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肝炎病毒的感染常常导致人体肝脏代谢能力变化,研究表明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的感染都会影响肝细胞对药物的代谢能力。在本研究中,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在人肝cDNA文库中筛选与戊型肝炎病毒重组衣壳蛋白E2结合的蛋白,发现了与细胞色素P450 2A6(CYP2A6)部分片段高度同源的蛋白序列。通过pull-down、免疫共沉淀以及特异性底物催化反应评价等方法进一步证实了CYP2A6与重组衣壳蛋白E2、p239间的相互作用,并发现与p239结合可以降低CYP2A6对其特异性底物香豆素的催化能力。上述结果提示CYP2A6可能在戊肝病毒入侵细胞后的细胞病变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构建CYP2C8及其3种突变体细胞表达体系,以紫杉醇为底物研究CYP2C8基因多态性对其酶活性的影响,以及构建CYP2C8和CYP3A4共转染细胞体系研究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对紫杉醇代谢途径的抑制。根据基因文库分别合成CYP3A4以及CYP2C8及其3种突变体CYP2C8*2(805AT)、CYP2C8*3(416GA,1196AG)、CYP2C8*4(792CG)的基因编码片段,将其连接到PEGFP-N1表达质粒,测序验证。将CYP2C8野生型及其突变体分别转染HepG2细胞,24 h后加入紫杉醇进行孵育,通过建立好的LC-MS/MS方法对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同时,也将野生型CYP2C8和CYP3A4质粒按一定的浓度比转入Hep G2细胞构建共表达体系。并筛选出合适的质粒浓度比转染细胞,在加入紫杉醇孵育时,同时加入小分子激酶抑制剂,考察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对紫杉醇代谢途径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CYP2C8*4代谢酶对紫杉醇的代谢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其中CYP2C8*2和CYP2C8*3代谢活性分别是野生型的81%(P0.05)和87%(P0.05),而CYP2C8*4则是野生型的65%(P0.01)。尼洛替尼完全抑制了紫杉醇的代谢,阿法替尼对紫杉醇的两条代谢途径抑制达30%,而伊马替尼选择性抑制了CYPD3A4的活性。不同基因型CYP2C8对紫杉醇的代谢存在差异,可能是导致临床疗效不同的原因。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在与紫杉醇联合使用时,对紫杉醇代谢的抑制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构建CYP2C8及其3种突变体细胞表达体系,以紫杉醇为底物研究CYP2C8基因多态性对其酶活性的影响,以及构建CYP2C8和CYP3A4共转染细胞体系研究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对紫杉醇代谢途径的抑制。根据基因文库分别合成CYP3A4以及CYP2C8及其3种突变体CYP2C8*2(805A>T)、CYP2C8*3(416G>A,1196A>G)、CYP2C8*4(792C>G)的基因编码片段,将其连接到PEGFP-N1表达质粒,测序验证。将CYP2C8野生型及其突变体分别转染HepG2细胞,24 h后加入紫杉醇进行孵育,通过建立好的LC-MS/MS方法对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同时,也将野生型CYP2C8和CYP3A4质粒按一定的浓度比转入Hep G2细胞构建共表达体系。并筛选出合适的质粒浓度比转染细胞,在加入紫杉醇孵育时,同时加入小分子激酶抑制剂,考察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对紫杉醇代谢途径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CYP2C8*4代谢酶对紫杉醇的代谢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其中CYP2C8*2和CYP2C8*3代谢活性分别是野生型的81%(P<0.05)和87%(P<0.05),而CYP2C8*4则是野生型的65%(P<0.01)。尼洛替尼完全抑制了紫杉醇的代谢,阿法替尼对紫杉醇的两条代谢途径抑制达30%,而伊马替尼选择性抑制了CYPD3A4的活性。不同基因型CYP2C8对紫杉醇的代谢存在差异,可能是导致临床疗效不同的原因。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在与紫杉醇联合使用时,对紫杉醇代谢的抑制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梅群弟  王海鹏  王利  傅芳  李娟  郑姚  张玲 《兽类学报》2022,42(2):196-203
为研究牦牛(Bos grunniens) B细胞淋巴瘤2相关蛋白A1(B cell lymphoma 2 related protein A1,BCL2A1)的原核表达及体外活性。采用原核表达载体构建、细胞划痕实验、CCK-8法、透射电镜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结果显示,成功构建pET-32a-BCL2A1重组质粒,表达获得约33kDa的BCL2A1。终浓度为0.02μg/mL、0.2μg/mL、2.0μg/mL的BCL2A1均能使HepG2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 < 0.05),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的迁移。2.0μg/mL BCL2A1导致HepG2细胞核固缩,胞质中高密度物质聚集,溶酶体吞噬形成致密的凋亡小体等。