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品生产中微生物危害的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食品产品微生物指标不合格已成为食品生产的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食品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的来源、分析及微生物危害的预防和控制方法,以期对保证食品的微生物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食源致病微生物是污染食品、食用农产品的主要生物危害物,严重威胁人类及动物健康;同时也给食品、食用农产品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是制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危害因素。传统依赖抗生素对致病微生物的防控效果显著,但由于抗生素长期的不合理使用甚至是滥用所诱发产生的致病微生物耐药性,以及对人类和动物体内脏器、肠道组织、神经和代谢系统正常功能构成的潜在危害性等问题也同样突出。抗菌生物活性肽作为具有抗菌功能的生物多肽类蛋白质,被认为是对人类、动物以及生态环境友好的抗菌物质,有望替代抗生素用于致病微生物的防控,现已成为探索新型安全抗菌类药物研发的热点。全面梳理了食源致病微生物种类、污染特点及其主要危害风险;系统概述了抗菌生物活性肽主要类型、来源及其创制技术;着重介绍了当前抗菌生物活性肽在食源致病微生物防控上的研究状况,并深入探讨了其应用前景、存在问题及拟解决对策,旨在为食品、食用农产品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筛查以及靶向防控技术提供最新的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和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王大鹏  史贤明 《微生物学报》2011,51(10):1304-1309
摘要:贝类是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重要传播载体之一,因食用贝类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因此,贝类食用安全监测与控制成为食品安全研究的重点。近几年,笔者在贝类中主要致病微生物分子检测、累积分布和控制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对贝类中致病微生物的检测方法、组织分布、净化以及流行病学等方面展开论述。综合国内外研究结论发现,分子检测方法已成为贝类中致病微生物检测的主要手段。另外,贝类中致病微生物主要累积富集在鳃组织和消化腺(包括肠胃和消化盲囊)中,这为致病微生物的检测靶向性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肉鸡屠宰加工过程中胴体的微生物污染情况,综述了肉鸡屠宰各环节中微生物的污染来源及菌群变化,同时探讨了相应的减菌措施,对在线控制各环节胴体表面细菌交叉污染和提高鸡肉产品的安全性、食用性和经济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日本菟丝子的生物防治研究初报危害性及寄生真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咏梅  周广泉  周志权   《广西植物》1991,11(1):82-86
危害林木的菟丝子在广西主要是日本菟丝子(Cuscuta aponica Choisy),其危不仅表现在它寄生的普遍性和严重性。还表现在它寄生的持久性。其中以龙眼、柚子、桂花、台湾相思等被害严重。 在菟丝子寄生真菌的筛选中发现(1)对日本菟丝子有较强致病力的菌株是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spp)。(2)这些菌株中的绝大多数对同种寄主上含不同色素的同种菟丝子有不同的致病力,仅有少数表现相近似的,但它们的致病力相对较弱。(3)对大多数菌株来说,同一菌株对来源于不同寄主上的同种色泽的同种菟丝子有不同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6.
