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确立重组人戊型肝炎疫苗原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供试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热原检查法进行热原检查,结果符合规定。该供试品同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要求进行试验。供试品溶液在40μg/m l浓度下,确定内毒素限值为40EU/m l。供试品在该内毒素限值下干扰试验有效,且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符合规定。该疫苗用内毒素检查法代替热原检查法,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浙江省热原检查用兔对细菌内毒素的敏感性情况,为提高热原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参考。方法对全省所有取得生产许可证单位的家兔,用国家颁发的细菌内毒素标准品,"热原检查法"进行检查,剂量分别为5EU/Kg和10EU/Kg,记录并比较各单位家兔的平均升温值和升温率。结果对细菌内毒素,各兔场家兔的敏感性有一定的差异。静脉注射5EU/kg,平均升温值为0.40℃~0.87℃,升温率为35%~83%;静脉注射10EU/kg,平均升温值为0.74℃~1.16℃,升温率为70%~94%。结论不同生产单位的家兔对细菌内毒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必要对热原检查用家兔进行细菌内毒素敏感性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统计实验数据,分析影响家兔热原检查结果的因素。方法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静脉注入家兔体内,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家兔体温升高的情况。结果基础体温≥38.9℃的家兔,其升温≥0.4℃及≥0.6℃的百分比与基础体温<38.9℃家兔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不同季节家兔升温≥0.4℃的家兔数百分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夏秋两季所占百分数高于冬春两季,夏季(6~8月)家兔基础体温较高。结论不同基础体温家兔对热原敏感程度不同,敏感性随家兔基础体温的升高而下降,为保证热原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夏季应适当提前热原质检查时间。  相似文献   

4.
确定重组人干扰素和细菌内毒素对家兔致热阈剂量的影响。按照《生物制品热原质试验》要求 ,测定纯细菌内毒素对家兔致热阈剂量、重组人干扰素中细菌内毒素对家兔致热阈剂量以及干扰素的药物热阈值。纯细菌内毒素对家兔致热阈剂量为 5EU/mL ,重组人干扰素中细菌内毒素对家兔致热阈剂量为 1 .2 5EU/mL ,重组人干扰素的药物热阈值为 1 5EU/剂量。重组人干扰素和细菌内毒素对家兔的致热性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DNA疫苗的细菌内毒素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考察DNA疫苗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的可行性及DNA疫苗的干扰作用。方法 :干扰试验和对比试验。结果 :供试品阴性对照系列样品溶液无干扰作用 ,与家兔法结果一致。结论 :将疫苗稀释 2倍可用灵敏度为 0 5EU ml的鲎试剂作细菌内毒素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几组试验,分析热原试验中存在常见影响试验数据的几个要素,并提出解决建议。方法对供试品、预选周期、基础体温、家兔的休息周期等多个方面进行统计,总结影响热原数据变化因素。结果家兔升温总和均值随着连续注射批次的增加而有所降低,体温灵敏度变差;合格家兔在4周以内再次预选,合格比例85%以上,6周符合要求的比例为79.1%,9周合格比例降至66.6%;基础体温38.0~38.4℃及39.3~39.6℃区间家兔实验中体温波动幅度≥0.6℃的动物例数较多,38.0~38.4℃区间家兔降温0℃动物数达到50.0%,39.3~39.6℃区间家兔最大升温≥0.4℃的动物数比例较高;家兔冬季基础体温略低于夏季(约0.2℃),休息72~96 h后对家兔基础体温均值、异常体温动物的数量有较好的控制。结论热原检查应尽量采用不同品种供试品交替试验,并通过控制预选兔的使用周期及合理安排家兔实验休息周期,选择基础体温适中的家兔进行试验,以保证热原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鲎试验凝胶法定量测定了212批A群流脑多糖菌苗中内毒素含量,并与家兔热原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通过试验求得内毒素标准品对家兔体温升温变化关系的线性方程和内毒素对家兔最小致热剂量。