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随着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化学品被添加到食品中,不但加重了化学污染的程度,而且给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对食品中化学污染物检测方法的研究非常有必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常规的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方法,然后对食品化学污染物的检测进行展望,来对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利用树木叶片铅含量指示大气铅污染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环境保护,首先需要进行污染监测,监测可为环境污染的程度,污染物的来源、种类、数量以及污染处理要求和治理后的效果提供依据。污染监测有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手段。生物监测中的植物监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需了解多种毒物的复合污染作用,用一般物理、化学手段难于测定,而植物监测却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而且它还有经济、简便等优点。植物监测环境污染的方法很多,主要有污染区的监测植物调查,指示植物的定点监测及分析监测植物体内污染物含量等三种方法。我国因为环境保护工作开展较晚,植物监测工作处在开始阶段,利用植物体内某些污染物含量变化来反映环境污染状况,则报导尚很少。但是,一些污染物被植物吸收后,积累明显,稳  相似文献   

3.
桶装纯净水中三种有害元素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2001~2004年对桶装纯净水的监测结果,将健康风险评价的方法应用于纯净水的卫生质量评价中,根据相应的数学模型分别计算了桶装纯净水中化学致癌物As和非致癌污染物Pb、Cu通过饮用途径对人体健康的年风险。桶装纯净水中的3种有害元素由饮水途径对人体所致的健康危害程度依次是As>Pb>Cu。其中As是主要的污染,占个人年风险的99.98%。而在非致癌污染物中,Pb又是主要污染,占非致癌污染物个人年风险的82.9%。  相似文献   

4.
污染生态化学: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2,自引:14,他引:8  
随着生态学和环境化学的发展和交叉,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污染生态化学。目前,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化学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及其微观生态化学过程、化学污染的生态效应与毒理及生态风险评价、全球变化的生态化学、生态系统中化学污染物的分析与监测和污染控制生态化学等5个方面。在知识创新的科学目标指导下,污染生态化学今后的工作必须加强从理论上进行突破,在对基础研究进行深入的同时,应该特别注意开展一些应用研究,从而实现  相似文献   

5.
刘粤生 《生态科学》2008,27(3):164-168
受潮汐的影响,潮水河中污染物的迁移和变化规律极其复杂。针对这一问题,开展如何布设合理的监测断面,制定合乎潮汐规律的潮水河水质水量同步监测方案等方面的研究,更好地为摸清潮水河段的污染物输入量以及河流的水质状况服务。通过对佛山与广州交界潮水河段水质水量的同步监测发现:该区域日化学需氧量输入量为288.8t,日氨氮输入量为88.8t;采用代表时段法计算出污染物的输入量及采用单项指标法评价潮水河水体现状比较可靠、合理;纳污量超过河段环境容量是导致水质不断恶化的原因;加强交界河段上游地区面污染治理,建立重点取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对水源地水质状况实时监测,是保证不同季节取水安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水环境的污染程度要通过系统的水质监测、取得必要的监测数据,并进行适当的统计分析,才能恰当地作出评价。但环境污染物的理化监测在某些方面存在明显的缺点。例如,不少化学物质在低于现有分析能力的水平以下就可产生有害的生物学反应;其次,环境污染很少孤立地存在,常常是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于环境中,混合物的生物学影响不能单从一系列化学或物理分析作出适当的评价;还有,水质(如硬度、溶解氧、pH、温度等)对污染物的毒性表现有明显的影响,这更是理化分析方法无法进  相似文献   

7.
李峰  丁长青 《动物学杂志》2006,41(2):128-134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高残留物质,进入生物体后会长期存留并产生危害。近年来,有关生物体中POPs的研究已成为环境化学、生态毒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概述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主要类型、生态特征、来源和污染效应。介绍了POPs在鸟类体内富集的特点及其对鸟类的危害;分析了以鸟类作为环境监测指示生物时应注意的问题;对POPs的防治以及利用鹭类等水鸟监测环境污染的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食品包装用塑料中八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方法,采用振荡萃取,LC-MS-MS,MRM多反应监测模式,对食品包装用塑料中(国内外作为环境污染物优先控制的)八种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 INP);邻苯二甲酸(2-乙基已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 ID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BB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同时进行检测,线性相关较好,方法回收率在80~120%之间,最低检出限为0.01 mg.kg-1.  相似文献   