鱼类腌制品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加工水产品,由于其易保存、风味特殊、营养丰富,深受大众喜爱。然而腌制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种类复杂,对制品的品质有较大的影响。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阐述了传统腌制鱼和微生物发酵快速腌制鱼中的微生物群落变化、微生物多样性最新研究技术及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鱼类腌制品加工过程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方向,为揭示影响鱼类腌制过程的微生物作用机制及生产优化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植物提取物的微生物检测是保证植物产品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制定严格的植物提取物质量控制标准体系,特别是功能性食品、食品添加剂和植物源日用化学品等产品中微生物的检测和控制,对产品的质量及安全保证具有重要作用,是影响植物提取业实现全面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部分国家植物提取物的微生物限量标准和植物提取物微生物检测的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并就如何建立植物提取物微生物检测行业标准体系提出了若干建议.希望对我国植物提取业实现新时期跨越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烟碱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烤烟叶面微生物类群有细菌、放线菌、霉菌和酵母菌,它们在烟叶生长、调制、陈化、加工和贮存过程中对烟叶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就烟草生长至加工过程中微生物菌群动态变化及微生物在降解烟叶烟碱上的应用作了概述,分析了微生物降烟碱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影响海洋鱼产品品质的因素有很多,如鱼体含水量、肉质及传统加工过程中一些原料的用量(如糟制过程中食盐、酒糟等的加入量)、贮藏过程中贮藏条件的改变等,加工和贮藏过程中水分活度、色泽、pH、酸价、过氧化物值、硫化巴比妥酸值、挥发性盐基氮、蛋白质水解程度及微生物等一些指标可以反映海洋鱼产品的品质。本文对影响海洋鱼产品品质的因素及上述指标一些常用的检测方法进行阐述,并简要论述国内外海洋鱼产品的标准化,以期对控制海洋鱼产品品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植物提取物的微生物检测是保证植物产品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制定严格的植物提取物质量控制标准体系, 特别是功能性食品、食品添加剂和植物源日用化学品等产品中微生物的检测和控制, 对产品的质量及安全保证具有重要作用, 是影响植物提取业实现全面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部分国家植物提取物的微生物限量标准和植物提取物微生物检测的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 并就如何建立植物提取物微生物检测行业标准体系提出了若干建议。希望对我国植物提取业实现新时期跨越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研究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实验对象, 运用厌氧培养的方法, 研究了饥饿状态下草鱼肠道黏膜固有微生物的类群及其在不同肠段的分布。实验结果显示草鱼前肠、中肠与后肠中细菌的数量分别是3.17×103、1.63×104和1.79×107 cfu/g。研究共分离到274株单菌落, 经16S rRNA鉴定, 分别属于拟杆菌属(Bacteroides spp.)、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 spp.)、梭形杆菌属(Fusobacterium spp.)、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spp.)、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 spp.)、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p.)、泛菌属(Pantoea spp.)和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 spp.)8个种类, 其中专性厌氧细菌的数量占9.1%, 兼性厌氧细菌的数量占90.9%。进一步分析发现, 前肠中只分离到兼性厌氧细菌, 中肠与后肠专性厌氧细菌和兼性厌氧细菌都有分布。专性厌氧细菌Bacteroides paurosaccharolyticus和Bacteroides luti在中肠与后肠都有分布, 而Cetobacterium somerae和Fusobacterium ulcerans只在后肠有发现。兼性厌氧细菌是草鱼肠道黏膜的优势菌群, 其中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占73.7%。草鱼肠道不同部位固有厌氧微生物组成存在差异, 细菌数量也明显不同, 后肠中具有更高的细菌丰度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背景】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多项生理功能密切相关,我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腹泻有较好的疗效。【目的】探讨与七味白术散疗效相关肠道微生物,比较传统中药饮片与超微中药饮片的疗效,进一步明确七味白术散治疗菌群失调腹泻的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抗生素建立菌群失调小鼠腹泻模型,分别灌胃给药七味白术散传统汤剂和超微50%量七味白术散汤剂。治疗结束后,提取肠道内容物微生物宏基因组DNA,建立16S rRNA基因文库进行测序。【结果】肠道微生物中的群落由乳酸菌(Lactobacillus spp.)、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eacium)、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spp.)、黏液真杆菌(Blautia producta)、毛螺旋菌(Anaerostipes spp.)、腐生性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和不能培养的细菌组成,其中乳酸菌为优势菌,占全部细菌DNA克隆数的61.90%。经抗生素造模后Lactobacillus spp.