结果表明,占检定总批数94.3%的制品中内毒素含量<100IU/μg多糖,家兔热原试验合格率为100%,5.7%的制品中内毒素含量≥100IU/μg多糖,家兔热原试验合格率为58.3%。根据实验结果,可制订用凝胶法替代家兔法进行A群流脑多糖菌苗的热原质试验的判定标准。作者建议:内毒素含量<100IU/μg多糖者,热原质试验判为合格,≥100IU/μg多糖者,用家兔法予以仲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干酵母、2,4-二硝基酚、脂多糖(LPS)、细菌内毒素引起SD大鼠实验性发热的过程和特点,比较不同浓度外致热原对大鼠发热过程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干酵母(2 g/kg、1 g/kg)、2,4-二硝基酚(30mg/kg、15 mg/kg)、LPS(100μg/kg、20μg/kg)、细菌内毒素(120 EU/kg、60 EU/kg)发热模型,记录不同时间点大鼠升温值,绘制各模型平均升温曲线,比较不同大鼠发热模型的发热特点。结果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注射后2~3 h开始升温,6~7 h达峰值,升温持续20 h;皮下注射2,4-二硝基酚溶液,注射后20 min开始升温,1~1.5 h达峰值,升温持续3~5 h;腹腔注射LPS、细菌内毒素,注射后30 min开始升温,此后升温曲线表现为双相热或三相热,升温持续5~8 h。结论不同外致热原所致SD大鼠发热的过程和特点不同;外致热原浓度不同,所致大鼠发热过程和特点不同。解热试验中,应根据受试药物本身特点选用合适的大鼠发热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注射用炎琥宁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用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不同批号的样品分别进行干扰试验。结果:注射用炎琥宁稀释至质量浓度为0.17mg.mL-1的供试品溶液时对试验无干扰作用。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可用于注射用炎琥宁的热原检查。  相似文献   

10.
探索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细菌内毒素含量的鲎试验检测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00版)细菌内毒素含量的检测方法进行,将待检品用NaOH调pH至中性,稀释至2.4倍可用标示灵敏度为0.25EU/m l的特异性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测,结果与家兔法进行比较,并且在样品中加入定量内毒素0.6 EU/m l用两种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用细菌内毒素检测法(鲎试验法)检测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用于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 (IVIG)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 :通过干扰评价实验证明IVIG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单纯用简单稀释和调整pH值法无法消除干扰 ,如果用稀释剂 (Ⅰ )对IVIG作 1∶4以上的稀释 ,即可消除样品对该检查法的干扰 ,利用灵敏度为 0 1 2 5EU ml的鲎试剂 ,将样品用稀释剂 (Ⅰ )稀释 4倍 ,按中国药典 ( 2 0 0 0版 )进行细菌内毒素的检查 ,结果与家兔热原质试验进行比较。结论 :IVIG用稀释剂 (Ⅰ )进行适当稀释后 ,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替代家兔热原试验 ,应用于生产过程及半成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依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通过鲎试剂的干扰试验,研究注射用氨基酸原料中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可行性。结果在2~16倍稀释级下,L-缬氨酸(c=2.5%)和L-异亮氨酸(c=2.5%)对鲎试剂无干扰,检测细菌内毒素的鲎试剂灵敏度≤5.0×102EU.L-1,而在16倍稀释级范围内,L-脯氨酸(c=4.5%)和L-亮氨酸(c=2.0%)对鲎试剂检查法有抑制作用。结论为注射用L-异亮氨酸和L-缬氨酸用灵敏度为5.0×102EU.L-1的鲎试剂检查其细菌内毒素方法可行,可以代替家兔法检查热原。  相似文献   

13.
