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天敌对马尾松毛虫自然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毛虫 Dendrolimus punctatus Wlaker分布于我国南方十三个省,是毁害森林的大害虫。近年来每年发生虫害面积达3000—4000万亩,损失木材达500—700余万立方米。在广西为害也极严重。广西钦州县红卫林场有4万亩马尾松纯林,营造于六十年代中期,是广西马尾松毛虫为害的常灾区、重灾区。马尾松毛虫在该林场每年发生三  相似文献   

2.
松毛虫在重复发生的松林里种群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对松毛虫在重复发生的松林里种群数量的消长及其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重复发生的松林里,轮毛虫的虫口密度会自然地下降到最低状态。其原因主要是天敌和被害松林综合作用的结果。天敌对抑制松毛虫种群数量的消长起了重要作用,被害松林对松毛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有着明显的影响,这就为松毛虫的综合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戈峰  邱业先 《昆虫学报》1997,40(4):337-342
通过探讨松树受害后松针的一些化学物质变化与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种群参数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松针被马尾松毛虫为害后,针叶的氨基酸含量减少、单宁和总酚含量增加;马尾松毛虫取食被害松针后,体内的2种解毒酶(过氧化氢酶、羧酸酯酶)活性增加,其种群参数表现出发育历期延长、体重减轻、死亡率增加、生殖力下降的变 化。  相似文献   

4.
5.
吴青雷 《昆虫知识》1994,31(6):352-353
1989年8月下旬在我市松林中采集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dendrolimimatsu-mura,在放蜂前及放蜂中主要做了如下技术改进。1培育优质蜂群在应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工作中,如何培育林间飞翔力强,寄生羽化率高的优质蜂群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在繁蜂中采取缩短寄主卵的贮存时间,尽量减少繁济大数及采取大房繁蜂远距离淘汰弱蜂的做法:(l)保证寄主卵新鲜:过去寄主卵保存,因柞蚕4月下司进人羽地盛期,冷藏的雌蛾腹部至7月份繁蜂前取用,需冷藏2个半月,致使长期冷冻瘪卵率达10拓~15~以上。我们将虽放在冷库外间(0~三℃)保存,这样柞蚕蛹…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毛虫2、3代分化和干旱对种群时间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真  李典谟  查光济 《昆虫学报》2002,45(4):471-476
通过对安徽冬至县金寺山林场27年中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发生面积的时间序列和2、3代分化率及干旱记录进行相关分析,进一步探讨2、3代分化和干旱对马尾松毛虫种群时间序列动态的影响。马尾松毛虫2、3代分化率有一定的周期性,而且波动的幅度很大,大致可以分成低、中、高三个等级,三个等级的分化率范围分别为1%~10%,11%~40%和41%~100%。大致每隔5~6年出现一次高分化率,高分化率的前后往往是低分化率,高分化率之间一般是中等的分化率和低分化率交替出现。通过分析马尾松毛虫2、3代分化对种群时间序列动态的影响,说明2、3代分化主要影响当代的数量,与以后各代数量无明显相关。2、3代分化前的种群数量与2、3代分化也无明显的相关。中等以上的分化率常引起松毛虫的发生。影响2、3代分化的主要气候因子是7月份的气温,7月份的气温越高,卵孵化的高峰期越早,更多幼虫于分化的临界光周期以前孵化,分化率就高。干旱与2、3代分化有微弱的相关,对松毛虫时间动态的影响具有延迟作用,影响最明显的是第二年的第1代,这说明干旱不仅影响当代松毛虫的动态,更重要的是通过影响寄主,从而影响到以后世代的松毛虫动态。  相似文献   

7.
不同林相的松针对马尾松毛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混交林中松树对害虫的生态调控作用机制,研究了不同林分类型下马尾松林和湿地松林对马尾松毛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马尾松针叶的马尾松毛虫与取食湿地松针叶的相比,其发育历期缩短,死亡率降低,幼虫及蛹(雌、雄)重增加,化蛹率、羽化率和产卵量均提高;且其幼虫的代谢量(取食量与排泄量)更大,对食物的利用与消耗的各项指标均高。取食不同林分类型下的同一种松树(马尾松或湿地松)针叶的马尾松毛虫,以取食纯林松针的幼虫生长发育更快,死亡率更低,化蛹率、羽化率和产卵量更高,对食物的利用、转化和消耗率更强。混交林中的松针不利于马尾松毛虫的生长发育和种群增长。  相似文献   

8.
不同松林内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的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1992-2001年5种不同混交林型的马尾松林内各代幼虫发生量,受害面积和有虫株率的系统调查,研究了各种不同林型的松林对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混交的马尾松林对马尾松毛虫的种群动态有较大的影响。马尾松毛虫在马尾松纯林中发生量多,为害最严重。暴发周期最短;在与杉木等混交的马尾松林中发生次之;而在与阔叶树混交的马尾松林中平均每株虫口数少,发生与危害率及有虫株率均较其它林型小,不易引起松毛虫暴发为害。  相似文献   

