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利用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感染动物模型,评价亚甲蓝光化学病毒灭活方法对血液成分中DNA病毒的灭活效果。方法 将超离纯化的DHBV分别加入人血浆或人红细胞,经亚甲蓝光化学灭活病毒,将含不同基因组拷贝数DHBV的血浆成分经静脉感染1 d龄雏鸭。采用放射性核素核酸杂交法对血清中DHBV DNA进行检测,计算病毒灭活处理前、后人血浆及人红细胞中DHBV的半数感染计量(ID50)。结果 结果显示加入DHBV的血浆在未经灭活处理前对1 d龄雏鸭的ID50值为103.33,而经病毒灭活处理后ID50值为1010拷贝,灭活处理可使病毒感染性滴度下降达6个Log;加入DHBV的红细胞灭活前ID50值为103.35,经灭活处理后ID50值为108.35拷贝,灭活处理使病毒感染性滴度下降5个Log。结论 利用DHBV感染动物模型,可以检测到少量病毒在自然感染宿主体内的感染性,可用于评判血液成分中病毒灭活方法的效果,亚甲蓝光化学处理对血浆中DNA病毒的灭活效果较好于对红细胞中DNA病毒的灭活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年男性红细胞压积正常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为制定中国中年男性红细胞压积正常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了中国380个地区用温氏法(Wintrobe)测定的32475例健康中年男性红细胞压积正常参考值,运用偏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对其与海拔高度(x1),年日照时数(x2),年平均相对湿度(x3),年平均气温(x4),年降水量(x5)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 5个地理影响因素值与中年男性红细胞压积正常参考值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 r1,2345=0.651,r2,1345= -0.039,r3,1245=-0.040,r4,1235=-0.281,r5,1234=0.125.运用因子分析将5个地理影响因素综合成两个公共因子F1,F2,并用其得分值代替原始数据推导出一个回归方程: y=48 464 0.1738F1-0.4125F2±4 5%结论:海拔高度是影响中年男性红细胞压积正常参考值的最主要因素.随着海拔高度逐渐增大,中年男性红细胞压积正常参考值也逐渐增大,相关性很显著.如果知道中国某地的地理因素值,可以用公因子的回归方程来估算中国某地的中年男性红细胞压积正常参考值.依据中年男性红细胞压积正常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依赖关系把中国分为青藏区,西南区,西北区,东南区,华北区,东北区六个区.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肺心病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肺动脉压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模型组,葛根素低剂量(300 mg/kg ip)和高剂量组(600 mg/kg ip),参考薛氏常压低氧方法建立肺心病大鼠模型,常压低氧4周后测定大鼠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红细胞容积,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平均肺动脉压。结果:葛根素能显著降低肺心病大鼠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红细胞容积,纤维蛋白原(P<0.05),对红细胞聚集指数无显著性作用(P>0.05),显著降低模型组降低肺动脉压(P<0.05)。结论:葛根素对肺心病大鼠有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肺心病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选用普通级健康Beagle犬270只(雄性135只,雌性135只),6~8月龄,体重7~9 kg,前肢内侧隐静脉采血,使用日本西森美康(Sysmex)全自动五分类血球仪及配套试剂和日本奥林巴斯(OLYMPUS-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分别测定血液学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数据经统计分析,得出了雄性、雌性Beagle犬血液学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正常参考值的均值及标准差;19项血液学指标雌雄间差异不显著(P>0.05);4项血液学指标: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网织红细胞(Ret)与国内相关报道差异显著(P<0.05);1项血清生化指标:碱性磷酸酶(ALP)雌雄间差异显著(P<0.05),其余9项血清生化指标雌雄间差异不显著(P>0.05).建立了本研究所繁育饲养基地Beagle犬血液学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医学研究提供参考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检测家兔红细胞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血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参数研究黑木耳对高脂血症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进而为其药用功能方面提供食用安全性的新量化依据。40只家兔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控制组、高胆固醇模型组、黑木耳低剂量组、黑木耳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高胆固醇模型组建模后,每4周检测一次血液流变学参数,持续检测20周。通过不同取血次数之间数据比较和组间数据比较,结果表明在饲喂黑木耳后家兔红细胞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血细胞压积这些血液流变学参数都显著减低了(P0.05),并且发现中剂量组为成年雄新西兰鼠的最佳剂量。食用黑木耳预防高血脂症有一定的剂量依赖,黑木耳中剂量组能较好地改善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6.
