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香港桃金娘灌木群落植物生物量 和净第一性生产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香港桃金娘灌木林植物生物量和净第一性生产量。结果表明(1)桃金娘茎的直径与高度与各组分的生物量有明显的相关关系。(2)桃金娘叶子占地上部活植物生物量的20.2%,花和果如果以它的峰值计算,其占地上部活植物生物量的9.6%,茎和枝占70.4%。(3)地上部和地下部活植物生物量分别为1553g*m  相似文献   

2.
香港桃金娘灌木群落植物生物量和净第一性生产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香港桃金娘灌木林植物生物量和净第一性生产量。结果表明:(1)桃金娘茎的直径与高度与各组分的生物量有明显的相关关系。(2)桃金娘叶子占地上部活植物生物量的20.2%,花和果如果以它的峰值计算,其占地上部活植物生物量的9.6%,茎和枝占70.4%。(3)地上部和地下部活植物生物量分别为1553gm-2和1408gm-2,其中桃金娘分别占85%和82%。(4)桃金娘叶子生物量在研究期间的波动较大,但没有以年为周期的季节变化。花和果的变化则较有规律,花蕾通常于3或4月开始形成,到7月底达到峰值,然后开始下降。(5)桃金娘的净生产量为820gm-2a-1,其中,花和果占15.2%,茎和枝占18.8%,根和叶分别占21.3%和43.7%。灌木林的净第一性生产量为1010gm-2a-1。(6)由于未考虑草食和根系的枯死损失,本研究所得的净第一性生产量(尤其是根的生产量)可能偏低。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物量增量及其分配规律,净第一性生产量及其分配规律,生物量增量为10.680hm^-2.a^-1,其中干6.127(57./37%),枝2.195(20.55%),叶0.514(4.81%),根1.844(17.27%),乔木层8.8786(82.27%),灌木层1.679(15.72%),草本层0.215(2.01%),生物量增量的垂直分布以20-25米的林冠层比较最高,其次是10-15米的乔木层第二亚层。生物量增量的径级分布近于正态分布。净第一性生产量为29.612t.hm^-2.a^-1,其中干8.181(27.63%),枝3.403(11.49%),叶4.281(14.46%),根13.165(44.46%),花果0.582(1.97%),细根(D≤3mm),生产量占根系生产量的81%;根系生产量约占净第一性生产量的45%,传统假定的根系生产量占森林生产量的15-25%,可能是太低的估计,森林的生产效率为1.897t.t^-1叶或1.733tt.hm^-2叶各器官的生产效率有如下顺序,细根>叶>根(包括细根)>枝>干,EVI法用于该森林树干生物量增量的估计,得到较低的值(约低27%)。  相似文献   

4.
华南南亚热带植被第一性生产量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东生 《生态科学》2000,19(4):11-15
讨论植被类型、降雨、湿度、土壤条件对华南南亚热带植被第一性生产量的影响。比较各种预测第一性生产量的气候模型,为更好地预测和提高华南南亚热带植被第一性生产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径级标准木和维量分析方法研究了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林4块不同年龄林分的净初级生产量,结果表明:林分净初级生产量随林龄而增长,5年生林分为1 154.3 g·m-2·a-1,其分配为:净生长量占93.82%,花果量占1.20%,叶被采食量4.97%;10年生林分为1 348.5 g·m-2·a-1,净生长  相似文献   

6.
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研究回顾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高飞  任海  李岩  柳江 《生态科学》2003,22(4):360-365
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反映了植物每年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碳总量,目前NPP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回顾国内外植被NPP研究的历史,对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在NPP研究中的应用做了分析,并对近期陆地植被NPP研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   总被引:351,自引:21,他引:351  
利用森林蓄积量推算森林生物量和净生产量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生产力。结果表明,我国森林生物生产力的地理分布规律与世界总趋势一致,但量上有差异,具体表现在:我国森林生物量的平均值小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净生产量却显得较高;我国森林的总生物量是9102.87×106t,其中,林分为8592.13×106t,经济林325.72×106t;竹林185.02×106t,疏林、灌木林790.54×106t;森林和疏林(含灌木林)的总生产力分别是1177.31×106t/a和458.16×106t/a。研究结果还显示,用材积推算的生物量(材积源生物量)比用平均生物量计算的结果更符合实际。分析中国森林在中国及全球陆地碳库中的作用发现,与其他区域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较,中国森林在中国陆地植被中所起的主导作用较弱,它的生物量不足全球森林总生物量的1%,然而,它在保护中国土壤碳库功能方面起着其他植被类型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陆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回顾了当前国内外陆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 的研究现状,分析了3 种生产力模型( 气候相关模型、过程模型和光能利用率模型) 在应用于全球和区域生产力研究时的长处及不足:气候相关模型在气候变化研究中应用比较多,但计算的只是潜在NPP;过程模型着重于植物生长的生理生态过程,但过于复杂,模型中的参数不易获得;光能利用率模型因为可直接利用遥感数据成为NPP模型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对国内NPP的研究及遥感手段在NPP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西双版纳热带人工雨林生物量及净第一性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44,自引:5,他引:44  
通过标准木法和收获法研究分析了西双版纳热带人工模拟雨林的生物量及净第一性生产力。结果表明,林分总生物量约为390.4t·hm-2,其中乔木层生物量达362.5t·hm-2,占总生物量的92.8%,灌木层生物量为19.3t·hm-2,占4.9%,层间植物9包括附生植物)的生物量为3.6t·hm-2,草本层生物量为5.0t·hm-2,分别占1.3%和0.9%。林分净第一性生产力为2227.3g.m-2.年-1,其中乔木层的净生产力为1553.5g·m-2.年-1,占整个林分净生产力的69.7%,灌木层、草本层及层间植物分别仅占26.9%、2.4%和1.0%,其器官分配比例以茎最高,0达42.0%;其次为叶,占30.2%;枝占13.5%。叶面积指数为7.061。同时建立了林分优势种及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的优化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0.
遥感在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3,自引:7,他引:33  
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 (简称NPP)是指绿色植物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所累计的有机物数量 ,是由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质总量中扣除自养呼吸后的剩余部分。它直接反映了植物群落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生产能力。据研究 ,在假使生态系统的呼吸作用保持恒定的条件下 ,植被NPP每增长 2 %就会净吸收 1Gt(10 15t)的C(碳物质 ) [3 8] 。所以 ,近几年来各国学者对NPP的研究倍受重视 ,尤其在国际生物学计划 (IBP)期间进行了大量的植物NPP的测定 ,并以测定资料为基础联系环境因子建立模型对植被NPP的区域分布进行评估 ,极大地促进了…  相似文献   

