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石狗文化     
<正>在雷州半岛,人们在村口、古道、古城门等处,常常会看到一尊尊形态各异的石狗。这些石狗通通都是以玄武岩为材料雕琢而成。玄武岩暗灰色,比重轻而坚硬,抗风化力强。据史料记载,雷州半岛的石狗起源于殷周年代。上古的雷州半岛是一块荒蛮之地,人迹稀少,气候干旱。从黄河中下游南迁的俚、僚、瑶、僮等少数民族聚居于雷州半岛。当时在各种自然灾害与自然异象面前,雷州先民显得无所适从,他们便依托某一物种作为图腾祈求庇护,而  相似文献   

2.
雷文化     
<正>关于雷州名字的起源,一般人都会不假思索地认为,雷州是因为多雷而得名,其实这个说法是缺乏史料依据的。翻阅雷州史籍,看到的满是干旱的记载,以及世代祭雷祈雨的记载,却没有雷暴灾害的记载。《雷州府志》录有雷州古谚"雷打秋有作无收,秋打雷稻籽累累",其注解说是雷州人祈盼多雷雨,"秋打雷稻籽累累"意为"秋后多雷乃祯祥之兆"。此谚至今仍在雷州半岛乡村中流传。关于我国雷区的分布,气象学家林之光在其专著《中国气候及其极值》中有全面的阐述,认为我国的多雷地区首推云南、海南,其次为  相似文献   

3.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文化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产物.该文提供了许多关于动物文化现象的证据,并且提供了动物创新和社会学习能力的观察与实证研究的结果,用以说明文化在动物中存在的可能性.然而,人类文化与动物文化存在着明显差异,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主要是两者认知能力的差异:人类特殊的认知模式--文化认知造就了人类复杂的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4.
张社尧 《生态科学》2004,23(1):91-91
党十六大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广东省政府的《工作报告》提出建设经济强省和文化大省,与时俱进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生态方面的内容,如:我省“生态保护得到加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山区和农村环境的生态屏障功能”,“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等。可见,省委、省政府已把生态与环境的建设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我认为,普及生态文化是和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5.
化石文化     
刘晓峰 《化石》1996,(4):2-3
化石文化刘晓峰化石,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珍贵资源之一,历来为人类所关注。化石给人类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并从中创造和累积了独特的文化──化石文化。-、化石文化的含义化石,是经自然作用保存在各地质历史时期岩层中的生物遗体或遗迹。化石文化是人类在发现、认识、...  相似文献   

6.
富林文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汉源县富林镇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是四川省发现的第一个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四川省石器时代的文物早在1886年就为人所知。自1913年起,一些外籍传教士在该省境内寻找旧石器材料,采得了一些标本。有人把采到的个别标本,依形态将其与欧洲的阿舍利文化进行对比,并认为“有些标本比北京猿人文化还要早一些”;还有人根据这些采集品提出所谓的“扬子江文化”。上述多年的采集品,或因记录不详,层位不清,地点不明,或捡自地表;也有不少标本是新石器时代的打击石器。就现有资料言,其中有无真正  相似文献   

7.
石文化     
邢湘臣 《化石》1994,(4):24-25
  相似文献   

8.
千年鼍文化     
神奇的乐器 因扬子鳄的皮较为结实,古人很早就取其皮蒙鼓,称之为“鼍鼓”。蓬鼓频频出现在古代典籍之中。公元前12世纪的《诗经·大雅·灵台》记载,有民间乐器“鼍鼓逢逢”。《山海经》记载.黄帝用鼍鼓声震五百里,最终战胜了蚩尤。先秦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将鼍鼓称为“灵鼍之鼓“。鼍鼓成为当时古人政治、军事乃至民间生活中的神圣乐器。  相似文献   

9.
文章综述蝴蝶的名称、蝴蝶与诗词、故事、服饰、邮票、绘画、工艺品、婚配、音乐和节日10个文化领域有关的内容,揭示蝴蝶对人类文化生活的重要影响,以期使人们更好的理解保护蝴蝶多样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11.
企业文化是从属于商品经济与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现象,任何在现代市场大潮中持久成功的企业,都有属于其自身的独特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壮大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企业文化的形成,除了企业在企业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合理开发外,必然受到企业所在地特定区域的地域文化影响,科学合理的发掘和整合地域文化资源,引入地域文化资源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补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的重点就是探讨地域文化和企业文化如何进行有机结合,以地域文化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最终使企业得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国不仅仅关注中国文化的传扬,还开始注重文化的创新。文化创新战略也给我国政府、企业和社会的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将我国传统的文化体系向创新型文化体系转变,展开业务建设、全景架构、的创新型文化生产,进一步的完善了我国文化创新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古代社会,维护万物生长,为族群繁荣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即为善,反之即为恶。出于这样一种原因,我国古代文化体现出一种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特色。当然环境也因此得到较好的维护,对文明的绵延也起到积极的作用。生态保护是一个比较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中国的乡村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表现在乡村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上,也表现在乡村的文化生活上。以大众传媒为武器的城市文化,正冲击着传统的乡村文化市场,改变、解构着原有的农村文化生态。这种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冲击,如果说在物质生活上给乡村带来一些好处的话,那么,在精神生活上在给他们带来新鲜刺激的同时,也带来了困惑。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当代的农村文化建设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全世界都佩服日本人在横扫生命的自然灾害面前表现出的从容与镇定。正是这种舍得淡定与坚忍不拔,成就了日本人长寿民族的美名。当然,往更深处挖掘还有被人遗忘的东西,那就是——  相似文献   

16.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日本再次获得全世界人均寿命最长的圜家。虽然丢了全球GTP总量第二的名次,但人均寿命仍无人能出其右,这让东瀛的政治家和民众颇感欣慰。因为健康长寿不仅是金钱也买不到的,同时它还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根基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农业和工业快速发展的数百年间,野生动物资源被大量开发,以提供食物、服饰、药品等。由于过度利用以及栖息地被破坏和污染等原因,野生动物资源正逐步成为稀缺资源,濒危动物越来越多。我国曾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野禽野味和野生动物毛皮输出国之一。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全国共收购野生动物毛皮2亿张;青海省1959、1960两年猎取野牦牛、野驴、盘羊、岩羊等的产肉量占全省畜牧业的80%。  相似文献   

18.
尊重和保护传统知识,承认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方面的传统知识的作用,发挥现代科学与民间传统知识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立红 《化石》2007,(1):41-42
艺术来源于生活,语言来源于生活,生活无处不在,这是我早已懂得的道理.但是真正理解这句话,感觉到它如真理一样的正确,确是起于对他留文化的初步接触.  相似文献   

20.
<正>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竹子和松、梅被并誉为"岁寒三友",和梅、兰、菊一样有"君子"之称。它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审美价值,是与我国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特殊植物,也是庭院观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历代诗词书画的绝妙题材,也是人格模拟的特别对象。笔者曾于2012年12月创作《咏竹》一首,试图简要概括竹子的文化和审美价值:四时常青笑岁寒,百年披翠话荫凉;高风亮节凌云志,虚怀若谷君子量;扶老携幼胸怀广,遮风挡雨情意长;爆竹呈瑞送吉祥,凤尾罗拜报平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