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院环境感染危险因素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玮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6):353-354
目的 调查医院环境感染病原菌的种类、数量以及与婴儿脐部感染的关系。方法 随机对132例婴儿脐部护理后41例细菌培养阳性者和医护人员的手及鼻腔咽试等环境进行细菌学调查。结果 本院产科内环境及医院感染患者的染菌量超标例数达89份,细菌总检出率分别为42.8%和57.5%。结论 内环境染菌量超标及病原微生物的检出与婴儿脐部感染呈正相关,常见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且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院内感染占有相当的比例(52.9%),针对各种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降低带菌者的含量,达到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阑尾炎术后医院感染情况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普外科和肝胆外科在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月1日之间的386例阑尾炎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被研究的病例中有28例发生院感(院感率为7.25%),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97例有3例发生院感,院感率为1.50%,化脓性阑尾炎189例中有25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3.23%。发生院感的病例中,切口感染有12例,占42.85%,其余为上呼吸道感染(1例)、皮肤与软组织感染(1例)、其他感染(14例)。结论两种阑尾炎的院感率差异有显著性。引起阑尾炎院感的危险因素是抗生素使用时间过久和种类过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4年7月-2017年6月我院全科医学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病原菌的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MIC法测定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4年标准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结果 1532例全科医学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90例、245例次,医院感染率和例次感染率分别为12.40%和15.99%。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为主,分别占50.61%、21.63%和12.65%。共分离出病原菌12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9株(63.20%),革兰阳性菌38株(30.40%)。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94.74%,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00%;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95.45%,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00%;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替坦的耐药率最高,为100.00%,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为2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最高,为100.00%,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利奈唑胺和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的耐药率均为0.00%;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最高,为100.00%,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替加环素、利奈唑胺和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的耐药率均为0.00%;屎肠球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为100.00%,对替加环素、利奈唑胺和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的耐药率均为0.00%;住院时间>30 d、糖尿病、鼻饲管置管、泌尿道插管、深静脉置管和应用抗菌药物是全科医学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应针对全科医学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加强防控以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血液科2009年3月.2011年3月间685例血液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并对引起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685例患者中有91例发生院内感染,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皮肤和口腔为主。分离病原菌88株,革兰阴性杆菌53株(60.22%),革兰阳性菌28株(31.81%),真菌7株(7.95%)。白细胞下降、化疗、激素和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是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为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必须对白细胞〈2×10^9/L的病人进行保护性隔离,并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血液科2009年3月-2011年3月间685例血液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并对引起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685例患者中有91例发生院内感染,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皮肤和口腔为主。分离病原菌88株,革兰阴性杆菌53株(60.22%),革兰阳性菌28株(31.81%),真菌7株(7.95%)。白细胞下降、化疗、激素和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是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为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必须对白细胞<2×109/L的病人进行保护性隔离,并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开放性骨折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降低院内感染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3年3月-2015年3月间院内收治的186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对存在院内感染患者的感染类型、病原菌类型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研究。结果:1860例患者中共计65例出现医院感染情况,发生率为3.49%,感染类型主要为骨髓炎占35.38%,肺部感染伴血气胸占23.08%,颌面部创伤后发生颅内感染占18.46%;65株病原菌中包括38株革兰氏阴性菌,占58.46%,23株革兰氏阳性菌,占35.38%,4株真菌,占6.15%;病程、骨折部位、损伤程度及住院时间为开放性骨折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开放性骨折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有利于医院防治工作的开展,为医院感染防治提供理论支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物技术通讯》2017,(6)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分析致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内科3707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确诊为感染患者的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以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07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93例,感染率为5.21%;感染患者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5.56%,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占21.74%、上呼吸道感染占12.56%;年龄≥65岁、男性、合并基础疾病、接受侵入性操作、一季度、四季度、无意识状态、糖皮质激素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使用及住院时间≥21 d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共检出致病菌211株,其中多重耐药菌126株占59.72%;革兰阴性杆菌141株占66.82%,革兰阳性菌50株占23.70%,真菌20株占9.48%。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多,临床中应综合预防控制,提高整体预防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科病房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的外科病房进行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本院外科病房住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046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发生医院感染253例,采用目标监测的调查研究方法,对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对外科病房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治疗专科(心胸外科)、治疗专科(神经外科)、入住ICU病房、急诊手术、住院治疗天数、气管插管全麻醉、切口类型(污染切口)、切口长度、侵袭性操作、侵袭性操作时间、抗菌药物治疗、术前抗菌药物治疗、术前抗菌药物治疗时间、术后抗菌药物治疗、术后抗菌药物治疗时间是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治疗专科(心胸外科)、治疗专科(神经外科)、入住ICU病房、急诊手术、住院治疗天数、切口类型(污染切口)、切口长度、侵袭性操作、侵袭性操作时间、抗菌药物治疗均是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外科病房医院感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针对外科病房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制订相应的防治对策,对于降低医院感染率、防控外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及降低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从2012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235例进行研究。调查并统计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感染者的鼻拭子、痰标本及腹水等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35例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65例,感染率为27.66%,共检出病原菌7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1株,占54.67%,革兰阳性菌26株,占34.67%,真菌8株,占10.67%。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80.00%,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最高,为10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为94.74%,对利奈唑胺的敏感率最高,为100.00%。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价可知,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60岁、临床分期为Ⅳ期、接受放疗、存在贫血、使用抗生素以及住院时间≥15d。