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海南、贵州和四川三省翼手类新纪录——褐扁颅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上世纪90年代之后国内对翼手目动物的调查和研究取得较为突出的成就,发现3种蝙蝠新种(Zhang et al., 2007; Feng et al., 2008; Wu et al., 2008),5种中国新纪录(何晓瑞和杨白仑,1991;赵辉华等,2002; 吴毅等,2004;张礼标等,2004,2005;张劲硕等,2005;冯庆等,2006),以及10种省级新纪录(胡锦矗和吴毅,1993;吴毅和李操1997;吴毅等,1999;吴毅等,2001;刘颖等,2005;罗键和高红英,2006;江廷磊等,2007).  相似文献   

2.
扁颅蝠与褐扁颅蝠的集群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1—2002年在广西宁明县和龙州县利用直接观察、捕捉测量(共捕到197群蝙蝠,全捕180群)和标记重捕法(标记了31群的101只扁颅蝠,重捕到36只)比较研究了扁颅蝠(tylonycteris pachypusa)与褐扁颅蝠(T.robustula)的集群结构。结果发现:扁颅蝠与褐扁颅蝠主要栖宿在刺竹(Bambusa stenostachya)的竹筒内,通过竹筒上的裂缝进出。扁颅蝠栖宿的竹筒长平均为27.7cm,外围直径平均为23.6cm;褐扁颅蝠的分别为28.3cm和23.8cm。扁颅蝠栖宿群大小为1—24只,褐扁颅蝠栖宿群大小为1—13只;2种蝙蝠的栖宿群中皆为独居所占比例最大(扁颅蝠为22.30%,褐扁颅蝠为40.63%),2只所占比例次之(分别为14.87%和18.75%),其它大小类型呈不规则变化。扁颅蝠栖宿群的性别组成,以雌雄混居最常见(占54.72%),其次为独居雄性(占20.95%),而褐扁颅蝠栖宿群雌雄混居群与独居雄性所占比例相当(均为40.63%)。2种蝙蝠的雄性趋向于独居,而雌性趋向于群居。扁颅蝠与褐扁颅蝠可以栖宿在同一片竹林内,并且可以在不同时间轮流使用同一个栖宿竹筒,但2种蝙蝠从未共栖于同一个竹筒内。另外,标记重捕扁颅蝠发现:扁颅蝠经常变换栖宿竹筒(栖宿竹筒不固定);同时栖宿群之间经常发生个体交换[动物学报50(3):326—333.2004]。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发现泰坦尼亚彩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3年7月和8月,在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溪村(26°37.143′N,114°10.875′E,海拔777 m)和朱砂冲林场(26°33.703'N,114°11.232'E,海拔805 m)使用竖琴网分别采集到7号(6雄1雌)和5号(全雌)森林性蝙蝠标本。上述蝙蝠标本体型较小,前臂长30.16~33.85 mm,颅全长13.90~14.76 mm;无鼻叶,耳廓呈漏斗状,耳屏略呈披针形;脑颅骨略显扁平,齿式为2.1.3.3/3.1.3.3=38;核型中染色体数(2n)为32,常染色体臂数(FN)为52。经鉴定均为泰坦尼亚彩蝠(Kerivoula titania),是江西省翼手目分布新纪录,同时也为中国大陆地区(除海南和台湾)翼手目分布新纪录。本文给出了泰坦尼亚彩蝠的外形和头骨特征及其相关测量数据,并对江西产该种蝙蝠雌雄性标本间的形态数据以及江西产标本与东南亚产该种标本测量数据分别进行t检验,该种性二型分化不明显,但江西和东南亚两地区种群在形态上出现了一定的分化;同时对其染色体核型、生态及保护地位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标本现保存于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相似文献   

4.
广西扁颅蝠与褐扁颅蝠的食物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2年3~10日在广西南宁地区的宁明县和龙州县,用超声波监测和网捕法确定扁颅蝠与褐扁颅蝠的捕食区,在捕食区内用粘捕法调查潜在的食物量;用粪便分析法确定食物组成。在宁明县和龙州县扁颅蝠和褐扁颅蝠的潜在食物量都是以双翅目昆虫为主(45.93%以上),其次为鞘翅目(12.59%以上)和膜翅目(7.47%以上);但双翅目、膜翅目在两地差异显著。宁明县扁颅蝠的食物组成以双翅目(40.33%)和膜翅目(38.46%)为主,鞘翅目(16.07%)次之;龙州县扁颅蝠和褐扁颅蝠食物组成中以膜翅目(63.37%,62.34%)为主,其次为双翅目(21.57%,29.62%)、鞘翅目(11.59%,5.96%);对比两地扁颅蝠的食物组成发现,膜翅目和双翅目差异极显著。对比食物组成与潜在食物量发现,两种蝙蝠对膜翅目为正选择,对其他目负选择或无选择,均为选择性捕食者。  相似文献   

