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主要探讨了银医合作模式下的居民健康卡建设。通过对目前几种居民健康卡建设模式的对比研究,对居民健康卡的建设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银医合作模式下的居民健康卡发放以银行为发卡主体、医疗机构应用为主体,促进卡片的发放。银医合作模式下的健康卡建设模式从管理、发卡、应用等各个环节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对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针对大型医疗机构发行银医合作模式居民健康卡,研究了自助终端自助发卡流程。首先对居民健康卡卡片的规格和卡片内数据结构进行了讨论;然后给出了居民健康卡自助办卡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数据交换过程,并设计了居民健康卡自助办卡流程;最后对自助终端自助出卡算法进行了设计。通过本文对自助终端自助出卡流程的设计,将有效提高居民健康卡的办卡效率和使用率,促进居民健康卡的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了居民健康卡医疗机构应用的意义,介绍了居民健康卡医疗机构预约诊疗、门诊住院一卡通门诊便捷输液、医疗救治联动服务和新农合一卡通等应用,分析了居民健康卡项目建设中政府主导与银医合作两种模式的特点,最后探讨了居民健康卡医疗机构应用重点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4.
支付服务建设是实现居民健康卡跨医疗机构就诊和结算的关键。文章对居民健康卡快捷支付服务进行了研究,引入互联网在线支付技术,讨论了无密扣费的优势、应用方法及其风险管理措施,支持了医疗机构受理不同银行发行的居民健康卡消费的功能。快捷支付服务使得患者能够在医院执行科室直接缴费,优化了就诊服务流程,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医疗业务流程、创新居民健康卡就诊支付方式,引入了第三方支付平台,融合了线上交易和线下医疗应用。结合医院就诊费用结算流程和无密支付的要求,设计了银联交易网关和银联在线支付异步交易转换算法,建设了委托代扣签约、余额查询、缴费、退货和支付撤销等服务,采取了无密消费有效期等措施保证了持卡人资金安全。对财务系统和各执行科室业务系统进行改造,建设了居民健康卡支付服务体系,患者持卡能够在全院范围内所有科室实时缴费。  相似文献   

6.
医院建设和实施居民健康卡项目涉及多家服务商和多个系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文章对医院建设居民健康卡的全过程进行探讨,从建设准备工作开始,对医院通信网络建设、居民健康卡发行建设、自助服务系统建设和改造、各科室业务系统改造的全过程进行了讨论。通过上述实施步骤,最终帮助医院完成居民健康卡服务体系的建设,对即将规划和实施居民健康卡的医院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居民健康卡服务体系的建设横跨金融行业和医疗行业、卫生管理部门和医院、制卡机构和发卡机构,在省卫生厅的直接管理下开展。文章遵循部颁居民健康卡标准体系,对居民健康卡的制作、发行、业务受理和管理等4个环节进行了统一规划,研究了制卡机构、发卡机构、业务受理机构和管理机构如何分工建设居民健康卡服务体系,以实现居民健康卡跨地区、跨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  相似文献   

8.
文章引入了第三方支付公司来发行居民健康卡,设计了第三方支付公司发行居民健康卡的总体规划,研究了政府管理机构、第三方支付公司和应用受理机构在整个解决方案中的角色,设计了居民健康卡发行体系和支付体系,实现了快捷地办理居民健康卡,方便、安全地进行账户充值以及高效、便捷地完成诊疗支付。  相似文献   

