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多因素刺激方法建立吻合人类"肝郁脾虚泄泻"疾病特征的大鼠模型,并选取操作简单、结论实时、科学经济的评价指标。方法将幼年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模型组采用母婴分离、束缚刺激、直肠醋酸刺激三种因素复合造模,选择不同时间测定大鼠体重变化、直肠敏感性、大鼠粪便分型积分及粪便含水量等指标,客观验证肝郁脾虚泄泻模型是否成功。结果模型大鼠出现食欲减退,饮水量增大,尿液减少的病理现象,部分大鼠出现活动增加、甚至躁狂。粪便积分在5~7分,粪便含水量远远高于正常组大鼠,而肠道敏感性显著增加。结论该模型较好的模拟了肝郁脾虚泄泻的临床表现,能满足该类疾病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
四种小鼠便秘模型建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i初步探讨四种小鼠便秘模型建模方法的效果。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和实验组(32只),实验组分别采用经口灌胃止泻剂复方地芬诺酯、禁水不禁食、经口灌胃胃粘膜保护剂硫糖铝及经口灌胃冰水四种方法建立小鼠便秘模型,处理后观察四种不同方法建立的小鼠便秘模型首粒黑便排便时间、2小时内排便粒数及排便重量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灌胃复方地芬诺酯、禁水不禁食、硫糖铝及冰水法四种造模方法均可使小鼠首粒黑便排便时间显著延长、2小时内排便粒数及排便重量显著减少(P〈0.05)。但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禁水不禁食法处理的小鼠较经口灌胃硫糖铝及经口灌胃冰水诱导的小鼠首粒黑便排便时间显著延长、2小时内排便粒数及排便重量亦显著减少(P〈0.01)。结论: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禁水不禁食方法建立小鼠便秘模型更加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3.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药治疗该病效果显著,但其治疗机制至今尚未明确。建立一套科学客观的胃溃疡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及模型评价体系,对促进中医药在此领域的发展以及进一步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笔者对近10年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了胃溃疡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制作与评价方法,对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胃络瘀阻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肝郁脾虚证等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进行总结,发现目前的胃溃疡动物模型存在中医辨证分型不够统一、造模思路与证型局限、造模方法标准不一、模型病证结合不紧密、模型评价体系不规范等问题,并提出模型改进意见,以期为此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运用模具加水浴方法制备肝气郁结证候动物模型.方法 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自复组、反证组4组.运用模具加水浴方法造成大鼠肝郁证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动物模型.测量各组动物的体重、腹围、自发活动、智力、胃和小肠运动功能变化,观察胃肠组织形态学变化,测定血浆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指标研究肝郁证大鼠胃肠激素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体重增加减慢,腹围指数变大,自发活动减少,智力下降;胃残留率增加、小肠推进率减慢;Gas、MTL和VIP的含量降低,SS的含量升高.用四逆散治疗后上述指标恢复正常.结论 用模具加水浴方法制备肝郁证动物模型接近中医肝气郁结证的发病学因素,其模型的情志改变呈现肝郁证典型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5.