探讨动态浊度法检测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细菌内毒素含量的可行性。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1143细菌内毒素检测法中动态浊度法,对甲肝疫苗进行标准曲线可靠性试验、干扰初筛试验、干扰验证试验及内毒素含量的测定,同时与经凝胶法检定合格的同批疫苗进行比较。标准曲线可靠性试验结果符合规定。干扰初筛试验疫苗稀释160、320及640倍,回收率在50%~200%之间,均无干扰,符合要求。干扰验证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疫苗稀释160倍对试验无干扰作用。采用动态浊度法检测的10批甲肝疫苗细菌内毒素含量均小于该疫苗的限值L=20 EU/m L,且与经凝胶法检定的同批疫苗结果一致。采用动态浊度法检测甲肝疫苗细菌内毒素含量是可行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不同基础体温的家兔对热原检查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实验中使用的普通级家兔基础体温进行统计,观察不同基础体温家兔注射血液制品后的升温情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的热原检查规定进行测定,将实验家兔基础体温38.0℃~39.6℃分为3组:38.0℃~38.5℃为1组;38.6℃~39.0℃为2组;39.1℃~39.6℃为3组。注射制品后,家兔升温≥0.4℃记为升温家兔,统计升温≥0.4℃的家兔升温百分率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经卡方检验,升温家兔≥0.4℃的百分率1组与2组、1组与3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与3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家兔对热原的敏感性随基础体温的高低而有明显的差异,基础体温偏低的家兔对热原更敏感,其升温幅度大于基础体温偏高的家兔。  相似文献   

15.
八种菊科中草药抗霉菌及饲料霉变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我国南方霉变的粮食和饲料中分离得到黄曲霉、黑曲霉等10种霉菌并作为供试菌;采用抑菌圈及二倍稀释法研究了野菊花、艾叶等8种菊科中草药的提取物拮抗此10种供试霉菌的活性.结果表明,蒲公英、虾须草等6种中草药及8种中草药的等比混合品抗霉菌活性最强,对各种供试菌的MIC值均不超过12.5g/L,其中中草药混合品和蒲公英显示了MIC的最小值0.391g/L.对此8种中草药提取物及其混合品抗饲料霉变及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做了进一步研究,发现中草药混合品的拮抗霉菌生长及黄曲霉毒素产生的效力很强,对黄曲霉毒素的抑制率可超过95%,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艾迪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Ⅱ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结果:将艾迪注射液稀释至1/6后可消除干扰因素,用标示灵敏度为0.25 EU/mL的鲎试剂检测细菌内毒素是有效的。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准确、可靠,适用于检测艾迪注射液中的内毒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验证曲克芦丁注射液无菌检查方法,确认曲克芦丁注射液在该检验量、该检验条件下无抑菌活性或其抑菌活性被充分消除到可以忽略不计。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及检验方法的专属性。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H无菌检查法进行方法学验证试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含供试品的各滤筒中试验菌均生长良好,并与各对照组中相应的菌落生长情况相似,供试品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均无菌生长。由此说明,在此检验条件和检验量下,供试品不存在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因素。因此,可照此检查法和检查条件进行曲克芦丁注射液的无菌检查。三批供试品无菌检查符合规定。结论:经方法学验证,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曲克芦丁注射液的无菌检查,可有效检测样品无菌情况,为控制产品质量提供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用鲎试剂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中细菌内毒素含量并与家兔法检测热原的结果进行对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版三部附录中的细菌内毒素动态浊度法制定内毒素限值,用ATi320-06型动态试管仪和该仪器配置的中文软件"生物探针-2002"分析检测结果。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经稀释消除了干扰因素,动态浊度法能定量检测出内毒素含量。实验满足2005年版中国药典要求:标准曲线相关系数的绝对值︱r︱≥0.980,回收率:50%≤R≤200%,变异系数符合鲎试剂厂家的建议值CV%10%。检测结果准确、灵敏、稳定、重现性好,与家兔法检测结果相一致。鲎试剂动态浊度法能定量检测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中细菌内毒素含量。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两个厂家鲎试剂,对三批供试品(20121201、10121202、20121203)进行了干扰实验。结果表明,本品在有效浓度为1.0mg/ml时,即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将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扩大应用于乙脑灭活疫苗的质量控制及其内毒素的检测.按<中国药典>及<中国生物制品规程方法>方法,复核鲎试剂灵敏度、确定疫苗的L值、计算MVD、进行干扰试验及内毒素的检测.疫苗L值确定为300 EU/mL,MVD为1 200倍.用灵敏度0.25 EU/mL的鲎试剂,疫苗的最大非干扰浓度为将其稀释30倍,将此疫苗稀释120倍进行干扰试验,对内毒素的检测无干扰作用.以此法对15批疫苗进行内毒素检查均呈阴性反应.结果显示,此法用于乙脑灭活疫苗质量控制及其内毒素检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