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北欧药物公司在12月销售5种重组人胰岛素制剂。这是用美国Zymogenetics公司开发的酵母为宿主,利用基因操作技术制造的。该公司现也已申请引进配合型和注射制剂等,1992年将胰岛素制剂更换成重组人胰岛素,分割该公司和日本市场的盐野义制药公司、美国Eli Lilly公司从1986年销售重组人胰岛素。日本决定1992年用基因操作技术制造胰岛素。丹麦Novo Nordisk公司开发用蛋白分解酶将猪胰岛素(有一个氨基酸序列与人的不同)变换成人型的制造  相似文献   

2.
旨在提高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稳定性及表达包涵体蛋白的复性水平.在人胰岛素原N端前融合人生长素N端的一段序列来充当前导肽,同时将C肽设计为两个精氨酸,分10段合成长链寡核苷酸链,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SOE PCR)扩增得到该基因片段.与表达载体PET-30a连接,转化E.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采用Ni-NTA亲和层析纯化,纯化后的蛋白经复性、冻干等步骤后用胰蛋白酶,羧肽酶B双酶切再过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柱,收集洗脱峰.对制备所得的胰岛素用SDS-PAGE,Western blot进行性质鉴定,及皮下注射小鼠测定生物活性.结果显示,目的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得到了表达,表达产物以不溶性包涵体形式纯在,约占大肠杆菌总蛋白的30%.经Ni-NTA亲和层析得到的重组蛋白纯度为85%,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纯化得到单组分胰岛素.Western Blot显示制备所得的胰岛素具有胰岛素免疫原性,皮下给药注射小鼠活性测定表明具有明显的降血糖活性.获得了一种高效生产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的方法,为研究胰岛素类似物奠定了前期基础同时也为今后探索胰岛素的非注射给药途径提供了原料.  相似文献   

3.
协和发酵公司宣布重组胃动素已进入第1阶段临床试验。三和化学公司与NKK合作进行重组胃动素的临床前的试验,估计1992年春着手第1阶段临床试验。“协和发酵”的重组胃动素衍生物“KW5139”是22个氨基酸的蛋白,将第13位蛋氨酸变换成亮氨酸。它是用基因操作容易制造的改良型。用基因操作很难制造分子量1万以下的蛋白。为了克服这些,该公司采取把4个氨基酸的核苷酸片段串联插入胃动素中,作为高分子蛋白一次生产,之后使羧肽酶A和B起作用合成胃动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用NWGCG软件系统分析了印度木薯花叶双生病毒外壳蛋白的一些性质:(1)外壳蛋白是碱性蛋白,其等电点为10.91;(2)在外壳蛋白氨基酸序列中分布有α—helcies,β—Sheets及turns等二级结构;(3)分析了外壳蛋白中可能的表面氨基酸区域,亲水性和抗原决定簇区域;(4)在外壳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中存在两个糖基化位点HNT,同时分析了双生病毒外壳蛋白氨基酸遗传密码的利用频率。  相似文献   