中医证候模型起步较晚,为推动中医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气虚血瘀证作为心血管疾病常见的证型,其动物模型的建立是中医证候实验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对各种心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进行研究,观察实验动物的宏观体征、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等指标,客观评价其造模方法,同时提出当前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别建立大鼠血虚、阴虚和阳虚便秘模型并比较其结肠动力、结肠水代谢、结肠黏液分泌和结肠水通道蛋白2(AQP2)的表达水平。方法:40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n=10):正常对照组(N)、血虚便秘组(XC)、阴虚便秘组(YC)、阳虚便秘组(YAC)。分别采用放血+洛哌丁胺、甲状腺素+洛哌丁胺、冰水刺激+洛哌丁胺建立血虚便秘、阴虚便秘、阳虚便秘大鼠模型,放血每周1次,药物每天灌胃1次,连续42 d。检测大鼠活动状态、体质量、大便性状、口肛传输时间、小肠推进率、粪便和结肠含水量等体征指标,对结肠组织进行AB-PAS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黏液分泌情况和AQP2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3种模型大鼠体重增长减慢;造模第40天自主活动量变化率由大到小依次为YC、XC和YAC;造模第30天出现固体硬质粪便,粪便评分升高顺序为XC、YC和YAC;口肛传输时间均显著延长、小肠推进率均显著降低(P < 0.05,P < 0.01),肠动力减低顺序为YC、YAC和XC;粪便含水量均显著减少(P < 0.05,P < 0.01),XC和YAC组大鼠结肠含水量显著减少(P < 0.05,P <0.01),YC大鼠结肠含水量有减少趋势,结肠水代谢顺序为YC、YAC和XC;3种模型大鼠结肠黏膜层腺管和杯状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缩小,黏液分泌减少,分泌功能障碍顺序为YAC、YC和XC,且近端和远端结肠AQP2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 < 0.05,P < 0.01),增加顺序近端结肠为YAC、YC、XC,远端结肠为YAC、XC和YC。结论:复合因素长期刺激均可建立符合中医体征的便秘大鼠模型,且各模型大鼠结肠运动、结肠水代谢、结肠黏液分泌和AQP2表达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多因素复合制作气虚血瘀证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目的通过复制气虚血瘀证型大鼠脑缺血动物模型,探索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制作方法.方法选用老年Wistar大鼠,采用饥饿、疲劳、寒湿、惊恐、高脂饮食等多因素复合方法复制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复制脑缺血动物模型.结果通过对一般体征和微观指标的观测,发现模型大鼠基本符合中医气虚血瘀证候特点和现代医学脑缺血病理变化规律.[HTH〗结论多因素复合作用可成功复制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本动物模型有可能成为将来中医药防治脑缺血科研工作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两种高血压大鼠模型证候特征差异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两种经典高血压实验动物模型的证候特征,以便更好地考察降压中药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选择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肾性高血压大鼠两种经典常用动物模型,从宏观表征和行为学的角度,对二者的证候特征及其差异性进行辨析比较。结果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在14~18周龄,基本符合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中肝火上炎证型的表现;两肾一夹型肾性高血压大鼠在术后4~8周,基本符合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中阴虚阳亢证型的表现。结论两种高血压动物模型的中医证候特征不同,在进行降压中药的疗效评价和作用机理实验研究时,可以考虑有针对性地选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和评价肝旺痰阻型高血压大鼠模型。方法: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以长期激怒联合高质饮食法建立肝旺痰阻的复合证候。通过观察大鼠性情动态的变化及体重、血压及血脂和血管紧张素Ⅱ的变化,对高血压大鼠肝旺痰阻证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模型组大鼠在性情动态及体重、血压、血脂和血管紧张素Ⅱ等方面均与对照组有较大差异(P<0.05),符合了中医肝旺痰阻证型的表现。结论: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以长期激怒联合高质饮食法,可建立肝旺痰阻型高血压大鼠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和评价肝旺痰阻型高血压大鼠模型。方法: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以长期激怒联合高质饮食法建立肝旺痰阻的复合证候。通过观察大鼠性情动态的变化及体重、血压及血脂和血管紧张素II的变化,对高血压大鼠肝旺痰阻证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模型组大鼠在性情动态及体重、血压、血脂和血管紧张素II等方面均与对照组有较大差异(P〈0.05),符合了中医肝旺痰阻证型的表现。结论: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以长期激怒联合高质饮食法,可建立肝旺痰阻型高血压大鼠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1.
