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花卉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前景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黄素梅  蓝福生  姚军  张燕玲   《广西植物》2000,20(3):276-282
通过对国内花卉市场的调查 ,基本了解我国花卉生产的面积分布、种类布局及花卉市场行情。指出花卉生产的区域性、专业性及花卉品种的高档化是当前花卉业的主要特点 ,同时分析了我国花卉市场发展趋势 ,并对我国花卉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聋人大学生园艺技术专业的发展过程中,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合理的课程设置及高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让聋人大学生更好的掌握园艺职业技能,毕业后能够从事园艺方面的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等工作。以一、二年生花卉为种植材料,初步对一、二年生花卉与切花生产技术进行实践探索。聋人大学生通过对不同一、二年生花卉生态习性的研究,确定其繁殖、栽培管理以及切花的采收与保鲜等生产技术,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花卉和切花。  相似文献   

3.
高新一  李燕 《生命世界》1992,19(4):26-27
多效唑是我国生产的新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植物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很多名贵花卉的栽培中,不少植株生长过于高大,开花不紧凑,严重影响观赏效果。通过实验研究,施用多效唑后可克服这类缺点。它在花卉生产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在花卉和草皮生产上应用的效果如下: 控制碧桃徒长花多枝条下垂碧桃是北方重要的观赏花木,北京植物园  相似文献   

4.
北京山区野生花卉资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论述了北京山区的野生花卉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分析了北京山区开发野生花卉的前景 ,指出北京山区在野生花卉的开发利用中应重点加强五个方面 (野生花卉的引种驯化、确定野生花卉的发展方向、保护性的开发利用野生花卉、加强野生花卉的生化毒性研究、加强野生花卉的育种 )工作 ,使之成为北京地区的主要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技术手段日趋完善,快速繁殖名贵花卉园艺植物,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用组培方法快速繁殖的植物有130多科、近1000种。其中,花卉园艺植物近80个科、450多种,在育种与生产上已经培育出兰花、非洲菊、唐菖蒲、鸢尾、百合、康乃馨、秋海棠、菊花、水仙、月季、郁金香等。目前国外各国正投以巨资开发新的花卉品种,并设法利用离体快  相似文献   

6.
研究表明,长沙市2004年春季时尚花卉有79种,涉及45科52属.其中主要种类有蝴蝶兰、巴西铁、金琥、红星果子蔓、圣诞花、金桔等30种,涉及15个科,28个属,包含观花、观叶、观茎、观果和观赏苞片类等5大类,其中以观叶类和观花类花卉占大多数,二者分别占38.7%和32.2%.对重要花卉种类的形态特征、栽培要点及观赏特点等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其中15种重要时尚花卉的观赏特色和人气指数,对近年来大众花卉消费观念的变化进行了分析,预测了未来花卉的消费趋势.对我省花卉消费市场及花卉产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广西野生花卉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记述了广西野生花卉资源的概况 ,5个基本特点和 6个主要类群。同时也对产地的自然环境作了简介 ,并对广西野生花卉的保护和开发提出了建议。广西野生花卉的 5个主要特点是 :花卉种类的丰富性、种质资源的珍贵性、生长基质的特殊性、草本性状的显著性和资源分布的不均性。其 6个主要类群是 :山茶科、杜鹃科、兰科、木兰科、百合科和苦苣苔科。  相似文献   

8.
应用组织培养方法获得四种花木试管植物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组织培养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新方法,它不但是科学的实验手段,而且是促进生产的有效方法。“1960年法国Morel用兰花(Cymbidium)的组织培养分化成植株,开始了花卉组织培养工作,已导致今天兰花工业的工厂化和商品化的生产”。为了发展花卉生产,摸索花卉植物无性系快速繁殖的规律和试管苗在生产上应用的可能性,我们于1978年十月先后对麝香石竹(Dianthus,caryophyllus),萱草(Hemerocallis fulva L.)唐菖蒲(Glad—iolus sp.)四季桔(Citrus microcarpa)等  相似文献   

