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快中子辐射用于抗生素产生菌的诱变育种已有报道。我们在北京辐射中心的协作下,从1976年开始,用400千电子伏高压倍加器产生的14MEV快中子,处理卡那霉素产生菌,获得一些高产菌株。本文报道这方面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红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最早生产的一种。我们采用快中子、CO_2激光诱变,得到了13-123、9-203二株菌,并通过研究发现,它们对前体和无机磷等有特殊要求,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从土壤中筛选产脂肪酶的菌株,利用紫外线、快中子、快中子和磁场复合、γ射线、γ射线和磁场复合诱变,以酶活为筛子进行诱变育种。结果,出发菌酶活较低的一株得到了一株酶活为396.22U/mL的诱变株,此酶活比出发菌株高92倍,并发现此菌对紫外线和快中子比较敏感;而出发菌酶活较高的一株得到了酶活为424.60U/mL发酵液的诱变株,此酶活为出发菌株3.0倍。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快中子、γ射线及磁场复合处理在产脂肪酸菌种诱变中的作用,并认为,在产脂肪酸菌株的诱变中快中子诱变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4.
用快中子法选育细菌脂肪酶高产菌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从土壤中筛选产脂肪酶的菌株,利用紫外线,快中子,快中子和磁场复合,γ射线,γ射线和磁场复合诱变,以酶活为筛子进行诱变育种,结果,出发菌酶活较低的一株得到了一株酶活为396.22U/mL的诱变株,此酶活比出发菌株高92倍,并发现比菌对紫外线和快中子比较敏感,而出发菌酶活较高的一株得到了酶活为424.60U/mL发酵液的诱变株,此酶活为出发菌株3.0倍,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快中子,γ射线及磁场复合处理在产脂肪酶菌种诱变中的作用,并认为,在产脂肪酶菌株的诱变中快中子诱变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5.
以快中子、磁场、电场、紫外线、氯化锂和庆大浓缩液等诱变因子,对庆大霉素产生菌进行诱变育种。初步结果表明快中子、紫外线、氯化锂和庆大浓缩液对该菌的复合诱变处理是较为有效的,可选育出新的菌株,其生产能力是出发菌株效价的223.2%。  相似文献   

6.
土霉素菌渣源酵母菌的筛选及其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随着制药行业的蓬勃发展,中国每年产生大量的抗生素菌渣,已造成了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由于抗生素菌渣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利用其蛋白质等进行二次生产或将成为解决抗生素菌渣处理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目的】从土霉素菌渣中筛选出天然酵母菌菌株,并利用土霉素菌渣作为酵母菌生长的主要培养基成分,通过其培养条件的优化,实现土霉素菌渣的资源化利用。【方法】以土霉素菌渣为样品,运用稀释涂布法进行酵母菌的筛选,通过其形态学观察和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通过单因素试验与Box-Behnken Design试验结合,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筛选菌株在以土霉素菌渣为主要成分培养基中的最佳生长条件。【结果】筛选的土霉素菌渣源酵母菌为一株希腊接合囊酵母菌(Zygoascus hellenicus)Y1,其最佳培养条件为:土霉素菌渣添加量为5%,葡萄糖添加量为0.5%,接菌量为2%,在pH 5.0、32℃、160r/min条件下培养24h。【结论】筛选到一株希腊接合囊酵母菌Y1,该菌能够很好地利用土霉素菌渣进行生长,实现了土霉素菌渣的资源化利用,大大减少了菌渣的...  相似文献   

7.
在微生物工业生产中,经常会出现噬菌体的危害。在抗菌素生产方面,自1947年首先报道链霉素发酵受噬菌休侵染以后,又发现其它抗菌素如金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土霉素、万古霉素的发酵也遭受到噬菌体的侵袭。  相似文献   

8.
自1945年Myers和Hanson用回旋加速器产生的中子处理青霉素产生菌以来,快中子辐射已成为微生物诱变处理的一种手段。本文着重介绍快中子辐射在抗生素产生菌育种上的一些应用及其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土霉素自五十年代生产以来,生产量已大幅度提高。目前国内各厂生产菌种采用龟裂链丝菌,其碳源以玉米淀粉为主,辅以糊精或饴糖等,耗粮甚多。  相似文献   