Nagy  KA 尹观 《兽类学报》1993,13(2):142-148
双标水(doubly labeled water,DLW)法是研究动物野外能量代谢最准确的方法,其中最关键、最困难的环节是同位素的定量分析。为了检验不同同位素实验室测定动物血样氢氧同位素丰度的准确性及其对估算能量代谢的影响程度,成都地质学院(CCG)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机分校(UCLA)的同位素实验室于1990年5月开展了合作,以成都附近农村的5只山羊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双标水法的实验。将采集的动物血样分别在两个实验室进行了D和~(13)O含量测定,取得了成功的结果:两个实验室所测得的~(13)O值近于相同,而UCLA同位素实验室测得的~(13)O值略高于CCG的测定值。由此所计算出的能量代谢值却非常接近,其差值平均为6.6%;水循环平均相差1.2%,差异均不显著(P>0.05)。UCLA实验室的质谱仪已为英国和荷兰的同类实验室所校正,这确认了我们的合作测定成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证明CCG和UCLA实验室的测定结果均可以满足双标法同位素定量测定的需要。测定结果是可信的。本文还就两地实验室所测结果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对于进行同类研究的其它实验室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可行性高的测定小鼠右心室压力的实验方法。方法:通过自制PE导管,连接powerlab多通道生物信号记录系统,经颈外静脉插管,右心导管法测定小鼠右心室压力,并借以研究肺动脉压力变化。结果:用此方法对51只小鼠进行插管,46例成功进入心室并测压,成功率90.2%。其中33只正常小鼠中,成功30例,测得压力值:收缩压(23.4±5.7)mmHg,舒张压(3.7±2.6)mmHg,平均压(12.0±3.7)mmHg;18只肺动脉高压模型小鼠中,成功16例,测得压力值:收缩压:(32.2±2.8)mmng,舒张压(3.8±2.0)mmng,平均压(14.94±2.3)mmHg。共失败5例,经解剖发现2例进入下腔静脉,2例穿破心耳,1例穿破腋静脉进入胸壁。结论:使用自制的PE导管经颈外静脉插管,右心导管法测定右心室压具有成功率高、数据更准确、操作省时、方法易普及的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对小鼠进行右心室压力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华广虻溶纤活性蛋白 (TAFP)经血纤蛋白平板法和试管凝块法测定表明 ,TAFP只具有纤溶酶作用 ,不具有激活纤溶酶原的作用 .TAFP的最适 p H为 7.5,且在 p H为 6.0时最稳定 .蛋白水解酶抑制剂对 TAFP的抑制作用显示 :STI>antipain>SBBI>antitrypsin>TLCK>leupeptin>bacteracin>PMSF>TPCK,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1 ,1 0 - phenanthroline对 TAFP没有抑制作用 .TAFP能显著的延长大鼠出血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性 ;显著降低血浆中血纤蛋白原含量、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 ;减慢血沉速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查中医肝郁脾虚证模型的血流变及相关调节因子的状态。方法:采用慢性束缚应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节法建立大鼠肝郁脾虚证模型,测定大鼠造模三周、自然恢复一周时的血流变和血浆TXB2、PGF1a。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造模三周150/s、38/s、10/s、5/s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还原粘度均显著升高(P<0.001),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降低(P<0.001),红细胞压积显著升高(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TXB2显著升高(P<0.001),6-keto-PGF1a显著降低(P<0.05),TXB2/PGF1a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大鼠第四周150/s、38/s、10/s、5/s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还原粘度仍显著升高(P<0.001或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降低(P<0.001);红细胞压积与变形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TXB2和TXB2/PGF1a显著降低(P<0.05),6-keto-PGF1a显著升高(P<0.05)。结论:肝郁脾虚证大鼠存在血液高粘和血栓易形成状态,恢复期血液高粘同时伴有扩血管因素的加强。提示肝郁脾虚证有血流...  相似文献   

10.