结论:导致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且年龄≥60岁、临床分期为Ⅳ期、接受放疗、存在贫血、使用抗生素以及住院时间≥15d均为影响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胸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为防控医院感染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医院接受胸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84例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284例患者的临床病历数据资料以及细菌培养与鉴定的结果,分析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及病原菌分布,以及产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84例患者共有82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是28.87%,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占56.10%;检出病原菌88株,革兰阴性菌71株,占80.68%,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30.68%。革兰阳性菌17株,占19.32%,以金葡菌为主,占9.09%。单因素分析发现,胸外科术后医院感染与年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糖尿病史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手术时间2 h、住院时间15 d以及有糖尿病史是胸外科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胸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铜绿假单胞菌与金葡菌为主,应重点防范影响感染的危险因素,以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引起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不动杆菌耐药现状及存在的危险因素。方法用常规的方法对下呼吸道的标本进行病原菌的培养及分离,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 2对细菌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同时对由不动杆菌引发的158例院内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不动杆菌引起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主要为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机械插管或患有糖尿病等;除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头孢他啶等对不动杆菌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外(耐药率小于40.0%),临床常用的其他多种抗菌药物耐药较严重,耐药率均在40.0%以上。结论糖皮质激素,机械插管,糖尿病等是不动杆菌引起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及其感染高危因素,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行胃肠道手术的1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同时检测感染与非感染患者肠道菌群情况,分析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106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中感染18例(16.98%),共分离出病原菌2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2.17%(12/23),以大肠埃希菌(34.78%,8/23)为主;革兰阳性菌占43.48%(10/2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6.09%,6/23)为主;真菌占4.35%(1/23)。感染患者肠道大肠埃希菌、肠杆菌数量均明显高于未感染患者,双歧杆菌数量明显低于未感染患者(均P60岁、急诊手术、普通手术室、参观手术人数>3人、手术时间>2 h、接台手术均为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结论 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感染风险较高,同时会出现肠道菌群失衡。重视患者高危因素对提高患者手术效果,调整肠道菌群失衡和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自2012年3月~2013年7月本院进行普外科手术800例患者研究,其中发生感染患者有36例,回顾性探究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性因素。结果:根据本院的回顾性研究,普通外科切口的感染例数所占的百分比率为4.5%,I类切口患者有326例,II、III类切口例数为474例,其中I类切口感染例数为6例,所占百分率为1.84%,II、III类切口感染例数为30例,所占百分率为6.36%。造成切口感染危险因素与年龄、肥胖、性别、糖尿病、切口分类、手术性质、手术时间等相关。结论:通过加强对普外科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监控,可以有效的降低普外科切口发生感染的概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诊断为急性脑梗死1175例患者临床资料,通过感染标本的培养及鉴定结果分析,探讨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比例,进一步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1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99例,感染率8.4%;最常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恶性血液病患者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为重症患者的真菌感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1月至12月期间的495例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资料,用卡方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6.4%(81/495)的患者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其中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真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1.1%(66/212)、0.0%(0/19)、31.2%(5/16)、4.8%(10/207)和0.0%(0/4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低值≤1.0E+9/L、粒细胞缺少时间≥8天、使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使用种类≥3种是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是独立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15.830、41.667、3.745、8.264及39.085,P值分别为0.000、0.011、0.035、0.007及0.000)。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在粒细胞缺少时间较长病例中及时使用集落刺激因子、抗真菌药或重建微生态是防治恶性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皮肌炎患者合并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感染情况,并填入自制表格,内容包括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患者的感染率、感染部位、基础疾病、病原菌等,并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皮肌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1例,感染率38.32%,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居多,占41.46%,其次为皮肤粘膜感染,占24.39%,泌尿道占14.63%;检出病原菌38株,检出率为92.69%,其中,革兰阳性菌17株占44.74%,革兰阴性菌13株占34.21%,真菌5株占13.16%;通过对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年龄、住院时间、低蛋白血症和侵入性操作等是导致皮肌炎患者发生感染的主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肌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高,应当针对相关因素采取合理措施,以有效预防其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老年期精神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为临床对老年期精神病患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在2012—2014年期间嘉兴市康慈医院接受治疗的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期精神病患者体内分离确认的多重耐药菌株共74株,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老年期精神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老年期精神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10)、住院时间(P=0.002)、基础疾病(P=0.188)、侵入性操作(P=0.000)、抗菌药物使用(P=0.000)、抗精神病药使用(P=0.191)等均为老年期精神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础疾病和侵入性操作是老年期精神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高危险因素。结论基础疾病和侵入性操作是老年期精神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高危险因素。提示临床严防抗菌药物过度应用,减少侵入性操作,从而避免老年期精神病患者感染菌株中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病原菌耐药性、患者用药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急诊科进行住院治疗,且年龄60岁的急性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病原菌分布情况、耐药情况和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有30例出现肺部感染,感染率为50.00%。肺部感染患者中死亡4例。肺部感染患者痰液中共培养出2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1株,革兰阳性菌5株,真菌2株。30例肺部感染患者共使用6种抗感染药物,其中哌拉西林/舒巴坦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依替米星及美罗培南。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和患者用药情况与患者的预后存在相关性。结论急性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及患者用药情况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应针对上述因素给予患者合理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干丽红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14,36(2)
对2010年12月~2013年9月在我院留置的急危重症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CVCRI)发生情况以及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880例患者共有61例发生CVCRI,发生率为6.9%;分离出病原菌株65株,其中G+菌28株,G-22株,真菌15株;将这61例视为感染组,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免疫功能、导管留置时间及插管时机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上述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免疫功能和导管留置时间是CVCR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患者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探讨深静脉置管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率的差异。结果患者年龄、留置时间、插管部位、置管次数、换药频率、伴随症和使用激素均是导致深静脉置管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后,深静脉置管患者感染率由对照组的9.7%降低至试验组的4.4%,各项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静脉置管患者存在诸多感染危险因素,通过对护理人员及患者进行积极的感染预防知识教育和护理技能培训,并对不同层次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改善了患者的静脉置管感染率,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