此外,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9的mRNA水平在2.0 μg/mL组中显著上调(P < 0.05),CASP8的mRNA水平在0.2 μg/mL和2.0 μg/mL组中显著上调(P < 0.05),而CASP3Cyt c的mRNA水平在3个浓度处理组均显著上调(P < 0.05)。这提示BCL2A1可能通过凋亡途径影响HepG2细胞活性,为进一步探索牦牛BCL2A1基因功能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100A9在乙型肝炎病毒X(HBx)介导的HepG2细胞增殖及迁移中的作用。方法:用表达HBx蛋白的重组腺病毒AdHBx感染HepG2细胞后,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及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在HepG2/AdHBx细胞中转染S100A9-siRNA及其对照siRNA后,检测HepG2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在HepG2/Ad HBx和对照组HepG2/AdGFP细胞中,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S100A9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在HepG2/AdHBx细胞中,加入不同剂量的NF-κB抑制剂BAY11-7082后,检测各组中S100A9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Bx促进HepG2细胞的增殖与迁移; S100A9-siRNA抑制S100A9的表达后,HBx促进HepG2细胞的增殖与迁移的作用降低,HBx介导的HepG2细胞的增殖与迁移部分依赖于S100A9; S100A9基因及蛋白表达在HepG2/AdHBx中较对照组HepG2/Ad GFP显著升高,HBx可致S100A9表达增加;抑制NF-κB转录活性后,AdHBx+BAY11-7082组S100A9基因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阻断NF-κB转录活性可部分抑制HBx调控的S100A9表达。结论:HBx可调控S100A9的表达且与NF-κB活化有关,S100A9参与HBx介导的HepG2细胞的增殖与迁移。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体外生化实验研究细胞色素P450 3A7对维生素D3的羟化作用。根据GenBank报道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扩增cyp3a7的编码区,将cyp3a7的编码区插入到pcDNATM3.1/myc-His(-) A的XhoⅠ/Bam HⅠ,通过测序检测序列的正确性。pcDNA-CYP3A7及pcDNA分别瞬时转染293T细胞,48 h后收集细胞,提取S9组分,用Bradford法测定蛋白质浓度。S9组分经12%SDS-PAGE凝胶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用myc抗体作为一抗检测CYP3A7在293T细胞的表达水平。0.6 mg S9组分与1μmol/L维生素D3于37℃孵育30 min,用4倍体积的氯仿甲醇(体积比为3∶1)抽提,有机相在氮气流下吹干,残基用于HPLC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表达CYP3A7的293T细胞的S9组分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了特异的约60 kD的条带,对照样品未检测到特异条带的蛋白质。重组表达CYP3A7的293T细胞S9组分的孵育样品通过HPLC检测到了25-羟基维生素D3,对照样品未检测到25-羟基维生素D3。结果表明重组表达的CYP3A7羟化维生素D3生成25-羟基维生素D3。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还有哪些P450参与维生素D3在鸡体内的代谢,为阐明其代谢途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对肝胚瘤细胞株HepG2表达信号抑制因子3(SOCS3)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表达HBx蛋白的重组质粒FL1-145HBx转染HepG2细胞,以不同浓度的SRC抑制剂PP2处理转染细胞,运用Western blot和RT-PCR技术分析HBx、SOCS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以免疫细胞化学分析转染细胞中p-SRC的表达水平。结果重组质粒FL1-145HBx转染HepG2细胞后,转染细胞HBx能够表达HBx蛋白,并且细胞中SOCS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随着HBx蛋白的表达而显著增加(P0.05),同时p-SRC蛋白的表达增强;而SRC抑制剂PP2处理转染细胞后,随着p-SRC蛋白表达的减少SOCS3蛋白表达逐渐下降。结论在肝胚瘤细胞株HepG2中,HBx蛋白很可能通过促进SRC蛋白的磷酸化而诱导SOCS3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细胞色素P450 2B4的结构及其催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色素P450是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的含亚铁血红素单加氧酶,参与致癌作用和药物代谢、类固醇激素合成、脂溶性维生素代谢、多不饱和脂肪酸转换为生物活性分子等生理过程。P450能够催化完成伯、仲碳氢键羟基化、烯烃和芳烃环氧化、碳碳键耦合和断裂、α羟基化(去烷基化和杂原子氧化)、还原、1,2-迁移(卤素、氢和苯)等有机反应。