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学报》2014,(5):602
《植物学报》(CN 11-5705/Q,ISSN 1674-3466)是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主办的中文版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综合性、高水平"为办刊方针,求新、求快,以及时、准确地反映我国植物科学领域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新发现、新方法等)、系统评述国际研究热点(新理论、新发展)为基本定位,以涵盖植物科学各领  相似文献   

2.
《植物学报》(ISSN1674-3466,CN11-5705/Q)是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主办的中文版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性、高水平"刊方针,求新、求快,以及时、准确地反映我国植物科学领域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新发现、新方法等)、系统评述国际研究热点(新理论、新发展)为基本定位,以涵盖植物科学各领域(包括农、林、园艺学)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为主要发表内容,以中国国内从事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专业技术  相似文献   

3.
《植物学报》(ISSN1674-3466,CN11-5705/Q)是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主办的中文版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128页,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综合性、高水平为办刊方针,求新、求快,以及时、准确地反映我国植物科学领域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新发现、新方法等)、系统评述国际研究热点(新理论、新发展)为基本定位,以涵盖植物科学各领域(包括农、林、园艺学)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为主要发表内容,以中国国内从事科学研究和高等  相似文献   

4.
正《植物学报》(ISSN 1674-3466, CN 11-5705/Q)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共同主办的中文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2-967)。我刊以"综合性、高水平"为办刊方针,以及时、准确地反映我国植物科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系统评述国际植物科学最新进展为基本定位,发表植物科学各领域(包括农学、林学和园艺学等)原创性的且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植物学报》(ISSN1674-3466,CN11-5705/Q)是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主办的中文版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性、高水平刊方针,求新、求快,以及时、准确地反映我国植物科学领域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新发现、新方法等)、系统评述国际研究热点(新理论、新发展)为基本定位,以涵盖植物科学各领域(包括农、林、园艺学)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为主要发表内容,以中国国内从事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专业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植物学报》(ISSN 1674-3466, CN 11-5705/Q)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共同主办的中文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2-967)。我刊以"综合性、高水平"为办刊方针,以及时、准确地反映我国植物科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系统评述国际植物科学最新进展为基本定位,发表植物科学各领域(包括农学、林学和园艺学等)原创性的且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正《植物学报》(ISSN 1674-3466, CN 11-5705/Q)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共同主办的中文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2-967)。我刊以"综合性、高水平"为办刊方针,以及时、准确地反映我国植物科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系统评述国际植物科学最新进展为基本定位,发表植物科学各领域(包括农学、林学和园艺学等)原创性的且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1稿件的评审、录用和发表除特邀稿件外,自然投稿均需送2位审稿专家外审(单盲),之后编委会对稿件进行终审,编辑部在3个月内将稿件处理  相似文献   

8.
《亚热带植物科学》(CN 35-1243/S,ISSN 1009-7791)创刊于1972年,是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主办的植物学、农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  相似文献   

9.
《亚热带植物科学》(CN 35-1243/S,ISSN 1009-7791)创刊于1972年,是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主办的植物学、农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华艺线上图书馆(Airiti Library)等数据库收录,在"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全文上网。最近两年期刊影响因子达到0.58以上,在全国同类  相似文献   

10.
征稿简则     
《亚热带植物科学》2020,(2):I0002-I0002
《亚热带植物科学》(CN 35-1243/S,ISSN 1009-7791)创刊于1972年,是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主办的植物学(含园艺学、农学、林学、生物学等)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于双月月末出版。主要刊载植物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遗传育种、群落生态、系统分类、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等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原始研究论文与较高水平的专题综述。  相似文献   

11.
刘夙  刘冰 《生物多样性》2015,23(2):254-258
<正>自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奈奠定了植物科学命名的基础之后,国际上通用以拉丁语命名的植物学名(scientific name)作为学术交流的标准。除学名之外,植物的其他任何名称(包括所有非拉丁语名称)都叫作俗名(vernacular name)。在同一种语言的俗名中,又分普通名和别名(王锦秀和汤彦承,2005)。普通名是使用该语言的共同体普遍接受的名称,通常是综合性、权威性的植物志或植物名录中用作分类群正式名称的单一名称;而别名是普通名之外的其他所有俗名的统称,其应用常常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原刊名《云南植物研究》)创刊于1979年,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及中国植物学会承办的全国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等。  相似文献   