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血流变及TXB2、PGF1a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查中医肝郁脾虚证模型的血流变及相关调节因子的状态。方法:采用慢性束缚应激 过度疲劳 饮食失节法建立大鼠肝郁脾虚证模型,测定大鼠造模三周、自然恢复一周时的血流变和血浆TXB2、PGF1a。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造模三周150/s、38/s、10/s、5/s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和还原粘度均显著升高(P<0.001),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降低(P<0.001),红细胞压积显著升高(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TXB2显著升高(P<0.001),6-keto-PGF1a显著降低(P<0.05), TXB2/PGF1a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大鼠第四周150/s、38/s、10/s、5/s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和还原粘度仍显著升高(P<0.001或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降低(P<0.001);红细胞压积与变形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TXB2和TXB2/PGF1a显著降低(P<0.05),6-keto-PGF1a显著升高(P<0.05)。结论:肝郁脾虚证大鼠存在血液高粘和血栓易形成状态,恢复期血液高粘同时伴有扩血管因素的加强。提示肝郁脾虚证有血流变的异常和血浆TXA2-PGI2的平衡失调,主要涉及到血小板和血浆因素的参与。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Beagle犬静脉血储血方式及存放时间不同对生化值变化的影响,选取10只年龄在4~6月龄的Beagle犬,前肢静脉采血,测定血液中的生化成分,结果显示:采血后立即检测,血清组检测值高于血浆组检测值,血清组存放72 h后,检测结果与立即检测组有较大差异,血浆组存放72 h后,检测结果与立即检测组比较差异较小.所以认为,血清采集后应立即进行检测,如需延后检测,可用血浆保存,这样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了21只健康家兔血浆中cAMP和cGMP浓度测定。实验选用雄性健康家兔,体重约2—2.5kg。正常饲养。心脏穿刺,收集家兔血浆样品。用竞争性蛋白结合分析法(CPBA),测cAMP含量,但游离的与蛋白激酶结合的cAMP分离系采用中科院生化所、上二医所介绍的膜片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cGMP含量。具体操作步骤分别与有关药箱说明书相同。 21只正常家兔血浆中cAMP和cGMP浓度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21例正常家兔血浆中cAMP cGMP浓度测定结果 此结果与国内外有关文献对照:家兔血浆中cAMP的含量比人高,波动范围比大鼠大,但与小鼠相类似,见表2。这些差异可能系动物种系和方法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3.
红腹锦鸡、石鸡和雉鸡的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陈玉琴  俞诗源 《动物学报》2007,53(4):674-681
为了解红腹锦鸡、石鸡和雉鸡的血象、血液生理生化参数正常值及其特点,为人工饲养繁殖与健康检测提供参考资料,采用改良纽巴氏法、沙利氏比色法、离心法、瑞氏染色等方法和全自动血液生物化学分析仪对红腹锦鸡、石鸡和雉鸡的血象和16项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通过SDS-PAGE分析了血浆蛋白质。结果表明:红腹锦鸡的平均红细胞体积、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血浆钠和血浆氯在性别之间有显著差异,所测其它生理生化指标在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红腹锦鸡的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凝血细胞、尿素氮和肌肝与石鸡和雉鸡存在显著差异,红腹锦鸡与石鸡的白细胞存在显著差异,所测其它生理生化指标在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种属不同可能是导致3种雉科鸟类血液生理常值差别的主要原因,而采样时的机体状况、营养状况及测试操作方法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肠系膜淋巴管结扎对急性失血大鼠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结扎肠系膜淋巴管(MLD)对急性失血大鼠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方法:2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失血组与结扎组。所有大鼠经右侧颈总动脉匀速放血(失血量为全血量的1/4),结扎组失血后结扎MLD,失血组仅在MLD下穿线。记录24h存活情况。24h后,将存活大鼠经左侧颈总动脉迅速放血,测定实验前后的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电泳、红细胞压积(Hct),计算红细胞聚集与变形指数。