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探讨黄芩干物质累积和氮、磷、钾吸收与分配的特点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田间试验和采样分析,研究了黄芩不同生育期植株的干物质和氮、磷、钾累积量.结果表明,黄芩干物质的累积量随生育进程不断地增加,出苗后52~85 d干物质累积量占总累积量的61.62%.在整个生育期,黄芩对K2O的吸收累积量最大,N次之,P2O5最小,N、P2O5、K2O吸收比例约为2.8∶1.0∶2.9,并且黄芩地上部氮磷钾的累积量大于根部,不同生育期,根部N、P2O5、K2O的累积比例呈现增加—降低—增加的趋势.黄芩对氮磷钾的积累量与干物质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在供试的土壤和施肥条件下,每生产100 kg的黄芩根需要从土壤和肥料中吸收6.34 kg的N,2.60 kg的P2O5,7.02 kg的K2O.  相似文献   

2.
氮磷钾肥对地道药材建泽泻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田间正交试验并结合室内HPLC分析,研究了氮、磷和钾素营养对建泽泻〔Alisma orientale(Sam.)Juzepcz.〕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基肥对建泽泻生长前期的叶片数、株高、叶宽和叶长等农艺性状的影响均大于不施基肥处理;氮、磷和钾施用量对建泽泻产量均无显著影响,当施肥量为纯N 225.0 kg.hm-2、P2O5187.5 kg.hm-2和K2O 225.0 kg.hm-2,总施肥量为637.5 kg.hm-2时,产量最高;氮、磷和钾施用量对建泽泻块茎的粒重均无显著影响;磷的施用量对建泽泻指标性成分23-乙酰泽泻醇B含量有显著影响,而氮和钾均没有显著影响,且影响作用从高至低次序依次为P2O5、N、K2O。  相似文献   

3.
氮磷钾配施对填充型烤烟烟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Yin PD  Zhu WX  Zhao LN  Xu N  Zhang HH  Jiao YS  Zhao GW  Sun GY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5):1189-1194
以东北填充型烤烟品种"龙江911"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回归田间试验,建立了氮、磷、钾肥与烤烟上部叶片烟碱含量的回归效应模型,并对各因子和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模拟计算得出以降低上部叶片烟碱含量为目标的优化施肥方案.对模型解析表明,随施氮量增加,上部叶片烟碱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随施磷量增加,烟碱含量呈上升趋势;随施钾量增加,烟碱含量呈急剧下降趋势.双因素效应大小依次为:氮钾>磷钾>氮磷,在一定范围内,氮磷、磷钾与烟碱含量表现为负相关,存在拮抗作用;而氮钾则相反,存在促进作用.对氮、磷、钾肥与烤烟上部叶片烟碱含量模型的综合分析得出:在植烟土壤为河淤土的生产区,烟田的基础施肥量建议为:氮肥33.5~47.8kg·hm-2,磷肥40.2~63.6 kg·hm-2,钾肥78.0~119.6kg·hm-2.  相似文献   

4.
氮、磷、钾肥不同用量对花生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肥不同用量对花生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花生分别单独施用氮、磷、钾肥可提高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光合速率,增加SOD、POD和CAT活性,降低MDA积累量,以施N300~450kg.hm-2、施P5O2150~225kg.hm-2、施K2O300~450kg.hm-2的效果最显著;对叶片光合性能的改善,氮肥的作用主要在前期,磷在中后期,钾肥前后期比较一致.施肥可显著提高花生荚果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花生产量显著提高,施磷、钾肥以中等施肥量(P5O2150kg.hm-2、K2O300kg.hm-2)花生产量最高,钾肥的增产作用大于氮、磷肥.少量施用磷、钾肥(P2O575kg.hm-2、K2O150kg.hm-2)可显著增加花生籽仁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少量施用氮肥(N150kg.hm-2)可显著增加蛋白质含量,大量施用氮肥(N450kg.hm-2)才可显著增加脂肪含量;磷肥对提高籽仁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效果明显,氮肥对增加蛋白质含量作用较大,钾肥主要提高了可溶性糖含量.施用氮、磷、钾肥可增加花生籽仁的赖氨酸、蛋氨酸和油酸、亚油酸含量,提高油酸/亚油酸比值,从而改善花生营养品质,延长花生制品的货价寿命.  相似文献   