5.
于2014年和2015年,分别在广东省封开县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和江西省龙南县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用蝙蝠竖琴网采集到2只和1只森林型蝙蝠,主要特征为:体小;被毛毛色分层,背毛基部黑色、中部浅灰褐色、毛尖深灰褐色,腹毛基部2/3黑灰色,毛尖银白色;脑颅稍膨大,颧骨发达且突出,与Francis和Eger(2012)对菲氏管鼻蝠Murina feae的再描述相符,该种为广东和江西两省翼手目Chiroptera分布新纪录。标本现保存于广州大学华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6.
理毛行为是动物防御寄生虫感染有效的行为策略之一。通过室内行为观察,对扁颅蝠(Tylonycteris pachypus)和褐扁颅蝠(T.robustula)的理毛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理毛行为的种间差异,以及体表寄生虫负荷量对理毛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扁颅蝠和褐扁颅蝠理毛行为主要可分为舔拭及抓挠,两种蝙蝠舔拭行为的频次和持续时长均大于抓挠行为。舔拭和抓挠行为的频次具有种间差异,扁颅蝠舔拭行为的频次高于褐扁颅蝠,但是其抓挠行为频次则低于后者;而舔拭行为和抓挠行为的持续时长无种间差异。两种蝙蝠体表寄生虫负荷量与理毛行为的总时长和总频次均无相关性。这些结果表明,扁颅蝠和褐扁颅蝠的理毛行为可能受到中枢神经调控及外部刺激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该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行为实验,研究了扁颅蝠(Tylonycteris pachypus)和褐扁颅蝠(T.robustula)与其体表寄生革螨(雷氏巨刺螨(Macronyssus radovskyi)及拟雷氏巨刺螨(M.pararadovskyi))之间的关系.在野外自然条件下,雌性扁颅蝠的体表寄生革螨负荷量与宿主健康指数呈正相关(Spearman:rs=0.55,P<0.01,n=24),而在雄性扁颅蝠以及雌、雄褐扁颅蝠中则无相关性(P>0.05).室内原宿主感染实验发现,扁颅蝠和褐扁颅蝠体表寄生革螨均明显倾向于选择各自的雄性宿主,扁颅蝠雌、雄性感染率分别为(42±12)%和(58±12)%(t=-3.6,df=31,P<0.01);褐扁颅蝠雌、雄性感染率分别为(37±11)%和(63±11)%(t=-6.1,df=26,P<0.001).用扁颅蝠体表寄生革螨(拟雷氏巨刺螨)对扁颅蝠与褐扁颅蝠交叉感染后发现,寄生革螨明显选择其原宿主扁颅蝠,扁颅蝠与褐扁颅蝠感染率分别为(71±13)%和(29±13)%(t=9.1,df=29,P<0.001).以上结果表明,扁颅蝠和褐扁颅蝠的体表寄生革螨负荷量与宿主身体状态无明显相关性,而对宿主性别表现不同偏好;扁颅蝠的体表寄生革螨对宿主表现明显的专一性.  相似文献   

8.
罗蕾莱管鼻蝠(Murina lorelieae)为Eger和Lim(2011)发表的管鼻蝠新种,模式产地为中国广西底定。本研究小组于2014年在云南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捕获13只管鼻蝠标本。根据其外形与头骨特征及基于680 bp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片段序列的系统发育学证据,将该批云南哀牢山标本鉴定为罗蕾莱管鼻蝠,为该种在模式产地外分布的新发现,同时也为云南省蝙蝠分布新纪录。  相似文献   

