭以北及华西南种类最丰富,包括有最原始类群和系统演化各阶段类群;热带南美洲有2属83种,这一带种类虽丰富,但仅2属及缺乏原始类群.因此,我们称东亚为安息香科的分布和分化中心,而热带南美洲为第二分布中心.根据化石记载结合本科现代分布格局,我们  相似文献   

13.
姜科植物地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讨论了姜科的分类系统、起源、进化和地理分布.姜科为一还热带分布科,按Burtt[8]的系统分2亚科4族.全世界有52属,约1377种,其中姜亚科含48属,1268种.主要分布于热带亚洲.其现代分布中心在印度-马来西亚。闭鞘姜亚科含4属,109种,主要分布于热带美洲及非洲。本文在化石资料及现代分布资料的基础上,讨论了姜科的早期分化时间、地点及现代分布格局形成。化石记录表明.欧洲、北美及印度的白垩纪、早第三纪均发现过姜科的化石,据此姜科植物的起源时间应不晚于早白垩纪。姜亚科的早期分化中心推论在劳亚古陆的南部.欧洲和北美没有现代姜科的分布是因为第三纪冰期的影响.而亚洲热带地区现代姜科植物繁盛是因为气候适宜.且相对稳定所致.南美的姜亚科种类应是由非洲传人.而大洋洲的姜亚科种类则是由马来西亚传入.闭鞘姜亚科的早期分化中心推论在西冈瓦纳古陆.亚洲及大洋洲的闭鞘姜亚科的种类应是随印度板块飘向亚洲时传入。中国姜科植物有22属.209种(占全世界属的42%.种的15%).主要分布于马来西亚亚区(占全国属的90%).其次为中国喜马拉雅亚区(占全国属的68%)。最少为中国-日本亚区(占全国属的45%)。统计数字表明.马来西亚  相似文献   

14.
云南樟科植物区系地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捷 《云南植物研究》1992,14(4):353-361
  相似文献   

15.
棕榈科植物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棕榈科是一个泛热带分布的科,共有198属,约2670种,下分6亚科,14族。贝叶棕族是最原始的族,低地榈族则最进化。本科植物在世界上的分布可划分为13个区,其中以印度-马来西区和新热带区的属、种最多。中国只有16属和85种,没有特有属。这些种大部分属热带亚洲分布,与热带亚洲植物区系关系非常密切。关于棕榈科起源地问题,有西冈瓦纳起源和劳亚起源之说。根据化石记录和形态特征的分析,棕榈科很可能于早白垩纪  相似文献   

16.
秦岭种子植物区系中的热带地理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对秦岭种子植物区系中的热带地理成分进行了研究,本区的热带地理成分共包括泛热带成分,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成分,旧世界热带成分,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成分,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成分及热带亚洲成份等6种类型,共283属,648种,属数和种数分别占秦岭种子植物总属数及总种数的30.27%,18.80%,它们是秦岭植物区系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各类地理成分中,秦岭植物区系与泛热带成分联系最为密切,从热带地理成分的类型,分布以及在秦岭植被组成中的作用来分析,本区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热带区系成分仅处于从属地位,多分布于低海拔地段或秦岭南坡,但本区植物区系的起源则带有强烈的热带渊源,而各类热带成分内部均有一定数量的属或分布至亚热带,或分布到北温带,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秦植物区系的过渡性特点。  相似文献   

17.
粤北大东山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东山位于广东北部,地理位置约为24°50′~25°00′N,112°37′~112°47′E。大东山有种子植物161科,560属,1124种。其中裸子植物6科,10属,14种;被子植物155科,550属,1110种。大东山区系的表征科是蔷薇科、樟科、茶科、壳斗科、山矾科、冬青科、木兰科、安息香科和金缕梅科。属的地理成分组成为热带分布属占54.34%,温带分布属占45.66%。本区系与江西九连山及福建武夷山区系有密切的联系,与黑石顶、大瑶山和花坪区系的联系也较紧密。大东山区系属华南地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番荔枝科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番荔枝科的地理分布陈伟球(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510650)关键词番荔枝科;地理分布THEGEOGRAPHICALDISTRIBUTIONOFTHEANNONACEAE¥ChenWeichiu(SouthChinaInstituteofB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