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甘草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以甘草为原料,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95%乙醇和水五种不同极性的溶剂对其进行提取。以金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代表菌种,通过纸片扩散法考察这些提取物对的抑制效果。结果:甘草提取物中不同极性成分的物质对两种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而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比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强。  相似文献   

2.
辣椒素的提取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干红辣椒为原料,选取95%的乙醇和正己烷作为提取溶剂,利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其中的辣椒素。结果表明,以95%的乙醇作为提取溶剂的效果好于正己烷,辣椒素的提取率最高可达1.77%,高于正己烷的1.12%的提取率。用滤纸片法研究辣椒素对大肠杆菌等8种常见食品腐败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辣椒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对大肠杆菌抑菌作用较弱,对黑曲霉、青霉、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和噬热链球菌没有作用。辣椒素经过高温灭菌后,抑菌作减弱,培养时间对抑菌圈的影响不大。以正己烷为助溶剂,确定辣椒素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50mg/mL。  相似文献   

3.
选择提取次数、溶剂倍数、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提取浸膏量及三种主要活性物质(紫花前胡苷、异欧前胡素、羌活醇)含量为考察指标,探讨羌活药材活性成分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工艺。在首先考察单因素对提取效果影响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羌活药材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加6倍量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 h。  相似文献   

4.
优选乌梅等三味具有抗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活性中药的有效物质提取工艺。以浸膏得率、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实验,综合考虑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影响因素,对三味中药有效物质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研究。优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黄连粗粉70%乙醇浓度(8倍量),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乌梅粗粉95%乙醇浓度(10倍量),90℃加热回流提取1次,每次8 h;虎杖粗粉60%乙醇浓度(6倍量),90℃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最佳提取工艺下,黄连、乌梅和虎杖三种提取物浸膏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MIC值分别为15.60、10.40、15.60 mg/m L,MBC值分别为26.00、18.20、15.60 mg/m L。  相似文献   

5.
优选乌梅等三味具有抗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活性中药的有效物质提取工艺。以浸膏得率、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实验,综合考虑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影响因素,对三味中药有效物质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研究。优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黄连粗粉70%乙醇浓度(8倍量),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乌梅粗粉95%乙醇浓度(10倍量),90℃加热回流提取1次,每次8 h;虎杖粗粉60%乙醇浓度(6倍量),90℃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最佳提取工艺下,黄连、乌梅和虎杖三种提取物浸膏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MIC值分别为15.60、10.40、15.60 mg/m L,MBC值分别为26.00、18.20、15.60 mg/m L。  相似文献   