11.
云南松林的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本文研究了云南省易门县海拔1600—1700m的云南松中幼龄林分的生物量。云南松林的生物量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4年生林分的总生物量为9.985吨/公顷,11年生林分为27.874吨/公顷,23年生林分为69.852吨/公顷。乔木层的器官生物量分配比例随林龄而变化。针叶和树皮的分配比例随林龄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干材和根的比例则不断上升,其中以干材增加最快;树枝的分配比例以11年生林分最大,23年生林分次之,4年生林分最小。  相似文献   

12.
云南松地理种源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Fr.)全分布区内.按不同经纬度、海拔采集种源.共收到64个种源进行栽培试验。6年的试验材料证明,各种源间生长差异极为显著.筛选出了苗高为对照118.1—134.6%的9个优良种源。对云南松形态特征的地理变异规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云南松种源选择和早期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用成年云南山楂(Crataegus scabrifolia(Franch)Rehd.树的无菌增殖芽苗作为生根试验材料。结果表明:接种在含生长素(IBA、NAA)0.01-1.0mg/1的MS/2培养基中,芽苗的平均生根率为50.4%;在高浓度(150-250mg/1)生长素溶液中浸泡芽苗基部30分钟,然后接种到无生长素的MS/2培养基中,其生根率为60.1%;用高浓度生长素液蘸芽苗基部的生根率为83.5%;芽苗在含IBA1-5mg/1的培养基中培养2-4天,然后转入MS/2培养基中诱导生根,生根率可达92%以上,根伸长正常。黑暗条件明显抑制生根,每日16小时至24小时光照对芽苗生根有益。  相似文献   

14.
对来自27个不同种源的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进行苗期试验,测定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并对其21个月生的苗高和地径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云南松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其苗高和地径差异极为显著,初步选出其苗高超过对照(安宁种源)175.3—205.3%的10个种源,可供造林试验用种。本试验还对云南松形态特征的地理变异规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云南松外生菌根真菌分离培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就滇中一带云南松林进行了多次调查,共采集、鉴定标本130余号;从中选取13科, 19属, 33种真菌进行了菌种分离、培养的研究。选用并修改4种培养基进行了外生菌根真菌分离、培养的比较,结果共有11科, 17属, 25种真菌分离获得成功,成功率高达75.8%, 4种培养基的分离成功率依次为36.4%、63.6%、33.3%和57.6%。其中,修改PDA培养基和松针、玉米培养基较适宜于云南松外生菌根真菌的分离、纯化和培养。  相似文献   

16.
云南松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小孢子发生发育过程中,花粉母细胞、四分孢子及花粉粒均见有粘连现象。花粉气囊的形态、大小变化复杂多样。除一般具两个正常气囊的花粉粒外,还观察到气囊不发育、具一个气囊、二个异形气囊、三个气囊和四个气囊的花粉粒。成熟花粉壁从外至内可分为外壁外层、外壁内层、内壁外层和内壁内层,它们的构成成分及形态均有明显差别。贮存后花粉的内壁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根据子囊果的形态及其在基质中的位置和松针上线纹的特征,鉴定出四川二郎山云南松针上散斑壳属的一个新种,即四川散斑壳(Lophodermium sichuanense D.X.Qiu et Liu)。文中对该新种的形态特征作了汉文和拉丁文描述。  相似文献   

18.
滇中常绿阔叶林及云南松林水文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滇中地区山地常绿阔叶林及云南松林的林冠截留量,冠流和茎流量,地表水土流失量,林地枯枝落叶层持水量,土壤含水量以及雨水、冠流、茎流和地表迳流中营养元素(N、P、K、Ca和Mg)的含量,并分析比较了针、阔两类森林调节和涵养水分的作用和降水中林冠养分的淋溶、迁移特点,对了解滇中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生产力的研究,对本区森林资源的保护,林业的合理经营,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滇中常绿阔叶林及云南松林枯落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文耀  荆贵芬  郑征   《广西植物》1989,9(4):347-355
本文以滇中高原为背景。研究了通海秀山常绿阔叶林及云南松林的凋落物的数量、组成、季节变化规律、营养元素(N、P、K、Ca、Mg、Cu、Mn、Fe)含量、以及林地枯枝落叶层的现量,研究结果表明滇中地区森林的年凋落量是较大的,营养元素含量及贮量也是丰富的。两类森存林的凋落规律相似,常绿阔叶林的凋落量、营养元素含量及其贮量都大于云南松林,但两类森林的枯枝落叶现存量则相接近,说明常绿阔叶林的物质循环周期较云南松林短。文章提出为了提高森林土壤肥力、加快生物循环过程,增加生物产量,要注意保存林地内还原于土壤中的所有凋落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