9.
温湿度对松毛虫赤眼蜂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祖华  刘树生 《生态学报》1993,13(4):328-333
在13—33℃、35%—95%R.H.范围内的7个恒温、13个温湿度组合下,测定了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的发育、存活和生殖情况。结果表明,该蜂在13—30℃(75%R.H.)范围内,卵至羽化的发育速率与温度呈逻辑斯蒂曲线关系;发育起点温度为10.1±0.03℃,有效积温常数为140.2±0.29日度;幼期存活率在26℃左右最高;成虫寿命随温度升高而缩短,生殖力以23—28℃最高;内禀增长力(r_m)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8℃时达最大,随后急剧下降,至31℃时巳为负值。低湿和高湿在低温下有使发育速率减缓,而在适温和高温下则有使发育速率加快的趋势;低温低湿和高温高湿有使幼期存活率下降的趋势;在低温、高温下,75%R.H.对成虫存活、生殖最有利,95%R.H.次之;在适温下湿度对生殖力无影响,成虫寿命在低湿下最短。33℃下,3种湿度下均未产生雌性后代。  相似文献   

10.
油松毛虫幼虫,蛹种群聚集动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灰色聚类分析、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研究油松毛虫(Dendrolimustabulaeformis)幼虫、蛹种群的聚集动态。两种聚类分析方法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油松毛虫从越冬幼虫至蛹的种群聚集动态过程可分为:高度聚集,中等聚集程度和低聚集度三个阶段,它们各自相应的生物学阶段是:“刚刚上树期”,“上树后重新分布,扩散期(死亡率较高期)”,“取食盛期”以及蛹期,其中前二个阶段为“高聚集度”阶段。  相似文献   

11.
松树皮下节肢动物种群动态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用环剥和砍伐模拟松树树势减弱和失水干枯的受害情况,同时观察松树皮下害虫侵入动态。环剥和砍伐对马尾松树皮下昆虫的入侵有完全不同的影响。松树失水,渐趋干枯是蛀干害虫得以入侵的主要原因。马尾松树皮下有多种蛀干害虫先后侵入、同时发生,其中松墨天牛为先锋虫种,依入侵先后顺序为松墨天牛、纵坑切梢小蠹、马尾松角胫象、小松角胫象、家白蚁。有多种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跟随进入树干,虫种包括长线阎甲、根露尾甲、管氏肿腿蜂、黄隐翅虫、花绒穴甲、茧蜂、囊螨。  相似文献   

12.
松树梢果蛾类害虫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树梢果蛾类是松林和松树种子园的重要害虫。本文综述了这类害虫的种类、寄主范围与分布、发生危害特点、天敌资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何忠  韩瑞东  黄丽莉  戈峰 《昆虫知识》2006,43(4):486-491
研究不同受害程度松林与马尾松毛虫Dedrolimuspunctatus(Walker)种群发育阶段的关系。结果表明,松毛虫大面积发生时松林的受害程度可以很好地标示着松毛虫种群的发生阶段。松林点片受害显示松毛虫种群进入上升开始阶段;松林受害程度中等时,松毛虫仍处于上升种群阶段;当松林的针叶被吃光,表明松毛虫已处暴发阶段。松毛虫暴发种群在自然情况下,将出现典型的蛹期和下一代卵期的寄生率大幅度升高、雌性比、蛹重和产卵量等种群参数大幅度下降等特征;其后代会自然转入下降种群或进入低虫口期。但这些暴发种群的卵转入在保证充足饲料的可控条件下饲养时,其后代的生长发育、存活率、性比、蛹重等主要种群参数没有明显差异。即没显示出上升种群和暴发种群的特征差异,说明暴发种群的终止主要是受外界环境的限制而不是松毛虫本身的内因所致。  相似文献   