9.
上海地区花卉节肢动物群落组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月至2007年1月对上海地区60余种花卉生境中节肢动物群落组成进行了调查,把采集的节肢动物按营养关系分为植食类、捕食类、寄生类、其它类等4个功能团。根据鉴定结果,植食类共121种,捕食类22种,寄生类12科,其它类13科。其中,16种节肢动物为上海地区首次报道。植食类、捕食类、寄生类和其它类的相对丰富度分别为78.10%、5.61%、2.44%和13.85%。保护花卉生境中的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种类是花卉生产生态化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0.
1993年10月,《中国花卉报》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特约记者通联会议,会上中国花卉协会负责人及有关专家就国内外花卉生产动态、繁荣花卉事业作了专题报告或讲话。有关内容整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海南竹类的地理分布及区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家林 《植物研究》1997,17(4):403-408
通过对海南岛竹类区系地理成分进行统计、分析和对其分布、与邻近地区竹类区系关系的探讨,其区系特征归纳如下:1.拥有丰富的特有成分。2.区系的热带性质明显。3.分布上差异显著。4.区系原始、古老。5.与毗邻的广东竹类区系联系较多。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石灰岩特有植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特有植物是了解一个地区植物区系的起源与演化规律的关键。对海南岛石灰岩特有植物的地理分布特征和分类的初步研究表明:本区共有石灰岩特有植物63种,隶属于37科52属,其中热带性的属占的比例较高;属于海南石灰岩专性种的有18种,一些种类对生长基质的要求相当严格。与其它地区比较,石灰岩山地的特有化发展在海南不很明显。从特有植物的分布来看昌江是海南一个重要的石灰岩植物分化中心。对海南石灰岩特有种比例较低的原因和保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热带岛屿生物多样性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热点之一。海南岛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热带岛屿, 丰富独特的淡水蟹类是维持岛内淡水生态系统功能完整性的关键类群。本文通过多年野外调查, 综合历史及最新文献资料, 对海南岛淡水蟹类物种多样性及其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估, 并对淡水蟹类物种多样性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发现, 海南岛淡水蟹类物种多样性分布中心位于中南部山地, 主要集中于中部的霸王岭、鹦哥岭和猕猴岭, 南部的五指山和吊罗山, 以及西南部的尖峰岭一带。其物种多样性整体上呈现中南部山地高、平原台地低的特点。根据《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对海南岛淡水蟹类物种现状的评估结果显示, 全岛受威胁淡水蟹类物种的占比为16.7%。基于分布区预测, 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主体的保护地对淡水蟹类潜在适宜分布区的覆盖度明显优于此前碎片化的各级保护区。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海南岛淡水蟹类的总体生存状况良好, 但一部分山地或平原种类处于受胁状态。国家公园体制的建立有望为岛内淡水蟹类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基于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开展淡水蟹类等淡水生物多样性监测, 有助于促进海南岛淡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的长效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海南岛淡水龟类区系特点及保护优先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海南岛是我国淡水龟类分布较为集中、物种丰富度高、动物区系独特的地区,已知的淡水龟有2科8属11种,占全国淡水龟种数(24种)的46%。海南岛淡水龟物种密度为3.2种/10^4km^2,均为东洋界成分,其中华南区种4种,占36.4%;华中-华南区共有的种7种,占63.6%;海南特有种2种,占岛内淡水龟种数的18.2%。海南岛淡水龟占华南地区淡水龟种数(19种)的57.9%。海南与广东、广西和香港的淡水龟类区系关系也十分密切,与它们的生物相似值分别为0.76、0.64和0.47。目前,中国75%的淡水龟类濒危,海南岛81.8%的淡水龟类濒危。分析表明,海南岛应是我国淡水龟类资源优先保育的地区。  相似文献   

