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贵州盘县火铺剖面茅口组类分布规律的研究显示 ,尽管类 Yabeina及 Chusenella生存时代相同 ,并可见于同一剖面 ,但两者在具体产出层位上却具有互不共生的特点。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 Yabeina及 Chusenella分布层位的沉积环境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Yabeina生活在水动力条件较强的正常浅海、台地及水能量较高的近岸浅滩 ;Chusenella则主要适应于低能环境 ,生活在水动力条件较弱的清澈浅海、局限浅水台地  相似文献   

2.
扬子地台北缘在寒武纪筇竹寺期—沧浪铺期出现海退,该时期的仙女洞组属浅海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的混合沉积单元,分布于陕西南部及四川北部。陕南南郑福成和碑坝剖面组成完整仙女洞组序列,其中包含8期生物礁相单元。单层礁体为米级厚度,形态特征显示丘状隆起或平缓延伸。水体的清澈度、深度以及水动力强度变化对各期礁相单元生长的控制力度因时而异,陆源碎屑数次侵入导致海水浑浊度增高,点断了礁体生长。礁灰岩微相类型包括钙质微生物粘结岩、古杯-钙质微生物绑结岩、古杯漂砾-砾屑灰岩、粒泥状-泥粒状灰岩以及泥状灰岩。早期礁灰岩中钙质微生物粘结岩含量丰富,之后古杯绑结岩在礁灰岩构建中具有丰度增长的趋势,且上部礁灰岩层位中不规则古杯占主要地位。仙女洞组沉积晚期海水变浅和水动力条件增强,常见漂砾灰岩和砾屑灰岩。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昆山白莲湖西部一剖面产出的牡蛎层及邻近层位有孔虫化石的鉴定与定量统计分析,并结合沉积物的岩性特征及牡蛎壳体AMS 14 C测年数据,揭示了牡蛎层的形成年代及其代表的古环境。研究结果表明,牡蛎层形成于7 230aBP,其所含的牡蛎与有孔虫群落显示此时为水动力相对较弱的半开放半咸水泻湖环境。  相似文献   

4.
假希瓦格■为生活在早二叠世浅海环境中的■类生物,一般认为该时期■类生物的生活方式为底栖。由于假希瓦格■的形态与生活在同时期的其它■类存在较大的差异,它们的生活方式是否相同?为探讨这一问题,本文选取了中国华南地区的假希瓦格■8种9个样本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了假希瓦格■9个样本的壳圈数、长轴、短轴及每一壳圈的长轴、短轴和壳壁厚度,利用这些参数计算得到了■的重力、海水中■所受的浮力,结合海洋中水流的运动方式,分析了上升海流对9个样本影响,结果表明,轴率越小的■越容易受上升海流的影响,从而改变其生活方式,结合假希瓦格■的生活环境,初步认为假希瓦格■的生活方式为水动力条件较弱时,其以底栖生活为主,当水动力条件较强时,其生活方式可能由底栖变为漂浮。  相似文献   

5.
Anabarites trisulcatus是寒武纪早期一类三辐射对称的管栖生物,推测营群居的方式生活在浅海。本文对来自陕南宁强石钟沟剖面寒武系底部宽川铺组的Anabarites trisulcatus进行了计算机流体力学分析。根据化石形态构建3D模型,依据推测的生活环境设计流域参数,进行了单体与群居两种不同生活方式下的流体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1)水动力条件对于底栖Anabarites trisulcatus而言是重要的影响因素;(2)Anabarites trisulcatus以群居的方式生活阻力系数更小,更有利于生存。本文使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长期存在的功能和生态假说进行定量检验,是微体化石研究新思路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6.
多壁珊瑚(Polythecalis)是我国南方早二叠世早期栖霞组的常见化石之一,富集于栖霞组的中、上部。它的地理分布广泛,层位稳定,早在30年代初期,已被作为栖霞组上部的带化石(黄汲清,1932)。目前,在我国已描述的多壁珊瑚有29种,它们的构造形态,如外壁(Epitheca)的性质、床板的结构等差别较大,统称为多壁珊瑚类(Polythecalids)。 Polythecalis除产在我国南部栖霞组以外,还见于奥地利、土耳其、伊拉克、伊朗、苏门答腊、越南及日本等地。从Pseudoschwagerna带至Yabeina带都有分布(Minato et Kato,1965)。  相似文献   

7.
在江西武宁的二叠系栖霞组、茅口组和龙潭组下部获得?类化石8属30种,并对其中10个属种进行系统描述。对获得的?类化石自下而上建立六个?带,分别是Schwagerina anhuiensis-Schwagerina chihsiaensis带、Schwagerina chihsianesis regularis带、Chusenella conicocylindrica带、Chusenella douvillei带、Chusenella ishanensis带和Pseudodoliolina pseudolepida带。通过与南京栖霞山,贵州盘县火铺镇等地的?类化石带对比,本研究区的栖霞组上部、茅口组和龙潭组中下部的地质时代分别为罗德期、沃德期和卡匹敦期。  相似文献   

8.
黔西、桂北上石炭统马平组皱纹珊瑚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黔西、桂北位于东经104°—109°,北纬24°—27°之间。区内晚石炭世浅海碳酸盐相地层分布广泛,露头连续,且化石丰富。1914—1979年曾有许多地质学者涉足本区,为晚石炭世地层的划分及古生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多数学者侧重于(竹蜓)类的研究,而对珊瑚化石的研究较少。笔者于1979至1980年,在贵州境内的水  相似文献   

9.
川西昌台地区纳楞海剖面的晚三叠世地层中存在Halobia yunnanensis-Halobia pluriradiata化石组合,化石保存较好,优势分子为Halobia yunnanensis和Halobia pluriradiata.化石主要分布于黑色钙质页岩和粉砂质板岩中,其生活环境主要为浅海下部至深海的深水环境...  相似文献   

10.
贵州罗甸县等地发育宾夕法尼亚亚系巴什基尔阶—莫斯科阶的斜坡相沉积地层,含丰富的■类和牙形刺化石。作为莫斯科阶底界重要生物地层标志的牙形刺Streptognathodus expansus,Idiognathoides postsulcatus以及■类化石Profusulinella (Aljutovella) aljutovica,Pro.prisca和Eofusulina在该剖面上均有发现。通过对罗悃剖面宾夕法尼亚亚系巴什基尔阶-莫斯科阶界线附近■类以及牙形刺分布情况的研究,本文采用Idiognathoides postsulcatus的首现(116.8m)作为罗悃剖面莫斯科阶底界的生物地层标志,■类Profusulinella prisca和Pro.aljutovica最早出现的层位与之相近,可以作为界线的辅助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