13.
正双月刊大16开国内定价50元全年300元邮发代号38-103(国内)BM872(国外)刊号CN 42-1817/Q ISSN 2095-0837《植物科学学报》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植物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植物学及各分支学科的原始研究论文。栏目设置:特邀综述、系统与进化、生态与生物地理、遗传与育种、生理与发育、资源与植物化学、技术与方法、研究快报、学术讨论、重要书刊评介和学术动态等。  相似文献   

14.
在开发利用中的广西植物资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梁畴芬  黄广宾  陆益新   《广西植物》1985,(3):211-226
<正> 引言 一、广西现有植物资源概况 (一)科、属、种的构成 (二)用途类别统计 (三)性状划分统计 (四)优势植物 (五)特有植物和受保护植物 (六)入载为模式的植物 二、广西植物资源直接利用概况 (一)政府部门收购及生产单位的利用 (二)民间利用 三、广西植物资源开发应用的试验研究 (一)种类的调查发现 (二)综合性的调查 (三)应用上的研究 (四)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广西植物资源开发利用途径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1 《广西植物》(月刊)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和广西植物学会联合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植物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的"中文核心期刊"(北大,1996、2000、2004、2008、2011、2014、2017年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的"CSCD来源期刊"、科学引文数据库(SCD)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  相似文献   

16.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江苏期刊方阵"优秀期刊季刊,单价20元,邮发代号28-21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2-1339/S《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系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江苏省植物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为BA、CA、CAB、Elsevier’s、中国生物学文摘、  相似文献   

17.
《亚热带植物科学》(CN 35-1243/S,ISSN 1009-7791)创刊于1972年,是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主办的植物学、农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华艺线上图书馆(Airiti Library)等数据库收录,在"中国期  相似文献   

18.
"前华夏植物群"一词由李星学等提出,原义指以西北地区下石炭统(臭牛沟组、靖远组为主)及华南相当地层中的植物总称。作者分析了当前古植物地理区划的有关理论,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前华夏植物群"的涵义不但可以代替欧美植物群中拟鳞木植物群(Lepidodendropsis flora),而且还可能包括自早志留世植物登陆以来至早石炭世,在中国大陆(或称华夏复合大陆)生长的、独立的植物群。文中以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的植物群中独特的科、属、种等地方性土著分子为例,以当前古植物地理区的有关理论为依据,认为"前华夏植物群区"可以从以往的"欧美植物群"或"拟鳞木植物群"区中单独划分出来成为独立的植物地理区。  相似文献   

19.
《亚热带植物科学》2010,39(3):F0004-F0004
<正>《亚热带植物科学》主要刊载亚热带植物的育种栽培、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形态结构、生态、分类、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以及园林绿化、园艺花卉等方面最新的研究论文、报告、简报及综述。《亚热带植物科学》已经加入《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华艺线上图书馆(Airiti Library)等数据库,并在"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全文上网。  相似文献   

20.
植物-土壤反馈是揭示陆地生物群落动态变化的关键环节,为理解植物间相互作用及植被群落变化过程奠定基础。本研究以贡嘎山冰川退缩区原生演替早(5~10年)、中(30~40年)和晚期(80~100年)3个阶段典型土壤以及各阶段优势植物为对象,采用盆栽控制试验,比较优势植物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的生物量,并量化植物间相互作用以及植物-土壤反馈的方向与强度,为探究贡嘎山冰川退缩区植被群落演替规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植物-土壤反馈作用显著影响植物在本土中的生物量,早期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在本土中生长最差,沙棘的植物-土壤反馈系数为负值;演替中期冬瓜杨(Populus purdomii)的反馈系数趋于零;晚期峨眉冷杉(Abies fabri)在本土中生长最好,峨眉冷杉的反馈系数为正值。(2)混种时,早期沙棘与演替中、晚期植物间相互作用指数为负值;中期冬瓜杨、川滇柳(Salix rehderiana)与演替早、晚期植物的相互作用指数接近于零,晚期植物峨眉冷杉、麦吊云杉(Picea brachytyla)与演替早、中期植物相互作用指数为正值。从植物-土壤反馈的方向来看,贡嘎山植被演替从早期负反馈,中期中性反馈,过渡到晚期正反馈。此外,演替早期沙棘促进演替中晚期植物生长,演替中期冬瓜杨、川滇柳对演替早晚期植物无显著影响,晚期峨眉冷杉、麦吊云杉更利于与演替早中期植物相互竞争。结果显示,植物-土壤反馈与植物间相互作用共同驱动了贡嘎山冰川退缩区植被快速演替,直至顶极群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