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分析人性化心理干预在老年人临终关怀中的应用价值,旨在提高对老年患者进行临终关怀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临终关怀护理的老年患者4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临终关怀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结合个性化心理干预进行临终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完善有关资料的记录工作。结果:接受临终关怀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2%显著优于对照组81.0%,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在护理期间内,对照组出现9例急救,死亡2例,而观察组仅有1例急救,无死亡发生。结论:采取人性化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老年人临终关怀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临终痛苦,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蛇志》2018,(2)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对不同护理模式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3%)与对照组(86.7%)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能有效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心血管病患10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基本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人性化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7.5±2.3)d,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9.9±2.1)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P0.05)。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P0.05)。结论:对心内科患者推行人性化护理,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诊患者在临床护理中使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病患1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使用我院普通的护理模式。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此次护理满意的有40例,满意度为66.7%;观察组患者对此次护理满意的有57例,满意度为9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25±0.87)天;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41±0.42)天。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急诊患者在临床护理中使用人性化的护理,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选择手术治疗,随机抽取87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另87例为研究组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质量平均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d,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手术室后,对照组高于术前1d,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提高了护理满意度,保证了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10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2人,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54例和循证护理68例组。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循证护理组心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取得满意的效果,显著的提高了患者的心功能、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周珊梅  王志红  熊茶英 《蛇志》2016,(4):479-480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疗的70例妇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较好、不良情绪改善明显,而且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妇产科患者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明显,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蛇志》2015,(4)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内科收治的6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或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而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能促进患者症状改善,缩短疗程,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358例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接受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满意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改善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蛇志》2018,(3)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而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为94.2%,对照组为78.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8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1%(32/34)和76.5%(26/3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9%(2/34),对照组为17.6%(6/3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中,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以使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具有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蛇志》2017,(4)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妇产科接收的74例行剖宫产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护理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并对两组剖宫产产妇术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生活质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分娩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临床疗效,提高产妇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讨论人性化护理措施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省磐石市细林卫生院2013年2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76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治疗组(人性化护理),每组各3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几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几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几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心外科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120例心外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人性化护理,观察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抑郁、焦虑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3.3%,对照组是76.7%,差异性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是(1.69±0.61)分、(1.46±0.31)分,对照组分别是(2.02±0.79)分、(1.98±0.45)分,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心外科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在产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产科2014年7月-2015年3月收治产妇86例,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行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43例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满意率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疗为主配合中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英芳 《蛇志》2016,(4):480-481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基层医院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手术室的护理人员14名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分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为对照组,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服务态度、护理效率以及亲和力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医师对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协调能力、工作态度、理论知识以及职业技能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基层医院手术室管理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明显提高住院患者和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妇产科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治疗措施和临床抢救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75例产后出血产妇,进行急救护理,并对产妇的病历资料和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都是产后出血的导致因素,1例产妇由于胎盘植入,不得不进行子宫全切术,75例产妇全部抢救成功,没有死亡和发生并发症的例数。结论:针对妇产科的产妇产后出血,要采取及时的针对性的临床抢救护理,进一步强化医院的护理水平,可以有效提高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抢救成功率,极大的改善了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蛇志》2018,(1)
目的分析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期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优良率为79.0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81%,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72.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16%,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患者实施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杨璠  刘艳平  谭瑛 《蛇志》2017,(3):343-344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模式对产褥期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7月在我院分娩的孕妇102例,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9.6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9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褥期产妇实施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能显著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朱志华  黄敏  王娜  赵红玲  刘英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30):5917-5919,5889
目的:探讨普外科患者围术期治疗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择自2010年4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普外科围术期的78例患者,按照患者的自愿原则,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对护理满意程度及疼痛缓解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中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情况、对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疼痛的缓解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普外科围术期患者中,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增加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疼痛,是临床上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