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螨的重要天敌——食螨瓢虫(瓢虫科,食螨瓢虫属Stethoru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记述了分布于我国的食螨瓢虫属3个亚属共11种,其中1个新亚属4个新种,并附检索表以便比较。 食螨瓢虫(Stethorus Weise,Coccinellidae)原称拱颏瓢虫(刘崇乐,1963;庞雄飞,1966),全部种类以叶螨为主要食料,是瓢虫科中捕食叶螨的重要类群,也是叶螨的重要天敌之一。近年来,叶螨对棉、柑桔、苹果、梨等多种作物为害较重,成为农业生产上的重要问题,因此对叶螨天敌的研究引起各方面的重视。目前研究保护利用食螨瓢虫的单位颇多,但由于这属虫体小,背面黑色,多无特殊的色斑,因而种的区别遇到了一些困难。在这里我们仅就该属的鉴别提供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2.
十六斑小盾瓢虫Tytthaspis sexdecimpunctata(Linnaeus)是林奈1758年所订的种,原放在瓢虫属Cocci-nella,Crotch于1874年建立了小盾瓢虫属(Tytthaspis)而Jacobson 1915年以此种为模式种移入小盾瓢虫属中。 该种分布于欧洲大多数地区,亚洲国家的土耳其及蒙古也有分布。 在我国为新记录种,最近著者在内蒙古送鉴的标本中,发现此种标本2头,特将其形态特征简记于此。  相似文献   

3.
兼食瓢虫属一新种及一新纪录(鞘翅目:瓢虫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ursch(1964)将Verania Mulsant(1850)和Alesia Mulsant(1850)两属均列为Micraspis Chevrolat(1835)的异名。Iablokoff-Khnzorian(1979,1982)支持了Fursch(1964)的观点。分布于我国的稻红瓢虫Micraspis discolor(Fabricius)过去曾鉴定为Verania discolor(Fabricius),现应隶于Micraspis属。目前已知分布于我国的兼食瓢虫属有四种,其中有一个新种,一个新纪录种。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4.
弯角瓢虫属一新种记述(鞘翅目:瓢虫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弯角瓢虫属Semiadalia Crotch,1874分类位置隶于瓢虫亚科、长足瓢虫族。模式种S.undecimnotata(Schneid.)原产欧洲及中亚。中国种类据Mader(1928),Korchefsky(1932)记载,只有S.potanini(Weise)一种,分布在甘肃,但Iablokoff-Khnzian(1979)将Semiadalia属列为Hippodamia的一个亚属,并将S.potanini(Weise)移入Hippodamia(Asemiadalia)亚属内。笔者根据Semiadalia属腹部第一节具有后基线及雄虫第三节外侧明显呈三角形突起等特征与Hippadamia属显然不同,因此仍暂订为独立的属。为此,至  相似文献   

5.
长崎齿瓢虫属Afissula Kapur自1955年建属以来,经各国学者不断发现及重新组合,迄今已报导13种。云南省以往没有这个属的记载,曹诚一等(1984)在整理云南省森林病虫普查标本时,发现沧源县有环管崎齿瓢虫Afissula kambaitana(Bielawski)的新分布,在瑞丽县发现了匙管畸齿瓢虫A.spatulata Cao et Xiao。1988年作者之一王红在云南永德县采到长崎齿瓢虫属昆虫6头,经鉴定为1新种,现记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南林学院森保研究室。  相似文献   

6.
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 Pallas,属鞘翅目(Coleoptera)多食亚目(Polyphaga)扁甲总科(Cucujoidea)瓢虫科(Coccinellidae)异色瓢虫属(Leis或Harmonia),是蚜虫的主要天敌之一;分布于苏联阿尔泰山脉以东的广大地区,以及我国、朝鲜、日本等地,故又称亚洲瓢虫。  相似文献   