14.
运用13个ISSR引物对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的种群遗传分化进行分析.13 个引物共产生195条带,其中184条具多态性,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4.36%,扩增谱带具有明显的种间多态性.Shannon 信息指数和Nei信息指数均表明落叶松毛虫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最高,油松毛虫与赤松毛虫则相差不多.各种松毛虫的不同地理居群出现了遗传分化,由Nei指数估计的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分别为15.50%、32.57%和41.92%.用UPGMA法对Nei′s遗传距离作聚类分析.聚类结果表明:不同地域的油松毛虫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呈一定程度的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保护生态环境兼顾防治害虫的角度出发,研究不同防治方法对麦蚜种群动态的影响,为麦蚜的田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分别设置不同的麦蚜防治田(空白对照田、黄板田、糖醋液田、诱芯田、诱虫灯田、综合防治田),在小麦生长期观察不同的防治田内麦蚜的种群动态的变化。【结果】诱虫灯对有翅蚜的防治效果要好于黄板和糖醋液,但对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Linnaeus)有翅蚜的诱捕效果不明显,黄板和糖醋液对有翅蚜和无翅蚜均有防治效果,多种防治方法共同利用对麦蚜种群数量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结论】多种防治方法共同使用的防治效果优于单一防治方法,诱虫灯、糖醋液、黄板、诱芯对不同种类麦蚜的防治效果不同。在田间使用时应注意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昆虫种群动态时空回归预测方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昆虫种群内个体空间相互作用的特点,提出分析昆虫种群时空相关的三维相关图方法及种群动态预测的时空混合回归模型,对马尾松毛虫幼虫密切分布的预测采用了时空自回归加空趋势面的形式,预测的马尾松毛虫幼虫的平均密度和实测的平均密度在时空变化的趋势上是完全一致的,而且预测结果给出了马尾松毛虫的幼虫密度分布的图形形式,给防治决策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7.
高山松(Pinus densata Mast.)是西藏东南部山地的主要用材树种。分布广,更新能力强,生长良好,其林分(立木)各生长指标在半湿润区向湿润区过渡地带优于半湿润区,在半湿润与半干旱交汇区最差。高山松立木产脂量中等偏下,平均单株年产脂量2.5~2.8kg,低于低中纬度低海拔生长的松树,高于华北、东北的松树。高山松立木松脂产量随立木胸径增长而递增。一般在相对湿度50%以上,日间气温15~25℃为适宜采脂期。采脂季节在5月中旬~9月中下旬。高山松的松脂和松节油质量均属上乘,高山松针叶也可作饲料添加剂的原料。高山松是西藏林区综合多效利用的丰富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18.
影响棉蚜种群数量的优势种天敌的灰色系统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对1983、1984、1986、1988、1994和1995年6年棉花铃期以前棉蚜种群数量与其天敌种群数量以及各种天敌的捕食量,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研究天敌的日捕食总量和棉蚜种群数量的追随关系,并分析各种天敌与理想优势种天敌之间的联系程度,结果表明,龟纹瓢虫是棉蚜的主要天敌,其次是大草蛉,第三是八斑球腹蛛和草间小黑蛛.  相似文献   

19.
转Bt基因棉对非靶标害虫及害虫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53,自引:16,他引:53  
2000~2001年,在湖北棉区系统研究了转Bt基因棉对棉田非靶标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试验设三个处理:转Bt化防田(使用化学农药控制害虫)、转Bt自控田(仅依靠田间自然天敌控制害虫)及常规对照棉田(利用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害虫)。结果表明,在转Bt基因棉田中,除棉蓟马外,其它主要非靶标害虫(主要是刺吸性害虫)的种群发生数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00年棉蚜发生的总计值,化防田和自控田分别比常规对照田增加37.9%和71.4%,2001年则分别增加92.5%和134.9%;2000年朱砂叶螨发生的总计值,化防田和自控田分别比常规对照田增加181.1%和298.3%,2001年则分别增加69.9%和105.0%;转Bt基因棉对于斜纹夜蛾与烟粉虱这两种近几年来对棉花危害有加重趋势的害虫,在大田中没有表现出抗性。天敌的发生种类和数量也都远远高于常规对照棉田,几种主要天敌种群发生的总计值及高峰值都明显高于常规对照棉田。2000年蜘蛛类发生的总计值,化防田和自控田分别比常规对照田增加66.3%和112.1%,2001年则分别增加95.1%和111.7%;2000年龟纹瓢虫发生的总计值,化防田和自控田分别比常规对照田增加140.8%和135.4%,2001年则分别增加67.2%和109.5%;2000年在两块转Bt基因棉田中种群数量较大的大眼蝉长蝽在常规对照棉田的调查过程中没有发现,2001年在对照田中也仅记录到1头。试验表明,充分利用Bt棉田中天敌种类较丰富、种群数量较大的优势而加强生物防治,是湖北棉区转Bt基因棉田综防体系中的一个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0.
We analysed data on mass loss after five years of decomposition in the field from both fine root and leaf litters from two highly contrasting trees, Drypetes glauca, a tropical hardwood tree from Puerto Rico, and pine species from North America as part of the Long‐Term Intersite Decomposition Experiment (LIDET). LIDET is a reciprocal litterbag study involving the transplanting of litter from 27 species across 28 sites in North and Central America reflecting a wide variety of natural and managed ecosystems and climates, from Arctic tundra to tropical rainforest. After 5 years, estimated k‐values ranged from 0.032 to 3.734, lengths of Phase I (to 20% mass remaining) from 0.49 to 47.92 years, and fractional mass remaining from 0 to 0.81. Pine litter decomposed more slowly than Drypetes litter, supporting the notion of strong control of substrate quality over decomposition rates. Climate exerted strong and consistent effects on decomposition. Neither mean annual temperature or precipitation alone explained the global pattern of decomposition; variables including both moisture availability and temperature (i.e. actual evapotranspiration and DEFAC from the CENTURY model) were generally more robust than single variables. Across the LIDET range, decomposition of fine roots exhibited a Q10 of 2 and was more predictable than that of leaves, which had a higher Q10 and greater variability. Roots generally decomposed more slowly than leaves, regardless of genus, but the ratio of above‐ to belowground decomposition rates differed sharply across ecosystem types. Finally, Drypetes litter decomposed much more rapidly than pine litter in ‘broadleaved habitats’ than in ‘conifer habitats’, evidence for a ‘home‐field advantage’ for this litter. These results collectively suggest that relatively simple models can predict decomposition based on litter quality and regional climate, but that ecosystem‐specific problems may add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