证候,作为中医临床诊治的重要依据,是中医辨证论治经验中的核心要素和学理支点,认识中医证候的现代内涵对于揭示中医辨证论治经验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当前中医药研究中的一个难点.本研究基于中医证候的特点和2型糖尿病的现代病理学认识,运用系统生物学原理,在建立2型糖尿病病证演变大鼠(Rattus norvegicus)模型的基础上,动态观测模型动物因时演变中跨系统多维指标群的变化,比较中医辨治经验的相关方药对模型演变不同阶段的干预效应,引入有关数理分析方法对多批实验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以探讨T2DM疾病发展中的中医证候演变特点及其现代表征.结果发现,由高糖高脂喂饲联合STZ注射复制出的T2DM大鼠模型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中医证候(气阴二虚、痰浊、瘀血)演变的特点和跨系统多指标群的组合特征,涉及现代医学糖脂代谢、神经-内分泌、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血管活性等病理机制;相关方剂对于不同阶段的模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干预作用,其中因证治方则表现出一定的效应优势,且与相应阶段的病证指标群具有一定的关联.该项目从证候演变的角度为论证中医辨证论治中"方证相关"经验的合理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对于建立具有中医辨证论治特色的病证结合的实验治疗学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足底电击建立大鼠内脏高敏感动物模型,并评价其有效性和优势。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足底电击(FSS)组和避水应激(WAS)组。NC组每天放入模拟应激箱中1 h不予刺激;FSS组每天置于电击箱中1 h,给予电击刺激,刺激电压为40 V,刺激频率为20次/min,每次1 s,共5 min;WAS组每天给予1 h避水应激;造模期为10 d。观察记录大鼠一般情况和排便情况,用腹壁回缩反射(AWR)检测内脏敏感性,用ELISA法检测血清CRF、ACTH、CORT、5-HT浓度和结肠组织5-HT浓度。结果 (1) FSS组大鼠的内脏敏感性明显高于WAS组和NC组(P<0.05),结肠黏膜无明显病理性损伤。(2) FSS组大鼠血清CRF、ACTH、CORT、5-HT浓度和结肠组织5-HT浓度均较WAS组和NC组明显升高(P<0.05)。(3) FSS组大鼠排便量明显高于WAS组和NC组(P<0.05),其粪便含水量明显高于NC组(P<0.05),而且其大鼠排便量和粪便含水量数值稳定。结论足底电击造模法可建立大鼠内脏高敏感模型且优于避水应激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证病结合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及成模标准,建立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应用STZ造成大鼠糖尿病(FBG≥16.7mmol/L)后应用中药造成中医阴阳两虚;阴虚热盛;气阴两虚;血瘀气滞证候模型。结果(1)造模后出现饮水增多、尿量增多、生长迟缓、身体消瘦、拉尾排便、排尿等糖尿病大鼠共同特征。阴阳两虚组大鼠还出现大便干燥、舌红等征象;阴虚热盛组大鼠出现大便干燥、舌红等征象;气阴两虚组大鼠出现精神萎糜、倦怠懒动、舌胖大,少津;血瘀气滞组大鼠还出现背毛减少、臀部毛色枯黄、性情暴烈、易激惹、捕捉时叫声频繁、抵抗力大、攻击行为频繁、大便质稀色深、舌质暗等血瘀气滞气滞的症状。(2)实验室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变。结论应用传统的糖尿病造模方法与糖尿病病证特点和中药四气五味药性理论相结合,研制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动物模型和16S rDNA高通量测序,探究鸟苷酸环化酶C(guanylate cyclase C,GC-C)激动剂(利那洛肽)对便秘的治疗作用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以期为便秘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将30只雄性C57BL/6小鼠平均分为对照组、便秘模型组及治疗组,每组10只。其中对照组小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便秘模型组和治疗组小鼠给予洛哌丁胺灌胃构建便秘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组小鼠给予GC-C激动剂灌胃。干预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粪便含水率、首粒黑便排出时间、小肠推进率以及血清中P物质(Substance P,SP)、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水平;使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3组小鼠肠道菌群特点和差异。结果 与便秘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粪便含水量、小肠推进率显著提升(t=3.418,P=0.003 1;t=3.141,P=0.005 6),首粒黑便排出时间缩短(t=4.756,P=0.000 2);血清VIP水平降低(t=4.894,P=0.000 5),SP水平有升高趋势。与对照组相比,便秘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便秘小鼠的通便作用,探讨其通便机制。方法:采用复方地芬诺酯制造小鼠便秘模型,观察葛根素对便秘模型小鼠的首次排便时间,12h内排便粒数,粪便性状及重量的影响;采用肠段称重法,观察葛根素对大肠水分吸收的影响;采用PowerLab信号处理系统,观察葛根素对大肠平滑肌活动的影响。结果:①三个剂量组与便秘模型组相比,小鼠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缩短(P<0.05),12h内粪便粒数、重量明显增加(P<0.05),并呈剂量效应。