7.
利用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 对通辽市科尔沁区两种豆科作物田开花期捕食性瓢虫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两种捕食性瓢虫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发生个体数量上存在差异, 具体为大豆田分布捕食性瓢虫8属10种, 以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数量最多(122头); 苜蓿田分布5属8种, 以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 (Goeze)数量最多(68头)。两个捕食性瓢虫群落相似性较高, 差异性较大的捕食性瓢虫物种其个体数量均明显多于其它物种。色斑型研究显示异色瓢虫具27种变型, 多异瓢虫有8种, 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 (Thunberg) 有6种变型; 且大豆田捕食性瓢虫色斑变型(共35种)明显多于苜蓿田(共16种)。  相似文献   

8.
“二十八星”瓢虫的辨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虞国跃 《昆虫知识》2000,37(4):239-242
“二十八星”瓢虫是指两鞘翅上共有 2 8个斑点的瓢虫 ,而不是一个纯分类学上的名词。已知的“二十八星”瓢虫都是植食性的 ,其中有些是农业上的重要害虫 ,也是鞘翅目中最重要的害虫类群之一。刘崇乐 [1]曾对华北“二十八星”瓢虫进行辨识 ,共记述 3种及 1亚种 ,但有些学名已作了变更 ;庞雄飞等[2 ] 对 5种“二十八星”瓢虫的分布和食性作了区分 ,并提出把这些近似种区别开来 ,重新调查、观察其食性 ,以明确其寄主转移关系 ,对防治这类害虫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变化 ,“二十八星”瓢虫为害越来越严重。由于其中的马铃薯瓢…  相似文献   

9.
鲁西北地区常见龟纹瓢虫变型鉴定的依据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Thunberg)的本型,体色黄色或浅黄色。前胸背板中央有一大型黑斑,基部与后缘相连,有时扩至全前胸背板而仅留黄色的前缘及后缘。在鞘翅肩角处有一向外缘弯曲的弧形黑斑(前斑),其后有向内微弯的长四边形黑斑(后斑)。鞘翅缝黑色,在1/3处有向两侧方形伸展,在2/3、5/6处尖形伸展。由此基型斑纹变异而产生多种变型(刘崇乐1963年)。在鲁西北地区,人们在测报及应用中常把龟纹瓢虫变型与多异瓢虫混淆,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描述采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弯叶毛瓢虫属Nephus Mulsant二新种。该属隶属于瓢虫科小毛瓢虫族(Coccinelldae: scymnini)。模式标本保存于华南表业大学昆虫标本  相似文献   

11.
突角瓢虫属Asemiadalia Barovskiji,1928隶于瓢虫亚科、长足瓢虫族。模式种是A.heydeni Weise。Iablokoff-Khnzorian(1979)把Asemiadalia列为Hippodamia属的亚属、笔者鉴于雄虫外生殖器构造的不同仍视其为独立的属。根据文献纪录,我国已知有三种。现经整理国内收藏的标本,发现两个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2.
西藏自治区瓢虫记述——食植瓢虫亚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珠穆朗玛峰及其附近地区生物考察的瓢虫科材料,属于食植瓢虫亚科的有19种,其中6个新种,7种为我国分布的新记录。 全部瓢虫科材料主要采集于西藏自治区的聂拉木、亚东、错那、察隅、泽当、墨脱和波密等地区,最高海拔达5,200米。在4,000米以上地点采获的主要属于瓢虫亚科的瓢虫族(Coccinellini),食菌瓢虫族(Psylloborini)和长足瓢虫族(Hippodamiini)。食植瓢虫亚科的材料则在海拔3,000米以下,这与其食料植物的垂直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中国素菌瓢虫属简记(鞘翅目:瓢虫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菌瓢虫属Illeis隶属于瓢虫科、瓢虫亚科、食菌瓢虫族、主要取食作物、果树等白粉病的菌丝及孢子,可抑制白粉病的发展,但也可传佈孢子。过去一些学者错误鉴定我国的素菌瓢虫属仅有素鞘瓢虫Illeis cincta(Fabricius)一种,但笔者通过对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的整理,发现我国共有四种(其中一种为国内新纪录),并不包括素鞘瓢虫(该种仅产于印度及斯里兰卡)。本文就我国素菌瓢虫属各种的雄性外生殖器的特征提供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记述小毛瓢虫属Scymnus Kugelann 的四个新种,均采自广东省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新种的模式标本保藏于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在小毛瓢虫属中,小毛瓢虫亚属Scymnus(Scymnus)Kugelann和小瓢虫亚属Scymnus (Pullus) Mulsant是常见的两亚属,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后基线不完整,末端伸向腹片的前缘;后者后基线完整,末端伸达腹片的前缘。然而,已经发现一些种,例如Scymnus(Pullus)posticalis Sicard 其中一些个体的后基线伸达前缘而另一些个体的后  相似文献   