9.
2013年6月和9月在广东省英德市郊碧落洞(24°06'56.9'N,113°21'10.0'E,海拔88 m)分别捕捉到5号和1号蝙蝠标本(均为雌性)。上述蝙蝠体型较大,前臂长60.4~63.3 mm,胫骨长18.0 mm,颅全长24.8 mm,颅基长23.9 mm;耳大,双耳前基部在额部相联,上唇肥厚且具24~26个硬瘤,尾从尾膜后缘伸出一半,毛色土褐,双色;颅骨大,腭缘缺刻深,长大于宽。经鉴定为宽耳犬吻蝠Tadarida insignis,为广东省翼手目新纪录。本文给出了宽耳犬吻蝠的外形和头骨特征,并与来自安徽、山东和日本的标本进行了对比;同时对其回声定位信号进行了分析。标本保存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吴毅  李操 《四川动物》1997,16(1):48-48
金砂江、雅各江干热河谷地带,气候温暖,干湿季节明显,具有特殊的气候特征和地理环纪,孕育了特殊的动植物类群。我们于lop年5-6月期间,参加了二滩特大型水电站库区生物多样性调查。调查过程中,多次获得果唤食水蜜桃等水果的信息,于6月2日在盐边县新坪乡国胜水泥厂附近山  相似文献   

11.
2012年2月在江西井冈山自然保护区采集到3只体型较小的蝙蝠,主要特征为:前臂长37.80~39.35mm,颅全长18.16~18.41mm;耳壳半透明呈圆形漏斗状;无尾椎骨,股间膜内凹呈"∧"形;背毛基部黑褐色,毛尖赤褐色,翼膜浅褐色。根据其特征鉴定为无尾蹄蝠Coelopsfrithi,江西省首次采集、记录到该种蝙蝠,属该省翼手目新纪录,并首次描述了该种阴茎骨形态。  相似文献   

12.
报道江西省种子植物3个新记录种(变种),即大别五针松Pinus fenzeliana Hand.-Mazz. var. dabeshanensis (C. Y. Cheng et Y. W. Law) L. K. Fu et Nan Li、浙江凤仙花Impatiens chekiangensis Y. L. Chen和浙江金线兰Anoectochilus zhejiangensis Z. Wei et Y. B. Chang。它们均发现于幕阜山脉中段江西省修水县和武宁县境内。文中简述各新记录种的区系地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江西地区已有两栖动物计2目8科38种(Zhu,1994),其中有尾类已有记录为3种:大鲵(Andriasdavidianus)、东方蝾螈(Cynops orientalis)和肥螈(Paehytriton brevipes)。最近笔者在江西永新县深远山自然保护区陆生脊椎动物调查中,发现了蝾螈科(Salamandridae)瘰螈属(Paramesotrlton)一种有尾类动物,为江西省分布的新记录。现报道如下,作为该物种地理分布的资料参考。1采集时间和地点中国瘰螈[Paramesotriton chinensis(Gary,1895)]标本由宋玉赞采集于2006年5月17日江西省永新县深远山自然保护区船坪附近小溪,海拔352—576m,地理坐标为26°45.1…  相似文献   

14.
海南岛蛙类新纪录——广西棱皮树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7年3月30日在海南省尖峰岭自然保护区采得雄性广西棱皮树蛙(Theloderma kwangsiensis)1只,为海南岛蛙类新纪录.标本的形态特征与文献描述稍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青龙河自然保护区发现中介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3年8月8日,在辽宁省凌源市青龙河自然保护区红石砬子山主峰(40°47'N,118°55'E,海拔1 253 m)采集到2号亚洲蝮属(Gloydius)蛇类标本,经鉴定为中介蝮(G.intermedius),系该种在辽宁省境内首次发现。本文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与国内其他地区的标本进行了比较,讨论了其分布格局和生物地理学特点。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两栖动物一种新纪录--桓仁林蛙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05年5月,在吉林省东部敬宇县和扶松县进行标本采集中,所采一只林蛙标本经鉴定为桓仁林蛙(Rana huanrenensis Liu,Zhang and Liu)。桓仁林蛙已知分布于辽宁省桓仁县和朝鲜半岛(费梁等,2005),因此在抚松采集到的桓仁林蛙为吉林省新纪录。现报道如下:雌蛙,体形较窄短,头宽大于头长,鼻间距大于眼间距。鼓膜较小,不足眼径之半。皮肤较光滑,体背和体侧疣少而且小。胫跗关节前达鼻孔,胫长超过体长之半。4、5趾间蹼全蹼。体背为棕褐色,颞部黑色三角斑明显,腹面咽胸部为灰色,腹部白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