10.
吴振倡 《遗传》1981,3(4):9-10
在快中子及其与氯化埋复合处理龟裂链霉 菌(Streptomyces rimosus)的工作中[1],选得高 产量快中子诱变株 S. rimosus 1626。为了进一 步提高快中子诱变株的抗菌素产量,比较了5- 氟尿pile- rof与氯化铿[z1对高产量快中子诱变株 S. rimosus 1626的诱变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土霉素的影响因素及酶活分析。方法:文章使用的方法有制备实验菌种和孢子悬浮液、测定校准曲线及样品与测定酶活性等。结果: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真菌降解抗生素和吸附重金属特性减少然后,产生了酶的次生阶段,不利于营养的获得,分泌了锰过氧化物酶,酶活不断增加,达到了最大值。活跃期过后,酶活逐渐降低,在培养后期,产生的代谢物越来越多,堆集了大量的有毒代谢物,降低了锰过氧化物酶活性。讨论:当土壤浓度维持在200mg/L时,采用固化或者是非固化的方式后,黄孢原毛平革菌对土壤的降解度分别为92.44%与67.63%。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两种方式处理,但菌产锰过氧化物酶酶培养96h之后,土霉素达到了最大浓度,为70 mg/L,相应为527.40 U/L与73.90 U/L;使用两种处理方式,菌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都要先培养96h之后,土霉素浓度变成了70 mg/L,这个时候是最大值,相应为0.384 U/L与O.204 U/L,因此,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土霉素时,起到关键作用的是锰过氧化物酶。文章可行性研究了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土霉素。实验相应地考察了p H值、土霉素初始浓度是如何影响影响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土霉素。实验结果显示,相应地增加土霉素的浓度,能提升酶活,当超过一定限度时,酶的活性会随着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
小麦土霉素抗性内生细菌分离、鉴定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通过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小麦根际土壤、根、茎、叶各部位的土霉素抗性内生菌数量、种类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小麦内生菌数目在1×104cfu g-1~1.95×106 cfu g-1 之间,土霉素抗性内生菌数目介于6.9×103cfu g-1和5.67×105 cfu g-1,从中分离出22株土霉素抗性内生菌,包括15株G+和7株G-,经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它们与Bacillaceae,Alphaproteobacteria 和Gammaproteobacteria 三大类微生物聚在一起,其中Bacillaceae类细菌最多,占59.1%.土霉素抗性的Bacillus licheniformis在小麦根际土壤、根、茎等器官中都分离得到表明该抗性菌种在小麦内生系统中具有较高的传播性;具有土霉素抗性的人类机会致病菌Bacillus cereus和Stenotrophomonas属的细菌在小麦的根际土壤、根以及叶子中也均分离到,但是在小麦种子中没有分离到任何土霉素抗性的内生菌.  相似文献   