5.
NDFl、IPFl和HNF4是与胰岛素基因表达有关的DNA结合蛋白,通过比较SWISSPROT蛋白质数据库中人类、小鼠、大鼠这三种核蛋白氨基酸一级序列、模体和结构域,发现其结构十分相似,根据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推测这些DNA结合蛋白与胰岛素基因结合的核苷酸序列相似;从GenBanl(核酸数据库中获得人类、小鼠、大鼠胰岛素DNA序列,用ClustalW比较三者Promoter区的核苷酸序列,显示有一段核苷酸序列较为相似,同时搜索TRANSFAC基因转录数据库中NDFl、IPFl和NHF4蛋白核苷酸结合位点,发现核酸比对保守的部分序列与TRANSFAC数据库中这三个转录因子的DNA结合位点一致,另外一些核酸保守序列可能为其他未知DNA结合蛋白的结合位点。这种核酸序列比对设计为分子生物学实验寻找和验证胰岛素DNA结合蛋白与核苷酸的结合位点提供了简单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从GenBank检索并下载了我国近40年的麻疹病毒血凝素蛋白(H)和核蛋白(N)的全基因组序列,用Bioedit7.0软件对参考株和代表株进行序列比对,并进行氨基酸进化树的构建,进一步从氨基酸层面分析麻疹流行株的变化速率。结果显示麻疹病毒H蛋白发生的变异,表现为近十年的变异率(1.33×10-3)大约为前三十年变异率(0.95×10-3)的1.4倍,而N蛋白发生的变异,表现为近些年的变异率(1.90×10-3)大约为前三十年变异率(1.01×10-3)的1.8倍。本研究结果提示麻疹病毒近年变异率有增快的趋势,今后需加强对麻疹病毒基因型变异和演变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实验性肥胖动物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硫葡萄糖(GTG)、汞硫葡萄糖均可用于制作下丘脑损伤性肥胖动物模型,而钠硫葡萄糖则可对抗GTG对下丘脑腹内侧核的破坏,故不宜使用。GTG肥胖鼠,小肠对葡萄糖(G)吸收率加快其原因可能与肥胖伴有血糖改变及胰岛素升高有关。整体实验四氧嘧啶糖尿病鼠小肠对G吸收率降低,用胰岛素治疗G吸收增加的现象,在离体小肠吸收G实验中未观察到,故肥胖高胰岛素可能通过改变血糖水平继发性影响G吸收。 谷氨酸一钠虽也可以引起大鼠腹股沟脂肪垫增长,但常伴活的过度及视网膜损害,故不宜用于制作肥胖模型。胰岛素小量多次注射可以刺激食欲使进食量增加,体重增长,肌肉增多。  相似文献   

8.
人胰岛素原类似物(BKRA)基因的合成与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利用基因工程生产胰岛素,按照已知的人胰岛素A、B链氨基酸序列和大肠杆菌偏爱的氨基酸密码子设计并合成了人胰岛素原类似物(BKRA)基因,其中以赖(K)-精(R)二肽编码区取代人胰岛素原C肽编码区.为了避免其编码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时被降解,通过人工接头将2个BKRA基因串联起来,接头部分氨基酸序列为Arg-Arg-Asn-Ser.将串联的BKRA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实现了在大肠杆菌中的融合表达,表达产物以包含体形式存在,约占细菌总蛋白24%.表达产物氨基末端具有六组氨酸肽段,以HiTrap凝胶进行亲和层析,一步纯化可达纯度95%以上.放射免疫测定表明,纯化的融合蛋白具有胰岛素抗原活性.表明已构建成人胰岛素原类似物的高效表达菌株  相似文献   

9.
了解广东省目前流行的乙型脑炎病毒的基因型别,以及新分离毒株与P3和SA14-14-2疫苗株E蛋白的氨基酸差异,推测疫苗株的可能保护效果。本研究对广东省2017年从蚊虫和蠓虫标本分离的10株乙型脑炎病毒基因组序列测定,利用MEGA软件登录GenBank下载乙型脑炎病毒代表株序列并绘制进化树,同时用ClustalW2软件与疫苗株进行氨基酸同源性比对和E蛋白的序列分析。10株乙型脑炎病毒均属基因I型GI-b组,但分别位于2个不同的、小的进化分枝中。10株新分离病毒与P3和SA14-14-2疫苗株的E蛋白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位于97.40%~97.60%和97.20%~97.40%之间。E基因区段500个氨基酸中,P3株与新分离乙型脑炎病毒株之间共存在17个氨基酸位点的差异(包括12个共同氨基酸的改变),略高于SA14-14-2疫苗株的16个氨基酸位点变异(包括11个共同氨基酸的改变)。其中在DI区的P3和SA14-14-2株分别有1个和3个共同氨基酸变异,DⅡ区各有5个共同氨基酸改变,DⅢ区分别有5个和2个共同氨基酸改变,结构域之外各有1个共同氨基酸的变异。绝大多数变异发生在非关键位点,只在E306和E388处观察到的氨基酸位点变异与疫苗P3株关键位点的改变有关,这两个位点(G306E,E388G)均发生在DⅢ区,而疫苗SA14-14-2未观察到关键位点的改变。总之,广东省流行的乙型脑炎病毒基因型别可能已由Ⅲ型变为I型;疫苗SA14-14-2株及P3株与新分离毒株均具有很高的同源性,绝大多数关键氨基酸位点未发生变异,对新分离病毒均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从GenBank检索并下载了我国近40年的麻疹病毒血凝素蛋白(H)和核蛋白(N)的全基因组序列, 用Bioedit7.0软件对参考株和代表株进行序列比对,并进行氨基酸进化树的构建,进一步从氨基酸层面分析麻疹流行株的变化速率.结果显示麻疹病毒H蛋白发生的变异, 表现为近十年的变异率(1.33×10-3)大约为前三十年变异率(0.95×10-3)的1.4倍,而N蛋白发生的变异,表现为近些年的变异率(1.90×10-3)大约为前三十年变异率(1.01×10-3)的1.8倍.本研究结果提示麻疹病毒近年变异率有增快的趋势,今后需加强对麻疹病毒基因型变异和演变的监测.  相似文献   

