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天然微生物药物的生物合成存在产量低、组分复杂、周期长、严谨调控等特征,同时与药物生物合成相关的催化基因、调节基因、抗性基因和外排基因等成簇排列,初具模块化特征。在充分挖掘、解析和优化多种生物合成元件、模块、系统及高效底盘的基础上,合成生物学整合工程学理念,采用  相似文献   

2.
半裸镰刀菌是双孢蘑菇栽培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病原菌。报道了该病原菌的培养特征、形态特征、症状及发病规律 ,温度、pH、12种药物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使用克霉灵、甲醛、硫酸铜、有机酸等药物可以有效地杀灭病原菌  相似文献   

3.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其基本病理学特征为β-淀粉样蛋白沉积于神经细胞外形成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和细胞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神经元纤维缠结(neurofibrilary tangles,NFTs)。临床特征为患者记忆力,认知功能,抽象思维能力,及空间关系功能的丧失。AD的治疗药物目前主要为NMDA受体拮抗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等,但是这些药物尚存在一定局限。而非药物疗法通过日常生活改善,干细胞及基因技术,中西医结合疗法以及其他干预手段,为AD的治疗提供了一些全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是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手段。近年来,“精准治疗”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趋势。要实现对恶性肿瘤有效、精准的药物治疗,药物筛选模型至关重要。肿瘤类器官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三维细胞模型,具有经长期传代还保留亲本肿瘤的特征和异质性、培养成功率高、周期短和能够高通量筛选药物等优点,已被用于药物筛选、预测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以及为个性化用药提供指导等。重点介绍了肿瘤类器官在药物筛选及个性化用药中的研究进展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药物成瘾及成瘾记忆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在介绍药物成瘾与学习和记忆密切相关的神经回路及共同分子机制的基础上,围绕学习和记忆在药物成瘾中的作用,综述了关联性学习与复吸,关联性学习与敏化,异常关联性学习与强迫性用药行为,关联性学习及成瘾记忆与成瘾,多重记忆系统与成瘾的发生发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强调了突触可塑性及成瘾记忆在药物成瘾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作为慢性脑病的药物成瘾的形成过程的重要特征是它包含着信息的特殊学习类型。药物成瘾与依赖于多巴胺的关联性学习紊乱有密切关系。海马可能在成瘾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6.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和收缩功能障碍等为特征,治疗困难、预后较差的临床常见疾病,致病因素及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治疗方法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手段涵盖常规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后者包括手术治疗及不断发展的免疫治疗、干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等,且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本文针对扩张型心肌病治疗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依据和方向,提高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流域地表特征与土地利用结构同流域水环境质量关系密切。流域空间结构指标能够表征流域空间结构特征和生态功能,主要包括流域特征指标和景观格局指数等。为探讨海湾流域生态系统结构与药物污染特征之间的关系,以浙江象山湾为研究区域,采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分析手段,研究流域水环境中药物的污染水平、分析其分布特征与流域特征指标和景观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象山湾22个流域共有22种药物检出,总检出浓度范围为n.d.—220.2 ng/L,主要包括林可霉素、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抗癫痫药物、β受体阻滞剂、抗抑郁药物,其中林可霉素、大环内酯类和抗癫痫药物的检出率高达100%,检出浓度分别为2.36—29.1 ng/L、n.d.—35.8 ng/L和n.d.—37.5 ng/L。流域地貌结构指标与水环境药物污染关系密切,其中平均坡度(MS)与药物总浓度、面积高程曲线斜率(SAEC)与β受体阻滞剂都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流域景观结构也与水环境药物污染紧密相关,其中景观蔓延度指数(CONTAG)、城镇用地面积加权平均形状因子(IsSHAPE-AM)、林地最大斑块景观面积比(fLPI...  相似文献   

8.
在新药研发过程中,约有40%的药物存在溶解性差的问题,限制了药物的开发与应用。纳米混悬剂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种纳米药物传递系统,可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改变药物的体内药物动力学特征、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安全性和有效性。纳米混悬剂不但适用于水溶性差的药物,而且适用于水溶性、脂溶性均较差的药物,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bottom up"和"top down"两种。本文从纳米混悬剂的特点、理论基础、专利技术及应用等方面对纳米混悬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纳米混悬剂对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出、吸收,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且适合工业化生产,已有越来越多的产品问世。纳米混悬技术是未来药物传递系统的发展方向之一,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由于具有高效靶向药物传递的潜力,病毒颗粒已成为药物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焦点.病毒颗粒具有病毒性载体和非病毒性载体的优点,同时克服了两者的局限性.病毒颗粒药物传递系统具有无毒、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非自动免疫等特点.研究表明,病毒颗粒能够在细胞间转运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例如核酸或者基因、多肽、蛋白质以及其它抗癌药物等,因此在疾病治疗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制备携带有生物活性材料和治疗试剂的病毒颗粒和确定病毒颗粒药物的最佳剂型是目前该领域中挑战性的课题.本文综述了病毒颗粒技术多方面的特征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登革病毒基因组研究的进展有利于相关疫苗研制及针对性药物设计。本文就登革病毒基因组特征、功能、抗原表位及登革病毒感染后宿主体内产生的化学增活素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李燕梅 《蛇志》2005,17(3):203-204
抗菌药物依照药效学特征可分为浓度依赖型和时间依赖型两大类。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应从药效学方面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给药方案。药效学是衡量药物浓度、药理作用及毒副作用的一门学科。目前,用于指导临床用药的药效学参数包括:(1)药物浓度高于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占给药间期的百分比(T〉MIC%),受此参数制约的抗生素主要是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2)24h曲线下面积(AUC)与MIC的比率(24hAUIC),其相关抗菌药物是氨基苷类及喹诺酮类等。(3)峰浓度(Peak)与MIC的比率,其相关抗菌药物有四环素、氨基苷类及喹诺酮类。  相似文献   