15.
云南素菌瓢虫属五种食菌瓢虫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菌瓢虫属Illeis Mulsant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瓢虫科Coccinellidae、食菌瓢虫族Psylloborini。该属有一些种是广布的东方种类,往往有两个种组成原始的类群,取食为害各种植物的白粉病菌孢子。 我们在1982—1983年,鉴定云南省森林病虫害普查标本中的瓢虫科昆虫时,发现素菌瓢虫属昆虫的五种新记录。而以往国内瓢虫科志书中描述记载过的一种,即素鞘瓢虫Illeis cincta(Fabricius),在云南各地普查所得标本中,则并未发现该种。  相似文献   

16.
<正> 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Thunberg)属鞘翅目瓢虫科龟纹瓢虫属,主要捕食蚜虫。由于它分布较广,盛夏亦能繁殖,在田间取食季节较长,是一种很有希望的天敌资源,在温度较高的江南地区是瓢虫的优势种之一。为了加以利用,两年来我们对它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相似文献   

17.
毛腹瓢虫属隶属于瓢虫亚科,与长足瓢虫属Hippodamia Chevrolat相近,但下颚须末节近于直角三角形,前胸腹板较长,具后基线以及爪中部无齿等特征可与后者相区别.1926年,Barovaskij在他的著作中首次记载一种毛腹瓢虫,即锯毛腹瓢虫Aasges prior Barovaskij,截至目前,该属仅有此一种.模式标本采于蒙古.笔者在整理横断山标本中,发现本种标本1头,在我国是首次记录.现将其特征记述如下: 体长6.2毫米;体宽3.7毫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小基瓢虫属Diomus分类研究的历史沿革以及中国该属的研究简况,描述了小基瓢虫的分布情况及鉴别特征。对保存于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德国慕尼黑动物博物馆的一些标本及作者近年来采集的标本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我国小基瓢虫属昆虫3种,其中包括2新种,即产于河北的长叶基瓢虫D.longilobus,sp.nov.和产于广东的膨囊基瓢虫D.tumefactus,sp.nov.,给出了种类检索表,每种都附以详细的特征图。新种模式标本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报道采自海南印度紫檀和番石榴上的弯叶毛瓢虫属Nephus Mulsant 1中国新记录种:斐济弯叶毛瓢虫Nephus(Geminosipho)fijiensis(Sicard),并绘制了重要的形态特征图.本种瓢虫可捕食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us Russell.观察标本保存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  相似文献   

20.
粒眼瓢虫属Sumnius是红瓢虫亚科中的一个小属,世界已知仅五种,即Sumniusvestitus(Mulsant,1850)[=renardi Weise,1892;haematica Gorham,1894],印度,尼泊尔;S.cardoni Weise,1892,中国(四川、云南),印度;S.yunnanus Mader,1955,中国(云南);S,notivestis(Mulsant,1853)印度;及S.bimaculatus Miyatake,1980,马来西亚。分布于我国的两种皆为介壳虫的天敌。 本文根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多年来收集的标本,记述我国三个新种,并列出种类检索表。 新种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