11.
蛋白工程研究所(PERI)第4研究部金谷茂则等运用蛋白工程开发了高效率筛选因置换氨基酸残基而提高耐热性的大肠杆菌RNaseHI的方法,12月17日在福冈市召开的日本分子生物学会上发表这项研究。这种方法是高效率地选拔出提高了耐热性的衍生物,有可能大大加快与结构活性有关的研究。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改变氨基酸残基的方法已普及。现在日本很多研究室又都计划在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中导入变异基因,利用蛋白工程了解其活性。但是要找出具有目的特性的导入变异蛋白,不得不测定所有衍生物活性,而花费大量劳力。金谷等的方法会逐渐得到适应。温度感受性依附于RNaseH的大肠杆菌MIC3001株是第一种办法。这种菌株如不用野生型大肠杆菌RNaseHI的表达载体转化,在42℃下不能生长。所以首先用含定位诱变低稳定性变异RNaseHI的表达载  相似文献   

12.
真菌细胞色素P450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婉莹  洪葵 《微生物学通报》2019,46(5):1092-1099
【背景】真菌细胞色素P450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水平低甚至不表达,近期研究发现通过对该类蛋白氨基端(N端)氨基酸序列的修饰可优化其表达水平。【目的】在大肠杆菌系统中表达预测功能为P450酶的焦曲霉094102菌株的Au8002蛋白,为真菌P450蛋白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的N端氨基酸序列修饰策略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对野生型P450蛋白Au8002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对其N端序列进行了3种序列修饰,并在诱导蛋白表达时添加P450生物合成前体5-氨基乙酰丙酸(5-ALA),研究N端氨基酸序列修饰策略及前体添加对真菌P450在大肠杆菌中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对目的蛋白进行的3种氨基酸序列修饰均使Au8002蛋白获得了表达,前体5-ALA的添加提高了目的蛋白表达量。其中对目的蛋白进行N端全长截短时可部分增加其可溶性,同时也验证了其特征性的CO结合能力。【结论】对预测为P450酶的菌株094102蛋白Au8002氨基端(N端)氨基酸序列的修饰有效解决了其在大肠杆菌内不表达的难题,实现了其可溶性表达;另一方面P450生物合成前体5-ALA的添加也能有效提高该类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述策略对改善其它该类蛋白在大肠杆菌内的表达水平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测试氨基酸血样以去蛋白血滤液保存此血清保存好,尤以低温(-50℃)保存最佳。血清在4℃、-10℃和-50℃下保存都不能保证氨基酸分析结果准确可靠,而去蛋白血滤液在-10℃下保存一周基本能保持氨基酸的稳定性,在-50℃下保存更好,保存一周所有氨基酸基本保持不变,贮存到二个月时,仅有4种氨基酸(苯丙、胱、精和羟脯氨酸)有变化,变化幅度也较小,因此,作为测试氨基酸血样应去蛋白后在-10℃以下的低温条件下保存为宜。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克隆出了棉花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化学感受蛋白(CSPs)基因Ps CSP10的全长c DNA(Gen Bank登录号:KT958555),其核苷酸序列长640 bp,编码128个氨基酸,预测其成熟蛋白分子量14.99 k D,等电点6.61,且含有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符合昆虫CSPs的典型特征。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和其他昆虫化学感受蛋白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50%-56%。应用Real-time PCR测定的结果表明棉花粉蚧各发育阶段中Ps CSP10均有表达,但在雄成虫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发育阶段。在分别用扶桑Hibiscus rosa-sinensis L.、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马缨丹Lantana camara L.饲养获得的雄成虫中Ps CSP10相对表达量不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明确棉花粉蚧中Ps CSP10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抗真菌蛋白PAF(peniullium chrysogenumant ifungal protein,PAF)是由产黄青霉菌分泌的富含半胱氨酸的小分子蛋白质,能进入敏感真菌的菌丝体中,引起其生长延迟和形态改变。PAF成熟蛋白(55个氨基酸)的N端带有19个氨基酸残基的前导序列,在其之前还有18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然而,对于PAF的确切作用方式及其前导序列在蛋白活性中的作用目前还不了解。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分子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复杂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1955年Sanger阐明了胰岛素分子的全部氨基酸顺序。七十年代初,英国牛津小组和中国小组解出了高分辨率的胰岛素分子的空间结构。对胰岛素分子结构的这二次认识的飞跃极大地推动了胰岛素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近二十多年来,用各种化学修饰和合成方法制备了几百种在分子的不同部位作不同修饰的胰岛素衍生物,组成胰岛素分子的51个氨  相似文献   