本文综述了P450 2B4的结构与功能,讨论了细胞色素P450 2B4的活性中心和底物识别位点、与底物反应和产物释放的机理,以及P450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MAT2A基因小干扰RNA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2A(MAT2A)小干扰RNA对人肝癌细胞生长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 制,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MAT2A小干扰RNA质粒表达载体转染人肝癌细胞系Bel 7402细胞、HepG 2细胞和 HepG3B细胞.半定量RT PCR检测MAT2A 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MAT2A 蛋白质表达, M TT法观察MAT2A小干扰RNA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及DAPI染色检测siRNA对肝癌细 胞凋亡的影响.为探讨其作用机制, 进一步检测转染后肝癌细胞MAT的活性、MAT1A mRNA表 达及SAM、SAH含量.结果发现, MAT2A小干扰RNA特异性抑制人肝癌细胞MAT2A mRNA和蛋白质 的表达, 刺激MAT表达由MAT2A向MAT1A转变, 降低了肝癌细胞中MATⅡ活性(P<005) ,从而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MAT2A小干扰RNA诱导Bel-7402细胞、HepG 2细胞、 Hep 3B细胞凋亡 指数分别为19.3%±2.8%、22.8%±3.5%、21.8%±4.2%, 较对照组siRNA(凋亡指数为5 2%±19%)具有明显差异(P<005).DAPI染色显示, MAT2A小干扰RNA转染组可见多个细胞核 浓缩、碎裂成蓝色的小块状,染色质凝聚,形成典型的凋亡小体, 而对照siRNA转染组未发现典型的 凋亡小体.肝癌细胞的生长也受到抑制,MAT2A小干扰RNA转染Bel 7402细胞、HepG 2细胞 、HepG3B细胞72 h后,细胞生长抑制率达高峰,分别为39.62%、41.27%、38.84%.肝癌细胞 中SAM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SAH含量改变不明显, SAM/SAH变化伴随SAM含量变化而改 变.提示靶向MAT2A基因的siRNA通过升高肝癌细胞中SAM含量,刺激MAT表达由MAT2A向MAT1A转变, 从而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抑制肝癌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0.
观察温肾咳喘片组方中5种主要单体成分甘草酸、厚朴酚、和厚朴酚、蛇床子素和 欧前胡素对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 CYP) 1A2,2D6,2E1和3A4基因表达的影 响.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epG2细胞中药物处理后各CYP mRNA的表达.厚朴酚 、和厚朴酚、蛇床子素和欧前胡素在不同浓度均能明显的诱导CYP2E1和CYP3A4,同时欧 前胡素也能诱导CYP1A2的表达,而甘草酸、厚朴酚、和厚朴酚、蛇床子素和欧前胡素在 不同浓度对CYP2D6的表达均具有较弱的抑制作用.甘草酸、厚朴酚、和厚朴酚、蛇床子 素和欧前胡素能明显影响CYP1A2、2D6、2E1或3A4的表达.此研究为中西药物代谢性相互 作用及毒理学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甲胎蛋白(AFP)是原发性肝癌的标志物.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AFP的表达与肝癌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相关.为了建立高效稳定的AFPsiRNA细胞导入方法,本研究构建了AFP慢病毒siRNA干涉载体pRNAT-U6.2/AFPsiRNA.并将其转入HEK293细胞后,Western 印迹表明,pRNAT-U6.2/AFPsiRNA的干扰效率为88.7%(P<0.05). pRNAT-U6.2/AFPsiRNA与4个包装质粒共同转染293T细胞包装成慢病毒后感染HepG2细胞,感染3 d时GFP的表达量达95%,感染35 d的子代细胞中GFP的表达量仍稳定在85%.GFP表达量的观察显示,慢病毒载体可以高效并稳定表达外源基因. Western 印迹结果也显示,HepG2细胞被病毒感染3 d和25 d后,AFP表达水平均有降低,抑制率分别为74.8%和63.4%(P<0.05).克隆形成实验表明,AFP沉默后,细胞克隆形成个数降低63%(P<0.01),表明HepG2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HBV全长对HepG2细胞侵袭相关基因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探讨HBV在整体水平对HepG2细胞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定量PCR分析HBV对HepG2细胞MMP2、9和TIMP1-4基因转录的影响;通过明胶酶谱及反相明胶酶谱检测MMP2、MMP9及TIMPs的活性;应用体外侵袭小室法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HBV的复制可以促进HepG2细胞MMP2、MMP9、TIMP1和TIMP3基因的转录,抑制TIMP4基因转录,增强HepG2细胞MMP2、MMP9的活性并增强细胞中TIMP1、TIMP3功能,HBV稳定复制的细胞具有更强的体外侵袭能力。结论HBV可影响HepG2细胞MMPs和TIMPs的基因转录、表达及功能,促进HepG2细胞的体外侵袭,这可能与HBV相关的HCC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将已构建好的含有人多药耐药(muhidrug resistance,MDR)全长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I-neo-mdrl,应用脂质体导入人肝癌HepG2细胞,应用C418筛选出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株HepG2/mdrl.