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上海地区社区获得性腹泻儿童致病菌流行病学情况,对2007年度就诊于我院的2871例社区获得性腹泻患儿进行粪便弯曲菌、志贺菌、沙门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致腹泻大肠埃希菌、气单胞菌、耶尔森菌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及部分菌株的血清分型。结果发现,弯曲菌在腹泻患儿粪便中的分离率为11.1%(172/1556),4月份感染率最高(P<0.001),多见于1~4岁儿童(P<0.05);其次是志贺菌,分离率为3.2%(91/2871),其中福氏志贺菌占63.7%;第3位是致腹泻大肠埃希菌,分离率为1.0%(30/2871),其中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占70.0%,以O55/K59血清型为主。沙门菌、气单胞菌分离率不超过0.5%,未检测到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和耶尔森菌。本次调查显示,弯曲菌、志贺菌、致腹泻大肠埃希菌是目前上海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腹泻的3种主要致病菌。弯曲菌感染率明显高于志贺菌及致腹泻大肠埃希菌,提示临床微生物室应将弯曲菌、致腹泻大肠埃希菌作为儿童社区获得性腹泻常规监测的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2.
210株肠道致病菌的分类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本地区肠道致病菌的分类及主要致病菌的耐药性,给临床治疗腹泻疾病提供指导。方法:药敏试验采用K-B法,用WHONET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10株肠道致病菌中,志贺菌属占70%,沙门菌属占3%,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占4.8%,副溶血弧菌占3.8%,阴沟肠杆菌占3.3%,鼠伤寒沙门菌占2.4%,霍乱弧菌占1.9%,其他占10.8%等;在志贺菌属中,福氏占87%,宋内占13%。福氏和宋内志贺菌对三代头孢和IMP较敏感,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结论:福氏志贺菌是肠道的主要致病菌;临床怀疑菌痢时,应首选三代头孢、IMP。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太原地区近6年儿童细菌性腹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临床诊断细菌性腹泻病,便培养已分离到病原菌1080例作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埃希菌属486株(45%),居于首位,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埃希菌属、肠球菌属、酵母样真菌、志贺菌属、假单胞菌属。各年均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要检出菌,志贺菌逐年减少。年龄分布中,婴儿的构成比最高(44.4%)。埃希菌属、志贺菌属、假单胞菌属、沙门菌属、气单胞菌属此5种杆菌对13种抗生素的平均耐药率依次为舒普深、痢特灵、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丁胺卡那、头孢噻肟、诺氟沙星、头孢呋辛、哌拉西林、头孢唑啉。从埃希菌属近6年的耐药性变迁资料可以看出,对13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结论传统的致病菌志贺菌属、沙门菌属较少,而肠球菌属、假单胞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克雷伯杆菌属、肠杆菌属、酵母样真菌等条件致病菌肠炎占有相当比例。各种致病菌的耐药性增加,第三代头孢除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低外,其余都较高。提示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用药指证,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本地区导致儿童细菌性腹泻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调阅2009年01月至2012年02月在我院诊断并治愈的细菌性腹泻病的患儿病历,统计分析患儿粪便中致病菌的鉴定、药物敏感性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结果。结果:期间共收治226例细菌性腹泻患儿,均获得痊愈,除经过经验性药物治疗治愈而未进行粪便培养的病例外,209例患儿进行便培养,192例培养出致病菌,培养阳性率91.9%,获取菌株337株,其中65例培养出超过两种以上细菌。培养出的细菌中:埃希菌属、志贺菌属、肠杆菌属及变形杆菌属4种致病菌占总分离菌株的78.6%;肠球菌属、克雷伯菌属、非发酵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及酵母样真菌等致病菌占总菌数的21.4%。常见的三种致病菌中,埃希菌属、志贺菌属、肠杆菌属三种细菌的耐药性均比较严重,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均处在较高比率。结论:儿童腹泻病致病菌谱的分布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差异;部分致病菌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应引起临床重视;临床应用抗生素治疗儿童感染性腹泻病时应在确定致病菌及其耐药情况后有针对性地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常规细菌鉴定法检测肠道致病菌中沙门菌与志贺菌的结果并分析总结。方法对江苏盛泽医院2010年到2014年就诊的腹泻患者4 662例的粪便标本同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常规细菌鉴定法检测,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所有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标本进行常规细菌鉴定法检测,对所有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沙门菌阳性85株,阳性率为1.82%;志贺菌阳性192株,阳性率为4.12%;常规细菌鉴定法检测沙门菌阳性81株,阳性率为1.74%;志贺菌阳性184株,阳性率为3.95%,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标本进行常规细菌鉴定法检测,阳性率为100%。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沙门菌与志贺菌结果可靠,检测时间短,更能满足临床诊断肠道疾病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徐明玉  任月  韩焱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12):1108-1109,1114