结果:急性失血后24h,结扎组大鼠存活情况(9只)略好于失血组(6只)。急性失血后24h,与实验前相比,失血组与结扎组的ESR、血沉方程K值、校正K值、红细胞电泳时间均显著升高或延长,红细胞变形性降低,失血组的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升高、红细胞电泳长度与迁移率均显著降低;结扎组的ESR、血沉方程K值、校正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电泳时间较失血组显著降低,红细胞电泳长度与迁移率、变形性较失血组显著升高。结论:急性失血导致大鼠红细胞聚集性升高、红细胞电泳能力及变形性降低,结扎MLD可改善急性失血导致的红细胞流变性异常。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不同低氧环境适应动物的血液理化特征,用美国雅培手掌血气分析仪分别测定常氧适应4周的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及甘肃鼢鼠(M.cansus)血液的血气、酸碱及电解质指标,并与SD大鼠(Rattus norvegicus)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常氧适应后,甘肃鼢鼠与高原鼢鼠动脉氧分压(PaO2)、静脉氧分压(PvO2)、动静脉氧分压差(PaO2﹣PvO2)、动脉氧饱和度(SaO2)、静脉氧饱和度(SvO2)及氧利用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种动物静脉血的氧分压和氧饱和度均极显著低于SD大鼠,氧利用率极显著高于SD大鼠;高原鼢鼠与甘肃鼢鼠动、静脉血红蛋白(Hb)及动、静脉红细胞压积(HCT)无显著性差异,血红蛋白含量与SD大鼠无显著性差异,但红细胞压积(HCT)极显著低于SD大鼠;高原鼢鼠和甘肃鼢鼠血液酸碱特征趋于一致,不同于SD大鼠,动静脉pH差(pHa﹣pHv)及动静脉CO2总含量差(TvCO2﹣TaCO2)显著高于SD大鼠,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极显著低于SD大鼠,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vCO2﹣PaCO2)极显著高于SD大鼠;高原鼢鼠和甘肃鼢鼠血浆中钠离子(Na+)浓度、钾离子(K+)浓度、游离钙离子(iCa2+)浓度及动静脉钠离子浓度差(Na+v﹣Na+a)、钾离子浓度差(K+v﹣K+a)和游离钙离子浓度差(iCa2+v﹣iCa2+a)无显著性差异;高原鼢鼠动脉血钾离子浓度显著低于SD大鼠,钾离子浓度差显著高于SD大鼠;甘肃鼢鼠钾离子浓度差及动、静脉血钙离子浓度显著高于SD大鼠。这些结果说明,低氧适应动物血气、酸碱及电解质特征一致,与地面生活的SD大鼠差异很大,表现出较低的红细胞压积和较高的氧利用率,血液能耐受较宽范围的酸碱变化,维持电解质稳定,保证内环境稳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具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EPO在血液透析病人中对脂联素(ADPN)水平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46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用EPO治疗8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2、4、8周后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浆白蛋白(ALB),体重指数(BMI),C反应蛋白(CRP),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饱和度(TAST),ELISA测定ADPN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心室心肌重量(LVM)及计算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结果:血液透析患者血清ADPN水平高于正常人;用EPO治疗2周后即出现ADPN水平升高,第4周后ADPN水平进一步升高,第8周与第4周比较无明显变化;应用EPO可降低CRP、SF水平;ADPN是LVMI的重要影响因子,EPO可改善左心室肥厚与功能。结论:EPO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ADPN水平,降低CRP、SF水平,减轻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88Re标记RGD-4CK的方法及其在健康家兔体内的示踪动力学特性.方法:采用预锡化法188Re直接标记RGD-4CK.纸层析测定标记多肽的标记率并计算比活度.测定9只家兔经耳缘静脉注射37 MBq 188Re-RGD-4CK后不同时相点血液中的放射性浓度,采用DAS软件评价标记多肽示踪动力学行为,以F值检验、AIC值、R2值并结合αvβ3a受体在正常机体表达实际.对血液放射性浓度-时间数据进行房室模型曲线拟合,根据拟合结果计算示踪动力学参数.结果:188Re-RGD-4CK的标记率大于97%,比活度为3.97±0.02TBq/mmol.188Re-RGD-4CK在健康家兔体内的放射浓度实测值符合以1/C2为权重系数拟合的二室模型理论计算值.结论:预锡化法188Re直接标记RGD-4CK制备方法简便,标记率高,无需分离纯化.188Re-RGD-4CK在健康家兔体内的示踪动力学符合以1/C2为权重系数拟合的二室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血磷水平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肾内科28例高血磷(SP>1.6mmol/L)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病例组,30例血磷正常(SP≤1.6mmol/L)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原发病组成,年龄,性别,透析龄,皮肤瘙痒发生率,腰背痛发生率,血钙,血碳酸氢根,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碱性磷酸酶,肾功能,血浆白蛋白水平及左心室肥厚发生率。