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流感灭活疫苗中添加佐剂可以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节约抗原用量。一些天然中草药多糖具有潜在的佐剂效应。本文探讨了人参多糖(ginseng polysaccharide,GPS)在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型灭活疫苗中的佐剂效应。将不同剂量GPS与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灭活疫苗混合,共同免疫小鼠一次,通过检测免疫后在小鼠体内诱导产生的疫苗特异性IgM、IgG、IgG1和IgG2a抗体情况来评价GPS作为流感病毒灭活疫苗佐剂的免疫增强效果,并与不添加佐剂的疫苗和加有铝佐剂的疫苗的免疫效果作比较。结果显示,GPS与铝佐剂一样能显著提高和维持疫苗特异性IgG抗体滴度,同时提高IgM抗体水平,其中800μgGPS的佐剂效果最好。因此我们认为GPS可以作为流感病毒灭活疫苗的一种候选佐剂。  相似文献   

2.
探讨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作为佐剂对H5亚型流感病毒全病毒灭活疫苗的体液免疫增强效果。将流感病毒A/Vietnam/1194/2004(H5N1)灭活疫苗与不同剂量的枸杞多糖混合后以腹腔注射的方式共同免疫小鼠,免疫后三周收集血清用于特异性抗体检测。实验中设立氢氧化铝佐剂组作对照共同评价LBP作为佐剂的免疫增强效果。结果显示,小鼠血清中针对H5灭活疫苗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在一定范围内随着LBP剂量的增加而提高。LBP在800μg剂量时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较无佐剂组显著增强,并与氢氧化铝佐剂组大致相当。因而,LBP有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流感灭活疫苗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居民对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的认知情况及其疫苗的不良反应,分析相关调查数据为医务人员加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随机抽取2010年3月-4月温州地区居民888人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温州地区人群对甲流及其疫苗的认知程度平均得分为15.69分,处于中低水平,各年龄段、各职业人群在认知度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走访的113名70岁以上的老人在甲型H1N1信息上欠缺认识。调查对象中50.5%人群对甲流疫苗的安全性持质疑观望态度。调查对象中共115人已接种疫苗,13人出现不良反应,占11.3%。结论甲流疫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温州地区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了解欠缺,而且群众的信任度不高,因此仍应加大宣传力度,尤其加强对老年人的预防宣教。JP  相似文献   

4.
53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探索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规律及特点。结果重症甲型H1N1流感好发于20~40岁,20例(37.74%)伴有各种基础疾病。51例(96.23%)有发热,且48例(90.57%)为首发症状,多伴随有畏寒、咳嗽、咳痰、乏力、胸闷和气急等症状。发病早期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多正常或下降;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33例(62.26%)患者继发不同程度的支气管炎或肺炎。患者经奥司他韦或帕拉米韦抗病毒治疗及相应的抗感染、针对基础疾病治疗等,除2例患者自动出院外,余均痊愈出院。结论重症甲型H1N1流感起病急,早诊断、早期积极合理治疗,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甲型H1N1流感病毒氢氧化铝佐剂疫苗对小鼠的免疫作用及对小鼠繁殖性能的影响,以不同剂量、不同免疫程序免疫小鼠后定期采血;用血凝抑制(HI)方法检测血清H1N1流感病毒HI抗体滴度,观察H1N1流感病毒佐剂疫苗对小鼠受孕、产仔、哺乳的影响;比较孕鼠及非孕鼠的抗体滴度,免疫后孕鼠所产仔鼠的体重及H1N1胎传抗体水平。结果显示,以0.5μg组开始的不同剂量、不同免疫程序均可使小鼠产生90倍以上水平的H1N1流感病毒抗体;免疫后的小鼠不影响受孕、产仔及哺乳;仔鼠保护性抗体可持续1个月以上。H1N1流感病毒佐剂疫苗是一种高免疫原性的制剂,用低剂量免疫,即可产生90倍以上持续时间较长的保护性抗体。这种佐剂疫苗对小鼠的繁殖性能无明显影响,免疫产生的抗体经胎盘可垂直传递给仔鼠。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简称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原则,采用0、21天免疫程序,选择3岁及3岁以上健康者1 202人。分组为3~11岁、12~17岁、≥60岁组,按照人数基本为1∶1的比例随机分别接种7.5μg和15.0μg甲型H1N1流感疫苗;18~59岁组按照人数基本为1∶1∶1的比例随机分别接种7.5μg、15.0μg甲型H1N1流感疫苗和安慰剂对照。观察各组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率以及免疫前后血凝抑制(HI)抗体阳转率、保护率、GMT水平和平均增长倍数。