通过对HepG2/mdrl细胞形态学的观察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成功地建立了高效、稳定的HepG2/mdrl细胞系;为深入研究肝癌的MDR及其逆转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模型,并为探索建立肝癌MDR细胞株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同时为研究肝癌细胞胰岛素抵抗与MDR的关系提供了模型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肝癌细胞Hep G2中过表达外源NAIF1(核凋亡诱导因子1),探讨NAIF1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对Hep G2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以真核表达质粒p EGFP-N1为对照组,p EGFP-N1-NAIF1为实验组,瞬时转染肝癌细胞Hep G2,利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NAIF1蛋白表达效率;以DAPI染核,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定位,确定NAIF1的亚细胞定位;通过MTT方法绘制细胞增殖曲线;通过transwell小室法检测NAIF1对Hep G2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在肝癌细胞Hep G2中,外源表达NAIF1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与对照组Hep G2/p EGFP-N1相比,Hep G2/p EGFP-N1-NAIF1的细胞增殖、迁移能力下降(P<0.05)。结论:外源表达NAIF1蛋白定位于Hep G2细胞核,过表达NAIF1抑制Hep G2的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NAIF1可能作为肝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小干扰RNA下调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enhancer ofzeste homolog 2,EZH2)在肾癌细胞系769-P中的表达,明确其对肾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769-P细胞分为实验组(experiment group)、阴性对照组(negative group)、空白对照组(blank group),合成靶向EZH2基因的小干扰RNA片段(EZH2-siRNA)和无效序列片段后,通过脂质体介导分别转染至实理组和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以qRealtime-PCR检测EZH2基因mRNA水平的变化情况,以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变化;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转染后细胞周期变化情况。结果:实理组中EZH2在mRNA表达水平明显受抑制;MTT实验中第4天始,实验组中769-P细胞的增殖能力开始受抑制,第5天时实验组细胞抑制更明显,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NA转染后实验组中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81.32±3.14)%,与阴性对照组(44.13±1.52)%和空白对照组(45.71±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ZH2-siRNA可有效下调并抑制肾癌细胞769-P的增殖,EZH2在肾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下一步研究肾癌基因治疗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小干扰RNA下调果蝇zeste 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在肾癌细胞系769-P 中 的表达,明确其对肾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769-P 细胞分为实验组(experiment group)、阴性对照组(negative group)、空白对照组(blank group),合成靶向EZH2 基因的小干扰RNA片段(EZH2-siRNA)和无效序列片段后,通过脂质体介导分 别转染至实理组和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以qRealtime-PCR 检测EZH2 基因mRNA 水平的变化情况,以MTT 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变化;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转染后细胞周期变化情况。结果:实理组中EZH2 在mRNA 表达水平明显受 抑制;MTT实验中第4 天始,实验组中769-P 细胞的增殖能力开始受抑制,第5 天时实验组细胞抑制更明显,与阴性对照组和空 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iRNA 转染后实验组中G0/G1 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81.32± 3.14)%,与阴性对照组 (44.13± 1.52)%和空白对照组(45.71± 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ZH2-siRNA 可有效下调并抑制肾癌细胞769-P的增殖, EZH2在肾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下一步研究肾癌基因治疗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定3-硝基酪氨酸是否能促进细胞内产生氧化应激,该文研究了不同浓度3.