6.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烟叶95%乙醇提取物和正己烷提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等11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并通过液相色谱及气质联用色谱对烟叶提取物中多酚类、黄酮类、萜烯类等抑菌活性成分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0.5 g/m L(工作浓度5 mg/m L)的两种溶剂提取物对11种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苹果腐烂病菌(V.mali)的抑制作用最强,且同浓度的正己烷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优于95%乙醇提取物。根据不同材料提取物及几种纯物质溶液的抑菌特点,推测西柏三烯二醇可能是烟叶提取物中主要的抑菌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7.
通过鹅膏菌抑菌活性物质对杨树烂皮病病原菌金黄壳囊孢菌的菌丝生长及其孢子抑制效果的研究,分析鹅膏菌的抗真菌活性。将培养15 d的鹅膏菌液体发酵物分成培养液和菌丝体两部分,然后分别将培养液、菌丝体提取物和发酵液本身对金黄壳囊孢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培养液对金黄壳囊孢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最高,为68.90%;三者对孢子萌发都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即在处理后10 d孢子都没有萌发。菌丝体在超声波、加热和浸泡的条件下,利用乙醇,丙酮、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提取,其提取物用于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检测,结果表明:用乙醇和丙酮提取时,超声波、浸泡及加热处理,对金黄壳囊孢菌的抑制效果都与对照有显著差异(a=0.01),而正丁醇的提取物的抑制效果较差,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通过不同提取物对金黄壳囊孢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进行分析,并对抑菌活性物质提取工艺进行筛选,得到抑菌活性物质提取的最佳方法为摇床培养,乙醇是最适提取溶剂,处理方式(超声波、浸泡或者加热)相互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炭团菌提取物对樟子松枯梢病菌的抑菌活性及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 【目的】获得炭团菌液体培养菌液中高效抑制樟子松枯梢病菌的活性物质。【方法】炭团菌液体培养菌液中活性物质的提取采用水提和酯提2种方式。水提方式采用直接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2种方法,酯提方式选择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醇3种萃取剂。各提取物对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选用菌丝生长抑制率和孢子萌发抑制率2个指标,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测定采用生长速率法,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试验采用悬滴法。炭团菌液体培养菌液乙酸乙酯提取物稳定性的研究选用紫外线、温度、pH值、氧化剂与还原剂以及贮存时间5个因子。乙酸乙酯提取物中抑菌活性成分的分离采用柱层析、纯化采用薄层层析、结构鉴定采用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气质联用(GC-MS)和核磁共振(NMR)等分析测试技术。【结果】炭团菌液体培养菌液5种提取物对樟子松枯梢病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最高,达到73.20%;乙酸乙酯提取物、超声波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对病原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均超过90%。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自然环境下的紫外线、温度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并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还原能力和良好的耐热性,长期贮存不影响其抑菌活性。乙酸乙酯提取物中有3个组分,组分I的抑菌率最高(72.94%)。组分I含3种化合物,其中得率最高(57.952%)的为对甲氧基肉桂酸甲酯,化学式为C11H12O3。其他两种化合物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本研究首次发现上述3种化合物的天然存在。【结论】炭团菌液体培养菌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樟子松枯梢病菌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在自然环境下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其主要抑菌活性成分为对甲氧基肉桂酸甲酯。对甲氧基肉桂酸甲酯作为医药中间体主要用于化妆品中,作紫外防护吸收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均是聚氯乙烯最常用的增塑剂。上述3种化合物天然存在的发现,对于医药工业和化学工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枸杞子提取液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Folin-Ciocalteu法、DPPH法和Fenton法分别对脱脂及未脱脂枸杞子的水和50%、80%、95%乙醇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3种方法所得结果具有一致的规律,相同提取条件下,未脱脂枸杞子的抗氧化活性大于脱脂枸杞子;随着乙醇浓度增大,枸杞子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逐渐减小,即水>50%乙醇>80%乙醇>95%乙醇枸杞子提取液。表明枸杞子中水溶性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高于脂溶性提取物;不同提取液抗氧化能力的差异说明枸杞子的抗氧化能力是枸杞子中水溶性和脂溶性多种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柑桔提取物中主要杀螨活性成分,为柑桔提取物作为杀螨剂的使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石油醚4种溶剂对北碚447的果皮与种子进行平行提取,对4种提取物进行杀螨活性评价。对北碚447的果皮乙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GC-MS分析,就其中主要成分进行杀螨活性评价,确定主要杀螨活性成分。【结果】发现柑桔乙醇提取物的杀螨活性最高;果皮提取物的杀螨活性高于种子;果皮和种子乙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通过GC-MS分析共鉴定出35种成分,其中柠檬烯含量最高,和柠檬醛、4-松油醇、芳樟醇占提取物含量的85%以上;柠檬烯杀螨活性高于柠檬醛、松油醇、芳樟醇、?-蒎烯。【结论】柑桔提取物中主要的杀螨成分是柠檬烯、柠檬醛、4-松油醇、芳樟醇、?-蒎烯,以这些物质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柑桔提取物类杀螨剂的研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分别用水、60%乙醇和95%乙醇为提取溶剂,对泽泻、青风藤和白芷进行提取,通过测定黄嘌呤氧化酶(XOD)-黄嘌呤反应体系终产物尿酸的吸光度,得出各提取物对XOD的抑制率,并判断其抑制机制。实验结果显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泽泻和青风藤两种醇提物对XOD的抑制率较高,泽泻60%乙醇提取物抑制率最高达86%,青风藤95%乙醇提取物抑制率最高为71.2%,白芷水提取物对XOD抑制率较高,最高为72.7%。结果表明,三种中药的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体外抑制XOD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新疆特色林果核桃、巴达木果壳乙醇提取物的抑菌特性。方法:用滤纸片法检验果壳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的抑菌活性,通过液体培养基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结果:巴达木乙醇提取物(25%乙醇提取10 h)对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5%;核桃乙醇提取物(25%乙醇提取24 h)对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MIC为6.25%。结论:核桃、巴达木果壳乙醇提取物对受试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为进行大规模开发利用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28株合肥地区禽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为实验材料,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禽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同时采用平板打孔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绿原酸、靛玉红和丹参酮ⅡA 4种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28株禽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17种抗菌药物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介于0%~92.86%、14.29%~50.00%、78.57%~100%和57.14%~71.43%。中草药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和丹参酮ⅡA对大肠埃希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抑菌率分别为92.86%(26/28)和89.29%(25/28)。  相似文献   