5.
关中地区小麦/玉米轮作农田硝态氮淋溶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田间原位淋溶装置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秸秆覆盖对关中地区小麦/玉米轮作农田90cm深处硝态氮(NO3--N)淋溶量、0~1m土层硝态氮累积及作物产量和氮平衡的影响.试验设不施氮(N1,0kg·hm-2·a-1)、常规施氮(N2,471kg·hm-2·a-1)、推荐施氮(N3,330kg·hm-2·a-1)、减量施氮(N4,165kg·hm-2·a-1)、增量施氮(N5,495kg·hm-2·a-1)和推荐施氮+秸秆覆盖(N3+S)6个不同施肥处理.结果表明:NO3--N淋溶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氮肥的过量施用及秸秆覆盖易造成NO3--N淋溶.N3+S处理90cm处年NO3--N流失量最大,为22.32kg·hm-2,施肥造成的氮流失量为16.44kg·hm-2,比相同施氮量不覆盖处理(N3)高158.9%.NO3--N主要累积在20~60cm土层,年施氮量330kg·hm-2(N3)时,秸秆覆盖与否不影响NO3--N的剖面分布.各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减量施氮处理(N4)有减少作物产量的趋势.在本试验条件下,推荐施肥量(小麦施氮150kg·hm-2,玉米施氮180kg·hm-2)在保证作物产量的同时,可减少土壤NO3--N的淋溶和累积.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黄花菜栽培种植时氮(N)、磷(P)、钾(K)肥的最佳施肥量,给黄花菜科学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本试验以海螺沟本地黄花菜品种为研究对象,运用"3414"肥效试验方案,分别以N13.5kg/667m^2,P2O540kg/667m^2,K2O15kg/667m2为常规施肥水平,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氮磷钾配施对黄花菜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2种蒽醌类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氮磷钾配施不仅能促进单株黄花菜生长发育的协调,而且能够显著提高其鲜花中的大黄酸和大黄酚含量;施用氮磷钾肥对黄花菜产量的增产效果明显,处理6(N2P2K2)的产量最高,为1727.73kg/667m^2,比不施肥处理增产457.90kg/667m^2,增产率达36.06%;施用氮、磷、钾肥对黄花菜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氮>磷>钾,氮肥增产效果最显著,磷肥次之,钾肥最差。一元二次肥效方程推荐的氮、磷、钾施肥量与本实验设计的最适施肥量相似,可以用于黄花菜实际生产施肥指导。综合考虑,在海螺沟地区推荐的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3.69kg/667m^2、31.53kg/667m^2和26.40kg/667m^2,获得的产量为1678.98~1763.31kg/667m^2。  相似文献   

7.
氮磷钾配比施肥对广金钱草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不同氮磷钾配施条件下广金钱草的株高、地径、种子产量、药材干重及夏佛塔苷含量。结果表明:施肥组生长状况及产量与不施肥组具有极显著差异,其中单施钾肥30g·m-2的广金钱草株高及药材干重最高,分别为174.04cm、94.50g;单施氮肥40g·m-2地径最粗,达到16.79mm;施氮、磷肥各80g·m-2,钾肥30g·m-2种子产量最高,增产率达到179.30%;施氮肥40g·m-2,磷肥80g·m-2,钾肥80g·m-2夏佛塔苷含量最高,达到0.175%。由此可知氮磷钾的合理配施能够促进广金钱草的生长并提高产量,同时影响夏佛塔苷的积累。以株高、地径、种子产量、药材干重、夏佛塔苷含量为评价标准。根据氮磷钾肥料多元二次曲线回归方程数学模型计算结果,得出氮最佳施肥量:42.4~64.5g·m-2,磷:49.5~59.0g·m-2,钾:30.0~41.0g·m-2。氮磷钾最佳施肥组合为N∶P∶K=5.4∶5.5∶3.7。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三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310),以蛭石为栽培介质,建立了以氮、磷、钾浓度为变量因子,茄子产量和品质为目标函数的三元二次数学模型,以期得到茄子优质高产最优氮磷钾浓度范围.对模型解析结果表明: 氮、磷、钾浓度对茄子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影响.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程度均以钾浓度较大,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以氮浓度次之,磷浓度较小,对品质则为磷浓度次之,氮浓度较小.氮磷、氮钾、磷钾浓度交互对茄子产量均有显著影响;氮钾浓度交互对茄子品质亦有显著影响.在低水平条件下,茄子产量和品质均随氮、磷、钾浓度增加而增加,但超过一定范围后,茄子产量和品质均随之降低.通过计算机模拟运算得出,本试验条件下茄子单株产量达3600 g的施肥方案为:氮16.0~20.0 mmol·L-1、磷2.2~2.6 mmol·L-1、钾9.9~12.9 mmol·L-1;品质综合评分在90分以上的施肥方案为:氮18.0~21.1 mmol·L-1、磷1.9~2.6 mmol·L-1、钾10.6~13.3 mmol·L-1.试验小区茄子产量预期达到43.2 kg(6个月生长期)、品质综合评分高达90分以上的优质高产营养液氮磷钾浓度范围为:氮18.0~20.0 mmol·L-1、磷2.2~2.6 mmol·L-1、钾10.6~12.6 mmol·L-1,适宜的N∶P2O5∶K2O浓度比例约为1∶0.13∶0.62.  相似文献   

