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国产犬用犬瘟热等六联弱毒苗接种33只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健康大熊猫,分别采集每只大熊猫免疫前以及免疫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1个月的血清样品,采用细胞中和试验测定犬瘟热病毒(CDV)中和抗体效价,并对接种疫苗后的所有大熊猫个体进行连续1年的健康资料记录.结果表明,所有接种疫苗的大熊猫均未出现任何与疫苗相关的副反应,该疫苗接种对大熊猫是安全的;部分老年、成年和亚成年的大熊猫(13/33)在疫苗接种前已经存在CDV抗体(≥1:4);2只老年大熊猫在疫苗接种后仅产生低水平的CDV抗体(≤1:8),另外2只老年大熊猫在疫苗接种后未产生CDV抗体(<1:4);部分成年大熊猫(9/15)在疫苗接种后未产生CDV抗体(<1:4),仅部分成年大熊猫(6/15)在疫苗接种后产生低水平的CDV抗体(≤1:22);部分亚成年大熊猫(8/9)在疫苗接种后能够产生低水平的CDV抗体(≤1:22),少数亚成年大熊猫(1/9)在疫苗接种后未产生CDV抗体 (<1:4);幼年大熊猫(5/5)疫苗接种后可产生CDV抗体,2周至1月内达到高峰,CDV抗体水平和持续时间都明显高于老年、成年和亚成年大熊猫(P<0.05);少数幼年大熊猫(1/5)疫苗接种后CDV抗体达到1:127,但3个月后所有幼年大熊猫CDV抗体就陡然下降(≤1:16).由此表明,在现有的免疫剂量和程序下,犬用犬瘟热等六联弱毒疫苗难以有效刺激大熊猫产生CDV中和抗体.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根据Barret T报道的犬瘟热病毒(CDV) Onderstepoort株融合蛋白(F)的基因序列设计了一系列引物,从中选出了一对可扩  相似文献   

3.
4.
犬瘟热是我国养犬业、毛皮动物饲养业及野生动物保护业的头号大敌.鉴于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疫苗接种是唯一有效可行的防治措施.但是疫苗毒株是否适用于所有动物?如何解释实际生产中出现的免疫失败现象?我国现用疫苗毒株本身的背景怎样?  相似文献   

5.
6.
通过介绍犬瘟热流行病学特点,结合犬瘟热病毒在灵长类动物的感染情况,对犬瘟热的危害及公共卫生意义进行了分析。指出犬瘟热病毒存在大范围流行风险从而对进出口猴场形成新的威胁,并根据工作实际提出了疫病疫情预防控制和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的着重点。  相似文献   

7.
水貂犬瘟热是高度接触性的急性传染病,又称水貂瘟。本病任何季节都能发生,呈地方性暴发流行,成年貂死亡率为30—50%,幼年貂高达80—90%,患病母貂常常出现空怀、流产和胚胎吸收。因此,该病给水貂饲养业带来颇大的经济损失。由于我国养貂业迅速发展,种貂交换频繁,饲料种类和来源不断扩大,对水貂犬瘟热病防治的研究工作已成为当前广大水貂饲养人员和兽医工作者一项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犬瘟热是一种犬瘟热病毒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家犬和野生动物中多次爆发。犬瘟热的跨种间传播对多种野生动物如东北虎、非洲狮、雪豹、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种群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并且感染的宿主范围仍在扩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犬瘟热病毒的不断变异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内流浪犬只的增多使我国野生动物尤其是野外种群正在面临犬瘟热的严重威胁。为了更好地应对犬瘟热对野生动物的危害,本文综述了犬瘟热的病原特征和在野生动物中的流行病学、致病机制、诊断与治疗以及疫苗免疫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三方面的控制措施来减少野生动物犬瘟热的传播风险。目前,由于国内自然保护区科研技术力量欠缺以及防控意识薄弱,对于野生动物犬瘟热的监测处于空白状态,这无疑加大了野生动物犬瘟热的防控难度。因此,为了保障我国野生动物种群安全,我们需要加强在野生动物犬瘟热监测与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建立有效的监测防控体系将犬瘟热阻挡在野生动物种群之外。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水貂犬瘟热动物模型,并利用水貂犬瘟热模型评价不同犬瘟热强毒株的毒力,为水貂犬瘟热病毒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从猴、藏獒、犬的病料中分离犬瘟热病毒,测定犬瘟热病毒的毒力,并进行传代培养。利用犬的犬瘟热动物模型筛选稳定的犬瘟热强毒株,进行水貂犬瘟热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毒力评估。结果筛选出了稳定的犬瘟热强毒株并进行了家犬动物实验,同时表现出了强烈的临床症状,并利用不同的代次毒进行了犬瘟热动物模型的建立。结论成功建立了犬瘟热动物模型并对不同来源的犬瘟热病毒毒力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0.
11.
犬瘟热病毒细胞膜受体的鉴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郭爱珍  陆承平 《病毒学报》2000,16(2):155-157
犬瘟热病毒(CDV)敏感细胞Vero用SDS或RIPA溶解缓冲液溶解,利用病毒铺覆蛋白印迹技术(VOPBA)鉴定犬瘟热病毒疫苗株(CDV-ondestepoort)的细胞受体。结果发现,在Vero细胞上有两组CDV结合蛋白质,即高分子量组蛋白质(127kD、120kD、110kD)与低分子量组蛋白质(27kD和30kD)。这些CDV结合蛋白组分的性质及在CDV致病中的作用有等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动物园大型猫科动物犬瘟热的免疫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虎、狮、豹等大型猫科动物可发生犬瘟热(CD),有必要进行预防.采取某动物园未免疫的东北虎、非洲狮、猞猁血样,用中和试验检测,结果显示这些动物的犬瘟热病毒(CDV)抗体水平均小于15.用CD弱毒疫苗接种以上动物,幼龄动物免疫14d逐步产生抗体;成年动物体内抗体水平在两月内迅速升高,并维持在164以上,9~11个月后逐步下降,加强免疫后抗体又迅速升高至≥1112.该疫苗对所有接种的动物均安全可靠.白化的孟加拉虎接种疫苗后不能产生CDV中和抗体.  相似文献   