9.
以E.coli为指示菌,采用琼脂扩散法,适于评价富含金属的工业废水毒性。作为一种生物监测方法,它可以反映多种污染物对生物体的综合毒性结果,并可节约理化监测分析的大量人力物力,且经济简便。特别是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将生物毒性与废水排放标准联合起来。根据生物毒性可计算出废水综合毒性相当排放标准的倍数,进而可对废水毒性作出定量的评价,解决了目前各种生物监测方法缺乏统一可比的评价标准或尚无公认的评价标准,以致在废水实际监测中难于推广应用的问题,使生物监测可以应用于废水实际监测工作中去,并成为环境管理工作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环境污水的传染病病原监测是基于病例的传染病监测体系的重要补充。当前常规的污水病毒富集方法存在人力耗费大、周期长、精密度低等缺陷,导致污水病原监测难以大规模开展。本研究系统地探究了磁珠吸附法(磁珠法)对污水中的传染病相关病毒(包括新冠状病毒(SARS-CoV-2)、诺如病毒(Norovirus, NoV))富集的回收率和精密度,探讨了不同样本存储条件对磁珠法富集病毒效果的影响,采取磁珠法和现行标准的聚乙二醇(PEG)沉淀法富集含不同SARS-CoV-2拷贝数加标污水中的病毒,并检测SARS-CoV-2的核酸浓度,通过计算病毒载量来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限、病毒回收率和重复富集的精密度;利用2023年5月-6月广东省五个地市采集的28份污水样本,比较两种方法对新鲜水样本中SARS-CoV-2、NoV的富集效果,并探索了污水经冻融以及4度保存24 h后,磁珠法富集SARS-CoV-2和NoV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加标水重复试验中,磁珠法的检出限在100拷贝/mL,而经PEG沉淀法富集的100拷贝/mL加标水中仅有一份检出阳性,磁珠法病毒回收率在1000拷贝/mL加标水中的变异系数是0.14,...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生物标志物指数法的海洋环境评价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标志物对化学污染物具有“早期预警”功能,在海洋环境评价中应用广泛.以生物标志物为基础的综合指数能够整合多种标志物对环境状况的响应,因而成为评价环境质量的有用工具.这些综合指数方法包括多生物标志物污染指数(MPI)、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IBR)、生物效应评价指数(BAI)、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BRI)、健康状态指数(HIS)等.本文从生物标志物指标体系确定、综合指数计算方法、污染程度分级、应用效果等方面对这些评价方法进行综述,并对基于生物标志物指数的海洋环境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土壤-作物污染物迁移分配与食物安全的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31  
人类对潜在有毒污染物的接触及其健康风险是当今环境科学与医学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而污染土壤中毒污染物在土壤-植物系统迁移与转化是其中的关键基础问题,本文基于对现有资料的分析,提出计算污染物的环境控制标准的数学模型-污染生态模型和环境化学模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未污染条件下的土壤-植物间元素分配参数不符合污染土壤环境中的土壤-食用作物-人类间污染物分配的特点。因此,制定土壤环境控制标准必须考虑实施土壤的环境化学特点,本文建立的模型有其对污染物的土壤环境控制标准的计算结果,期望于对我国加强污染生态研究和食物安全评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有机氯污染物在白洋淀PFU微型生物群落的富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PFU法在白洋淀4个采样点采集微型生物群落,分析了PFU原生动物的群集过程,并利用气相色谱法首次在白洋淀微型生物群落中检测了OCPs和PCBs.结果表明:(1)在白洋淀的4个采样点的微型生物群落中均检测出OCPs和PCBs,表明白洋淀已受到上述污染物的污染.(2)河口附近的2个采样点微型生物群落中的POPs含量高于湖泊中心区.(3)从微型生物群落特征和群落中的POPs含量来看,府河污染对白洋淀的影响较大.应用PFU微型生物群落监测POPs污染物的优点在于取样方便,同一份样品既能获得生物群落结构的数据,又能获得化学污染物富集水平的数据.  相似文献   

14.
大气氮沉降的基本特征与监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气氮沉降主要以干湿沉降两种形式将有机和无机形态的氮带入生态系统,是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近年来人类活动的加强,使得大量活性氮素进入大气,高排放量导致氮沉降通量急剧上升,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风险,因此,对大气氮沉降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总结了大气氮沉降的组分、过程、时空变异及生态效应,归纳了目前采用的干湿沉降的监测手段、临界负荷计算方法及污染物来源解析方法等,展望了氮沉降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公共场所中测定一氧化碳浓度的不确定来源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对不确定度进行评估,如实反映测量的和准确性。方法:根据《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GB/T 18204.2-2014中的空气中一氧化碳不分光红外分析测量法,按照《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2012建立公共场所一氧化碳浓度测量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分析各个不确定度分量,并对合成相对不确定度方差进行计算。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公共场所一氧化碳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通常情况下,污染物的存在很难被发现。它们对环境和人类的潜在危害就更加难以估计。在众多生物监测体系中,转基因植物监测系统脱颖而出。综述了几种成功应用于污染物质遗传毒性监测的转基因植物系统,并对今后生产高效率转基因植物监测体系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土壤溶解性有机质及其表面反应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溶解性有机质(DOM)是土壤溶液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土壤化学和生物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DOM在天然有机质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但它将土壤中的矿物质、有机质联系在一起,并能调控环境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与归宿,因此国内外学者都很重视溶解性有机质对土壤环境中污染物环境行为影响的研究。综述了DOM的分类和分离技术,DOM的结构及其表征方法,DOM的表面反应性以及对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在土壤中吸附、迁移的影响等,并提出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硝基苯酚是一类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和药物中间体,在自然环境中半衰期较长,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被认定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被列入我国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目前,生物降解、化学氧化、光催化以及物理吸附等手段在对硝基苯酚降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物修复作为一种由微生物介导的、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的污染物降解和脱毒方法,与化学和物...  相似文献   

19.
针对常见引起食物中毒细菌的特异保守基因设计环介导恒等温扩增(LAMP)引物,并以此套引物建立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方法。特异性及灵敏性试验显示,LAMP法最低检出限为10-5,Real-time LAMP最低检出限为10-7,而普通PCR的检出下限仅为10-3;且LAMP全部反应在1 h内完成;LAMP反应结果可通过肉眼直接观测判定结果。LAMP快速检测常见食物中毒菌的方法初步建立,同时结合Real-time LAMP,可提供更准确的检测结果并可实现仪器在线式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20.
内分泌干扰物的生物学检测和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永兵  李远友 《生态科学》2006,25(3):280-284
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ers,EDs)是近年来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EDs不仅对陆生动物和人类具有潜在的危害,还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到达水环境中,影响水生动物的生长和繁殖等。因此,建立EDs快速、灵敏的检测和评价方法非常必要。此外,生物检测方法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化学污染物对生物体的毒害效应。本文就研究EDs的离体和在体实验方法进行了介绍,并从个体、组织细胞、生化与分子(蛋白质、酶、RNA、激素)等不同水平上,重点综述了鱼类生物标志物在检测和评价EDs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