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蛇伤致局部组织坏死的机理和防治研究现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曾仲意  曲敬来  林申 《蛇志》2001,13(4):72-75
蛇伤引起的局部组织坏死是血循毒和混合毒类毒蛇咬伤后的一个严重并发症 ,其发生率高 ,临床处理棘手 ,伤口往往形成经久难愈的溃疡 ,许多患者还造成肢体残障。面对这样的难题 ,许多专家和临床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 ,提出了很多论点和方法 ,本文拟就文献中有代表性的成果和观点综述如下。1 蛇伤致局部组织坏死的机理  毒蛇咬伤所致的局部组织坏死是由蛇毒中的肌肉毒素 (又称肌溶毒素、膜毒素、细胞毒素、心脏毒素、直接溶血因子等 )、响尾蛇胺及其类似物、蛋白水解酶和磷脂酶 A2 (PLA2 )对组织细胞结构(主要是膜性结构、特别是细…  相似文献   

2.
浅谈几种毒蛇咬伤的临床表现和抢救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龚丽萍  黄港 《蛇志》2010,22(1):58-59
世界已知毒蛇约500余种,分布在我国的毒蛇目前已知有80多种,但对人体危害较大、经常造成蛇伤的毒蛇主要有10余种。按照蛇毒成分不同可分为神经毒类、血循毒类和混合毒类3种。当毒蛇咬伤人后,由毒腺分泌的蛇毒经排毒导管、毒牙及伤口沿淋巴及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  相似文献   

3.
张玉雄  蓝晓莲  张炎安 《蛇志》2013,25(1):30-31
目的探讨血循毒和混合毒毒蛇咬伤患者凝血功能与致伤蛇种及就诊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222例毒蛇咬伤患者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及致伤蛇种、就诊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我院蛇伤(血循毒和混合毒)患者以竹叶青蛇、烙铁头蛇、五步蛇、眼镜蛇为常见,少数为乡城烙铁头蛇、白头蝰蛇、眼镜王蛇,其它蛇伤罕见。(2)五步蛇伤早期(6h内)容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3)除五步蛇、蝰蛇外,其它血循毒和混合毒毒蛇咬伤6h后就诊者凝血功能障碍机率高。结论我院蛇伤以竹叶青蛇、烙铁头蛇、五步蛇、眼镜蛇咬伤常见,五步蛇咬伤早期(6h内)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其它血循毒、混合毒毒蛇咬伤6h后凝血功能障碍率高;早期凝血功能障碍对五步蛇咬伤有诊断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蛇伤筋膜间隔综合征2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周文忠 《蛇志》2010,22(2):148-149
血循毒毒蛇咬伤后.由于蛇毒的作用引起组织出血、渗出、水肿,引发筋膜室内压异常增高,当室内组织压力超过30mmHg时,分布于肌肉的小动脉即可闭塞,肌肉缺血肿胀,静脉回流障碍,渗出增多,发生蛇伤筋膜间隔综合征.并最终导致肌肉、神经缺血坏死,常导致严重的肢体残废,甚至截肢。2003年以来,我科共收治23例蛇伤筋膜间隔综合征患者,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胡建国 《蛇志》2012,24(1):56-57
蛇毒是从毒蛇头部毒腺分泌的有毒液体,是一种重要的天然动物毒素,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现已被应用于溶栓、抗癌、止血、止痛等方面。传统上蛇毒分为神经毒、血循毒与混合毒。尖吻蝮是我国十大剧毒蛇之一,其毒液主要作用于血液系统,引起出血、肿胀与局部组织坏死。已经发现尖吻蝮蛇毒多属丝氨酸蛋白酶、金属蛋白酶和磷脂酶屯家族,部分蛋白质可能属于去整合素家族[1]。现就尖吻蝮蛇毒生理活性及药理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罗威 《蛇志》2013,25(1):46-49
我国常见蛇类有165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以沿海到海拔1000m左右的地区较多。其中有毒蛇类47种,剧毒蛇10种。我国每年4~11月为蛇伤高发期。每年毒蛇咬伤患者约10万人次[1],致残率25%~30%,病死率5%~10%,属临床常见危重症。有毒蛇分神经毒、血循毒和混合毒三类,中医按临床证型分风毒、火毒和风火毒。中医以清  相似文献   

7.
危重型蝰蛇咬伤30例报告(摘要)广东省高明市合水医院528524何林根蝰蛇是属于血循毒类毒蛇,是我国常见的毒蛇之一,被咬伤后发病快,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本文报告30例喹蛇咬伤危重型患者,经过用精制抗蝰蛇毒血清,地塞米松,山莨菪碱,局部清创排毒等综合...  相似文献   

8.
蒋笑怡  周丽  李文敏 《蛇志》2016,(2):200-202
正眼镜蛇别名扁头风、蝙蝠蛇、扇头风等,为我国常见剧毒蛇之一。眼镜蛇蛇毒是以血循毒为主的混合毒,其毒素中所含的磷脂酶A2(PLA2),可诱导细胞凋亡[1]。被眼镜蛇咬伤后常引起局部组织水肿、坏死,形成溃疡后久治不愈,影响局部正常功能,严重者甚至截肢,导致患者丧失生活劳动能力,降低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提高眼镜蛇伤患者的救治水平成为越来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将眼镜蛇咬伤临床研究治疗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犀角地黄汤化裁方对蛇伤患者血浆TT、PT、APTT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观察犀角地黄汤化裁方对血循毒或混合毒蛇咬伤出现血分证的患者血浆TT、PT、APTT的影响。方法选择血循毒或混合毒蛇咬伤2h内的患者130例,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犀角地黄汤化裁方。于就诊时、咬伤后72h测定其血浆TT、PT、APTT,并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在初诊时(伤后2h内)血浆TT、PT、APTT无明显差异,均在正常范围内;伤后72h三项指标均升高,对照组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犀角地黄汤化裁方能抑制血循毒或混合毒蛇咬伤患者血浆TT、PT、APTT的延长,对蛇伤引起的凝血障碍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蝮蛇咬伤中毒的机制与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符秋红  邓立普 《蛇志》2007,19(1):51-54
蝮蛇(Agkistrodon halys pallas)又名土蛇、大公蛇、地皮蛇,因其色泽似土而得名[1]。在我国除西藏、青海、云南省外均有发现,为我国剧毒蛇中分布最广的一种,蝮蛇咬伤多见于夏秋季节。蝮蛇毒素为混合毒素,被咬伤后可引起心、肝、肺、肾等脏器功能衰竭,如不及时抢救,预后差。故正确、及时、有效的救治蝮蛇咬伤是急救医学的重要课题。1发病机制蝮蛇属管牙类毒蛇,其毒是以血循毒为主的混合毒,即血循毒和神经毒。蝮蛇咬伤1次的注毒量为45~150mg(干重),而致死量为25mg(干重)[2]。1·1神经毒素蝮蛇毒的神经毒素含量较低,约占毒素干重的1%~2%。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