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实验用幼年大鼠经PMSG/hCG诱发排卵,研究了印巢PGE_2、PGF_(2α) 、6-酮-PGF_(1α) 及TXB_2在排卵过程中的变化。实验表明卵巢PGE_2、PGF_(2α) 及6-酮-PGF_(1α) 在排卵前达到峰值,在排卵后,均趋下降。TXB_2未出现明显变化。受试动物经消炎痛处理后,不仅使排卵受到严重抑制,而对上述三种PGs在排卵前的上升也表现了显著的抑制。提示在卵泡破裂过程中PGs的重要调节作用,PGE_2、PGF_(2α)均可能参与排卵,其中尤以PGE_2的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柳建昌  冯强 《动物学报》1990,36(4):406-411
  相似文献   

3.
哺乳动物卵巢排卵是一个复杂的调控过程。卵泡成熟破裂后,卵母细胞从卵巢中排出。卵泡细胞感受排卵刺激,并诱导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恢复及其随后的释放。卵母细胞及其周围颗粒细胞的旁分泌在对此起关键性作用,其中卵母细胞对其释放具有决定性作用。作者先前已经阐述过颗粒细胞在哺乳动物卵巢排卵过程中的调控作用,该文将从卵母细胞的发育及其调控角度重点阐明其在排卵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旨在进一步理解哺乳动物卵巢的排卵过程,同时为不孕不育等卵巢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研究方向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肝癌发病中刺五加对肌体免疫功能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46只SD雄性大鼠被随机分成对照组(喂普通饲料)、3-甲基4-双甲氨基偶氮苯(3-Me-DAB)组(喂含0.06%3Me-DAB饲料 10周)和刺五加组(饲喂同 3-Me-DAB外、另加入刺五加 4.5g/kg饲料,用常规方法检测全血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用微量化学发光造检测吞噬细胞活性(PMN-CL)。结果1.PMN-CL检测峰值、积分值和吞噬细胞指数,3-MeDAB组较正常组和刺五加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和P<0.01)2.全血GSH-PX活性、SOD活性,刺五加组较3-MeDAB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刺五加组和3-MeDAB组均较正常组升高(均P<0.05)。结论刺五加在大鼠实验性肝癌诱发过程中有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对抗致癌剂引起的机体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代偿性增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工作观察到在半胱胺(400mg/kg×2,po)诱发大鼠十二指肠溃疡过程中,十二指肠近端pH明显降低,十二指肠壁结合粘液量减少,而十二指肠纽织DNA合成速率出现暂时性升高。这些结果提示:溃疡的生成可能与十二指肠酸化以及粘液-HCO_3~-盐屏障作用的降低有关,而与十二指肠组织修复能力的大小似无明显关系。但致溃疡剂量的半胱胺(250mg/kg,sc)并不增加shay大鼠的胃总酸排出量。因此,半胱胺导致十二指肠酸化的主要原因似不是由于其酸负荷的增加,而可能由于十二指肠对酸处置能力的降低。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体外抗体应答中T、B淋巴细胞的变化,以进一步阐明体外抗体应答的细胞学过程,并为完善体外免疫实验系统提供方向和依据,利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仪(FACS),在本实验室建立的人淋巴细胞体外免疫实验系统的基础上,对体外诱发抗体应答中淋巴细胞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到以下初步结果。一、T细胞所占比例的变化与设置培养物时细胞浓度相关,如果T细胞一开始占比例较大时,其变化为下降,否则其变化为上升。但最终都维持在30%上下。二、CD4~+(T辅助)细胞和CD8~+(T抑制)细胞的变化在扁桃体细胞和脾细胞中有所不同。在两周的培养过程中,前者无论加或不加C.M.(T细胞条件培液)或MTG(混合丝裂原),CD4~+细胞的比例均高于CD8~+细胞;而后者在加了C.M.或MTG后,CD8~+细胞的比例明显上升,但CD4~+细胞却有下降趋势。论文讨论了上述变化与免疫应答强度的可能关系。此外,亮氨酸甲酯(Leu-O-Me)的加入对CD8~+细胞没有影响。三、B淋巴细胞的变化,在培养两周过程中,无论扁桃体还是脾脏来源的细胞,B细胞富集的程度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直至培养结束时,B细胞的比例仍维持在60%左右。T、B细胞间的比例也无明显变化,这表明所建立的体外免疫实验系统对B细胞的存活及其应答的诱发是适宜的。CD19~+B细胞的变化较为明显,其意义目前尚难推测。此外,一般认为CD5~+B细胞是一类分泌自身抗体的细胞,在培养过程中一直处于少数,未见增多。四、对于本实验中设置“框界”(“gating”)的合理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体外诱发抗体生成过程中淋巴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n in vitro system for induction of antibody responses of human cells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our lab. B cell enriched fractions from excised human tonsils or trauma spleen were cultured for 7-14 days with tetanus toxoid or HBsAg vaccine with or without human T cell conditioned medium (C. M.) or a mixture of low concentrations of PWM and LPS (MTG). Positive antibody responses could be