目的 了解大连地区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的种类和流行特征,为感染性腹泻的预防控制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常规粪便培养方法,对分离菌做血清学分型,用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对分离菌做生化鉴定,对检出的志贺菌做药敏试验,并用WHONET 5.4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监测872例腹泻患者样本,检出感染性腹泻病原菌109株,阳性率为12.5%,其中志贺菌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沙门菌,副溶血弧菌排第三.志贺菌对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等敏感,对青霉素类和复方磺胺类耐药.结论 志贺菌是大连地区感染性腹泻的首要病原菌,沙门菌和副溶血弧菌次之,应依据此监测结果做好大连地区腹泻病的防治工作;同时根据耐药性监测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应对志贺菌,减少耐药菌株出现.  相似文献   

7.
儿童细菌性腹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小儿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773例临床上疑为细菌性腹泻病的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结果 773例标本中分离出阳性菌株671株,总检出率为86.6%。其中埃希菌属、志贺菌属及耶尔森菌3种致病性细菌占阳性菌株的54.5%,肠杆菌属、非发酵菌群、酵母样真菌、肠球菌属、变形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和枸橼酸杆菌属等条件致病菌占阳性菌株的45.5%。埃希菌属及志贺菌属对头孢他啶及氨曲南耐药率低(16.4%以下),而肠杆菌属等条件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G^-杆菌中ESBLs的检出率为38.3%,其中大肠埃希菌占66.7%。结论 埃希菌属是儿童细菌性腹泻病的主要致病菌(50.2%),且耐药率及ESBLs产生率高,但肠杆菌属等条件致病菌检出率也较高(45.5%),且耐药率高,可能与抗生素广泛使用,肠杆菌群失调有关,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腹泻病原学及其快速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标本病原学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寻求小儿感染性腹泻的快速诊断方法。方法对我院2003年10月至2005年9月门诊及住院的1160例2个月-5岁腹泻患儿的腹泻标本进行细菌学检查及pH检测。结果(1)1160例患儿腹泻标本病原学阳性605例(52.16%),检出病原20种621株,外源性肠道病原菌、内源性肠道条件致病菌以及轮状病毒3种病原构成比依次为35.75%、32.69%、31.56%。主要病原:(1)轮状病毒196株(31.56%),志贺菌118株(19.00%),克雷伯菌86株(13.8%),枸橼酸杆菌67株(10.79%),致泻性大肠埃希菌60株(9.66%)。(2)1160例患儿腹泻标本6个月-2岁患儿占881例(69.91%)。轮状病毒腹泻多发于秋冬季、大便为水样、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志贺菌以夏秋季与脓血便检出率较高。(3)病原菌分离阳性腹泻标本pH>7占明显优势,轮状病毒阳性标本、病原检查阴性标本、健康体检对照标本pH<6占明显优势,前者pH与后三者pH统计学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引起小儿腹泻的病原种类繁多,轮状病毒居首位,内源性肠道条件致病菌在腹泻标本中的构成比已接近外源性肠道致病菌而成为腹泻的重要病原菌,大便pH可作为急性腹泻病早期简单、快速、准确、价廉的初步诊断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类志贺邻单胞菌在急性腹泻患者中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疾病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浙江省4家医院急性腹泻患者病例,采用常规微生物检验程序对常见肠道致病菌进行分离培养及检测。分离到的类志贺邻单胞菌采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收集1 640例病例,共分离到类志贺邻单胞菌共41株,检出率为2.5%,占所有分离菌株的7.5%,居细菌性病原第四。41例病例中,男女检出率分别为2.6%和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半数以上分布在18~44岁;每月均能够分离到类志贺邻单胞菌,其中夏季(6-8月)分离率最高,达3.9%。类志贺邻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89.3%,对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在30%~50%,未出现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耐药株。结论类志贺邻单胞菌是沿海地区夏秋季腹泻较为常见的病原菌之一,是临床肠道感染中不可忽视的病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05-2013年肠道致病菌中志贺菌和沙门菌的分布并对检测方法进行经验总结。方法采用定位显色培养基和营养琼脂初筛疑似志贺菌和沙门菌,并参考该院历年菌种分离情况进行血清凝集。