硝基酪氨酸对HepG2细胞作用不同时间(6-48h)后,其对细胞活力、细胞内ROS(H2O2、O2-)、细胞内总抗氧化能力、细胞内抗氧化酶活力和脂质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浓度(300μmol/L)3.硝基酪氨酸作用48h后,细胞活力下降至48.5%。同时,3-硝基酪氨酸能显著提升细胞内ROS并降低细胞内抗氧化酶活力,同时造成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大量积累,最终使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并导致SirT3表达下调。损伤随着3-硝基酪氨酸含量的增加和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加重。结果发现,3.硝基酪氨酸不仅作为蛋白质氧化产物,还能进一步通过降低机体内抗氧化能力而导致细胞内氧化应激加剧,最终导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制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联合超声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薄膜分散法制备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观察其形态,测定粒径大小、包封率、载药量及稳定性等性质;将人肝癌HepG2细胞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多西紫杉醇组(DOC组)、多西紫杉醇联合超声组(DOC+US组)、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组(DLLM组)、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联合超声组(DLLM+US组),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DAPI荧光染色法观察凋亡细胞核的改变。结果: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形态光滑圆整,无黏连;粒径分布范围为170~590 nm,平均粒径为350 nm;Zeta电位为-5.2 mV;微泡的包封率为80.0%,载药量为18.5%;4℃条件下保存14天性质稳定;DLLM+US组较其他各组对肿瘤细胞有更为明显的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效应(P〈0.01)。结论:自制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粒径小,包封率高,稳定性好,此微泡联合超声对人肝癌HepG2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抗肿瘤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p100表达抑制的HepG2肝癌细胞稳定株,并初步探讨p100在HepG2肝癌细胞中的功能。方法用脂质体将含有真核细胞筛选标记Neo和GFP的p100 shRNA表达质粒转染入HepG2细胞。经G418耐药筛选稳定整合抗药基因的细胞单克隆;荧光镜检GFP阳性细胞单克隆,挑取单克隆;Western检测HepG2细胞稳定株HepG2(p100I)中p100表达的抑制效果;平板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MTS法检测细胞存活;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成功获得了p100表达抑制的HepG2肝癌细胞稳定株HepG2(p100I),其中p100的表达明显降低。并且实验表明,该p100表达抑制稳定株的克隆形成能力,抵抗化疗药物Cisplatin诱导的细胞死亡的能力和迁移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结论p100表达抑制的HepG2肝癌细胞稳定株的建立为研究p100蛋白在肝癌中的作用提供了体外细胞系模型,基于此稳定株的研究,发现p100能够影响HepG2肝癌细胞的多种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20.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 5, mGlu 5)在神经系统的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mGlu5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其抑制剂2-甲基-6-(苯乙基)-吡啶(2-methyl-6-(phenylethyl)-pyridine, MPEP)能够促进肝癌细胞凋亡,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MPEP与肝癌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无血清和有血清的条件下,MPEP均能显著降低肝癌细胞HepG2的细胞活力.同时发现,有血清条件下MPEP能使HepG2细胞周期停滞在G1 期,显著降低HepG2细胞的DNA合成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并能下调细胞增殖信号ERK 通路的活性.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认识MPEP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