detected in cultures. Cells taken from different culture periods were subjected to FACS analysis in order to expound cellular changes during antibody induction periods so as to improve the in vitro antibody induction system. The results were described as follows: 1. Variations in total percentages of T cells during culturing periods seemed to be related its initial percentages. Cells with bigger initial percentages tended to decrease first and finally maintained at about 30%. While cells with smaller initial percentages tended to increase and finally also maintained at 30%. 2. CD4+ Th cells and CD8+ Ts cells from tonsils and spleen behaved somewhat differently. In tonsil cell cultures the percentages of CD4+ cells were often bigger than the percentages of CD8+ cells throughout the culture period. However, the inverted proportions of CD4+/CD8+ were shown in spleen cell cultures, especially in the culture with C. M.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variations in CD4+/CD8+ proportions described as above and the intensities of antibody responses were discussed. Additionally, adding 1-Leucine-Methyl Ester showed no effects either on CD8+ or CD4+ cell percentages. 3. B cell (SIg+) percentages in both tonsil and spleen cultures were quite stable throughout the culture period, about 60% of total cells. CD19, a marker of B cell, was only present in part of the cultured SIg+ cell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variations in CD19+, SIg+ cells was unclear. CD5+ B cells were known as cells secreting autoantibodie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se cells consistently maintained a relatively low percentage in the whole antibody induction period. 4. The reasonableness standard we used for "gating" in FACS analysis wa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
中华大蟾蜍卵巢中长足的卵母细胞外被三层包膜:卵巢膜(包括卵巢上皮和结缔组织层)、滤泡上皮与透明带。卵巢膜和滤泡上皮可以分别从卵球表面剥除,透明带因与卵母细胞质膜的微绒毛紧密相连,无法分离。适当培养条件,和垂体促性腺激素或孕酮的作用下,中止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双线期的卵母细胞继续进行减数分裂,并作从滤泡排出的准备。在此过程中,随着胚泡和细胞质的一系列活动,卵外包膜结构也有相应变化,我们观察到: 1.随着激素处理时间的增进,卵母细胞表面质膜延伸形成的微绒毛回缩,9小时左右(18±1℃),卵周隙出现。卵周隙自卵球动物极向植物极延伸,在出现卵周隙的区域,卵黄膜即自透明带衍生而成,并能与质膜分离。迄13—14小时,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时,卵周隙发展至植物极顶端,一层透明而坚韧的卵黄膜全部形成,可从卵球表面剥除。此后,卵周隙作不均等的增宽——动物极宽于植物极,卵黄膜增固。不论是已从卵泡排出的卵母细胞,还是仍留在卵泡内的卵母细胞,只要能够恢复进行减数分裂,抵达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卵周膜都有上述相应变化。可见,卵黄膜是长足卵母细胞在激素诱发成熟过程中,在透明带的基础上衍生形成,是卵母细胞成熟分裂的产物,不是排卵的结果;它的形成,和卵母细胞成熟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与细胞质的一系列活动有直接关系。2.垂体促性腺激素体外培养3小时,卵巢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层内的微纤维仍是分散着的,基膜仍是平直的带条,未见明显变化。12小时左右,正在准备从滤泡排出的卵母细胞中,微纤维并列成束,呈收缩状;基膜增厚,扭曲为波浪形,上皮细胞和细胞核的形状也相应改变;结缔组织层中,部分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解体。蟾蜍卵母细胞的释放,是在滤泡外平滑肌和滤泡内液压不存在的情况下进行。上述微纤维和基膜等的变化指出,在卵巢膜里可能存在着一个非肌肉的收缩体系,在排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同时,剥除卵巢膜的卵母细胞,在激素作用下,能够抵达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并形成卵黄膜,但却不能排离滤泡上皮的包裹。这进一步说明,激素诱发排卵,与卵巢上皮和结缔组织层(不是滤泡上皮)的活动有密切关系,剥除卵巢膜,就不见排卵。  相似文献   

