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 岗位设置是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前提和重要基础,也是完善医务人员职称评定制度及实行岗位绩效工资的需要。拟根据有关研究及医院首次岗位设置情况对未来3年岗位需求进行测算和分析,以期为改进岗位设置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根据公立医院改革的实际,对公立医院岗位绩效评价研究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思考,对研究需要理清的理论基础、方法学和指标体系建立3个关键环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建议,为公立医院岗位绩效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探索有效的岗位设置、建立以岗位聘任为核心的用人制度,是当前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通过有效的岗位设置管理,完善人才考核机制,激发人才积极性,发挥人才最佳效能,提高了医院的学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了医院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居民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现行的公立医院编制配置标准已经不适应当前医院发展的需要,亟需创新编制管理方式以适应当前我国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江苏省在国家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政策指引下,率先出台了编制管理创新的文件,在全省公立医院开始推进编制备案制。本文从政策制定的多源流理论视角,以政策制定过程的三大源流(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为切入点,系统梳理和分析江苏省公立医院编制制度改革政策的制定和演变过程,并浅析多源流理论对分析我国政策制定过程的适配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从健康保障出发,县域的医疗保障需要由县医疗服务体系承担,其中,县医疗服务体系主要由公立医院组成。县政府是透过县医疗服务体系管理公立医院,由此确定相应的投入责任和管理体制。在医疗服务体系的管理下,外加医疗保险及新农合对医院医疗费用的管理,县级医院依据外部环境和条件构造内部管理体制。当前县级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两个关键问题:一个是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对医疗服务体系和卫生服务体系的连体问;另一个是在经济上调整医患双方利益问题,解决这两个问题将有利于推进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6.

????? 公立医院改革是当前医改的主要内容,岗位管理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通过介绍医院在医改背景下实行岗位管理改革的做法,阐述岗位管理的涵义及在公立医院改革中的重要性,为公立医院改革提供有益的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江苏省省级和部分市县级公立医院人员及床位编制配置情况及存在问题,为公立医院编制制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方法,对江苏省级(3家)、南京市级(11家)和句容市级(2家)所有公立医院开展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定量数据进行分析,采用主题分析对定性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近4年间江苏省不同级别公立医院编制总量有所增加,但增速较缓;城市公立医院空编率有所提高,县级公立医院空编率逐年下降;公立医院编外人数和所占比例都不断增加,且医院级别越高,编外人员所占比重越高;公立医院编制床人比与标准床人比和实际床人比均差距较大。建议 修订公立医院编制标准,科学核定人员总量和规模;优化公立医院岗位结构,压缩行政后勤人员编制;控制总量,盘活存量,合理利用现有空编;探索实施编制审批制与备案制相结合的编制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8.
现今,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正在稳步地推行中,岗位设置的管理实施是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促进医院人事管理向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具有重要意义。从工作实际出发介绍了医院实施岗位设置的重要性,包括其是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是医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是提高医院人才素质的必然结果。同时,对医院在实施岗位设置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法进行了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9.

自新医改方案公布以来,为顺应公立医院改革的精神,我国各级公立医院纷纷开展了岗位管理,这预示着我国医院的管理工作正逐步朝着科学管理的方向发展。其中,岗位分析是开展岗位管理工作的基础环节,就我国公立医院岗位分析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社区参与是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的重要途径, 也是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海省三江源国家公园在前期试点中设置了16621个生态管理公益岗位, 当地牧民因此成为三江源保护的主要力量。本文通过对三江源地区已进行的生态管理公益岗位的调研发现, 由于传统文化和环保宣传的影响, 三江源当地藏族牧民具有较高的保护环境意识和参与保护行动的强烈愿望, 生态公益岗位是对这种愿望的良好回应。但在实践中, 因为需要兼顾提升生态保护成效、提升牧民收入、扶贫等多重目标, 生态管护员的选拔、管理、考核等并未按照最大化保护成效的方式进行。国家公园试点村中, 生态管护员全部由贫困户担任的方式, 实质上是将完成扶贫目标摆在了完成自然保护目标之前。这样的选择方式有着深刻的制度根源。为了进一步提升国家公园内生态公益岗位的保护成效, 我们认为应当明确生态管理公益岗位的定位, 明确提升保护成效是第一位的任务; 应当改进现有体制, 使基层政府有更多资源和空间组织管护工作, 并增加社区的参与程度。在这一过程中, 有民间机构参与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