9.
灌溉量和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Jiang DY  Yu ZW  Xu ZZ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2):364-368
研究了大田条件下灌溉量和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灌溉量,0~20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呈先降后升又降的趋势.0~8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而80~20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随灌溉量的增加,土壤硝态氮向深层运移加剧,在成熟期,0~8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降低,120~20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升高,并在120~14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出现高峰.灌溉量不变,施氮量由210 kg·hm-2增加到300 kg·hm-2,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0~200 cm各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升高.随灌溉量的增加,小麦籽粒产量先增加后降低,以全生育期灌溉量为60 mm的处理籽粒产量最高.增加施氮量,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显著提高.本试验中,施氮量为210 kg.hm-2、两次灌溉总量为60 mm的处理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产量和收获指数均较高,且土壤硝态氮损失少,是较合理的水氮运筹模式.  相似文献   

10.
氮磷配施条件下作物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田退水过程中氮、磷等污染物对黄河造成较严重的污染,需要合理调控农业生产过程中氮、磷配施水平,进一步削减氮、磷用量,从源头上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本研究分析了不同氮、磷配施条件下小麦玉米套作的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结果表明:随着施氮(磷)量的增加,小麦玉米套作的产量、百粒重(千粒重)、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规律,氮、磷合理配施能够显著增加土壤贮水量的消耗,提高作物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氮(磷)肥的偏生产力及农学效率表现为随着施氮(磷)量的增加而降低,施氮(磷)量恒定时,在一定范围内增施磷(氮)肥能够有效提高作物的氮肥偏生产力及农学效率,施磷(氮)过量,则表现为降低趋势;小麦玉米套作达到最高产量的最佳施肥量为,小麦施氮191.7~216 kg·hm-2,施磷165.38~186.64 kg·hm-2,玉米施氮243~299.14 kg·hm-2,施磷168.38~189 kg·hm-2;氮、磷合理配施能够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适量削减氮、磷施量,提高作物对水肥的利用,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冬油菜新品种"湘杂油763"在湖南油菜主产区推广的适宜氮磷钾配比及用量,于2008—2010年连续进行了2次该品种的氮磷钾配比及用量的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及用量对其生物产量、籽粒产量、油分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比(N:P2O5:K2O)为1:0.50:0.50(处理B)和氮磷钾配比(N:P2O5:K2O)为1:0.43:0.57(处理G)的处理籽粒产量较高,分别达到2231和2065kg.hm-2,处理B显著高于除G外的其他处理;氮磷钾3种养分中,以氮肥对提高油菜籽粒产量的作用最大,其次为磷肥,作用最小者为钾肥;油分产量及植株生物产量变化规律与籽粒产量基本一致;按照处理B配比,籽粒产值为9816.97元.hm-2、施肥仅1641.23元.hm-2、施肥效益为6741.34元.hm-2,产投比达4.11;研究区域内N:P2O5:K2O=1:0.50:0.50,用量分别180(N)、90(P2O5)和90kg.hm-2(K2O)为较适宜施肥比例及用量。  相似文献   

12.
水肥处理对黄瓜土壤养分、酶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津优1号黄瓜为试材,设3个土壤相对含水量水平(50%~60%、70%~80%、90%~100%)和2个肥料追施量(600 kg N·hm-2和420 kg P2O5·hm-2,420 kg N·hm-2和294 kg P2O5·hm-2)处理,研究了不同水肥供应对日光温室黄瓜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NH4+-N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随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水肥供给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土壤中速效磷含量和蔗糖酶活性;肥料增加使土壤中蛋白酶活性降低,而水分降低使土壤中脲酶活性提高.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中养分含量无显著相关性,与土壤脲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蔗糖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土壤相对含水量70%~80%、氮肥追施量600 kg N·hm-2和420 kg P2O5·hm-2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蔗糖酶、磷酸酶和脲酶活性较高,且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土壤生产潜力最优.  相似文献   

13.
辽西半干旱区小麦、玉米水肥耦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40,自引:7,他引:33  
采用312-D最优饱和设计和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通过8年连续试验,对辽西半干旱区影响农业生产的水、肥因素的耦合作用进行了田间试验.讨论分析了N、P、水及其耦合作用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施N、施P、灌水和覆盖秸秆的合理匹配能够明显提高作物产量,否则,不仅增加成本,而且由于加重作物的水分或养分胁迫,造成减产.根据试验结果进行了生产要素的产量效益分析,提出了该地区小麦、玉米生产的水肥最佳经济配比:小麦为生育期供水120.2mm,N58.5kg·hm-2,P2O5123.0kg·hm-2;玉米为生育期灌水173.3mm,N256.5kg·hm-2,P2O585.5kg·hm-2,覆秸秆8509.5kg·hm-2.  相似文献   