15.
首次系统研究并报道了中国海南省分布的金小蜂,记录15属19种,编制了属种检索表。同时初步探讨了海南省与洲、非洲之间在金小蜂分布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朱华 《植物科学学报》2021,38(6):839-843
当前海南岛植物区系以热带分布的科和属占绝对优势,在属的地理成分上热带亚洲分布属的比例最高,显示出它是一个热带性质的植物区系,并具有热带亚洲亲缘。在海南植物区系中,仅有7个特有属和约10%的特有种,极低的特有性显示了它具有明显的大陆起源特征。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中国海南植物区系与越南植物区系关系最密切,其次是广西植物区系。在哺乳动物上,也显示出与植物区系类似的生物地理格局,中国海南与越南的联系最密切。古植物学研究揭示海南岛在始新世时曾具有亚热带性质的植物区系和亚热带气候,处在比现今更北的位置。古地磁学研究揭示在中生代时期海南岛连接着越南和中国广西,处于比现在高5~6个纬度的位置。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我们从生物地理的角度提出中国海南岛在始新世时曾连接着越南和中国广西,后来发生了向东南移动和旋转,最终到达现在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根据化石及现代植物资料,海南岛第三纪种子植物有53科,其中古近纪已出现48科,新近纪降至25科,第四纪晚期有89科,现代增加至233科.区系地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岛古近纪时,泛热带科占当时科总数的45.8%,热带-亚热带科占8.3%,亚热带-温带科占31.3%,其中出现了很多海南岛现代植物区系的表征科,如冬青科、壳斗科、金缕梅科、樟科、桃金娘科、罗汉松科、棕榈科、红树科、梧桐科和松科等,基本形成了现代海南岛植物区系的雏形.新近纪时由于全球气候变冷,本区植物区系组成大幅度减少,热带性质也明显减弱,其中泛热带分布的科仅占当时海南岛植物区系全部科的32.0%,热带-亚热带分布的科占12.0%,而亚热带-温带分布的科所占比例有所升高,达36.0%.第四纪晚期至现代,随着气候逐渐回暖,本区植物区系的热带性质逐渐加强.第四纪晚期泛热带科占当时科总数的49.4%,热带-亚热带科占12.4%,亚热带-温带科占19.1%,区系特征逐渐接近现代.现代海南种子植物区系中,泛热带分布科占科总数48.1%,热带-亚热带科占18.9%,亚热带-温带科占15.9%.总体上,海南岛第三纪早期的古近纪、第四纪晚期一直到现代均以泛热带分布的科占优势,而第三纪晚期的新近纪本区植物区系的热带性质较弱.整体上反映出海南岛新生代种子植物区系的演变特征与古近纪以来全球气候的变化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The Hainan peacock pheasant is an endangered taxon found only on Hainan Island of China. Due to lack of detailed taxonomic studies, whether it is a subspecies of the grey peacock pheasant (Polyplectron bicalcaratum katsumatae) or a full species (Polyplectron katsumatae) remained unclear. We used molecular markers, including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b gene and intron G of the nuclear ovomucoid gene, to reevaluate the taxonomy of the Hainan peacock pheasant. The results showed phylogeographic monophyly and large genetic distance between the Hainan peacock pheasant and the grey peacock pheasant. Sequence differences corroborated the species-level distinction between these two peacock pheasants, which were inferred to have diverged about 1.4+/-0.3 million years ago, near the time Hainan Island became separated from mainland China. Because the population density of the Hainan peacock pheasant is very low in its tropical forest on the island and the wild population is declining, it is now becoming severely endangered and should be ranked as the rarest species in the Order Galliformes in China. Our results increase the urgency of getting more morphological data to support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Hainan peacock pheasant as a distinct species and taking more conservation action immediately to protect this endangered island species.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海南与市售槟榔等六种中药材中的铅元素含量 ,用原子荧光法测定了其中砷、汞元素的含量 ;通过对海南与市售槟榔等六种中药材 (槟榔、益智仁、砂仁、巴戟天、丁香及肉豆蔻 )中铅、砷、汞含量的比较研究 ,说明海南生态环境的优良是实现中药材GAP种植 ,生产绿色中药材的最佳环境  相似文献   

20.
唐鱼野生种群在海南岛的新发现及其生态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7年在海南岛发现了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唐(Tanichthys albonubes Lin) 群,属种均为海南新记录.该属全球只有两种,种与种群间都呈间断分布,对研究鲤科鱼类的系统发育及古地理等均有重要的科研价值.由于早年过度采集作观赏鱼,加上珠三角地区的急速都市化发展,唐鱼曾被认为是野外已灭绝种.近年被重新发现后,迄今只知分布于广东省珠三角地区零散地点和越南广宁省下龙湾附近.海南岛足这个珍稀种首次在亚洲大陆以外被发现的地点,亦是唐鱼野生种群已知纬度最低的分布点.发现海南唐鱼的地点是一条低地小河,水质清澈,水流缓慢,水生植物茂盛,与广东省报道的唐鱼生境类似.发现海南种群的小河鱼类丰富,全今记录有共生鱼类20种,包括大量掠食性物种,但唐鱼足该地的优势种之一.在不同月份都可以发现体长10mm以下的仔鱼,显示海南岛的唐鱼无明显的繁殖季节.海南岛跟亚洲大陆隔离历史长,其唐鱼与亚洲大陆种群在形态、分子水平上是否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种群问的系统发育关系如何,海南唐鱼的保护重要性是否更为突出,是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