数量明显减少,Enterococcus feacium成为优势菌种,Clostridium spp.、Blautia product、Anaerostipes spp.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等在数量上开始有增长的趋势,而治疗结束后,传统七味白术散治疗组和超微50%量七味白术散治疗组的Lactobacillus spp.比例均有所恢复,且超微50%量七味白术散治疗组的乳酸菌比例与正常组最接近;通过建立聚类树和计算各组中各菌群的多样性(H)、丰富度(S)、均匀度(E)及优势度指数(D)可知,超微50%量七味白术散治疗组可与正常组聚为一类,且超微50%量七味白术散治疗组各项指数与正常组最为接近,说明超微50%量七味白术散治疗组肠道微生物的基因文库及多样性与正常组最接近,超微50%量七味白术散汤剂的治疗效果优于七味白术散传统汤剂。【结论】应用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技术进一步明确了正常小鼠肠道中细菌群落的组成,以及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肠道细菌群落的恢复效果,超微50%量七味白术散汤剂的治疗效果优于七味白术散传统汤剂。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免疫低下人群的逐渐增多,侵袭性真菌感染越来越多的引发临床微生物研究人员关注。继念珠菌属(Candida spp.)、隐球菌属(Cryptococcus spp.)、毛孢子菌属(Trichosporon spp.)之后,红酵母菌属(Rhodotorula spp.)是引发侵袭性酵母菌感染(invasive yeast infections)的第四位病原体,总体分离率为4.2%(n=8821)~[1]。中国医院侵袭性真菌检测网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为探讨底物波动对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产电效能和阳极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依次以乳酸-丙酸-乳酸为底物,应用不依赖于培养的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解析单室MFC 启动及底物替换过程中阳极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学响应特征。【结果】底物的更换过程降低了MFC的产电效能,当改变为新底物后,MFC需要较长的产电恢复期。同时,底物的转换改变了阳极微生物群落结构,Anaeromusa spp.、Pseudomonas spp.以及Thiobacillus thioparus对乳酸底物具有很好的响应,随着乳酸底物的投加而富集;丙酸底物对Dechloromonas spp.和Comamonas testosteroni等类群表现出较强的选择作用;而产电微生物Geobacter spp.由于利用乳酸、丙酸的共同代谢产物乙酸为底物而被逐渐富集,是多种底物替换过程的重叠种群。【结论】本研究表明,MFC的阳极微生物群落组成与投加的底物有较强的对应性,为了减缓底物波动对MFC产电过程的影响,应尽量采用混合有机底物,以提供宽泛的营养生态位,提高种群的功能重叠性。  相似文献   

15.
真菌杀线虫代谢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线虫危害严重,它不仅给人类和动物带来严重的疾病,而且估计每年给农作物造成相当于1000亿美元的损失(Sasser & Freckman , 1987)。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胞囊线虫(Heterodera spp.)是两大类严重危害多种重要作物的线虫,在全球分布广、危害重。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spp.)的危害引起疫区的恐慌,被称为无烟的森林火灾。虽然可以通过传统的轮作、土壤改良及化学防治等途径加以控制某些植物的线虫病,但对于一些经济作物和林木而言,轮作防病难以实施,甚至在根本上不可能进行。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化学杀线剂的应…  相似文献   

16.
黑茶微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黑茶中存在着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是黑茶加工过程中微生物作用所致。就黑茶加工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微生物的酶促作用及其品质形成机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1.Albert Einstein医学院的Casadevail提出了对人类的微生物毒力组学的概念,他认为土壤中的微生物通过相互作用可获得在动物宿主中致病的特性.每一种在土壤中栖身的微生物都有一套综合性特性,例如获得铁或产生分解蛋白的酶.当各种土壤微生物间互相传递基因后,这些微生物则可以获得在动物及人群中传播的特性,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能在37℃生长.作者认为微生物的毒力组学应包括所有能在宿主中致病的毒力基因,但每一种微生物具有独特的毒力基因(或基因簇),从而可具有独特的致病特性.  相似文献   

18.
循环水中影响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杀菌作用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季胺盐在医学上作为清洁消毒剂早巳为人们所熟知,曾密切结合致病菌类做了影响其消毒杀菌效果因素的研究。然而关于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应用于控制腐蚀危害微生物有关影响因素,却很少见到报道。为了控制工业循环水中微生物造成的腐蚀危害,我们针对从循环水中分离的主要腐蚀危害菌——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及形成粘液的异养菌,筛选到了高  相似文献   

19.
沙门氏菌是一种普遍存在于鸡肉中的病原微生物,是引起食物中毒的重要致病菌之一,严重威胁鸡肉的食用安全。本文中,笔者针对肉鸡养殖场的环境、屠宰、加工及烹饪等方面开展风险评估工作,从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及风险特征描述四方面进行综述。通过分析我国在零售生鸡肉加工过程风险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应加强构建沙门氏菌剂量效应模型、进一步开展居民膳食情况调查项目以及较为系统地对鸡肉从农场到餐桌进行全程监控和风险评估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果蔬汁生产加工过程中主要危害物质的消减控制技术进行探讨,以减少和控制这些有害物质的危害,为我国果蔬汁饮料生产过程的安全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