结果受试对象的安全性结果显示7.5μg和15.0μg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74%(48/549)和13.88%(74/533),其中Ⅱ级反应率分别为0.36%(2/549)和1.13%(6/533),未观察到Ⅲ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和其他异常反应及严重不良事件。2剂接种未见不良反应叠加现象。7.5μg或15.0μg试验疫苗首剂免疫后,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5.13%(395/464)和90.77%(413/455),保护率分别为85.56%(397/464)和91.43%(416/455),抗体GMT较免疫前分别增长36.1倍和52.6倍。2剂免疫后,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是97.84%(454/464)和99.12%(451/455),保护率分别是98.06%(455/464)和9 9.56%(453/455),抗体GMT较免疫前分别增长63.3倍和96.0倍。4个年龄组(3~11岁、12~17岁、18~59岁及≥60岁年龄组)7.5μg和15.0μg组HI抗体阳性率和保护率均大于70%,GMT较免疫前均增长2.5倍以上,结果显示7.5μg和15.0μg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1剂后抗体水平已达到研究方案中设定的预期标准,免疫2剂后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明显提高。结论临床试验表明甲型H1N1流感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且接种1剂15.0μg甲型H1N1流感疫苗,即可在3岁和3岁以上人群中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7.
探讨玉竹多糖(Polygonatum odoratun polysaccharides,POP)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黏膜免疫的佐剂效果。以BALB/c小鼠为模型,将H7N9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单独或者添加不同剂量的POP(400、600、800、1 000和1200μg)做佐剂一次性滴鼻免疫小鼠,免疫三周后小鼠以致死剂量同源病毒攻击。实验结果表明,当在疫苗中加入1 000μg POP时,与疫苗单独免疫相比,单次滴鼻免疫就明显增强了小鼠抵抗致死量病毒感染的能力,体重丢失减少,肺部残余病毒滴度下降,存活率提高;血清中疫苗特异性IgG抗体和HI抗体以及鼻洗液中SIgA抗体都提高了;IgG亚类抗体检测显示,POP的加入显著增加了IgG1的抗体滴度,但抑制了IgG2a的产生,说明诱导的免疫应答偏向于Th2型。实验表明POP在一定剂量时能增强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显示出黏膜佐剂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了解某高校甲型H1N1 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流感在高校的蔓延提供依据。方法:以某高 校2009 年11 月6 日至2009 年11 月24 日发病并确诊的74 例甲型H1N1 流感病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比较病例的年龄、性别、 学历层次、年级、专业、发病时间和临床症状。结果:74 例甲型H1N1 流感确诊病例均为学生,罹患率为1.63 %,其中男性占94.6 %,女性占5.4 %;病例平均年龄为20.5 岁± 2.2 岁;94.6 %的病例为本科生;本科生罹患率(4.03%)显著高于研究生(0.14%);2006 级见习期本科生罹患率(11.05 %)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学生;疫情的流行全距为19 天,发病高峰为2009 年11 月13 日至2009 年 11 月18 日;病例以发热、咳嗽、乏力、头疼等临床症状为主。结论:该高校甲型H1N1 流感确诊病例多为22岁以下的男性学生。本 研究提示加强见习学生的监测和管理、设立隔离宿舍、接种疫苗等有针对性的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流感疫情在高校蔓延。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了解某高校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流感在高校的蔓延提供依据。方法:以某高校2009年11月6日至2009年11月24日发病并确诊的74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比较病例的年龄、性别、学历层次、年级、专业、发病时间和临床症状。结果:74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均为学生,罹患率为1.63%,其中男性占94.6%,女性占5.4%;病例平均年龄为20.5岁±2.2岁;94.6%的病例为本科生;本科生罹患率(4.03%)显著高于研究生(0.14%);2006级见习期本科生罹患率(11.05%)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学生;疫情的流行全距为19天,发病高峰为2009年11月13日至2009年11月18日;病例以发热、咳嗽、乏力、头疼等临床症状为主。结论:该高校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多为22岁以下的男性学生。