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为了解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认知的差异,从而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方法 对北京、武汉和成都的6家医疗机构的375名医务人员和702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方认为医患关系紧张的比例明显高于患方,医患关系现状对医方影响较大;医患双方均认为医疗体制、媒体舆论是医患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医患双方对现行医患纠纷的防范和解决措施认可度均较低。结论 加强医患间的有效沟通;健全医疗体制,促进和谐医患关系;树立舆论宣传的正确导向作用;建立健全有效的医患纠纷的解决机制,探索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医患双方对医患信任改善对策的认知现状及差异,提出基于双方视角的医患信任重构对策。方法 在参与式与非参与式观察与个人访谈的基础上,北京市6家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和患者共1 209人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了解医患信任改善对策的医患双方的认知差异。结果 医患双方在就医患信任关系改善对策的3个维度有认知差异,分别是患方改善对策、医方改善对策和政府改善对策。结论 提出基于双方视角的医患信任关系重构对策:加强法制建设净化行业环境,深化医改、减轻双方经济负担,创新服务模式、提高医院服务质量,提升医患双方的“诚信素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患方不同人群对医患关系认知的差异,从而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方法 对北京市、武汉市、成都市的6家医疗机构的702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地区、就医类型和医保类型的患者之间对医患关系认知存在差异。结论 微观个人因素影响患者对医患关系的认知,需加快医疗体制改革,缩小地区间差距,逐步提高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及报销费率,减少宏观经济保障因素对患者认知的影响;提高卫生系统反应性,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人群开展提高非技术性服务质量、缩小人群认知差距。  相似文献   

4.
目的 统计分析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案例,为在医院、患方、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三方中解决医患纠纷提供更有效的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3年南京市某区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调解的801份医患纠纷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医院、患者、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的访谈。结果 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调解成功率高达98.63%,影响患者获赔额高低的主要因素为医方态度、患者现状和有无医学鉴定;结论 医患双方对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工作较为认可,促进了医患和谐,但调解工作仍存在困难,建议法律赋予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一定的调查权和鉴定权。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从医务人员视角出发,分析医患关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方法 选取广东省10所医院,以“科室”为层,抽取1 125名医务人员对医患关系认知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6.21%的人认为当前医患关系更加紧张,影响医患关系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医疗技术方面、候诊服务、医患沟通、非医疗技术方面、医院管理。患者抱怨最多的是药价贵和排队时间长,分别占29.7%,26.9%。结论 医务人员对医患关系信心不足,医生技术水平、医患沟通、医院管理是当前改善医患关系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北京城乡医患信任水平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医患双方的视角比较北京城乡医患信任水平。方法 对北京市农村H区3个乡镇12个村和城市3家医院的医生和患者进行实地观察。结果 医患双方对城乡医患信任水平评价均值均高于3.6分。经统计学检验,城乡患者对城乡医患信任水平评价存在显著差异F=5.050,P=0.008),城市医院医患双方对医患信任水平评价存在显著差异t=3.16,P=0.002)结论 影响患者对城乡医患信任水平评价的因素主要有城乡医疗机构的服务功能、服务水平、设备设施、服务态度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河南省医疗纠纷现状,为缓解医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100家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采用集中填答法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2012—2014年平均每家医院医疗纠纷数达28.6件,每万例次业务量纠纷数0.943件,每百名医师纠纷数4.765件;外科、妇科及儿科是纠纷发生率前3位的科室;医务人员技术问题导致的医疗纠纷占27.9%,医德医风问题占10.5%,患者要求不合理占46.0%;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医院平均年出院患者(t=7.987 ,P<0.001)、临床医师床位比(t=-2.476 ,P=0.015)与护理人员床位比 (t=-6.426,P<0.001)对医疗纠纷数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每家医院通过医患协商途径处理医疗纠纷27.5件,司法途径10.5件,医调委解决9.5件;医患协商平均耗时1.2月,平均费用76 927.4元;医调委途径平均耗时0.6月,平均费用36 141.1元;司法途径平均耗时6.3月,平均费用58 942.7 元。 结论 针对高发科室实施预警防范,根据纠纷特点选择适宜的处理方式;积极实施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缓解就医压力;进一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破除逐利机制,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某三甲综合医院2012年18类重点疾病非计划重返住院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样本院2012年18类重点疾病7 406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其出院后15天、31天非计划重返住院的原因。 结果 9类疾病33名患者出现了非计划再次入院情况,慢性病和60岁以上老年人更有可能非计划重返住院,患者出院时疾病状态、出院主张、病情加重或病情复发、住院天数等是影响非计划重返住院的主要因素。 结论 要从熟练掌握相关疾病的临床治愈好转标准,加强医患沟通,加强健康宣教,加强出院随访等方面来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BL教学培训法在临床医生沟通技巧培训中的应用。方法 对某医院150名临床医生采用PBL培训方法,充分调动医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结合头脑风暴法引导医生们提炼出医患沟通中的关键要素和临床沟通技巧,并请某患者(已愈)现场参与,模拟演练。结果 经过培训,医生们医患沟通意识、医患沟通能力和沟通技巧都有明显提升。结论 PBL教学培训法用于临床医生医患沟通技巧培训效果较好,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将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描述和分析医疗纠纷对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影响。方法 以河北省某医院的375名临床医师为调查对象,利用Mann Whittney U法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2.9%的医生表示医患纠纷对诊疗工作的影响非常大或较大,临床医生的防御性医疗行为平均得分高达14.8分,最近2年亲身遭遇过医疗纠纷的患者防御性医疗行为得分高于未遭遇过医疗纠纷的患者。结论 面对越来越大的医疗纠纷和诉讼压力,临床医生普遍采取防御性医疗行为,且防御性医疗行为的程度较高。医生的医疗纠纷遭遇是防御性医疗行为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医患纠纷是医患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近年来,全国各地因医患纠纷而引起的冲突越来越多,医患双方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希望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现行的医患纠纷处理方案主要有民事诉讼医患协商解决行政处理3种。