14.
长期施肥下黄壤旱地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选取贵州黄壤长期定位监测点中对照(CK, 不施肥)、单施全量有机肥(M, 30555 kg·hm-2)、有机肥与化肥配施(NPKM,年施N 165 kg·hm-2、P2O5 82.5 kg·hm-2、K2O 82.5 kg·hm-2、有机肥30555 kg·hm-2)和氮磷钾化肥配施(NPK,年施N 165 kg·hm-2、P2O5 82.5 kg·hm-2、K2O 82.5 kg·hm-2)4个处理的16年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黄壤区长期不同施肥下作物产量及肥料效益的变化趋势,为评价和建立长期施肥模式、促进粮食持续生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长期施肥条件下玉米产量年际间变化较大,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NPKM处理增产效果最好,可增产4075.71 kg·hm-2,增产率高达139.3%.长期施肥可提高玉米肥料利用率,其中M处理对玉米氮肥和磷肥利用率的提升作用最显著,分别达35.4%和18.8%;而NPK处理在提高玉米钾肥利用率方面作用明显,提高了20%,远高于M处理的87%和NPKM处理的9.2%.可见,长期均衡施肥,尤其是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提高作物产量和肥料效益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施钾对花生养分吸收、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对江淮丘陵地区花生钾素的养分吸收特点以及施钾对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氮、磷肥供给水平上,增施钾肥,能调节植株体内养分的运输与分配,促进植株对N、P、K养分的吸收,显著提高花生生殖器官的干物质积累,从而有利于提高花生的产量、品质和抗性,每生产100kg荚果,对N、P、K养分吸收量分别为3.08~5.35、0.6~1.2、3.45~6.66kg。其中对K的吸收量最大。主要集中在营养器官中;N、P的吸收主要集中在荚果等生殖器官中,随着施K量的增加,各器官中N、P、K含量均随之增加,但K的增加最多,P增加最少,当施K量为150~180kg·hm^-2,且N、P、K的施肥配比为2:1:2时,花生荚果的产量最高(5425.5kg·hm^-2),经济效益最大(13878.7元·hm^-2),产投比达到6.75:1,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而施K量超过225kg·hm^-2时,花生产量和效益明显下降,因此,在花生生产上可以推荐N150P75K150作为该地区高产栽培的平衡施肥配方。  相似文献   

16.
通过2011、2012年连续两年田间试验, 研究了“小麦/玉米/大豆”间套作体系中不同施磷处理(小麦0、45、90、135、180 kg P2O5·hm-2, 记为WP0、WP1、WP2、WP3、WP4; 玉米0、37.5、75、112.5、150 kg P2O5·hm-2, 记为MP0、MP1、MP2、MP3、MP4)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动态和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玉米与小麦共生期, 施磷明显增加了玉米叶面积指数(LAI)和群体光合势(LAD), 促进了茎、叶干物质的积累(DMA); 玉米拔节以后LAI、LAD、生长率(CGR)和DMA均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最大值都出现在MP2或MP3处理; 玉米生殖生长期营养器官的干物质输出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玉米籽粒产量和体系总产量均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少,都以P3处理为最高,分别为6588和11955 kg·hm-2.玉米磷肥表观利用率(PARE)以MP2处理最高(26.3%),分别比MP1(14.4%)、MP3(19.0%)、MP4(10.4%)处理高82.6%、38.4%和152.9%.综上,在麦/玉/豆间套作体系中,适量施用磷肥可促进玉米的生长、减轻小麦对玉米的影响,同时可提高玉米当季磷肥利用率,玉米的磷肥施用量在75~112.5 kg P2O5·hm-2为宜.  相似文献   

17.
氮磷用量对杂种小麦C6-38/Py85-1群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磷用量对杂种小麦群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供肥范围内 (N112.5~337.5 kg·hm-2,P2O5 90~270 kg·hm-2),杂种的群体总茎数(PS)、群体干物重(PDW)、叶面积指数(LAI)、光合势(PP)和作物生长率(CGR)均以低肥处理低.高肥处理的PS和PDW高于中肥处理,高肥处理的LAI、PP和CGR分别于挑旗、拔节和开花期之前高于中肥处理,之后低于中肥处理.在低、中肥处理下,杂种各生育时期PS的离中优势(Hm)为负值,高肥处理冬前期、拔节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分别为6.3%、49.7%、4.2%和10.8%;LAI的Hm除灌浆期中肥处理比高肥处理高3.8%、PDW的Hm除成熟期中、高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时期两性状的优势值高肥处理均极显著高于中肥处理;PP和CGR的Hm均以低肥处理最低,分别于拔节至挑旗期和挑旗至开花期之前高肥处理高于中肥处理,之后中肥处理高于高肥处理.杂种的籽粒产量及其Hm均以低肥处理最低,中肥处理的产量比高肥处理高216.2 kg·hm-2;中肥与高肥处理之间产量的Hm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