本研究提示加强见习学生的监测和管理、设立隔离宿舍、接种疫苗等有针对性的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流感疫情在高校蔓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内地首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实验室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室针对中国四川省一例输入性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咽拭子标本进行Real-time PCR和RT-PCR检测,并随后对部分基因片段进行测序,结果表明临床咽拭子标本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因此该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成为中国内地首例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甲型H1N1流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尽管目前临床对甲型H1N1流感的治疗仍以西药为主,但西药抗病毒药存在副作用大,易引起耐药性等缺点,限制了治疗的效果。中医治疗甲型H1N1流感则具有独特的思路,根据甲型H1N1流感不同进展阶段的不同证型,选择不同的中药进行"辨证论治",不仅能减轻西药的不良反应,而且在疾病的治疗上也有独特的功效。我们总结了近来学者们对中医成药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将甲型H1N1流感分为轻、中、重三种,并分别根据症状与中医证型相匹配,梳理了临床用于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中医成药的适应证型与作用机制。因此,在西药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同时,根据疾病进展不同阶段的中医的证型,选用不同的中医方药,可有效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肺炎及甲型H1N1流感的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2例妊娠合并肺炎及7例妊娠合并甲型H1N1流感的情况,包括对年龄、孕周、病情、其他合并症、辅助检查、治疗情况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经治疗后治愈14例,死亡5例,均为晚期妊娠,其中4例合并重症肺炎,1例合并重度子痫前期。12例妊娠合并肺炎者,死亡3例,治愈9例;7例妊娠合并甲型H1N1流感者,死亡2例,治愈5例。结论:妊娠合并肺炎及甲型H1N1流感者,病情控制越及时,母儿结局越好,若病情不见好转,应尽早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3.
甲型H1N1流感病毒快速核酸检测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美国、墨西哥等国家相继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后,即刻引起全球关注。WHO日前宣布目前为流感大流行第五期,预示又一次流感大流行可能逼近。正确检测和鉴定病毒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我们开展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快速核酸检测技术的研制工作,目前已经建立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RT-PCR检测技术,并将其及时用于临床样本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3月在美国和墨西哥爆发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扩散到世界多个国家,形成了流感的大流行,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的高度重视。综述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基因组来源、目前主要的检测手段,并对预防和治疗的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5.
自2009年3月18日墨西哥发现人感染甲型H1N1病毒疑似病例以来,一种新的猪源性H1N1型流感病毒开始在墨西哥和美国蔓延开来.并在数周内扩散到很多国家和地区.不断引起人类感染和死亡。伴随着流感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蔓延,6月初,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把甲型H1N1流感警戒级别升至6级.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流感大流行”。甲型H1N1流感疫情成为了全球高度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16.
茯苓多糖对流感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茯芩多糖作为流感病毒灭活疫苗佐剂的免疫增强作用.将不同剂量(200 μg或1000 μg)的茯苓多糖分别与低剂量(0.015 μg)或高剂量(1.5 μg)流感病毒(A/PR/8)灭活疫苗共同免疫小鼠,以相应剂量灭活疫苗的单独免疫组、灭活疫苗与氢氧化铝(100 μg)共同免疫组、PBS免疫组作为对照组.一次免疫后3周收集血清,ELISA检测血清中IgG、IgG1和IgG2a的抗体水平;并用致死量(40×LD<,50>)流感病毒(A/PR/8)攻击小鼠,通过观察小鼠的体重丢失率、肺部病毒量、存活率来反映佐剂的免疫增强效果和疫苗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茯苓多糖能显著增加血清抗体水平,并提高小鼠抗致死量流感病毒攻击的能力,其免疫增强效果与氢氧化铝相当.茯苓多糖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流感病毒灭活疫苗的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17.