采用EXCEL统计处理数据,χ2检验比较采用定位显色培养基和营养琼脂平板之前和之后,粪便培养志贺菌和沙门菌的分离率之间差异的显著性。结果采用定位显色培养基和营养琼脂平板初筛疑似菌株后,志贺菌和沙门菌的分离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定位显色培养基和营养琼脂初筛疑似菌株,并对本院历年菌种分离情况进行总结,对改善志贺菌和沙门菌的分离率,提升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工作效率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血液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以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对2290份老年住院患者血培养标本中186例培养阳性检出菌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分离的172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分别占54.7%、34.9%和10.5%;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占绝对优势(20.9%),假单胞菌其次(10.5%),革兰阳性菌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占绝对优势(20.9%),金黄色葡萄球菌仅为2.9%。药敏试验表明老年菌血症的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严重,尤其是CNS及假单胞菌属细菌表现为较高的耐药率及多重耐药性。结论老年菌血症病原菌以机会致病菌感染比例较高,致病菌耐药问题严重,及时监测老年致病菌的变迁和耐药发展趋势以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学特征及血清中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分化群64(CD64)和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 TREM-1)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4例学龄前感染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包括细菌性腹泻(细菌组,n=101)和病毒性腹泻(病毒组,n=113),以同期入院行儿童保健的113例健康学龄前儿童为对照组。统计细菌组患儿的病原菌种类,比较两组腹泻患儿与对照组儿童血清PCT、CD64和s TREM-1水平的差异、三种血清学指标的阳性率及三种指标对细菌性腹泻患儿的诊断效能。结果:101例细菌性腹泻患儿粪便培养的细菌菌株中,共培养菌株213株,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和沙门菌属阳性率最高,分别占41.78%、23.01%和15.96%;细菌组的血清PCT、CD64和s TREM-1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病毒组和对照组,且病毒组的s TREM-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三种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细菌性腹泻的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PCT、CD64和s TREM-1均可作为判断细菌性腹泻的早期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黑龙江省细菌性腹泻病原谱构成,探讨主要病原体的变异和流行变迁规律,提高监测实验室腹泻病原实验室诊断、监测预警、突发细菌性腹泻疫情的处置能力,并为进一步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收集哨点医院肠道门诊的细菌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采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血清分型的方法,检测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泻大肠杆菌等肠道致病菌。检测细菌性腹泻症候群患者标本537份,检出率为36.69%,其中,主要致病菌为致泻性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副溶血弧菌、沙门氏菌、类志贺邻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霍乱弧菌、空肠弯曲菌、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分别为9.31%、6.89%、1.30%、3.35%、0.56%、0.19%、0.37%、0.74%、5.40%、16.95%;性别差异不显著,各年龄组病原菌检出率和各月病原菌检出率差异显著,病原菌检出率存在季节性差异,其中6、7、8、9月份病原菌检出率高,检出率之和占总检出率的93.40%,0~10岁年龄组患病人数和检出率均高于其他年龄组。 分析发现:黑龙江省夏秋两季是细菌感染性腹泻高发季节,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埃希氏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胆道手术患者胆汁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两家医院125例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病原菌的菌种分布及药敏鉴定结果。结果 125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77株(占61.6%),革兰阳性菌42株(占33.6%),真菌6株(占4.8%)。胆汁中的主要致病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克雷伯菌属、假单胞菌属和葡萄球菌属。药敏试验显示,革兰阴性菌中耐药率最低的是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较高的是氨苄西林(82.4%)、头孢唑啉(69.4%)、氨苄西林/舒巴坦(68.4%);革兰阳性菌对替加环素、利奈唑烷的耐药率为0.0%,而对克林霉素(76.1%)、红霉素(58.3%)、青霉素G(56.4%)的耐药率较高。