9.
精准化管理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与模式,正在被逐步运用于医院管理领域。通过建立药事数据分析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关键流程进行控制、实施全流程药品质量无缝监管及药物不良反应上报流程标准化,对药事管理信息进行收集、统计、分析,对药学服务流程进行优化整合,并形成戴明环(PDCA循环)管理机制,切实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10.
针对患者预约服务及候诊排队拥挤的问题,讨论了基于手机短信的院外候诊服务流程和基于专家问诊时间的分时就诊流程。首先介绍了预约诊疗的几种模式,并讨论了预约就诊数据交换的流程,然后讨论了基于手机短信的院外候诊服务流程和基于专家问诊时间的分时就诊流程,完全改变了传统取号后直接候诊的就医流程。文章主要从院外候诊、分时就诊以及服务质量评价等方面对预约诊疗服务流程进行优化,对有效解决医院“三长一短”的问题、缓解医院拥挤的现状、减少患者感染几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探讨了居民健康卡卡管平台的设计方案,卡管平台主要完成对居民健康卡基本信息管理和生命周期管理、居民健康卡业务管理、SAM业务管理、业务接入管理、健康卡业务监管和提供对外公众服务平台。卡管平台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健康卡交互平台,同时可以形成办卡、用卡的良性循环,促进居民健康卡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出入院服务流程进行梳理与优化,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患者体验。方法 利用服务蓝图确定住院患者的出入院服务体验、内部服务流程、后台支持保障系统等,并对服务效率和患者体验进行评价。结果 在某三甲综合性医院建立出入院服务中心,统筹协调所有出入院相关服务后,患者术前待床时间、办理出入院手续时间、术前检查等待时间和往返距离,均比去年同期有所降低。结论 将服务蓝图应用于医院出入院服务流程的优化,通过资源合理配置、跨部门协作、信息平台支撑、规章制度保障,能够有效地保障患者安全、提高运行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居民健康卡金融应用意义,分析了居民健康卡实现金融功能的相关技术基础,探讨了居民健康卡加载银行账户、银行卡绑定居民健康卡居民健康卡动态绑定银行卡加储值卡等金融功能实现方法及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14.
应用PDCA循环理论流程,通过数据汇总法以及处方分析法对医院药品消耗金额、数量、用药频度进行排序分析,利用行政、技术、经济、医疗等多元化的干预驱动手段,对医院临床用药进行分析,建立常规、有效的医院药品使用动态监测系统和超常预警干预模式,促进合理用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设全院甚至医院间通用的自助挂号缴费系统,方便患者挂号缴费,获得连续、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方法 利用“市民卡”“健康卡”“银联卡”三卡合一,与医院的HIS相接,提供自助模式的挂号缴费。结果 自助设备终端能完全替代人工挂号收费窗口,同时实现门诊病人的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卫生信息资源共享。结论 建立了病人就诊的智能化便捷通道,较好地解决了医院与患者之间的服务矛盾,缓解了患者“看病难”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在不断巩固区域医疗联合体的基础上,试图建立一种以预防疾病,控制慢性疾病如慢性呼吸道感染、慢性肝病、糖尿病等,加强健康教育为目的的社区健康联合体(简称康联体)。这是一项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其建立是基于复旦大学和闵行区的长期合作,以智慧医疗技术为依托,以"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为核心服务内容,以期及早预防社区居民严重疾病的发生,对社区慢性病患者进行方便、有效的监控,并向社区介绍先进的人口健康理念,实现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保障社区居民健康,为闵行区康联体的扩大与完善提供参考依据。希望这些方法能促进优质医疗服务的合理布局,使社区居民终身健康关怀得到发展,并在防控慢性疾病及慢性感染中发挥有效作用,在今后也能应用于其他区域。  相似文献   

17.
医院的采购管理是保障医院运行、提高运营效率、保证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的重要工作,供应链模式的采购管理是一个有效的管理模式。通过加强供应商管理与合作策略、采购流程优化采购两个方面的实践,逐步建立起符合现代管理学理念的采购流程与供应商关系管理体系,从而实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院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设备利用率,大多医院将部分设备集中放置于病区服务中心,供全院科室共享使用,但是设备的借用、归还登记依然采用手工模式,这种模式工作效率低下且数据统计难度大。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Android系统的医院设备共享服务管理系统。该系统利用二维码作为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利用Android移动终端软件扫描设备二维码获取该设备基础信息,并通过Web Service接口从数据服务器中获取设备详细信息后进行共享服务管理操作。该软件系统采用Java+MVC框架开发,利用SQL Server 2008实现设备信息存储、共享。通过对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区服务中心200余台设备的日常共享服务管理的实际应用与测试,该系统能很好的优化医院设备共享服务管理流程,提高了设备管理人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门诊就诊一卡通的出现正是解决等待—排队——等待问题的一种方法,在医院现有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基础之上,通过改变患者就诊流程,解决了患者看病过程中需要多次排队等待的现象,以后患者到医院看病只需通过银行卡、城市一卡通、医院门诊就诊卡,在自助缴费终端上通过简单食指操作,可以免去挂号、缴费、就诊等排队之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针对性输液知识教育在门诊输液病人中的应用.方法 对220例门诊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以发放自行设计制作针对性输液知识教育卡的门诊输液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未发放针对性输液知识教育卡的门诊输液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问的药物相关知识掌握、焦虑担心、配合度、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对药物相关知识的掌握、配合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焦虑担心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在门诊输液病人中开展针对性输液知识教育,可规范门诊输液流程,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及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