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工作的目的是要确定杏仁核内的吗啡样物质(内啡素)和5-羟色胺(5-HT)是否参与电针镇痛和吗啡镇痛。经慢性埋植套管向家兔杏仁核内微量注射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或5-HT受体阻断剂肉桂硫胺,可使电针的镇痛效果显著减弱,尤以注入中央杏仁核作用最为显著,双侧注射效果大于单侧,注入核外则无效。杏仁核内注入5-HT 的前体5-HTP,或脑啡肽降解酶抑制剂 D-苯丙氨酸可使电针镇痛显著加强。上述措施凡是加强或对抗电针镇痛的,也能加强或对抗吗啡镇痛。以上结果表明,电针刺激或注射吗啡可能在杏仁核内引起5-HT 和内啡素(很可能是脑啡肽)的释放,而发挥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2.
通过埋植套管向家兔双侧缰核或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注射 CaCl_2每侧15—20nmol,对痛阈并无显著影响,但可使电针镇痛和吗啡(2rag/kg)镇痛效果明显降低。注入上述核团附近脑区则无效。双侧缰核注射的作用大于单侧。PAG 内注射 CaCl_2对抗电针镇痛的作用大于其对抗吗啡镇痛的作用。ca~(2 )对抗吗啡和电针镇痛的结果提示,吗啡或电针(释放内啡素)使神经元内 Ca~(2 )水平降低可能是吗啡或电针镇痛的共同机理。  相似文献   

3.
家兔伏核—杏仁核神经通路在吗啡镇痛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龙川  韩济生 《生理学报》1990,42(3):277-283
用辐射热照射家兔鼻嘴侧部皮肤,测量其躲避反应潜伏期作为痛反应阈,简称痛阈。通过预先埋植的慢性套管向伏核或杏仁核内进行注射,结果表明:(1)在家兔的伏核内微量注射吗啡可产生镇痛作用,该作用可被杏仁核内注射纳洛酮所削弱,并有量效依从关系;在杏仁核内注射甲啡肽抗血清(ME AS)或β-內啡肽抗血清(β-EP AS)亦可削弱上述镇痛作用;(2)在杏仁核内微量注射吗啡可产生镇痛作用,此作用不能被伏核内注射纳洛酮所阻断;(3)在伏核内注射吗啡所产生的镇痛作用可被同一部位注射γ-氨基丁酸(GAEA)受体阻断剂氯甲基荷包牡丹碱所增强,被 GABA 受体激动剂异鹅羔胺所削弱。上述结果提示:在家兔脑内从伏核到杏仁核可能存在一条与镇痛有关的神经通路,伏核内的阿片样物质及杏仁核内的甲啡肽,β-内啡肽可能参与镇痛信息的传递,而伏核内的 GABA 可能有对抗吗啡镇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工作在同一实验曰给雄性家兔一侧后肢“足三里”-“昆仑”穴电针6轮可产生电针耐受,电针耐受家兔的吗啡镇痛效果也显著降低,对吗啡有交叉耐受。自家兔耳缘静脉连续两晶点滴盐酸吗啡(每日50毫克/公斤),可产生吗啡耐受;吗啡耐受兔的电针镇痛效果也显著减弱,产生电针交叉耐受。电针镇痛与吗啡镇痛之间存在着相互交叉耐受,说明两者的发生机理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5.
钙离子对小鼠电针镇痛和吗啡镇痛影响的相似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以小鼠为对象研究了脑 Ca~(2 )水平与吗啡及电针镇痛的相互关系。脑室内注射杆菌肽和亮-脑啡肽能增强电针镇痛,后者可被腹腔注射 Ca~(2 )对抗。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阿朴吗啡和拮抗剂氟派啶预处理并不改变 Ca~(2 )对电针镇痛的对抗作用,这表示脑内多巴胺类似不直接参与 Ca~(2 )对抗电针镇痛的作用。Ca~(2 )对抗电针镇痛和吗啡镇痛的时程十分相似。所有的结果表明,吗啡镇痛与电针镇痛的机理很可能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66只家兔进行实验。按 Sawyer 氏图谱,借定向仪将不锈钢套管插入中央灰质(P_(9.5)、L_1、H_(-0.5))和杏仁核(A_2、L_(4.5)、H_(-5))。手术4天以后进行实验。用钾离子透入法测定痛阈。观察结果如下:(1)家兔电针或静脉注射吗啡(5毫克/公斤)20分钟后痛阈明显提高。此时,于中央灰质内注射生理盐水(2微升/3分钟)并不减弱针刺镇痛和吗啡镇痛作用,而注射纳洛酮(2微克/2微升/3分钟)后,则可显著地对抗这两种镇痛作用,这种对抗作用在给药后7分钟最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然而,等量纳洛酮注射到中脑网状结构或杏仁核却不能对抗针刺镇痛和吗啡镇痛。(2)中央灰质内注射p-氯苯丙胺(PCA,4微克/2微升/3分钟)后24、72、120小时,电针镇痛作用明显减弱,与生理盐水组(2微升/3分钟)相比,差别极为显著(p<0.01)。对 PCA 部分减弱针效的兔子,于中央灰质内注入等量纳洛酮仍可进一步对抗针刺镇痛作用。以上结果提示,家兔中央灰质的内啡肽和5-羟色胺共同参与针刺镇痛。  相似文献   