13.
虎、狮、豹等大型猫科动物可发生犬瘟热(CD),有必要进行预防。采取某动物园未免疫的东北虎、非洲狮、猞猁血样,用中和试验检测,结果显示这些动物的犬瘟热病毒(CDV)抗体水平均小于1:5。用CD弱毒疫苗接种以上动物,幼龄动物免疫14d逐步产生抗体;成年动物体内抗体水平在两月内迅速升高,并维持在1:64以上,9~11个月后逐步下降,加强免疫后抗体又迅速升高至≥1:112。该疫苗对所有接种的动物均安全可靠。白化的孟加拉虎接种疫苗后不能产生CDV中和抗体。  相似文献   

14.
犬瘟热病毒XJ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犬肺原代巨噬细胞,从新疆阿克苏送检的一只病死犬肺脏中分离出1株犬瘟热病毒,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理化学、血清学、动物感染试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证明所分离的XJ株为1株CDV的强毒株。  相似文献   

15.
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血清抗体效价,同时采用微量细胞中和实验测定中和效价,检测60份Beagle犬免疫血清犬瘟热(CD)抗体.结果表明25日龄仔犬血清母源抗体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以后逐渐下降,至35日龄(首免日)血清母源抗体水平下降1~2个滴度,首免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免疫抗体水平逐渐上升.根据抗体水平应选择35日龄首免.本试验为 Beagle犬瘟热病预防选择疫苗和制定合适的免疫程序提供参考,实验设定的两种免疫程序在临床上都可以使用.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感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可跨宿主感染不同科属的多种动物并造成较高的死亡率,因此该病对养犬业、经济动物养殖业和野生动物保护业造成了很大危害。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变化及病毒变异,CDV的宿主范围也不断扩大。目前已鉴定的CDV两种受体—SLAM和nectin-4,分别在宿主免疫细胞和上皮细胞上表达,二者与CDV血凝素(H)蛋白的相互作用是决定CDV跨宿主感染和病毒诱导宿主免疫抑制等致病性的基础。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CDV受体及其跨宿主感染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犬瘟热病毒基因变异及其细胞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引起的犬瘟热(CD)一直是对世界养犬业、毛皮动物养殖业以及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危害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甚至在广泛应用疫苗防制CD的近年,世界各地仍有犬或野生动物感染CDV并造成CD流行的报道.通过对CDV主要抗原基因--血凝基因(H基因)氨基酸序列分析,CDV可分为6个基因型.研究证实,CDV野毒株在抗原性上与疫苗株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推测H蛋白抗原变异造成了弱毒疫苗免疫效力的降低进而导致了某些地区CD的爆发.CDV作为一种宿主范围广泛的病毒,其细胞受体--信号淋巴细胞激活因子(SLAM)和硫酸乙酰肝素(HS)在哺乳动物体内的广泛存在是CDV跨物种间感染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并结合作者的工作,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综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