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原发病组成,年龄(43.2±9.8岁vs 40.5±12.2岁),男女性别比例(16/12 vs.17/13),透析龄(32.56±6.71月vs.35.43±5.82月)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在血红蛋白(83.22±6.71g/L vs 103.36±5.84g/L),红细胞压积(24.83±1.92%vs.30.76±1.52%),血钙(1.71±0.16mmol/L vs.2.23±0.21 mmol/L),血碳酸氢根(14.2±3.1mmol/L vs 20.6±4.9 mmol/L),血碱性磷酸酶(124.26±16.33U/L vs.61.47±14.91 U/L),皮肤瘙痒发生率(22/28 vs.7/30),腰背痛发生率(19/28 vs.6/30),左心室肥厚发生率(20/28 vs 12/30),有显著性差异(P<0.05),肌酐(956±142mmol/L vs.923±156 mmol/L),尿素氮(23.1±6.3mmol/L vs.24.8±8.9mmol/L),血浆白蛋白(30.5±3.8g/L vs.31.2±2.9g/L),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伴有高磷血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与血磷正常的患者相比,血碱性磷酸酶,皮肤瘙痒发生率,腰背痛发生率及左心室肥厚发生率较高,而血钙,血碳酸氢根,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较低,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东北虎血液成分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改良纽鲍氏计算板法、显微测量法、低渗NaCl试管法、微量毛细吸管离心法、血细胞计算板法和瑞特氏染色三区计数法,分别测得和算出8只东北虎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131±7.5g/L、红细胞数7.11±O.53×1012/L、红细胞直径5.58(4.62—6.55)μm、红细胞渗透脆性0.606±0.065—0.430±0.045%、红细胞压积容量38.1±2.68%、白细胞总数23.3±7.5×109/L、嗜中性白细胞57.9%、淋巴细胞35.6%、单核细胞3.5%、嗜酸性粒细胞1.8%、嗜硷性粒细胞<1%、平均红细胞体积53.6±2.75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17.9±1.25Pg、平均每个红细胞血红蛋白分子数1589±110×105个、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3.5±2.7%;用全自动凯氏定氮法测定并计算得出血清总蛋白含量73.6±12.6g/L、血清白蛋白含量46.5±3.2%及血清球蛋白含量27.1±13.1g/L。上述各项结果为保护东北虎提供了难得而有意义的生理参考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肝素钠对肢体缺血/再灌注(LI/R)过程中肠系膜微循环的动态变化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探讨肝素减轻LI/R损伤的可能机制,为LI/R损伤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采用本室常规方法复制大鼠LI/R模型,正常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2组(n=10):肝素组(H组)和单纯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两组动物均于再灌注损伤后2h时动态观察肠系膜微血管管径、血流速度、白细胞黏附、白微栓及微血管壁的完整性(管周出血)等情况,同时测定各组动物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中P-选择素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值。结果:肠系膜微动、静脉管径扩张,血流速度减慢,微血管中大量白细胞贴壁、粘附,白微栓形成增多,与I/R组比较,H组大鼠肠系膜微动脉血流速度(AFV)和微静脉血流速度(VFV)显著下降(P0.01);血浆黏度(ηp)、全血低切还原黏度(Lηre)、全血高切还原黏度(Hηre)、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聚集指数(EAI)、血沉方程K值(ESRK)、红细胞刚性指数(TK)均显著下降(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EDI)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P-选择素、ICAM-1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肝素可能通过降低血清中P-选择素和ICAM-1的水平而改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全身微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