12.
一种药物必须能以适当浓度出现在作用部位,通过与受体的相互作用,然后方能引起一定的药理反应。优良的药物除了理化特性适宜与受体相互结合之外,同时也必由于它符合体内转运规律,容易从给药部位到达作用部位,形成有效浓度。各类药物在吸收、分布、排泄等转运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各自的特征。决定这些特征的因素很多,譬如组织亲和力的差别,便是原因之一,脂溶性药物如硫喷妥、双苄胺等容易  相似文献   

13.
钩藤属植物中吲哚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钩藤属植物中吲哚生物碱类成分的植物来源、骨架结构、波谱学特征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希望为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化学等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生物医药研究主要依赖动物模型及人源细胞系,但是这些研究系统往往不能模拟人类个体发育过程、疾病发生机制和药物反应,因此在向临床转化方面遇到极大的困难.类器官是能模拟体内器官结构和功能特征的体外3D细胞簇.本文按照肝脏类器官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讨论了成体干细胞来源和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多种肝脏类器官模型,同时概括了肝脏类器官在疾病建模、药物反应、毒性测试及再生医学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寄生虫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但目前防治寄生虫病尚存在困难,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来控制寄生虫病将成为可能.本文主要介绍寄生虫基因的组成及特征、目前的测序现状、基因组测序、分析、基因功能及蛋白质组的研究技术等,可为寄生虫种类鉴定、寄生虫病诊断、药物设计和疫苗研制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及其药物手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手性环境.手性药物用于机体后.两对映体与体内的大分子物质结合,呈现作用机制和结合力的差别,从而导致手性药物的体内立体选择性特征,产生药理学上的差别.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具有舒张血管等重要作用,在临床上对治疗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痰病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以手性药物和钙通道阻滞剂的药效学立体选择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生物医学为许多医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依据,因此生物医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要注重把握好其发展趋势及特征。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分析了生物医学的发展趋势,包括纳米医学发展趋势、基因药物发展趋势及再生医学发展趋势;同时简单探讨了当前生物医学的发展特征,包括生物医学技术逐渐与计算机科技技术相互融合,研究领域由单因素问题逐渐过渡到多因素问题等。  相似文献   

18.
卵巢是女性的重要生殖器官,具有维持机体内分泌系统的平衡、维持女性特征以及机体正常生理代谢的作用。药物对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卵巢组织学改变、卵巢内分泌改变、卵巢早衰等方面。使用药物将对患者的卵巢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的程度主要与药物的类型、组成、剂量以及患者的年龄等密切相关,卵巢功能的损害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从抗炎药物、抗肿瘤药物、抗排异药物和避孕药物四个药物种类对卵巢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普萘洛尔对映异构体诱导HUVEC细胞的蛋白质表达谱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性药物只能通过严格的手性识别才能选择性地与特定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在药动学、药效学等方面上表现出手性特征.以非选择性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PRO)的对映异构体R(+)/S(-)-PRO为模型药物,分别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提取全细胞蛋白质,经双向电泳、MALDI-TOF-MS、SWISSPROT数据库分析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共筛选出22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鉴定了HSP86、HSP84、GRP75、KLC18、KBTB2、TGM2、GBLP、GCNT2、RAB36、KLH34等10种蛋白质.研究表明,PRO对映异构体可引起广泛的基因表达改变,涉及信号分子、代谢酶、骨架蛋白、伴侣蛋白等,且具有显著的手性特征,这可能与PRO显著的手性生物学特征有紧密联系,但仍需开展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明确产生PRO手性生物学特征的多种途径和机制.蛋白质组学技术为深入了解药物的手性生物学特征及其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对手性药物开发和临床合理用药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首例圈养大熊猫难产的治疗与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4年8月,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1只雌性大熊猫发生难产,临床表现以阵缩及努责匮乏为主要特征,经过B超检查、药物辅助治疗等一系列保守措施后,胎儿于4天后排出。鉴于大熊猫难产病例在国内外至今未见报道,现将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处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