9.
酿酒酵母在进行连续传代的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以及细胞内的各项生理指标因受胁迫条件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细胞出现逐渐衰老现象。深入了解酿酒酵母在传代中的生理变化对酿酒酵母抗衰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中综述了酿酒酵母在传代过程中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酵母在工业生产中的抗衰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祝诚  张丽芳 《动物学报》1993,39(2):197-202
利用未成年大鼠研究了福斯科林对大鼠排卵作用及卵巢中纤溶酶原激活因于活性与排卵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23日龄未成年大鼠,预先注射孕马血清,48小时后注射5,10,20,40及80微克五种不同剂量福斯科林,均不能引起动物排卵。当给以20微克及80微克福斯科林,同时增注前列腺素E_240微克,能引起动物排卵,平均排卵数为8.1±3.8个和9.8±6.5个。注射不同剂量福斯科林后,卵巢中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活性随注射剂量增加而增加,但并不呈线性关系。虽然注射福斯科林和前列腺素E_2能引起动物排卵,但卵巢中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活性与不排卵及超数排卵动物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提示,福斯科林不直接引起大鼠排卵,只在与前列腺素E_2合并用药时才引起排卵。卵巢内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活性随注射福斯科林增加而增加,但不对卵泡破裂起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1.
芒果生长发育过程中若干生理参数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芒果植(苗)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基本酶谱共不10条,酶带面度2.67cm,同一器官生育期不同,酶谱、Rf值、酶活性和酶带分布均有明显差异;果实不同成熟阶段,呼吸跃变与乙烯产生相关密切。  相似文献   

12.
小麦原生质体分离过程中生理状态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酶解处理使小麦叶肉原生质体膜流动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积累,说明脱壁过程对细胞有伤害作用,损伤位点可能发生在膜上,胚性愈伤组织的具有分裂能力的原生质体,不表现上述变化,酶解脱壁还使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上升,过氧化物酶在叶肉原同体中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在叶肉原同体中活性下降,在胚性愈伤组织来源的原生质体中活性上升,以上结果表明,在原生质体分离过程中,细胞的生理特性发生了变化;膜损伤的  相似文献   

13.
酶解处理使小麦对肉原生质体膜流动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积累,说明脱璧过程对细胞有伤害作用,损伤位点可能发生在膜上。胚性愈伤组织的具有分裂能力的原生质体,不表现上述变化。酶解脱壁还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上升;过氧化物酶(POX)在叶肉原生质体中活性下降,在胚性愈伤组织来源的原生质体中活性上升。以上结果表明:在原生质体分离过程中,细胞的生理特性发生了变化;膜损伤的发生可能与原生质体能否进入正常分裂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发现蛋白激酶不但参与细胞的代谢调节,还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密切相关。除酪氨酸蛋白激酶是某些癌基因的表达产物外,钙-磷脂依赖性蛋白激酶(又称蛋白激酶C,PK-C)是促癌剂TPA(12-O-tetradecanoyl-phorbol-13-aeetatc)的受体。作者在前文中曾报导:分化诱导剂视黄酸可使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中蛋白激酶C的活力明显降低;而蛋白激酶A(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PKA)则明显增加。本文研究化学诱发大鼠肝癌早期病变中这两种蛋白激酶的变化,观察有无和视黄酸处理时相反的改变。为了证实诱癌是否成  相似文献   

15.
诱发大鼠肝癌早期病变中蛋白激酶和磷脂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植物抗旱过程中ABA生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谭云  叶庆生  李玲 《植物学通报》2001,18(2):197-201
植物在长期进化中,对干旱等胁迫从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上产生了适应性变化,从而增加逆境存活机会,在这些响过程中,ABA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研究ABA的植物抗旱中生理作用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植物群落演替的生理生态学机制研究的主要结果进行了综述.演替早期和演替后期各种植物所处环境常有很大差别.演替早期的生境具有开放性和光照充足等特点,各环境因子富于变化;演替后期的生境由于植被的缓冲作用,一般较为封闭和稳定,各环境因子在空间尺度上的异质性较强.演替早期和演替后期群落不仅物种组成不同,而且在演替不同阶段中出现的物种的生理生态特性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也有很大差别,这些物种的生理生态差异使得物种更替现象经常发生, 也使得演替能够顺利进行.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生态系统将会出现更多的次生演替和长时间停留于演替早期阶段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植物在长期进化中,对干旱等胁迫从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上产生了适应性变化,从而增加逆境存活机会,在这些响应过程中,ABA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研究ABA在植物抗旱中生理作用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已被认为是继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之后的第三种气体信号分子,广泛参与机体的生理与病理过程。现总结H2S的合成、代谢、检测、在疾病中的作用及其相关供体,以期为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大豆种子老化过程中生理特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两个大豆种子为试材,采用58℃±1℃热水老化法,进行了大豆种子不同老化水平生活力及生理特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种子衰老过程中,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值、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含量逐渐上升,种子活力与其呈负相关关系,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正相关关系;随着种子老化程度加重,POD同工酶酶带颜色变浅并发生丢失,酶促防御系统解体。说明大豆种质资源更新标准不宜过低,中期库大豆资源更新发芽率应确定为70%~74%之间,70%的发芽率应作为大豆种质资源更新的下限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