结论两家医院胆道感染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肠球菌属感染率呈上升趋势。胆汁中病原菌感染率较高及分布广泛,且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重视胆汁细菌培养及鉴定有助于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1112例血培养结果及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血培养中检出的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血培养使用Bact/ALERT3D(120)全自动血培养系统及其配套的培养瓶,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法国BioMerieux公司的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仪及配套试剂条。结果从1 112例血培养中检出病原菌167株,阳性率为15.0%,检出的细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伤寒沙门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占69.8%。大肠埃希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发生率为10.0%。结论血培养检出病原菌种类复杂,耐药率高,临床医师应加强疑似败血症患者血液中病原菌的检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致病菌分布、致病菌耐药性及患者死亡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死亡将患者分成存活组(75例)与病死组(5例)。采集两组患者血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患者死亡因素进行统计。结果 80例IE患者共检测出9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63株,占65.63%;革兰阴性菌27株,占28.13%;真菌6株,占6.25%。药敏试验显示链球菌属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0.32%和93.33%;其次为红霉素,分别为70.97%和73.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脏肿大、血红蛋白(90 g/L)及抗生素的使用与IE患者的死亡有关(均P0.05)。结论 IE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主要菌属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要加强对肝脏肿大、血红蛋白及抗生素相关因素的防治,降低IE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志贺菌毒力检测的常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贺菌属的细菌以人类为特异性宿主,感染人类肠上皮细胞,多导致痉挛性腹痛、腹泻、发烧等症状,是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的病原菌。志贺菌的致病机理主要由其Ⅲ型分泌系统调节。志贺菌侵袭力的高低及毒力强弱决定了其致病性的强弱。我们简要介绍志贺菌属细菌的毒力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类型,为患儿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来院诊治260例腹泻病患儿相关资料分析,对患儿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分析患儿微生物检验结果。结果:1-5个月阳性率为60%,6-12个月阳性率63.92%,1-3岁阳性率为66.67%,3-6岁阳性率为52.94%,不同年龄段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轮状病毒比率为39.23%,大肠埃希菌比率为18.46%,沙门菌属比率为14.23%,志贺菌比率为6.54%。结论:临床上加强病原微生物检验能够有效的定位到致病微生物,并根据检验结果选择恰当药物治疗,提高患儿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B.animalis V9对腹泻动物的保护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益生菌B.animalis V9对腹泻动物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腹泻致病菌的拮抗效果。方法采用自制的腹泻SPF鼠,喂服B.animalis V9,观察并检测腹泻致病菌,并在体外试验益生菌B.animalisV9对腹泻致病菌的拮抗作用。结果SPF鼠致泻动物模型喂食B.animalisV9,剂量为1.0×10^8CFU/(只·d),3d后腹泻治愈率为90%,死亡率为9%,对照组自然恢复率为16%,死亡率为41%,其余仍有不同程度的腹泻现象。B.animalis V9在体外对志贺痢疾杆菌、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共同培养60h后均未检测到上述4种致病菌。结论B.animalisV9可以有效的对腹泻小鼠进行治疗,其机制在于B.animalisV9对致泻菌株具有一定程度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重庆地区成人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病原学特点.方法 采用MICROSCAN系统进行粪便细菌培养,用ELISA和多重PCR方法进行病毒检测.结果 130例腹泻标本中,检出细菌阳性17例,包括沙门菌属7例,志贺菌属5例,副溶血弧菌3例和嗜水气单胞菌2例.病毒检测中,单重感染30例,双重感染10例,三重感染1例.A组轮状病毒检出率为3.85% (5/130),B轮状病毒检出率为3.85% (5/130),C组轮状病毒检出率为15.4% (20/130),诺如病毒检出率为9.23% (12/130),星状病毒检出率为4.62%(6/130),札如病毒检出率为3.08% (4/130),腺病毒检出率为0.77%(1/130).结论 重庆地区成人腹泻患者中,沙门菌和志贺菌为细菌感染的主要菌种,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为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