17.
参考多种生物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用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肝总RNA逆转录得到cDNA并扩增获得特异性片段,回收纯化后亚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测序后经序列比对分析表明,所得到的序列是胭脂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cDNA片段,共489bp,包括该基因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486bp,编码162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鲤形目鱼类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对胭脂鱼IGF-Ⅰ在一些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发现,IGF-Ⅰ在肝中表达最多,其次是胰、性腺,在脑、垂体、鳃、心、脾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而在肠、肾、肌肉中的表达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8.
《生命科学研究》2015,(6):497-500
利用核酸免疫蛋白加强法制备兔抗棉铃虫CYP6B6的多克隆抗体。构建重组质粒pcDNA3-CYP6B6并测序验证序列的正确性后,采用皮下多点注射法将重组质粒注射到新西兰大白兔体内,免疫3次后,第4次使用融合蛋白MBP-CYP6B6加强免疫。用ELISA法检测抗体的效价,并利用免疫组化法对抗体的特异性进行检测,得到的兔抗CYP6B6血清的效价达到1︰50 000。免疫组化法检测显示此抗血清能与棉铃虫不同组织中存在的CYP6B6蛋白特异性结合,说明利用核酸免疫蛋白加强法制备了高滴度、特异性强的兔抗棉铃虫CYP6B6的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9.
苦参凝集素蛋白基因的分离克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块根中分离得到一种32kD的凝集素蛋白(SFL),其对兔血及人的4种血型都具有很强的凝集活性,对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vasinfectum Atk.),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saubinetii(Mont)Sacc.)和水稻稻瘟病菌(Pricularia oryzae Cav.)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依此凝集素蛋白N端部分氨基酸序列合成引物,通过5',3'-RACE技术,从苦参块根总RNA中克隆到了编码这一凝集素蛋白的全长cDNA序列(已注册GenBank,AF285121) ,根据全长cDAN序列这一cDNA序列编码一个284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而分离得到的凝集素蛋白为一个254个氨基酸残基的成熟蛋白,在其第182位点含一个N糖基化位点N-L-S。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用Vero细胞或Vero/SLAM细胞从我国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下同)2003~2007年风疹暴发和散发病例的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57株风疹病毒,用RT-PCR方法扩增了57株风疹病毒E1基因1 107个核苷酸的片段,并对该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提示,在基于WHO基因定型靶序列739个核苷酸片段构建的基因亲缘关系树上,其中55株风疹病毒株属于1E基因型,相对于其他国家的1E基因型,形成一个独立分支;另外2株风疹病毒属于2B基因型.57株风疹病毒大部分核苷酸的突变为无义突变,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除了2株风疹病毒在E1蛋白血凝抑制和中和位点区域第212位氨基酸由Thr变为Ser,其他病毒株均无重要抗原位点的改变;所有我国已分离到的1E基因型风疹病毒在E1蛋白第338位氨基酸共享突变位点(Leu338→Phe338),而其他基因型以及其他国家的1E基因型风疹病毒在该位点均未发生突变,提示该氨基酸(Phe338)可能是我国1E基因型风疹病毒所特有.2003~2007年在我国10个省均分离到1E基因型,而2B基因型只在2006年从四川省的越南输入病例中分离到,提示1E为绝对优势基因型,2B基因型为输入基因型.与1979~1984年和1999~2002年我国流行的风疹基因型不同,发生了基因型的更替,近年我国风疹的流行是由1E基因型为主的风疹野病毒的多个传播链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