结合甲型H1N1流感特点,建立了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异质个体甲型H1N1流感传播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的动态仿真过程.异质即考虑到不同个体在传染性、对疾病抵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进而,从网络动力学的角度考虑了个体相互作用之间的关系,包括感染甲型H1N1流感死亡者占总数的比例随时间的变化以及甲型H1N1流感消失所需要的时间.本文计算出的病死率为0.0037,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官网提供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病死率0.004接近,说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模型及计算结果,可为疫情发展趋势的预测、以及政府制定干预疫情的有效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全球爆发了甲型H1N1流感人流行,为预防,控制甲流在我国的传播,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我国及时启动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制和临床评价。这场席卷全球的突发性疫情,成为众多机构角力的竞技场——一批中国新兴生物技术公司也借此一显身手,不管是在疫苗研制,还是病毒诊断和检测方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打赢阻击流感疫情“前哨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血必净)治疗甲型H1 N1流感重症肺炎小鼠的疗效,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血必净组,正常组小鼠予20μL PBS滴鼻,模型组小鼠2×105 TCID50/20μL甲型H1 N1流感病毒液滴鼻感染,建立流感重症肺炎小鼠模型。血必净组小鼠2×105 TCID50/20μL甲型H1 N1流感病毒液滴鼻感染,并于感染前24 h腹腔注射给药,1次/d,连续给药5 d。通过观察、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小鼠的存活率、体重、肺病毒载量、肺湿干比、肺组织病理、肺灌洗液细胞因子等结果,评价血必净干预小鼠流感重症肺炎的疗效,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模型组小鼠存活率为30%,体重下降明显,肺湿干比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提示严重肺水肿;肺组织病理显示,双肺弥漫性炎性反应细胞浸润,肺泡上皮细胞脱落、坏死,支气管上皮细胞变性,伴有水肿、瘀血、出血,提示流感重症肺炎模型成立。血必净组小鼠存活率为60%,较模型组为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下降较模型组轻,肺湿干比较模型组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病理示炎症细胞浸润,肺脏水肿,淤血、出血等严重程度均较模型组轻,提示血必净可减轻甲型流感重症肺炎小鼠的肺损伤。模型组与血必净组肺病毒载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血必净并无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血必净组可于感染后1 d、3 d降低TNF-α水平(P<0.05),于感染后3 d降低IL-6水平(P<0.05)。结论:血必净对流感重症肺炎小鼠有减轻肺损伤及死亡保护趋势,但作用不显著,这可能与血必净并无直接抗病毒,但能调节感染早期TNF-α、IL-6等细胞因子水平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新发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分子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分子进化水平上分析流感的起源及发展问题,研究目前爆发的H1N1病毒的HA分子的变异行为.方法:以GenBank公布的甲型流感H1N1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核酸序列和我国及世界范围内近几年来报告的H1N1流感病毒HA的核酸及氨基酸序列为研究对象,利用CLUSTAL 1.83和NetNGlyc 1.0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HA核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将其糖基化位点、氨基酸序列和抗原决定簇与以往流感病毒进行了比较.同时,还将人源和猪源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A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最新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A除了在60,259,453,512位点高度保守区域与之前爆发的流感病毒一致外,在249位点新出现1个"-NTT-"的糖基化位点.发现所有的甲型病毒的氨基酸序列在8个氨基酸位点均发生改变,而8个氨基酸位点位于6个抗原抗原决定簇上.结论:糖基化位点的增加,氨基酸位点的改变导致抗原决定簇的改变,即抗原性漂移现象,都成为引起其传染性改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