7.
抑制伏核内脑啡肽的降解使电针镇痛和吗啡镇痛得到加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脑啡肽酶”抑制剂 Thiorphan 或氨肽酶抑制剂 Bestatin 经慢性埋植套管注入家兔一侧状核内,观察到明显的镇痛作用,在1—4μg 范围内呈现明确的剂量-效应关系。该作用可为伏核内注射纳洛酮或甲啡肽抗体所完全翻转,亮啡肽抗体则无效。表明伏核内注射 Thior-Phan 或 Bestatn 所产生的镇痛效应主要是通过甲啡肽而完成的。伏核内注射微量 Thiorphan 或 Bestatin 使电针镇痛的后效应明显加强,并能增强吗啡的镇痛作用。表明电针和吗啡的镇痛效果至少有一部分是通过在伏核内释放出脑啡肽(特别是甲啡肽)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电针、吗啡镇痛和耐受时某些脑区线粒体结合钙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 Tb~(3+)荧光探针和离子选择电极研究了电针和吗啡镇痛及镇痛耐受时,动物不同脑区游离 Ca~(2+)和线粒体膜结合 Ca~(2+)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电针和吗啡都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与此同时,导水管周围灰质和下丘脑的线粒体膜结合 Ca~(2+)升高。脑室内预注钌红,则能降低这两个脑区的线粒体膜结合 Ca~(2+)和痛阈。另一方面,在电针或吗啡耐受时,两脑区的游离 Ca~(2+)浓度增加,线粒体膜结合 Ca~(2+)降低。结果提示,神经细胞质膜内外 Ca~(2+)的移动可能在电针和吗啡镇痛中起某种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家兔单侧PAG内注射CCK-83ng,能使静脉注射4mg/kg吗啡引起的镇痛作用降低73%或使电针镇痛效果降低67%。在1.5—6.0ng范围内呈量效关系。无硫的CCK-8无此作用。PAG内注射CCK受体拮抗剂proglumide 4μg可翻转CCK-8的抗吗啡镇痛作用。说明PAG部位注射外源性CCK-8可通过CCK受体对抗阿片镇痛。 PAG内注射CCK-8抗血清可显著增强静脉注射2mg/kg吗啡的镇痛效果。PAG内注射CCK抗血清本身也能引起痛阈轻度升高。说明PAG内有内源性的CCK-8发挥紧张性的抗阿片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朴素芬  韩济生 《生理学报》1993,45(5):470-478
大鼠双侧杏仁核内注射CCK-81ng(1μl),能明显降低皮下注射4mg/kg吗啡产生的镇痛作用,并在0.1-1ng范围内呈量效关系。分别向双侧仁核注射CCK-A受体拮抗剂Devazepide50ng能部分翻转,200ng则完全翻转CCK-8的抗吗啡镇痛作用,10ng无效;而CCK-B受体拮抗剂L-365,260在5-8ng时即可完全番转CCK-8的抗吗啡镇痛作用。杏仁核注射200ng的Devaz  相似文献   

11.
生长抑素通过中缝大核发挥镇痛和增强电针镇痛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工作以钾离子透入引起大鼠甩尾为痛指标,观察了中缝大核微量注射生长抑素、生长抑素的耗竭剂半胱胺和抗生长抑素血清对大鼠痛阈和电针镇痛效应的影响。中缝大核微量注射生长抑素可提高大鼠的痛阈,并使电针镇痛的效应加强。用半胱胺耗竭或用抗生长抑素血清中和中缝大核中的生长抑素,均可使大鼠的痛阈降低,并减弱电针镇痛的效应。这表明生长抑素可能通过中缝大核发挥镇痛和增强电针镇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14.
本工作将脑啡肽酶 A 抑制剂 Thiorphan(Thior)或氨肽酶抑制剂 Bestatin(Best)经埋植套管注入家兔侧脑室内以抑制内源性释放的脑啡肽降解,用辐射热-甩头法进行测痛,观察上述药物对痛阈、电针和吗啡镇痛的影响。脑室注射Thior 100μg(0.4μmol)或Best 200μg(0.6μmol)使家兔痛阈升高一倍以上。两者均显示明确的剂量效应关系。上述镇痛作用可被静脉注射小剂量纳洛酮(0.125mg/kg)所取消。脑室注射 Thior 100μg或Best 200μg以延缓脑啡肽降解,可使电针的平均针效分别增加126%(P<0.001)和52%(P<0.01)。脑室注射 Thior 50μg或Best 100μg也可使静脉注射小剂量吗啡(2mg/kg)的镇痛作用显著加强。以上结果表明,电针和吗啡的镇痛效果至少有一部分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中释放的脑啡肽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在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注射吗啡10μg 可引起明显的镇痛作用,并有部位特异性。在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抗甲啡肽 IgG20μg 或抗强啡肽 IgG20μg,均能大部分对抗 PAG内注射吗啡引起的镇痛作用,这提示甲啡肽和强啡肽参与自 PAG 到脊随的下行抑制作用。本实验利用蛋白质 A-琼脂糖 CL-4B 亲和层析柱从血清中纯化 IgG,这种方法简单,提纯速度快,且 IgG 纯度高,为中枢微量注射抗体研究神经肽的生理功能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