14.
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和超临界CO_2萃取法制备蜂胶活性提取物,分别以70%乙醇、丙三醇、聚乙二醇400作为溶剂将蜂胶活性提取物制成溶液.并通过超声波和加热方式对蜂胶活性提取物溶液进行预处理,观察其对常见食品致病菌的抑菌和延长鲜牛肉的保鲜期效果.结果表明:两种蜂胶活性提取物溶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蜡样芽孢杆菌、黑曲霉、产黄青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抑菌效果较好.同时发现两者都能较好地延长鲜牛肉的保鲜期.  相似文献   

15.
葛根素提取及其抑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湘西葛根为实验材料,选取水、甲醇和95%的乙醇作为提取溶剂,索氏提取法提取其葛根素。以提取率为指标,综合提取工艺中加入量、提取时间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筛选出乙醇提取工艺,最佳参数为每次加入10倍量、回流提取时间3.5h。用滤纸片法研究葛根提取液对大肠杆菌等8种常见食品腐败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各种菌体的抑菌效果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假丝酵母青霉,对青霉无抑菌作用。各种菌的抑菌效果与浓度的关系为,葛根素浓度升高,抑菌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16.
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酸乙酯提取方法获得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Linn.)Blanco〕叶片多酚提取物,研究了该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其动力学特征,并分析了该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其抗菌活性。结果显示:多酚提取物得率约为(122.0±31.4)mg·g-1,提取物中多酚含量约为(521.8±17.2)mg·g-1。该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呈明显正相关的量效关系,IC50为0.650 g·L-1,与阳性对照槲皮素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能力相近;该提取物通过降低酶活性实现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且该抑制作用具有可逆性;随提取物质量浓度的提高酶促反应Km值增大、vm值减小,其动力学特征符合混合Ⅰ型抑制类型;对游离酶的抑制常数Ki为0.833 g·L-1,对酶-底物络合物的抑制常数Kis为1.823 g·L-1,表明该提取物与游离酶的亲和力大于其与酶-底物络合物的亲和力。随质量浓度提高,该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逐渐增大并在0.000~0.600 g·L-1范围内呈明显量效关系,且IC50为0.304 g·L-1,与0.036 g·L-1槲皮素等效,显示该多酚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随质量浓度提高,该提取物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抑菌圈直径均逐渐增大,显示该提取物对3种供试菌均有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均为25 g·L-1。结果表明:通过深入的开发研究,桐花树叶片多酚提取物可作为兼具辅助防腐抑菌功能的新型酪氨酸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红果龙葵茎、叶的水和乙醇提取液对常见微生物的抑菌作用。方法:制备红果龙葵茎和叶的水和乙醇提取液,用平板打孔法测定抑菌圈的方法,测定提取液对5种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和结论:红果龙葵茎和叶的水提取液和乙醇提取液对5种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乙醇提取液对5种细菌的抑菌作用强于水提取液;各提取液都显示出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  相似文献   

18.
Antimicrobial peptides are natural antibiotics known to be present in both myeloid cells and epithelial surfaces of vertebrates. Nevertheless, the reports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s isolated from blood cells of teleosts are scarce. In this paper we show that acid-soluble erythrocyte extracts from rainbow trout, Oncorhynchus mykiss, display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Planococcus citreus on a radial diffusion assay. Following tC18 solid phase extraction, cationic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and C18 reversed phase HPLC, two groups of fractions with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were obtained. Thi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is thermostable and susceptible to digestion by proteinase K, thus showing that the antibacterial agents have a proteinaceous nature. The factors eluted from a C18 column with circa 33% acetonitrile are active against P. citreus and Escherichia coli, with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in the range 7-14 microg ml(-1) and 14-28 microg ml(-1), respectively; the ones eluted with approximately 44% acetonitrile on the same column only displayed activity against P. citreus, with a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of 1-2 microg ml(-1). These results raise the possibility that trout erythrocytes may contain antimicrobial factors not previously considered to be part of the innate immune system.  相似文献   

19.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获得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半枝莲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了黄酮提取物对油脂的抗氧化活性及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并与常用的抗氧化剂作比较。结果表明,当乙醇体积分数为50%、料液比1∶30(g/mL)、超声提取时间25 min、浸泡温度65℃时为最佳条件,此时黄酮的得率为3.0%,且该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清除效果随浓度的增大而升高,对油脂氧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淫羊藿中的总黄酮,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获得最佳工艺条件后,考察黄酮提取物对油脂的抗氧化性能及对·OH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体积分数70%的乙醇、料液比(g/mL) 1:30、超声提取时间30 min、超声温度50℃时为最佳条件,得到淫羊藿提取物中总黄酮质量分数为2.246%.淫羊藿总黄酮对·OH清除效果随浓度的增大而升高,对油脂氧化亦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