13.
内共生菌能够为寄主提供营养物质,同时在宿主昆虫的生长及生殖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大青叶蝉Cicadella viridis与其他昆虫一样具有内共生菌。本文设计了大青叶蝉内共生菌Sulcia muelleri和Sodalis sp.的特异性引物,检测其在大青叶蝉中的感染率;同时分别用利福平、盐酸土霉素和青霉素G钾盐3种抗生素处理大青叶蝉,用TaqMan探针法绝对定量PCR检测不同处理时间下大青叶蝉内共生菌的拷贝数。结果表明:大青叶蝉内共生菌Sulcia muelleri和Sodalis sp.的带菌率均为100%;利福平、盐酸土霉素和青霉素G钾盐均可使内共生菌的量减少,但不能完全消除。3种抗生素均能显著减少大青叶蝉雌虫和雄虫中内共生菌Sulcia muelleri 16S rRNA基因拷贝数。盐酸土霉素和利福平均能显著降低大青叶蝉若虫和雄虫中内共生菌Sodalis sp. 16S rRNA基因拷贝数,但对雌虫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在卡那霉素产生菌育种过程中,结合自然选育先后用过激光、快中子、紫外线钴60、氯化锂、亚硝基胍、亚硝酸钠以及中草药半枝莲等。多次实践后,发现紫外线在卡那霉素产生菌育种过程中效果较好。优点是操作简单,菌落外观形态差异明显,易于针对不同的形态进行挑选。1978年底,我们利用紫外线和自然分离间歇处理,获得变异菌株26号大缶生产六十批,平均单位5,218r/ml,提高351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中子束将外源基因导入枸杞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枸杞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 ,选用含 NPT- (新霉素磷酸转移酶 )基因的 PBI1 2 1质粒 ,运用剂量为 2 .2× 1 0 9n/s的快中子束 ,首次研究了快中子束在植物转基因方面的应用 ,并得到了抗卡那霉素的小苗 ,初步确证外源基因已导入植物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土霉素、盐酸环丙沙星、克拉霉素、乙酰甲喹对垫料中益生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方法以饲料中抗生素添加量、抗生素在动物体内转化率为依据,观察0.1×国标、1×国标和10×国标对应的抗生素残留对垫料中主要益生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相比,0.1×国标的土霉素和克拉霉素残留对3种益生微生物影响小,盐酸环丙沙星和乙酰甲喹残留使枯草芽胞杆菌和酵母菌数量不可检测;1×国标量的土霉素残留对3种益生微生物影响较小,而盐酸环丙沙星、克拉霉素、乙酰甲喹残留造成了益生微生物的不可检测;除植物乳杆菌在10×国标的土霉素残留中生长变化小外,所有检测菌在该浓度其他抗生素残留中均不可检测。结论土霉素、盐酸环丙沙星、克拉霉素、乙酰甲喹残留对垫料中主要益生微生物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土霉素暴露和小麦根际抗性细菌的数量、种类、分布特征及土壤酶活性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表明,土霉素暴露下小麦根际单一抗生素抗性细菌数量和抗土霉素—链霉素双重抗性细菌数都明显增加,且与暴露剂量呈正效应关系;同时,土壤磷酸酶、脱氢酶活性下降,但与土霉素的剂量效应关系不明显。从土霉素暴露的土壤中分离到50株抗性细菌,经形态观察、RFLP分组和16S rDNA序列测定与分析,将它们聚集在Actinobacteria、Bacilli、Alphaproteobacteria、Gammaproteobacteria 和Sphingobacteria类群。其中放线菌最多(15株),占抗性菌总数的30 %;其次是Bacillus属细菌(9株)和Pseudomonas属细菌(8株),分别占18 %和16 %。同时,具有抗性的人类机会致病菌Pseudomonas、Sphingomonas和Stenotrophomonas属细菌在土霉素暴露的样品中均被分离到,分别占抗性菌株总数的16 %、8 %和4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土霉素暴露剂量的增加,小麦根际优势促生菌Bacillus属细菌的抗性检出率逐步降低;但具有抗生素抗性的人类机会致病菌Pseudomonas、Sphingomonas和Stenotrophomonas属细菌的检出率却明显增加,提示可能会进一步增大其机会致病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试管液体法在测定混合稀土及2种化学药物添加剂喹乙酸、阿散酸单独抗菌活性的基础上将它们与常用抗生素金霉素、土霉素进行组合联用,测定其联用后的抗菌效果。结果表明,混合稀土、阿散酸与金霉素、土霉素联合应用后呈相加作用或无拮抗作用。喹乙酸与金霉素、土霉素联合作用后有较好的协同抗菌作用。试验结果对于畜牧业生产中将化学药物添加剂与抗生素配合使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前文报道了AS 1.998直接发酵生产L-异白氨酸的试验。本文总结了利用AS 1.998菌以糖质原料发酵生产L-异白氨酸扩大试验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自从1972年Dekeyser等首次证实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是腹泻较常见的病原菌,我国1981年上海首次分离该菌以来,国内许多地区已先后开展有关分离鉴定工作,初步表明空肠弯曲菌在我国并不少见,本菌的重要性正日益引起重视。但有关该菌的电镜观察,国内外只见零星报道。本文就其电镜形态及其与致病的关系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