通过调查医患双方的处理意愿,分析这三种处理方案存在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提出医院在引入医疗社会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加强医患沟通等途径,建立新的医患纠纷调解机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医患关系质量测量模型。方法 采用文献法收集测量指标并自拟设计问卷,采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模型的构建。结果 测量模型包含积极医患关系质量和消极医患关系质量两个维度,二者具有显著的负向相关(r= -0.32);积极医患关系质量的Cronbachs’ɑ 系数为0.93,消极医患关系质量的Cronbachs’ɑ 系数为0.72;χ2=70.481, χ2/ df=2.274, RMSEA=0.057, GFI =0.967, AGFI =0.941, CFI =0.983, NFI =0.970,模型拟合指标良好。结论 构建的医患关系质量二元模型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来测量医患双方主体对医患关系质量的评价与认知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医疗纠纷中医院与媒体间的关系现状,进而为在医患纠纷中的医院与媒体的博弈提供解决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选取长春市5家三级医院的400名医务人员、3家媒体机构的100名媒体工作人员做为调查对象,调查结果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结果 不同工作职能的医务人员对医疗纠纷的认知不同;医务人员普遍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主要表现在语言暴力、躯体暴力和性暴力;媒体在获取医疗纠纷事件的途径中,直接获取的途径所占比例较小,还需主要靠间接途径获取;医方与媒体方对医疗纠纷事件报道的客观真实性认知有差异;医方与媒体方对医疗纠纷事件产生的原因认知有差异。结论 寻求医方与媒体方之间的博弈对策,寻找二者的利益契合点,形成解决医疗纠纷的合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住院病人的看法,为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2008年第4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用描述性方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病人对所住医院的评价以及影响住院病人不满意的因素。结果 一半以上的住院病人比较满意。费用高、设备差、手续繁琐、态度差是最不满意的4个方面。收入、住院时间、自费高低等因素会影响患者满意。 结论 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需要医、患、政府三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运用360度评价法对2015级住培学员岗位胜任力进行评价,对2015级住培学员岗位胜任力现状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评价表分别从专业基地主任、学员指导教师、轮转带教教师、同学、自我评价5个角度,对202名住培学员岗位胜任力进行360度反馈评价,岗位胜任力评价内容包含基本能力、职业素养、医患沟通、医学知识等8个方面核心能力;应用EpiData3.02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方法主要为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5类评价主体在基本能力和医学知识2项能力打分较高,在职业精神、沟通能力、职业道德、团队合作、学术研究等其他几项能力打分偏低;在基本能力、职业精神与素质、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和学术研究几方面能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人各方面打分均偏高,轮转带教教师和同专业基地同学打分居中,专业基地主任、指导导师在各方面打分偏低 结论 360度评价法客观公正地评价住培学员岗位胜任能力,有助于提高住培学员岗位胜任能力,有利于加强团队意识,增强团队建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临床路径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制订临床路径,将实施临床路径前后病人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健康知识评分、满意度进行比较并对出现的变异进行管理。结果 实施临床路径提高了医务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加强了医患沟通,使患者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有所下降,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有所提高。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临床执行过程中应注意对变异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城市医院患方信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构建医患信任的建议。方法 对北京市3个大型三甲医院进行为期15天的实地观察,并对72位患者进行定性访谈,分析患方对医方信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对城市大医院信任评价得分为(4.20±0.65)分,影响医患信任的因素主要是医生技术和态度,医院规章制度、就诊流程等医院管理因素以及医保制度、医院补偿机制等政策因素。结论 提高医患信任可通过加强医患沟通、优化就诊流程、完善医保制度、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等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建立医疗服务质量关键指标,对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方法进行创新。方法 将患者就医过程中的每一项服务进行量化,建立SERVQUAL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结果 借助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构建医疗服务质量指标体系包括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关怀性、经济性和有效性等7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结论 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为医患沟通搭建平台,及时进行医患互动,对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进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医护人员医德自我评价和患者对医护人员医德评价。方法 对某教学医院306名患者、266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信息通过Epidata录入,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 在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医护人员对患者需求的反应、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医药费用问题、患者的信任、医患沟通等方面存在差异。结论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完善医德医风管理制度,提高医护人员整体素质,注重对医学生医德信念的培养,转变医德医风的教育方式,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专科医师对带教师资综合职业能力和培训管理的满意度,进一步了解不同医院开展毕业后医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进行毕业后医学教育规范化培训异同。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成都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598名住院/专科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 受调查的598名住院/专科医师对带教师资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满意度评分在3.83~4.11之间﹝满分为5分﹞,而对培训管理的满意度评分在2.91~3.75之间,且不同医院住院/专科医师的满意度有差异性﹝P﹤0.05﹞。结论 无论教学医院还是非教学医院,都应加强带教师资建设和培训管理,才能提高住院/专科医师对规范化培训的满意度,以促进住院/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