②低、中剂量组与便秘模型组相比,大肠含水量明显增加(P<0.05),高剂量组以上指标不但明显高于便秘模型组(P<0.05),而且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③与单纯给予复方地芬诺酯相比,葛根素进一步降低了小鼠大肠平滑肌收缩幅度、频率和曲线下面积,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葛根素具有通便作用,其机制可能是葛根素增加肠道水分促肠运动的作用大于它对肠道运动的直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润肠通便合剂对便秘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对结肠黏蛋白(MUC2)、水通道蛋白(AQP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润肠通便合剂高、中、低剂量组(40、20、10 ml/kg)(n=10),通过复方地芬诺酯(30 mg/kg灌胃1次或20 mg/kg灌胃14 d)来复制便秘动物模型,观测润肠通便合剂给药3 d对便秘小鼠排便、小肠推进的影响,给药14 d对便秘小鼠结肠病理学、含水量、结肠灌洗液(CLAF)中Muc2以及结肠AQP3基因表达水平,观测润肠通便合剂给药3 d或14 d对便秘小鼠排便、小肠推进、结肠病理学、含水量、结肠灌洗液(CLAF)中Muc2以及结肠AQP3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给予30 mg/kg复方地芬诺酯1次后,小肠推进长度及推进率显著降低,首便时间延长,6 h排便粒数减少;给予20 mg/kg复方地芬诺酯14 d后,小鼠结肠出现明显病理学变化,CLAF中Muc2的含量降低,近端结肠AQP3的基因表达水平升高,结肠湿干重比值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予润肠通便合剂能明...  相似文献   

17.
心气虚病证动物模型及其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目的 研究心气虚病证动物模型及其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移植心肌梗塞致心力衰竭大鼠的制作模型 ,运用中西医结合虚证和血瘀证的全国统一诊断标准、将其定性的问诊内容代以定量的同等意义的指标测试进行心气虚证动物模型评价。结果 本研究制作的动物模型再现了从一个正常大鼠→以血瘀为主要损伤→形成心气虚证的过程 ;心气虚证动物模型具有时相性、功能性和与功能相关的组织结构物质性改变。结论 将中西医临床和或基础研究中规范的、成熟的、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引入中医动物模型的研究 ,并注重吸取中医已取得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 ,是指导中医病证动物模型建立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建立具有中医瘀毒证候特色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及客观规范的评价体系是现代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发及药效机制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动脉粥样硬化瘀毒证的动物模型构建及评价进行了多方面的总结和归纳,同时分析了当前模型构建及评价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建立规范化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为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的疗效机制及临床组方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2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铁皮石斛组和枳术汤组,每组3只。造模阶段正常组灌胃无菌水,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番泻叶水煎液灌胃7 d后,限制饮食饮水8 d,建立脾虚便秘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无菌水,治疗组分别以铁皮石斛和枳术汤水煎液干预5 d。治疗结束后,收集各组小鼠盲肠内容物样本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结果 脾虚便秘小鼠排便量减少,粪便细小,干燥,质硬,呈黄色。铁皮石斛和枳术汤分别治疗后,小鼠排便量增加,粪便软硬适中,呈黑褐色。测序分析发现,正常组与铁皮石斛组的共有OTU数最多,与枳术汤组的共有OTU数最少。α-多样性指数与PCA结果表明,铁皮石斛组菌属结构较其余两组更接近正常组小鼠。物种相对丰度及组成结果表明,铁皮石斛增加了脾虚便秘小鼠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抑制了乳杆菌属、拟杆菌属相对丰度,但对菌群丰度的调节作用不及枳术汤;LEfSe分析与随机森林分析鉴定出布劳特菌属和活泼瘤胃球菌是铁皮石斛组与其他组别的差异菌群。结论 铁皮石斛能恢复脾虚便秘小...  相似文献   

20.
脾虚胃癌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宏  林代华  余成浩  彭成 《四川动物》2007,26(3):699-701
目的探索脾虚胃癌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以过食酸味法建立脾气虚证动物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连续灌胃2-乙基亚硝胺120天。结果成功建立了脾虚胃癌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脾虚胃癌小鼠在脾虚状态、胃癌表现等方面与单纯胃癌小鼠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用本文所述方法可复制出稳定的病证结合脾虚胃癌动物模型;从实验的角度证明了脾虚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